古氏祖祠重光,名人多出江西

2020-12-05 正和時訊

家風的形成與興盛,與宗祠文化水乳交融。宗祠既是先祖英靈和先賢精神棲息的殿堂,也是家族的文化禮堂,更是尋根問祖、認祖歸宗的朝聖之地。宗祠文化的逐漸興盛,代表著傳統文化的回歸,人民對家國概念的重視,以及對血肉親情和家族尊嚴的感念。「山高水長不忘來時路」,這也體現了我們真正的民族傳統文化和文化自信。

2019年12月8日,位於江西寧都縣固厚鄉的古氏家廟重光慶典,來自吉林、山西、雲南、貴州、四川、廣東等18個省的古氏族人代表近2000人回來祭拜祖先,讓這個小小的寧都縣一下子熱鬧起來了。

江西寧都,大家並不陌生,不僅是「贛江源頭」、「贛南糧倉」,還是「客家祖地」,更是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祖籍。根據江西省地名學研究會、寧都縣誌辦專家研究結果表明:寧都縣古氏,早在唐朝元和年間(806—820年)就從山西遷來定居,是古氏南遷後生活的第一片沃土,是古氏家族的搖籃。

《中華古氏總族譜》記載,世居河東平陽府(今山西臨汾市)的古雲應,唐朝因官任洪州(今南昌市)通判,晚年隨任職虔化縣(今寧都縣)縣令的兒子古浩,卜居虔化縣北關古屋巷。五代十國之際,時局動蕩,六世祖古全規、古全望等兄弟六人,各奔前程,居處各地。至宋朝定鼎,時局穩定,古姓裔孫感念祖宗功德,開基立業不易,遂在寧都縣固厚鄉創建了一座唐朝古氏南遷始祖「古氏家廟」。舊祠惜在2014年9月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後江西省二十餘縣的古氏族人於2018年12月共同發起倡議重建,不到一年時間,家廟竣工,千年祖祠重煥光彩。

央視《客家足跡行》受訪學者、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福建客家研究院特邀研究員古小彬介紹:寧都縣是全球80%以上古氏宗親的精神家園,從陝西「古氏家廟」、山西臨汾「古氏家廟」到江西寧都「古氏家廟」,是血脈的延續,是根文化的延續,是傳統文化的靈與魂。

進入祠內,二十幾幅古姓祖先繪像懸掛在神龕兩側,並有「嶺南首第」「公孫同科」「兄弟同科」「繁頤餘慶」「御前侍衛」「陸軍中將」等從宋朝到民國時期的匾額十幾塊,在講述著古氏家族的人文鼎盛。神龕對聯「姓肇陝西脈系山西定居江西締千年基礎;鼻祖亶公始祖應公遞傳浩公發萬代淵源」,更是把古氏家族的發源地、祖籍地、定居地概括的非常到位。

古小彬從事古氏文化研究30年,他站在古氏家廟廣場,凝視著遠方,自豪地補充道:宋朝嶺南第一位進士古成之,明朝海瑞的摯友、名宦古文炳,清朝駐美國檀香山領事館領事古今輝,參與淞滬抗戰的陸軍中將古鼎華,以及孫中山的秘書、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古應芬,毛澤東的秘書、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古柏,東江革命根據地和東江紅軍的主要創建人、廣東省副省長古大存,毛澤東的警衛隊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警衛局副局長古遠興,紅色資本家、全國工商聯第四屆副主任古耕虞,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古元,等等,他們的祖先就在寧都縣,是唐朝末年從寧都縣播遷出去的。(古金華 古參平)

相關焦點

  • 珠海那洲古氏大宗祠重修完工 增設村史館免費開放
    原標題:珠海那洲古氏大宗祠重修完工 增設村史館免費開放    昨日,珠海那洲古氏大宗祠重修完工舉行重光慶典,同日,中華古氏文化促進會珠海理事會成立。來自哥斯大黎加、荷蘭、厄瓜多、澳大利亞等國及香港、澳門、天津、四川、湖南、江西、廣西、廣東等地海內外40多個古氏宗親代表團逾千人濟濟一堂,共敘情誼。   古氏大宗祠建於清道光18年(1838年),是那洲古姓村民的始祖祠,是研究珠海地區祠堂文化及古氏家族歷史的實物資料。
  • 客家族譜--古氏
    另據江蘇揚州中學退休教師古城厚老人講,其先古都白丁初在新安郡(今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門及江西婺源等地),北宋時遷至揚州。《揚州府志》有載。古氏原有家譜,歷三十三世,後毀於兵難。在明代時,揚州還有一回回收藏家也姓古,人稱「古回回」。古氏回族主要分布在江蘇和河南地區。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雲南等地。(見《中國回族大辭典》)。得姓始祖:古公亶父。
  • 宗親血脈連萬裡,現代精釀傳佳話,古氏宗親會與瑪咖翁強強聯手
    雲南瑪咖翁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古氏宗親會達成戰略意向合作,旨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度挖掘根親文化的內涵,將植根於雲南高原的現代酒文明與傳統文化逐漸融合,打造具有濃鬱鄉情的酒文化平臺。古氏家族,源遠流長古氏家族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一個古老的姓氏,不但歷史悠久,還在不同的歷史年代,誕生了無數可圈可點的傑出人物,書寫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
  • 姓氏文化--古氏名字作品欣賞
    古公亶父祖周遷:   一、姓氏源流    古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姬姓,周族先祖古公亶父的後代子孫,以古為氏。據《風俗通》上記載,認為古氏是古公亶父之後。據《潛夫論》上有關於「古成氏之後分為古氏。」的記載,周代有大夫受封於苦城(在今河南省鹿邑),其後人以訛音古成為氏,以後去成單姓古,稱古氏。    3、出自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吐奚氏所改。據《魏書·官氏志》記載指出,後魏吐奚氏改為古氏。入中原後逐漸與漢文化融合,改為單姓古氏。    4、回族中有古姓。
  • 姓氏文化—古氏名字作品欣賞 
    古氏姓氏源流:  1、出自姬姓,周族先祖古公亶父的後代子孫,以古為氏。據《風俗通》上記載,認為古氏是古公亶父之後。而這個古姓家族的始祖,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在武王得天下時,被追尊為太王,所以,古公亶父即周太王,其後代子孫以古為氏,稱古姓。  2、出自周代有大夫受封於苦城,以邑名為氏。據《潛夫論》上有關於「古成氏之後分為古氏。」
  • 以古氏文化研究 促古家酒業發展
    企業負責人古小彬,是中華志願者協會會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行業發展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福建客家研究院特邀研究員,中華古氏網創建者、《中華古氏》總編輯。曾兼任北京聯合大學客家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廣東客屬海外聯誼會第五屆顧問、海南儋州客家聯誼會副會長等十幾個社會社團職務。
  • 獨家:盛世重光 千年佛頂真骨舍利出現瑞象(圖)
    節目組獲得了獨家進入宮中禁地的拍攝權,因為《文化大觀園》記錄了佛頂骨舍利出土、重光、安奉的所有環節,用佛教的解釋是「因緣殊勝」。帶著觀眾們最虔誠和迫切的願心,在所有媒體僧眾離開後,獨家以最近的距離親近聖物。在如入幻境的佛頂宮負五層,環視華麗莊嚴的宮殿,更加感受到了聖物的懾受力。
  • 江西寧都孫氏家廟,孫中山先生祖祠,曾公勘擇主發貴
    著名歷史學家羅香林教授著《國父家史源流考》中記載:「其遠世源流,則唐以前俱住陳留,為中原世族,自唐僖宗時黃巢變亂,其遠祖誗公,始以領兵堵御之故,遷居江西寧都,歷五代至宋,子孫寢多,散布於贛南閩南等地,元明之際,始多自閩贛遷粵。國父之人粵始祖友松公,即自福建長汀河田遷粵之一支也。」
  • 名人APP,有多靠譜?
    幾天前,崔健推出了個人定製手機「藍色骨頭」,雖然動靜不算很大,卻也再次引起人們對於明星定製產品的思考與討論,其中便涉及到了名人app——某名人定製,專為該名人服務的移動應用。那麼名人app的價值何在?發展前景如何?回顧名人app的歷史,分析其現狀,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有益的啟示。
  • 江西居然有這麼多大學校長!快來看看有你認識的嗎?
    自古以來,江西就是人傑地靈,才子之鄉,湧現的名人高士不計其數。大家有所不知,在教育界,江西的實力依舊強勁。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大高校的校長或者主要領導人,江西籍的可不少,這些校長和黨委書記,可能大家都沒聽過他們的名字,也沒有流量明星的熱度,但是他們默默地為祖國的建設培養了一批批人才,他們才是最該銘記的人。
  • 安徽馬鞍山——近現代史上竟然出了這麼多名人!你認識幾個呢?
    馬鞍山市的轄區被萬裡長江相對均勻地分為江東和江西兩部分。2019年,馬鞍山市下轄3個區、3個縣,常住人口236.1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111.0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90851元。當然馬鞍山市在歷史上也是名人輩出,尤其在中國近現代,也湧現了一大批能人志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馬鞍山市近現代史上較為知名的六大名人,你都知道哪些呢?
  • 名人愛順德 後人揚祖訓
    對於祖先,古朗伍氏做的不僅僅是定時祭祀那麼簡單,「從1998年開始,我們族人就選出6位領頭人,從北京到江蘇再到廣東,搜集了大量歷史資料,足足花費了十年的功夫,最終做成這本7斤多重,一千多頁的大族譜。」伍時業驕傲地說,這本族譜不僅收錄了伍氏自春秋時期以來所有族人的記錄,還留有多頁空白,「讓族人將自己後人的名字填上去,繼續家族的歷史。」伍時業說。
  • 江西多所學校重要通知
    根據江西省教育廳通知江西中小學將於9月1日開學因疫情防控需要江西多所學校發布通知暫停組織學生集中軍事訓練同時多所學校明確開學後實施封閉式管理學生返校後一律不準外出一起來看看具體內容2、從2020年8月17日開始,不出江西省。江西農業大學1、學生集中返校分4天進行,按學院分批返校。2、學生須嚴格遵守校園進出管理規定,返校學生14天內不得出校,返校14天後儘量減少出校。資料來源:江西網絡臺綜合編輯:周星星點分享點點讚
  • 周姓起源、歷史與名人
    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社會動蕩,大規模的南遷使得周姓人也捲入其中,於是湖北、江西、江蘇等地有了周姓人活動的足跡。如晉代,有周訪任江西潯陽梁州刺史。南朝宋有周毅在江西臨川郡任太守之職。隋唐時,周姓有了大範圍的分布與發展。唐初,隨著陳元光入閩開基福建漳州,周姓族人有加入者,此為周姓最初入閩者。唐僖宗時,又有周姓人隨王潮、王審之入閩而後移居廣東者。這一時期,周姓更廣泛地分布於南方地區。
  • 名人效應
    現如今產品廣告、電視節目等,花大價錢聘請一些著名藝人、名人來為自身提高影響力的做法已是屢見不鮮。今天我們不妨對其展開一番討論。先從產品廣告來說,聘請名人來為其產品代言,以此雖然可以提升產品的宣傳力度,但對產品自身,非但沒有因「名人效應」而在本質上有所提升,還加大了成本價格。如此,為何不能將高額的名人代言費運用到提升產品質量或者降低產品銷售價格上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