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彈爆炸的威力巨大,作為人類戰爭史上的陰影,始終無法磨滅,各個國家爭相製造原子彈來打破美國核威懾一家獨大的局面。到了今天,我們地球上也有幾個國家掌握了核武器,相互制約之下也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局面,世界和平得以維護。
核武器哪家強?
在諸多核武器中,我們最熟悉的可能就是原子彈了,其次是比它威力更大的氫彈,前一陣還爆出沙皇氫彈的爆炸圖片,被譽為人類最強戰力的代表。聽說在威力被減半(考慮到輻射和外交問題)的情況下依然炸出了7個珠穆朗瑪峰那麼高的蘑菇雲,威力是二戰在日本投放的那兩顆原子彈的數千倍。
那有沒有比氫彈威力更大的核武器呢?有,中子彈,只不過中子彈的爆炸當量相比於氫彈並不是很高,它的威力在於爆炸產生的強輻射。不過說到強輻射比較出名的可能就是鈷彈了,畢竟科學家聲稱它可以毀掉全人類。真是這樣嗎?
何為三相彈?
談三相彈的話要先說說雙向彈:原子彈是利用核裂變產生能量,其外層是用來封住它內部粒子的鉛,這樣能讓原子彈內部充分反應發揮威力。而如果在原子彈外層加一層氚,這樣原子彈爆炸產生的熱量就會使氚發生聚變,就是氫彈,當然氫彈也被稱為雙向彈。
現在,我們再在外面包裹一層鈾238,這就是我們要說的三相彈了。三相彈也稱「氫鈾彈」。以天然鈾作外殼,其放能過程為裂變-聚變-裂變三階段的氫彈。最後的裂變是由外層的鈾被聚變產生的高能中子撞擊引發的,裂變產生出能量和裂變中子,前者增強了殺傷威力,而後者反過來衝擊氫彈中的鋰-6材料,製造出新的氚,加劇新一輪的熱核聚變,接下來的良性循環將三相彈中的「燃料」燃燒到了極致,相比於普通氫彈威力自然是成倍增加的(其實三相彈就是威力增強版的氫彈)。
何為中子彈?
中子彈其實就是三相彈去掉外層的鈾238,那不就是雙向彈嗎?確實,中子彈屬於一種小型氫彈,不過雙向彈和三相彈的前兩層配方是不同的,雙向彈為了達到應有的爆炸當量,會讓聚變產生的高能中子被充分利用和其餘粒子撞擊聚變,而三相彈則是讓第二層聚變產生的中子去撞擊第三層,這樣三相彈的第二層聚變就沒有那麼充分。
現在我們把第三層拿開,那高能中子就會向周圍空間散去。中子彈爆炸時,核爆炸射出的中子數比同威力的裂變彈大5-6倍,高能中子的比例也大幅增加,其核輻射效應特別大。遭受輻的人會暫時昏迷失去戰鬥力,基本十天的功夫就會全部死亡。由於其威力小,在空中爆炸可以做到只殺人不毀地的程度。不過這個中子彈也不是很好做,要讓「燃料」不充分燃燒就不要用「大火燒」,所以用於做火柴的那顆原子彈爆炸當量是個問題。
末日級別的核武器—鈷彈
鈷彈也是根據三相彈改裝而來,只需要用鈷59替換三相炸彈的最外層鈾238就可以了,那麼如果這個大傢伙爆炸又會發生什麼呢?氫彈爆炸將釋放大量中子,這些中子將以高速撞擊外鈷59。此時,鈷59將轉化為鈷60,並且轉化為鈷60,這個過程釋放出大量的伽馬射線。
什麼是伽馬射線?這種射線是一種具有強穿透力的電磁波。它是直接攻擊我們體內DNA的,所以威力可想而知:沒有生物能在伽馬射線的環境下生存。而且鈷彈不像中子彈那樣是瞬間傷害,鈷60的半衰期是5年,也就是說爆炸範圍內的環境將有5年是暴露在伽馬射線下的。首先提出鈷炸彈概念的物理學家西拉德曾說過,平流層中只會引爆一顆鈷炸彈,而鈷60會釋放到整個平流層,足以摧毀所有人類。
鈷彈能被造出來嗎?
可以利用鈷59做外殼,但是鈷59太小了,要捕捉大量的中子轟擊它才行。否則產生的有效反應還不如原子彈產生的輻射程度,而且中子是很難捕捉的。當然也有人建議將鈷50添加到核燃料中,但是這個量一直是個問題:摻的少了和沒有一樣,摻的多了,核聚變鏈式反應根本不發生。
我國的秦山核電站有一個研究項目就是利用核反應堆內的中子轟擊鈷59生產醫用鈷60的。但是這個站內的核反應堆運行了一年才產出5.31公斤的鈷60。你想用核聚變那短短的十幾秒產生核反應堆1年的量嗎?就算能產生,聽說這5.31公斤的鈷60就夠毀滅一條街的。開玩笑,一枚氫彈會在意一條街的毀滅與否?
就算我們能造出來那個末日級別的鈷彈,我們也傻到極致想要將它送上平流層來場全人類的自殺,還有件事:僅僅3克鈷60就需要半噸的鉛來進行屏蔽,而那顆要毀掉全人類的鈷彈至少有幾噸重,先不說我們有沒有這麼多鉛,這麼沉的核武器我們怎麼將它送到平流層?
戰爭時期我們造武器是為了戰爭中能有談取實際利益的資本,和平年代我們製造武器是為了威懾平衡避免戰爭,而不打仗也就避免了利益的損失。雖然造出的武器是一個比一個嚇人,但誰也不希望它被真正使用。鈷彈這種同歸於盡的武器對人類的利益好像沒有任何好處,那人類為什麼要造出它做損人不利己的事呢?
科技發展應該朝著好的方向,人們更應該致力於為世界和平與進步而服務,這才是我們不斷發展科技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