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了?放了?帶回家?疫情中實驗動物可怎麼辦

2021-01-09 澎湃新聞

這些烏龜蛋臨近孵化日期,但Vivian Páez不確定它們能否存活。她和丈夫Brian Bock都是爬行動物學家,在哥倫比亞安提奧基亞大學的實驗室裡培育著近100個對溫度敏感的龜蛋。Bock研究極危的馬格達萊納側頸龜(Podocnemis lewyana),Páez則研究易危的紅腿象龜(Chelonoidis carbonarius)。3月17日,他們意識到因為COVID-19,實驗室關閉已經近在咫尺。

大學實驗室關閉後,一種烏龜的蛋被重新安置並在幾天後孵化出小龜。 Jessica Rene Bock Páez 圖

第二天,大學停止了所有的研究和教學活動,Bock和Páez把所有的龜蛋都搬到了車庫裡。Páez說,這個過程十分讓人傷腦筋:移動、噪音和溫度變化都可能影響龜蛋的健康。這對夫婦屏住呼吸,把蛋放在Bock工作檯上的塑料容器裡,並用防水布蓋住。

各地的研究人員都面臨著艱難的抉擇:在封城、大學停課和實施就地避難(shelter-in-place)命令的情況下,究竟該如何處理研究動物。一些科學家仍能夠在他們平常的設施中照顧動物,並且讓動物護理人員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來保持社交距離。而其他人,例如Bock和Páez,則選擇把動物帶回家或釋放從野外捕獲的樣本。可悲的是,許多動物已經或將要被殺死,特別是像小鼠這樣的小動物。

生死攸關的決定

這種選擇對於工作內容直接影響人類病人的科學家尤其有壓力。Maria Eugenia Duarte是巴西裡約熱內盧國家創傷學和矯形外科研究所的主任,負責監督多發於兒童中的罕見惡性肉瘤相關研究。她的團隊有大約100隻免疫缺陷小鼠,這些小鼠被植入了患者腫瘤,用以研究這些腫瘤如何生長,以及哪種藥物對它們最有效。

由於裡約已經封城,每天只有一名研究人員可以進入動物房。Duarte自己並不可以,因為她已經超過了60歲。她的實驗室成員輪流花12小時在實驗室餵小鼠,對籠子進行清潔和消毒,並檢查小鼠的健康狀況。但是如果任何設備壞了,比如用來給籠子消毒的機器壞了,則沒人能修好它。Duarte說:「我們不知道這種情況會持續多久。也許我們需要考慮優先犧牲[部分]動物。」

許多實驗室已經做出了這個艱難的決定。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一名研究人員不得不對三分之二以上的小鼠實施安樂死。卡耐基梅隆大學的一名研究人員說,他們處死了600隻小鼠;哈佛大學的兩名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經殺死了一半的研究小鼠;凱特琳癌症中心的一個團隊被要求保留不超過60%的動物。

美國緬因州巴爾港的一個非營利生物醫學研究機構——傑克森實驗室(The Jackson Laboratory),每年銷售數以百萬計的研究用小鼠,並且能夠提供定製的小鼠品系。其高級項目經理Rob Taft表示,他們注意到冷凍小鼠精子和胚胎的要求在增加,這樣可以在日後重建特殊的小鼠系。不久前,該機構派車前往紐約、西雅圖、波士頓、舊金山、休斯頓和芝加哥等城市收集小鼠進行冷凍保存;其他城市也有相關計劃。

但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是涉及到在野外捕獲的研究用動物時,在維持或保存研究項目這個問題上幾乎沒有選擇。美國尼古拉斯州立大學的魚類生物學家 Solomon David已經決定重新放生他和同事之前收集的48條野生斑點雀鱔(Lepisosteus oculatus)。David本打算從這些魚身上收集胚胎並運送給合作者,但是最後他的同事們卻不得不把這些魚裝進兩個大的冷卻箱,拖到碼頭,再倒進河口。

在成魚被放生後,Solomon David繁殖雀鱔(圖中所示為其幼體)的計劃被擱置。 Solomon David 圖

並不是所有的實驗動物都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義大利米蘭大學的動物福利負責人Giuliano Grignaschi表示,在動物保護方面,米蘭大學並沒有多大的變化。Grignaschi監管的實驗室共有約1萬隻小鼠、2000條斑馬魚,以及兔子和非洲爪蟾。他說,學校並沒有對任何動物實施安樂死,照顧這些動物的工作人員也保持著社交距離。

Grignaschi補充道,米蘭大學希望研究人員能夠在疫情結束後儘快恢復他們的工作。他說科學研究極為重要,不能停止太久,「還有很多有其他問題的病人仍在等待治療。」

同樣,華盛頓大學的靈長類研究中心主任Sally Thompson-Iritani和比較醫學主席Thea Brabb說,儘管他們錯開了工作人員的休息和午餐時間,但是並沒有改變對動物的照顧。Thompson-Iritani說,華盛頓州實施了居家令,但是「我們所有的動物護理人員和研究後勤人員都是必要的工作人員」。該校的研究者目前正在開展幾項動物研究,旨在開發潛在的COVID-19療法。

就地保護

另外還有許多人,包括Bock和Páez,選擇把他們的動物帶回家,使得就地避難的命令變得更加有意思。馬裡蘭大學帕克分校的昆蟲學博士生Maria Cramer和她的舍友不得不與她的兩個最重要、最具多樣化基因的瓢蟲種群共享兩室的地下公寓。她把它們裝在大飯盒裡帶回家,放在窗臺上。她說為了餵這些瓢蟲,「我們的冰箱裡全是有機蜂花粉。」

至於Páez和Bock的龜,到目前為止已經孵化了大約15個蛋。孵出的小龜大約6釐米長,與Páez和Bock 19歲的女兒同住一間臥室,女兒剛從大學回家。在這個家庭的封閉式門廊裡,這些烏龜佔據了兩個水箱。二人打算在出行限制解除之前一直飼養它們——可能還需要幾個月,然後將它們送回野生棲息地。「至少我們不用養美洲虎或鱷魚。」Páez說。

(原文以 Cull, release or bring them home: Coronavirus crisis forces hard decisions for labs with animals為標題發表在2020年3月30日的《自然》新聞上。)

版權聲明: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辦公室負責翻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歡迎轉發至朋友圈,如需轉載,請郵件China@nature.com。澎湃新聞經授權後進行轉載。未經授權的翻譯是侵權行為,版權方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最嚴禁食令發布,竹鼠養殖戶:養不得,吃不得,放不得,殺不得
    今年對於野生動物養殖戶來說是不幸的一年,因為一場疫情讓大家都非常關注野生動物,如今一紙禁令讓很多野生動物都不能夠再養了。竹鼠就屬于禁養的行列之中,不少養殖戶就說以前靠此致富,今年卻因它返貧了。竹鼠現狀:養不得,吃不得,放不得,殺不得現在一紙禁令下,竹鼠的銷路基本上就是斷了,不能夠買也不能夠賣。就有養殖戶表示現在竹鼠就是養不得,吃不得,放不得,殺不得、1、養不得以前竹鼠大家搶著養殖,因為誰養誰發財。不過現在竹鼠是沒法養殖了,因為已經禁止養殖禁止銷售了。
  • 疫情困住回家的路,可困不住想回家的心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白菜也有救了,馬上到了77返程回家的日子,糖在她去瀋陽的時候就已經為她買好了回程的票。但這種非常時期讓她自己坐飛機回家,一路上有太多的風險,糖心裡很擔心。 糖本來想和孩子爸爸,好好談下,孩子的問題,是留是回怎樣穩妥更安全,但是果真又沒說幾句就聊不下去了,所以糖什麼也沒說出口,只能反覆反覆的交代77一路上做好防護,不要摘口罩,帶好手套。
  • 在路上撿到野鳥,可以帶回家當寵物養嗎?
    3、「XXX公園樹下面有隻幼鳥,父母都不在,毛還沒長齊呢,我怕它死掉就帶回家了,但是不會養,請政府部門來帶走吧」4、「小區裡的流浪貓/狗撲咬了一隻鳥,被我看見救下來,然後要怎麼辦?」曾救助過的鳥 © 小白熊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疑問?你是否也曾被熱心市民這樣問過?
  • 鶴壁市民撿到受傷鳥 帶回家後被告知不能私自養
    劉先生在路邊撿到的鳥 (劉先生 供圖)晨報訊(記者 張志嵩 實習生 李瑞輝)「5日下午,我在四礦附近的路邊撿到一隻受傷的鳥,我把它帶回家,可它連續兩天不吃不喝,這可怎麼辦呀?」劉先生就將這隻鳥帶回家,鳥很漂亮,家人很喜歡,想把它留下來餵養。可是餵什麼它都不吃,已經兩天了,現在家人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通過劉先生提供的照片,記者在網上檢索後發現,這隻鳥像是野雞。市林業局工作人員稱,撿到野生動物不能私自留下養,應聯繫林業部門,有關工作人員會將野生動物送往動物收容所或其他部門救護。
  • 河南: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實驗動物安全管理
    科技日記者喬地河南省科技廳2月18日就疫情防控期間實驗動物安全管理工作下發通知,提出優先保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關所需實驗動物供應;實驗動物使用單位結合各自研究領域優勢,主動作為,為疫情防控檢測診斷技術、藥物疫苗研發提供支撐。
  • 河北:加強實驗動物管理 滿足疫情防控科研攻關需求
    長城網訊(記者 李代姣)3月16日,河北省科技廳印發《關於加強實驗動物管理和保障全力支持疫情防控科研攻關的通知》,提出將實施8項具體舉措,加強實驗動物生產和使用管理,全力滿足疫情防控科研攻關重大需求。通知要求,嚴格實驗動物生產管理。
  • 疫情下的美國科研:「還好被允許去做動物實驗,不然會焦慮死」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身在美國的一線科研人員同時為疫情和科研進度擔憂。無法前往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無奈求助:「我在與時間賽跑」「拜託請照顧好我的小鼠!」最近幾天,《中國科學報》採訪了8位身在美國高校的華人科學家,來聽他們親述,疫情中的美國科研和生活。
  • 在郊外,哪些小動物是逮到能讓娃帶回家養的?
    帶孩子外出郊遊,總會見到很多小動物,比如蝸牛、蜈蚣、馬陸、蜻蜓等等。偶爾逮上兩隻,孩子就非常想帶回家養。到底哪些能帶回家呢? 不是所有的動物都能帶回家!
  • 科技戰疫中的「無名英雄」--實驗動物
    調研發現,新冠疫情對江蘇實驗動物產業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賽業(蘇州)生物每月籠位資源損失約95萬元,集萃藥康第一季度總發貨量縮減50%以上,卡文斯百格5萬餘只小鼠因科研推遲而「犧牲」,生殖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多個課題研究處於停滯狀態,江蘇省新藥篩選重點實驗室39項縱向課題、23項橫向課題無法正常開展……與新時代生命科學研究及生物醫藥產業的迫切需求相比,江蘇實驗動物工作也存在不少難點、堵點
  • 藏在三國殺武將中的九隻動物,你都知道有哪些嗎?
    在玩《三國殺》的時候,我們通常只是注意到了武將的技能或者形象,但其實,在這款遊戲的武將原畫裡,還藏著九隻神獸,你肯定沒有留心過。今天,小球球就來給各位介紹一番《三國殺》中都有哪些神獸。作為關羽的女兒,跟在身邊的又豈能是凡物,如果只是為了表現出關銀屏的活潑嬌俏,完全有很多方式,不至於每一張插畫裡都帶個兔子。由此說明或許這隻兔子並不簡單。
  • 在《ATLAS》中學會了馴獸,但不會抓怎麼辦?馴養動物一步到位!
    小殊遊戲社帶您看攻略,在《ATLAS》中學會了馴獸,但不會抓怎麼辦?馴養動物一步到位!在遊戲中,我們玩家面對如此多的職業技能,自然是少不了馴獸這一行了,那麼,我們學會了技能後,如何去捕獲呢?小殊就來給您聊一聊這個馴獸機制。
  • 碩博士們是如何在疫情下做實驗,寫論文的
    栽培過程中,土壤的條件、澆水施肥的多少,都會影響到花朵的質量及實驗成敗,一個實驗重複五六次、七八次,都已是常態。1月19日,思祺發現一些苗子已經開了花,她擔心開花太多會消耗植物的營養,特意在春節回家前剪掉了一些花朵,期待在2月2號返回實驗室時,看到盛開的花卉。
  • 狼人殺怎麼玩:獵人被首刀怎麼辦?
    以12人局預女獵白板子的狼人殺為例,那麼獵人被狼人首刀的概率是1/8,雖然概率極低,但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獵人是以被殺後獵槍反殺狼人為主的角色,當獵人首夜被刀無法得知場上情況的時候隨意開槍可能會錯殺好人,那麼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
  • 反人類實驗,猩猩被人類改造,當它們擁有了人類的智慧後會怎樣
    神奇動物在這裡「西瓜視頻app」在1931年,美國就有一位心理學家,凱洛格做了這樣的實驗其實並不是真的發瘋,而是它以為人們要傷害它的寶寶進行的一種保護本能怎麼辦,如果不把它帶走它就被安樂死威爾猶豫片刻,還是決定把這隻猩猩帶回家自己撫養給它取名凱撒,
  • 麋鹿重生:從本土滅絕到大規模野放 百年回家路一步一荊棘
    近日,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通過媒體發布了一條新聞:在北京的幫助下,鄱陽湖溼地成功建立了野生麋鹿種群。這則消息的背後,是我國最大規模的一次麋鹿野放活動:去年3月,30隻麋鹿從位於大興區南海子的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啟程,在經過16個小時的車程後,被運送到1450公裡之外的鄱陽湖,與當地的17隻圈養麋鹿一起野放。
  • 安徽首家有聲科普圖書館投用 合肥科技館「碼上」帶回家
    除了科普知識,可收聽的內容還有安全教育、名人傳記、科幻小說、國學、歷史、兒童心理、兒童文學等。有聲科普圖書館還特別增加了合肥科技館「科普導覽」有聲科技活碼,前來參觀體驗的青少年和家長,只要一鍵掃碼,不但可以線上暢聽科普知識點,還可以把科技館內所有展品的解說與互動演示帶回家,隨時隨地想聽就聽想看就看。
  • 女朋友生氣了,怎麼哄都不回家,我該怎麼辦?
    我書讀得少可不要騙我哦 女朋友生氣了,怎麼哄都不回家,我該怎麼辦? 老公,你就沒覺得今天的牛奶味道不一樣嗎,是不是很好喝?
  • 實驗動物咬傷——萬融實驗
    但若實驗動物隱性感染,可在唾液、尿液或糞便中帶毒。在缺乏確切信息證明實驗動物完全健康的情況下,所有感染動物都應被視為潛在的病原攜帶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又稱恐水症。 一、處置方法動物實驗過程中,因操作不慎,會發生被動物咬傷、抓傷等意外事件。一旦發生此類事件,應儘快用清水、肥皂水反覆衝洗受傷部位,儘量去除動物口腔內的液體。若被犬咬傷,需徹底去除犬唾液,儘量擠出汙血。衝洗後,用乙醇擦洗及碘酒反覆擦拭消毒,及早到規範的犬傷門診診治。
  • 第二波疫情與IGM「雙陰性」政策後的留學生:什麼時候,才能回家?
    抬頭一望,全球好像爆發了新一輪新冠疫情,美國確診人數累計破千萬......今年的留學生好像總是在水生火熱中撲騰,從三月底突然頒發的「五個一」政策、中美關係緊張停航又復航、到九月十五美國對華為和Tiktok的禁令......如今,全球第二波疫情爆發,領事館頒布48小時「雙陰性檢測」政策——一系列波折反反覆覆,
  • 濟南一小學圖書體育器材實驗器材 寒假學生能借回家
    「老師,我要借用桌球拍、呼啦圈、大沙包和鐵環……」1月22日是濟南市中小學放寒假前的休業式,濟南市育新小學的休業式別出心裁。操場上、功能室裡,同學們排著長隊,將心儀的圖書、各種體育器材、實驗室器材等「借」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