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病包括了高發的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等!
更為可怕的是,大部分慢性肝病早期患者都沒有特殊症狀,甚至是毫無異常;
這主要是因為,肝臟缺乏末梢神經分布,且肝細胞的工作能力強大,所以早期患者既不會有疼痛感,肝臟也能如常完成工作。
但是,隨著病情不斷發展,肝臟也不再沉默,不僅可出現典型的消化不良、黃疸、肝區疼痛、乏力症狀,部分患者還會伴隨皮膚的異常變化。
有很多關於慢性肝病症狀的科普文章,都提到了一種「紅痣」。所以,這也讓不少人都錯誤地認為,只要是體表出現了紅痣,就是肝臟疾病到來的信號!
但實際上,突然出現在身上的「小紅點」,並不一定和肝臟疾病有關。有一種紅色的小圓痣在生活中十分常見,臨床將其稱為「櫻桃狀血管瘤」,這是最常見的血管瘤,通常都是局部血管增生導致的;
而且,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該病症出現也會越來越多,因此它也被稱為老年性血管瘤!這種紅痣的出現部位並沒有規律,只要是有皮膚分布的地方,就有可能會出現,不過多是以面部、手足等部位居多,而且也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所以不需要特殊治療。
因肝病引發的紅痣,可不是圓圓的狀態,而是「蜘蛛痣」!
所謂蜘蛛痣,顧名思義就是人看到時,容易和蜘蛛聯想在一起的形狀!通常情況下,在患者的皮膚處會出現一個紅點或小紅斑,在其周圍會分布著大量的纖細血管,看起來就好像是蜘蛛足一般。當對中心點施加壓力時,這些血管會迅速消失,壓力解除後又恢復原狀;
根據臨床的研究來看,之所以肝病患者容易出現蜘蛛痣,和肝功能下降有直接關係。人體內分泌雌激素的器官有兩個,第一是女性卵巢,第二則是腎上腺,它們在不斷地進行工作。而生成的雌激素在隨著血液遊走全身後,就會進入肝臟內完成沒貨;
當肝功能持續下降時,雌激素就無法完成滅活工作,不斷在體內積蓄的雌激素,可對體表微動脈血管、毛細血管進行刺激,促使血管擴張,從而在體表形成蜘蛛痣;
除此外,受雌激素波動的影響,患者還會出現典型的「肝掌」表現。也就是說在患者手掌大小魚際、手指肚等部位,出現大量的斑點或斑塊,呈現出深紅或胭脂色,當對其施壓時同樣會迅速消失,壓力解除後又會恢復原狀!
所以,紅痣的出現並不代表是肝癌預兆,蜘蛛痣才是真正需要警惕的。不過,蜘蛛痣的出現也並不一定是肝臟嚴重受損,部分女性處於孕期、內分泌紊亂等階段時,當體內雌激素開始波動後,同樣也可能誘發蜘蛛痣、肝掌等症狀。如果想要知道身體究竟出現了什麼問題,在蜘蛛痣症狀出現後,應積極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