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的守護者——記甘南州勞動模範卓瑪加布
每日甘肅網4月29日訊據甘南日報報導(記者 馬雲 高淑蘭)「拔草的人個子長不高,弄髒河水的人眼睛會疼。」這是甘南藏區流傳的一句諺語。談起環境保護,藏族漢子卓瑪加布眼裡便流露出不盡的深情,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瑪曲藏語音譯是黃河的意思,卓瑪加布說:「我的家鄉瑪曲很美,保護她我義不容辭,我會一直守護著她。」
卓瑪加布是瑪曲縣歐拉鄉的普通牧民,中共黨員。自2003年開始,卓瑪加布帶領群眾對黃河上遊瑪曲草場環境、沙化土地進行治理,和廣大牧民共同守護著家鄉的碧水藍天。作為草原的兒子,卓瑪加布的想法很簡單,從未想過要什麼回報,只希望牧民世世代代生活的草原不再沙化,讓「黃河首曲」重揚清波。
51歲的卓瑪加布已經是兒孫滿堂,生活富足,自己創辦的鐵絲圍欄加工廠運營良好。如果有這樣美滿的家庭,大部分人會選擇安享晚年盡享天倫之樂,而卓瑪加布卻選擇了辛勞奔波的環保之路。
早在2003年,從小熱愛大自然的卓瑪加布第一次帶領全村人開始大規模治理村子環境衛生,他認為撿拾散落在草原各處的垃圾是環保的第一步。「那時候我們的草場承包到戶,每家每戶的草場上堆積著各種生活垃圾,看起來又髒又亂。」卓瑪加布說,我想集中起全村群眾進行全面徹底的清理,但是大家的積極性不高。
「吼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卓瑪加布想做出樣子讓村民們看看。他和家人將自家2000多畝草場上散放的爐灰、舊衣物、牛羊屍骨等垃圾反覆清理後,草場猶如洗去了滿身汙垢,顯現出了原本的翠綠底色,生機盎然。看著卓瑪加布的草場環境這麼好,村民們也學著他的樣子陸續幹起來了。
近幾年,「清理垃圾」已經成了卓瑪加布的家鄉歐拉鄉達爾慶村牧民群眾的習慣。每年3月初達爾慶村全體村民都會自發組織進行環境衛生、水源地、河道大清理,「在我們村裡不要說飲料瓶、易拉罐,就連塑料包裝袋都很少見。」村民拉毛加驕傲地說:「在卓瑪加布的帶動下,娃娃們也很注意環保,大家覺得環境好,住著也舒服,我們村的衛生要比其他村子乾淨得多。」
更多的牧民群眾加入到環保行動中,牧民群眾會自覺將各自草場上的垃圾集中堆放在路邊,卓瑪加布統一拉走集中處理。
卓瑪加布說,這些垃圾不但影響環境的美觀還會破壞草原生態環境,對候鳥和魚類也不利,難降解的塑料,動物誤吞食後也會造成傷害。
卓瑪加布除了身體力行率先垂範參與環保外,他對其他人保護環境的行為也非常支持,總會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鼓勵大家。
2012年的一天,卓瑪加布在郎木寺遇到了幾個撿垃圾的牧民,他很欣喜上前詢問詳細情況,得知他們每年6月都會來郎木寺撿垃圾保護白龍江源頭,隨後卓瑪加布給他們捐贈了1萬元,成立了環保志願者協會,每年協會開展活動,卓瑪加布都會給他們送去生活補給。當他聽說阿萬倉鄉有一個民間環保協會時,他二話沒說給了他們1000元作為鼓勵……
在每年的瑪曲縣格薩爾賽馬大會上,當一場場精彩的比賽結束所有觀眾都退場後,卓瑪加布帶領親戚和僱傭的工人就會來到觀看臺,清理留下的垃圾,他們連續志願清理了七屆賽馬會的垃圾,每次人工費、運輸費等都要花去近2萬元。
卓瑪加布說,我這樣自掏腰包不是為了炫富,而是想儘自己所能,草原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寶貴「禮物」,我們必須加倍珍惜,讓它變得越來越美麗。
近年來,由於氣候變化和過度放牧導致草原退化現象比較嚴重,卓瑪加布認識到除了清理垃圾治理,環境衛生還應該做些別的事情,更好地維護黃河上遊的生態環境。
2004年卓瑪加布結識了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一位叫華爾藏的年輕人,這位西藏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在若爾蓋縣保護生態環境多年,有著豐富的環保經驗和科學的治理方法,很快他們成為了朋友,卓瑪加布經過多次上門請教和實地勘查,學習到了他們的環保理念和工作方法。
他從本地畜牧局的專家那裡了解到畜牧要形成良好的草畜關係,過度放牧是破壞草原生態良性循環的主要原因。卓瑪加布就用鐵絲圍欄將生態脆弱的草場圈起來禁牧休牧,防止牛羊進入造成再次破壞。
2007年,卓瑪加布把家裡的1000多隻牛羊賣了,最後只留了200頭犛牛。「其實,我家2000多畝的草場上可以養300多頭牛,也可以再養一些羊,但是為了草蓄平衡和可持續養殖,我只養200頭牛,我要給村民們起示範帶頭作用。」卓瑪加布說每年我的草場裡的草木茂盛,每年天氣熱的時候很多黑頸鶴都會來我的草場築巢,到了秋季,草都會長得和我一樣高。」
2014年,卓瑪加布開始試著在沙化地上種樹種草,他在黃河邊的一座小山丘上種植了1000棵高原柳,現如今光禿禿的小山丘已是柳枝吐蕊,小柳樹苗的周圍青草葳蕤,一派生機。
2015年,在距離黃河20公裡的一處治沙點上,卓瑪加布帶領他的員工、親戚朋友在這片已被沙化的草地上種植了2000棵樹苗和2000斤草籽。
「現在牧民的環保意識也提高了,我們種樹種草時,附近的牧民群眾會自覺參與其中,他們還會從自家拉來牛羊糞給樹和草施肥。」卓瑪加布說,「我們栽種的這些樹苗和草籽是特地從四川若爾蓋買的,可能是因為氣候、環境相近的原因,若爾蓋的樹苗和草籽種在瑪曲成活率非常高。」
為了提高草籽樹苗的出芽率和成活率,他專門邀請治沙經驗豐富的朋友華爾藏來指導。
卓瑪加布粗略算了一下,2013年以來他們共開展各類環保活動22次,投入資金20多萬元。僅2015年撿垃圾、種樹兩項活動花去7萬元左右。
「家有良田千萬頃只食一日三餐,縱有廣廈千萬間夜臥只佔一尺寬。為家鄉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儘自己微薄之力,值得!」這句話是卓瑪加布最想表達的,他說,人活一世無論創造多少財富,不能為他人造福就是沒有價值的。撿拾垃圾、種樹種草、幫助貧困戶……卓瑪加布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諾言。
2020年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刻骨銘心的。春節前後,突出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在這場大考中,長期熱心環保公益事業的卓瑪加布體現出一位企業家應有的家國情懷,他不退縮、不畏懼,挺身而出,積極響應瑪曲縣委、縣政府、縣總工會號召,主動來到縣紅十字會為抗擊疫情捐款捐物,捐贈現金2萬元,羊肉及米麵油等物資價值1.16萬元。卓瑪加布還來到縣委組織部繳納特殊黨費1000元。在戰「疫」復工的關鍵時期,卓瑪加布作為企業負責人,想方設法安排和部署企業疫情防控、復產復工,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使勞模精神的旗幟在疫情防控這個特殊戰場高高飄揚。
心善就自然美麗,心真就自然真摯。14年來,卓瑪加布心懷一顆善良的心,以執著的情感和堅實的腳步在甘南大草原走出了一串閃光的足印,用責任和擔當收穫了不平凡的人生,在他的身上,閃爍著優秀牧民共產黨員的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