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尼高效薄膜太陽能電池中試成功 降低光伏發電成本

2020-12-04 搜狐網

  搜狐財經訊  搜狐財經從2010年中國杭州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獲悉,國內首條轉換率高達21.1%的薄膜太陽能電池中試調試成功,這一轉換率是建立在比所有太陽能電池更低成本的基礎上。

  「本次中試線調試成功標誌著普尼在產業化方面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目前此項目建設有3兆瓦太陽能薄膜電池組件中試生產線,技術採用聚光+薄膜電池方式,生產成本比普通薄膜低得多。」該技術研發公司、普尼太陽能副總經理李學耕介紹。據悉,與晶矽電池路徑相比,薄膜電池能夠顯著降低成本,從工藝本質、生產流程上要簡單得多。

  「中國光伏發電的缺點是,產量和安裝量的差別很大。」在高峰論壇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李俊峰表示,我國光伏市場一直處於萌芽狀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光伏發電成本太高無法與傳統電力競爭。

  就此,與會專家表示,光伏產業的發展不僅需要技術的不斷進步,也亟需商業模式的創新,同時需要各級政府的政策導向和支持。普尼的運營模式是從整個太陽能系統甚至一個區域的太陽能系統構成的高度入手,掌握核心技術,結合豐富的國際先進經驗,並整合產業鏈中的一切必要資源,達到為客戶提供最優化的整體解決方案的目標。這種新的模式將使建造的光伏項目質量不斷提升,有力帶動整個光伏產業的規模發展與技術進步。

  「目前全世界的能源消耗三分之一由電力組成,三分之二是石油,石油用量在不斷增加,而且今後的能源消耗主要在中國和印度,所以我們需要尋求更多更好的可再生能源。」美國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實驗室主任、首席科學家Arthur J. Nozik在論壇上強調。

  關於普尼太陽能:

  普尼是一家世界領先的提供全套太陽能解決方案的跨國公司,同時在美國和中國運營。其客戶包括致力於低碳發展的城市,對建築的能源供給有前瞻性規劃的業主,大型太陽能電站開發商,以及軍方等對太陽能有特殊需求的群體。普尼掌握著最前沿的多種太陽能核心技術,擁有在不同國家的多樣化的系統集成經驗,累計達上百兆瓦。

  獨家聲明:搜狐財經獨家稿件,版權所有,請勿轉載,違者必究。如確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資料,請與我們聯繫獲得授權,註明版權資訊方可轉載。聯繫我們可致電010-62728213。

(責任編輯:祝慧)

相關焦點

  • 薄膜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到底是什麼?
    什麼是薄膜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光伏發電技術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關鍵元件是太陽能電池,目前主要應用於光伏發電的電池都是基於半導體技術。其中又可以細分為兩種,一種是較為傳統較為成熟的晶矽電池,另一種就是新一代的薄膜電池。
  • 光伏產業鏈之「光伏上市公司」一覽
    因為資料顯示,中國太陽能光伏產品國內市場尚未啟動的原因主要是光伏發電的成本很高,目前光伏電每度是5-6元,和普通電價格相比,相差十多倍,國內市場還不能承受。而非晶矽薄膜電池,使建設所需的主體材料和綜合成本大為下降,項目建設成本和發電成本只有多晶矽電池的40%左右。[2]、拓日新能(002218)同時具備晶矽和非晶矽業務,比例在1:3左右,是國內最大的非晶矽薄膜電池廠商。
  • 薄膜太陽能電池有望成長為光伏市場的主流
    太陽能作為新興戰略資源是未來能源的重要部分,國家出臺了多項規劃和激勵政策來推進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的良性發展。當今產業化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產品主要是二類不同的太陽能電池:一是基於矽片的晶體矽太陽能電池,比如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和多晶矽太陽能電池;二是薄膜太陽能電池。
  • 大面積高效率薄膜太陽能電池,讓低成本發電成為可能
    上海交大9月11日傳出信息,《自然》在線發表其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韓禮元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使用更加經濟安全的新方法,製備出比蟬翼還薄數十倍的大面積鈣鈦礦薄膜,向實現大規模低成本太陽能發電跨出重要一步。如果這種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成功產業化,就無需依賴政府政策資助,便可成為市場主流的發電方式。
  • 薄膜光伏電池優缺點對比分析 技術是突破口
    目前光伏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歐盟徵稅建議案的出臺將在很大程度上保護各成員國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的發展,薄膜技術也將成為光伏行業發展的突破口。光伏產業中主流的電池產品為單晶矽、多晶矽電池,但成本過高,要想解決光伏產業中太陽能電池成本過高的問題,就需要想辦法提高光電轉換效率和降低製造成本,那麼,薄膜化則成為太陽能電池發展的必由之路,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也是薄膜太陽電池,同時還要求高轉換效率和低成本。
  • 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光伏儲能產業的新未來
    一期2條150MW(合計300MW)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投資20億元,於2017年在蚌埠建成投產,2017年8月工藝設備開始陸續搬入、安裝、調試,同年10月第一片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在凱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成功下線。目前,月投片量30000多片,預計年底實現產能120MW,明年4月份達到300MW產能。
  • 何祚庥院士:抓緊發展第三代光伏發電技術
    第二代指的是品種繁多的薄膜電池,優點是材料用量少,最大的缺點是光電轉化率只有晶體矽的一半。主要品種有:非晶、納米晶、微晶等矽薄膜;銅銦鎵硒組成的薄膜;碲化鎘薄膜;銅鋅硒硫錫組成的薄膜;新出來的一個品種,是砷化鎵薄膜電池,據報導,其轉化率已高達28.2%。我個人認為,這將是諸多薄膜電池中,最有發展前景的品種。
  • 薄膜太陽能電池市場現狀解讀
    太陽能光伏發電一直以來被認為是綠電,那麼在製造環節中也應該採用綠工藝。對於矽基薄膜電池廠商來說,有尋找新的清洗氣體替代當前的氟化物的方案,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另一種方案是儘快提高電池的轉換效率,當穩定效率達到12%~16%,才有可能補償排放的溫室氣體對環境的影響。
  • 第四代薄膜太陽能電池研製成功
    ,及其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用。近一個月,已有10家光伏企業發布矽片、電池、組件、光伏玻璃項目開工、投產信息,共涉及3.5GW單晶矽片、17GW光伏電池、39.4GW光伏組件以及年產1.98億平方米光伏玻璃項目,地點遍布江蘇...
  • 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前途在哪?
    近日,我國科研團隊首次成功研發純相的二維鈣鈦礦薄膜及其高穩定性太陽能電池,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能源》。
  • 深圳先進院研製第二代薄膜太陽能電池核心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該項目是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聯合香港中文大學,深港攜手自主研發成功的高效低成本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裝備、工藝及產品。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光伏太陽能實驗室主任肖旭東團隊研製的「銅銦鎵硒」太陽能電池效率已達到18.7%,邁入國際領先行列。
  • 湖南首個高效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成功下線
    ,區別於傳統的晶矽太陽能電池生產工藝技術,以低鐵玻璃等為基板,大規模生產無毒、無汙染、低成本、弱光性好,並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廣泛應用於地面電站、家庭及商業屋頂發電、光伏農業、遠程電力供應、獨立發電系統、以及光伏幕牆、天窗、遮陽、隔音等建築光伏一體化領域。
  • 「最高效」太陽能電池板 刷新光伏發電行業新紀錄
    一家位於牛津的太陽能技術公司希望在年底前開始製造世界上最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板,並在明年內成為第一家向公眾出售這些太陽能電池板的公司。報導稱,牛津光伏太陽能公司稱,通過給電池板塗上一薄層被稱為這一突破將帶來自上世紀50年代太陽能技術問世以來太陽能發電領域的首次巨變。給傳統太陽能電池塗上一薄層鈣鈦礦,就能提高其發電量,並降低清潔電力的總體成本,因為這種晶體能夠吸收太陽光譜中的不同部分,性能優於傳統的矽。
  • 碲化鎘薄膜太陽電池技術或將成光伏行業又一新生力量
    早在上世紀50年代初,RCA實驗室製備出第一塊轉換效率為2.1%的碲化鎘(CdTe)薄膜太陽能電池,證明了碲化鎘是一種可以用於發展光伏發電技術的材料。研究發現,碲化鎘及碲化鎘薄膜太陽電池技術具備以下特點:第一、碲化鎘具備與地面太陽能光譜匹配的禁帶寬度(~1.45ev)和高於矽材料100倍的吸收係數(>105cm)等材料特性,適合製備高效薄膜太陽電池;實驗室小面積電池轉換效率已達到22.1%(超過多晶矽電池),0.72㎡碲化鎘薄膜組件的效率也已達到18.6%。
  • 薄膜太陽能電池國產化之路
    同為薄膜類的砷化鎵電池由於成本太高,技術複雜,雖然隨著近些年技術的發展,成本有所降低,國外已有推廣至地面電站的案例,但在國內,其應用仍然局限於空間電源以及移動電源。 作為薄膜太陽能電池的主流技術,碲化鎘和CIGS太陽能電池為業界所看好,認為是未來太陽能電池的發展趨勢,尤其是CIGS電池。
  • 薄膜光伏CIGS太陽能電池能效刷新紀錄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斯圖加特科學家將由銅銦鎵硒(CIGS)製成的薄膜太陽能電池效率提升至22%。此項CIGS新技術倍受太陽能行業青睞,將很快替代傳統矽太陽能電池,佔據更大市場份額。此新型電池表面積為0.5平方釐米,符合測試電池專業標準,利用實驗室噴塗機製成。並且未來幾年可能效率會達到25%。
  • 薄膜太陽能電池現狀與發展趨勢
    晶矽太陽能電池在現階段的大規模應用和工業生產中佔據主導地位,但由於其成本過高,限制了其發展。相比晶矽等其它太陽能電池,薄膜太陽能電池具有生產成本低、原材料消耗少、弱光性能優良等優勢。隨著世界能源緊缺,薄膜太陽能電池作為一種光電功能薄膜,可以有效地解決能源短缺問題,而且無汙染,還可以實現光伏建築一體化,易於大面積推廣。
  • 柔性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
    太陽電池是一種利用光生伏特效應將太陽能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半導體器件,很容易實現併網發電或作為獨立能源。眾所周知,太陽電池發電具有許多優點,如安全可靠,無噪聲,無汙染,能量隨處可得,不受無需消耗燃料、無機械轉動部件、故障率低、維護方便、可以無人值守、規模大小隨意、可以方便地與建築物相結合等,這些優點都是常規發電所不及的。
  • 研究生院「高效薄膜矽/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及其製備方法」通過鑑定平
    9月14日上午,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了由研究生院物理科學學院光電子薄膜實驗室完成的「高效薄膜矽/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及其製備方法」科技成果鑑定會。成果的第一完成人朱美芳教授在鑑定會上作了技術研究報告,並出示了查新報告及測試報告的結果。
  • 旭雙太陽能首批非晶矽薄膜光伏電池組件成功發貨
    索比光伏網訊:世紀新能源網消息:成都旭雙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東旭集團在太陽能產業成功布局的第一個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一期工程年產60MW的非晶矽薄膜電池及組件產線於2012年3月31日正式投產,經過半年的試產,各項指標均已達到設計要求,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且經客戶對旭雙太陽能考察、產品檢測後,以優越的質量和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取得了用戶最終信任,並於10月21日實現了首批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