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失去的一切,我都要拿回來!

2020-12-07 央視網

夜讀丨失去的一切,我都要拿回來!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6年08月18日 23:40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在逆轉戰勝東道主巴西之前,幾乎沒有人看好這支中國女排。面對全場噓聲和不可一世的對手,中國隊用一記扣殺終結比賽,挺進裡約奧運會四強。

  有人說,沒有郎平,就沒有這支「長臉」的中國女排。是的,在中國體育史上,幾乎從來沒有一個人能連續30年受大眾喜愛。她在球員時代的五連冠帶領中國女排走上世界之巔;執教以後再次率領中國女排重回排壇頂峰……

  所有街道都迴響著她的傳說

  1981年11月16日傍晚,學校停課、工廠停工,連烏鴉也停止聒噪,整個國家似乎都停滯下來。

全國人民守在黑白電視機和收音機前,此時,第三屆女排世界盃的決賽正在進行,中國隊對陣東道主日本隊。

在主場球迷震耳欲聾的吶喊聲中,一個叫郎平的北京女孩扣下了世界冠軍,中國女排3:2艱難獲勝。

△中國女排7戰7勝,首奪世界冠軍,實現三大球歷史突破。

  整個中國沸騰了,人群聚攏在天安門廣場,徹夜高呼「中國萬歲!女排萬歲!」

  據說比賽頒獎典禮還沒結束,國家體委、全國體育總會、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等單位的賀電就已達球隊。

△前排左一為郎平

  《人民日報》12月5日報導說,當時中國女排收到的賀信、賀電和各種紀念品達3萬件,而這當中,有3000多件都是「點名」送給郎平的。山西太原機械學院全體師生甚至送來了一塊近兩米長的橫匾,寫著「振興中華」四個貼金大字。

  次日,國內幾乎所有報紙頭版頭條都在報導女排奪冠。《人民日報》頭版:《學習女排,振興中華——中國贏了》,評論員寫道,「用中國女排的這種精神去搞現代化建設,何愁現代化不能實現?」

  她是「世界第一主攻手」,球迷口中的「鐵榔頭」

  「打球已經完全不是我們自己個人的事情、個人的行為,而是國家大事,我自己都不屬於自己。女排是一面旗幟。女排的氣勢,振興了一個時代,她是80年代的象徵。」

  女排的靈魂人物,郎平曾在自傳《激情歲月》中這樣寫道。

  據統計,7場比賽,中國隊共扣球1116次,其中郎平一人扣球407次,得到79分,扣球命中率接近50%。球迷們親切地稱她為「鐵榔頭」,她扣球的英姿甚至被畫成漫畫印上了郵票。

  世界第一主攻手的名號得來不虛。當時的郎平展現了逆天的身體素質,後輩至今只能望其項背。

  她力量無窮:深蹲達到180KG,和男子散打王柳海龍旗鼓相當。前女排主教練陳忠和甚至說,郎平的扣球和男子運動員沒什麼區別;她體能無解:單場比賽最多扣殺96次,整整是別人的兩倍。要知道倫敦奧運會時,惠若琪扣了50次,一旁的解說就驚嘆說:「這簡直是驚人的次數。」而這樣的次數只是郎平的平均水平。

  她背負10億人期許,不斷書寫傳奇

  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郎平的神話徹底達到了巔峰。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女排隊員在奮力拼搏

  儘管小組賽1:3不敵美國女排,儘管背負著巨大壓力,但郎平還是率領中國女排勇奪桂冠。

  奪冠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沸騰了。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女排在決賽中以3比0戰勝東道主美國隊,

奪得金牌,贏得三連冠傲人成績。

  這一刻,郎平真的不是一個人在打球。在她的背後,肩負了10億人的目光和期盼。

△1985年11月17日,中國隊以3比1戰勝古巴隊後,郎平激動地高高跳起。

  「團結起來,振興中華。」這句響徹天空的慶祝口號,跟郎平一樣,在中國體育史上劃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然而,傳說還在繼續。隊員時代,她包攬了三大賽的冠軍MVP(1982世錦賽,1984奧運會,1985世界盃),短短五年就帶領中國女排實現了五連冠的壯舉。

  退役後自費赴美求學,從「一無所有」重新來過

  頂著冠軍的光環,郎平退役後本可在系統內取得一份不錯的工作。但郎平卻選擇一條不同的路,到北師大學習英語,之後又自費赴美留學。

  在美國留學的時候,郎平過得十分節儉,為了省錢甚至每天都吃同樣廉價的三明治。由於籤證性質的原因,郎平不能在美國打工賺錢,所以只能在學校裡做排球教練,以此來抵扣她的學費。後來,為了賺錢付學費,郎平不得不到義大利摩德納隊打球賺錢。

  對於這段「留洋」經歷,她在自傳裡這樣寫道:

  1986年,我正式退役了,先去北師大學英語,半年後,有一個機會,我決定公派自費去美國留學。

  當時的想法很簡單,我只想出去一兩年,學學語言、開開眼界。另一個原因是,在中國女排這些年,得到很多榮譽,人們對女排隊員幾乎是家喻戶曉。雖然退役了,可我不能像普通人一樣自由自在地生活,老是被別人注意,身不由己,連上個街買東西,都受拘束。

  有一次,我想去看電影,買了票,故意遲到幾分鐘,等黑燈了,開演了,我們才找到位子坐下,沒想到剛坐下,也許是我們倆的個子太高,還是被幾個觀眾發現了,「郎平,郎平」地叫起來,這一叫,整個劇場都不安寧了,我一看情況不妙,趕緊撤。

  可是,很多人不理解我的「撤」,他們總覺得,「女排」是中國的象徵,我是典型的「民族英雄」,似乎不應該加入這股「出國潮」。也有人挽留我:「你是世界冠軍,你是有功之臣,國家不會虧待你的。」

  我覺得自己似乎被誤解了,我不是怕「虧待」,我就是覺得,國家和人民待我太好,我不能再躺在「冠軍」的獎盃上吃一輩子老本,不能天天坐在榮譽上。「世界冠軍」只說明我的過去,而一旦從女排的隊伍中退下來,我什麼都不是,我得重新學習本領,我得重新開始生活,必須把自己看成「一無所有」。

  一無所有的「國際農民」到美國後,因為我拿的是公派自費的籤證,所以不能工作,沒有經濟來源。因為不能工作,我就只能把朋友家當作公家食堂,我吃飽了肚子,吃餓了心。以前都是高高在上的,現在,一下子落到最底層,還得靠人家借我汽車、給我買衣服,我所有的優勢一時都沒有了,心裡很難平衡。

  後來,我慢慢地想通了,我來美國學習,就是要掌握自己過去沒有的東西,開始新的奮鬥。我在大學排球隊做助教。學校給我的待遇是,可以免費讀書。但說是做助教,其實就是在哄著一些水平很差的隊員。一開始,我心裡很難接受:我是世界冠軍隊隊員,跑到這兒來哄一群幾乎不會打球的大學生,位置整個是顛倒。但我不得不說服自己:不想顛倒,回中國去,你來美國,就是找「顛倒」來的。

  那時的我特別窮,白天讀書時的那頓午飯,我不捨得去學校食堂或麥當勞吃,就自己做三明治帶飯,去超市買點沙拉醬、洋白菜、西紅柿、火腿,再買兩片麵包一夾,這樣,花五六美元,一頓快餐的錢,我可以吃一個星期。但吃到後來,見到三明治就想吐。

  為了經濟獨立,我又去義大利的俱樂部打球賺錢。一年後,我的籤證因為這段工作經歷,變為「工作籤證」,在美國可以辦綠卡了。而更令人欣慰的是,我以560分的託福成績通過了語言關,而且,經過嚴格的考試成為新墨西哥大學體育管理專業的研究生。

  這段8年的海外生活經歷,歷練了我的心智,我已經把自己這個「世界冠軍」一腳一腳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實。

  如果我沒有經歷過出國後「一文不名、一無所有」的生活,沒有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經歷,我的人生不會有第二次起航。

  為把中國女排拉出低谷,她心力交瘁

  1995 年,中國女排陷入低谷,郎平「臨危受命」,回國擔任女排主教練,她拋家別女一個人回到北京。

  回國執教,不僅薪水不高,風險和壓力都是巨大的,工作也特別辛苦,已籤訂的多項合同都取消了,豐厚的待遇和優裕的生活條件都沒有了。還要長期面對同丈夫、女兒兩地分居之苦。郎平說:「要是為了錢、為了工資,我就不回來了!」

  她在自己的自傳《燃情歲月》中有著更為詳細的描述。

  1994年11月,我帶八佰伴世界明星隊打完最後一場比賽,中國排協打電話給我,要我從香港拐一下北京再回美國,說有事情商量。到北京的當天晚上,袁偉民(前國家女排主教練)找我談了女排的情況,我們確實都不忍心看著中國女排落到世界第八而一蹶不振。 

  袁偉民說,女排最缺乏的是一種精神,是教練的凝聚力,要用一種人格的力量來調動運動員,而時間又特別緊迫,離亞特蘭大奧運會只有一年半時間,不允許再慢慢啟動了。他對我有信心,希望我考慮,能否回來執教。我也知道,袁偉民教練一般是不求人的。1995年初,中國排協召開全國教練會議,決定更換中國女排的主教練,大家也提了人選,又一次想到了我。於是,排球協會一個電傳接一個電傳地發到我工作的新墨西哥大學,球類司司長也給我發來電傳,有一句話打動了我:「郎平,祖國真的需要你!」確實,最後使我下決心的就是這句話。 

  當時有美國朋友勸我:你在國家隊那麼多年,幹得那麼苦,壓力太大,而且,你家庭情況不好,孩子那麼小,你怎麼能回去呢?再說,你還有那麼多的合同,這樣大的犧牲值得嗎?這些利弊得失,我自己全都想到了。回國、執教,這個動作確實非同小可,也許,會又一次改變我的生活和命運。 

  執教工作困難之多,也可想而知。但我更清楚,女排在中國人心目中有一種很特殊的位置,女排打球已經超越了排球、超越了體育本身。雖然,我離開國家隊那麼多年了,但大家還是想著我,尤其在女排最困難的時候,要把這副擔子交給我,這是一種信任和託付。 

  坐在回國的飛機上,想著想著,我腦子裡突然冒出一個大大的疑問:郎平,你膽子夠大的,回去接這樣一支隊伍,你哪來的勇氣?但我絕不盲目、絕不衝動,比較詳細地闡述了我的執教想法,有一個基本精神:堅定信念,臥薪嘗膽。 

  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又在考慮訓練計劃,下飛機時,我有點暈暈乎乎的,頭也沒梳,稍微理了理。走到機艙門口,我只看到機場上有那麼多人,有扛著攝像機的,有端著照相機的,有舉燈的,燈都打得特別亮,我還回頭看,心想,肯定有什麼貴賓坐在這架飛機上。沒等我想明白,這些人黑壓壓一片全衝我來了。好,我還迷迷糊糊呢,十幾個話筒伸了過來,一個接一個地提問,我都不知道聽誰的好,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前擁後擠的,遠遠地,我只看了我媽和我爸一眼,他們就被人群擠沒了,我也被兩個警衛「架」到警衛室,海關都沒過,只好走「後門」了。 

  說實話,一下飛機,就被這樣一大團騰騰的熱氣包圍著,我心裡又添了把火,讓我更有了摩拳擦掌的激情和衝動。我知道,把女排帶上去,這是幹一件挺大的事啊,會給大家帶來激情和活力。當然,到底能幹到哪一步,我沒數,我也在心裡畫問號。 

  觀眾來看我們打球。除了看輸贏,更想看到一種要球不要命的狀態,看得振奮,看得來勁,給人家鼓舞 。

  真的幹上了,我有時會感到自己單薄,畢竟是個女人,女教練,在一大群男教練中,比較孤獨,很多事情要靠我一個人來撐。 

  我對每個隊員都交了底,我說,我既然回來了,把自己的後路都斷了,大家就得樹立在世界大賽中拿獎牌的目標,就得有這個雄心壯志,向世界的最高峰衝擊,還要把亞洲的冠軍奪回來。我這個人就有一個特點,要麼不幹,要幹一定得幹出個樣子。你們都要想通了,如果你們覺得跟著郎導幹,吃不了那份苦,你們告訴我,我不勉強,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別浪費我的感情,也別浪費大家的時間。 

  我還給她們擺明一個道理:體育的本質講的就是這樣一種向極限挑戰的精神,觀眾來看我們打球,除了看輸贏,更想看到一種要球不要命的狀態,看得振奮,看得來勁,給人家鼓舞。但這種輸球不輸人的精神,靠平時每一天的訓練,平時怎麼樣,比賽就是什麼樣,這是基本功,是物質基礎啊,不是過年吃餃子,可以蒙人家一回。

  在郎平帶隊的1995--1998年這個時期,中國女排獲得了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銀牌、98年世錦賽銀牌,兩次大賽闖入決賽,惜敗正處於白金一代時期的古巴隊。沒有人責怪郎平,實力不濟,情有可原。

  郎平為了中國女排的成績可謂傾盡了全力,幾乎24小時不停歇地工作,甚至半夜一點睡下之後都會爬起來研究比賽錄像。

  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和病痛的折磨讓「鐵榔頭」心力交瘁,1999年之前,包括在亞特蘭大奧運會期間,郎平昏厥了好幾次,不到四十歲的她身體已幾近崩潰,加上女兒已經入青春期,正是最需要母親的時刻,出於種種考慮,郎平辭去了中國女排的帥位。在中國女排任上主動辭職的,郎平是第一人。

△1996年8月3日,中國女排在第26屆亞特蘭大奧運會女排決賽中,

以1比3負於古巴隊,獲得亞軍。比賽結束後,主教練郎平向觀眾致意。

  醫生在給郎平做手術時,發現她的膝蓋已經老化到70歲的水平。

  「女兒向我跑來時,我不敢抱她,我怕抱不動她。」 這是昔日的世界第一主攻手發出的無奈感嘆。

△郎平懷抱年幼的女兒

  輾轉執教歐美,她成績斐然

  1999年辭去中國女排主教練職務後,郎平來到義大利,在排球氛圍濃厚的摩德納執教。這座面積只有成都一半的城市,擁有三家豪車總部—法拉利、蘭博基尼、瑪莎拉蒂,是法拉利車隊的「老巢」,但最受歡迎的運動卻是排球,小小的城市裡居然有100多支排球隊,幾乎超過我國排球隊的總數。但尷尬的是,摩德納女排成立27年居然沒有得過冠軍。

  終結這一尷尬歷史的,是郎平。在摩德納待了不到一年,郎平就率領球隊獲得義大利聯賽冠軍,一年後,又獲得了歐洲聯賽冠軍,2002年成就聯賽和杯賽雙冠王。從此,「Jenny」(郎平的英文名字)成了摩德納英雄。

  郎平在義大利的輝煌,不僅僅局限於摩德納,2002年郎平執教義大利諾瓦臘俱樂部,2004年率領諾瓦臘女排獲得超級盃和聯賽冠軍。

  在義大利的幾年時間裡,郎平在俱樂部培育的球星也成為義大利之星。

  2005年,結束義大利之旅後,郎平在美國開始了一段新徵程--美國女排主帥。郎平曾說,「能夠執教美國的球隊,我感到非常驕傲。美國是一個體育強國,如果我對排球的理解能夠幫助美國隊提高自己的水平,那將是非常美妙的事情。」三年後的北京奧運會,郎平率領的美國女排震驚世界。

△2008年8月21日,執教美國女排的郎平在美國隊闖入北京奧運會女排決賽後慶祝勝利。

時隔24年後,美國首次獲得銀牌,平了該隊歷史最好成績。

  有網友戲稱,「郎平一隊」(中國隊)擊敗了「郎平三隊」(義大利隊),又要和「郎平二隊」(美國隊)爭奪冠軍。三支球隊無疑都深深地刻上了郎平的痕跡,左右當今女子排壇格局的人,毫無疑問是郎平。

  再次執教中國女排,她上演王者歸來

  2013年,國際排聯公布的世界排名,中國僅列第五位。倫敦奧運會未能躋身四強,更是令國人扼腕嘆息。

  很多人把這時的女排形容成一塊「燙手山芋」,無數人勸她,不要去接。

  「接!為何不接!三十年前我可以,三十年後依然沒問題!」在女排最危難的關頭,郎平再次選擇了挺身而出。她看起來依然霸氣,只是額頭上略微鬆弛的皮膚,以及眼眸深處偶然顯露的疲憊,才能讓我們想起,郎平,已經不再年輕了。

  重新出山的路,並不好走。用郎平自己的感受來形容,第一節訓練課下來像跳進了一個火坑。她也許在接手前想過女排今非昔比,可她卻沒有想到,原來,女排可以這麼差。沒有基本功沒有心理素質,沒有防守沒有移動也沒有串聯,亞錦賽三十八年的最差戰績,女排榮光的大廈在這一刻仿佛就要傾倒。

  「好吧,你們現在有多差,以後就會有多出色!」郎平大手一揮,指向旁邊的訓練館。十八米長九米寬的場地就此成了煉獄場,郎平冷酷的將手背在後面,仿佛看到了三十年的自己。沒有人知道她們花了多少時間修煉內功,只知道中國女排,好像,慢慢回來了。

  是的,郎平上演了王者歸來。

  2014年世錦賽,亞軍;

  2015年亞錦賽,冠軍;

  2015年女排世界盃,冠軍!

  距離上次中國女排雅典奪冠,已經整整過去了11年。距離1986年奪冠,整整過去了19年。將近20年之後,郎平重新品嘗到了冠軍的味道。這也是她執教生涯以來的第一座世界冠軍獎盃。

  所以,這次的裡約奧運會,在中國女排戰勝巴西之後,郎平也哭了。

  這裡的哽咽一言難盡。

  2009年世界女排大獎賽,險勝中國女排的巴西主帥吉馬良斯突然高舉雙拳,充滿挑釁地衝著中國隊的教練席大喊,那一幕讓很多人至今仍銘記在心。

  我們等了7年,就是要等一個機會,我要爭一口氣,不是想證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訴人家,我們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

  在「魔鬼主場」逆襲東道主巴西隊,這是命運之神對不懈努力、歷經挫折的郎平和中國女排最好的獎賞。

  可郎平並沒有被這場勝利衝昏頭腦,當所有人都在說「激勵了一代人的女排精神是不是回來了的時候,她卻說:「其實女排精神一直都在。不要因為勝利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們努力的過程。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

  這一刻,你才真正感受到,她,已經完成了從「鐵榔頭」到「郎圖騰」的完美蛻變。

北京時間8月19日9:15分

裡約奧運會女子排球半決賽

中國VS荷蘭

一起為「郎家軍」加油,

把我們失去的拿回來!

相關焦點

  • 夜讀丨《活著》:人的真正的成長,從失去開始
    全民夜讀來自民生周刊00:0008:29點擊上方綠標收聽朗讀音頻文/洞見常有人問:人要經歷什麼,才會成長?曾在網上看過一個高贊回答:失去。失去依靠福貴的父親知道他把家產都敗光了,氣得在床上躺了三天,可欠下的賭債終歸要還,百畝良田和一幢大宅只換回三擔銅錢,讓福貴挑著走十幾裡的路進城去還債。福貴挑得綢衣都磨破了,肩上的皮肉滲出了血都不敢抱怨,他才挑一天就累得快要散架,也終於知道祖輩掙下的那些家業有多不容易。
  • 夜讀丨人生支點
    阿基米德曾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整個地球。」為何能有如此氣魄,道理很簡單,因為他有一個可供支撐的支點。但是不論怎樣變化,今天的支點還是要放在今天。一個支點,一個能給你智慧、勇氣、方向、力量的支點,找尋到這個屬於自己的支點,或許你會發現離你的理想不再遙遠。
  • 夜讀丨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
    時間衝不散交情,朋友,就像天邊的星星,雖然不一定常常想起,但你知道,他們一直都在。◆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江城子· 密州出獵》宋·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最後,願你回首往事時,可以問心無愧地說出:「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繞過歲月!」特別推薦 夜讀丨餘生很貴,坦然面對!夜讀丨這七種人命最好,福最大!有你嗎?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丨 塔檢法治夜讀 第二百三十期(2020年137期)
    各位聽眾晚上好,今天是2020年12月2日,星期三,農曆庚子年十月十八,大興安嶺塔河縣檢察院指尖上的微檢工作站陪您夜讀,我是你們的朋友,塔檢法治君,在這裡很高興與大家再次相聚,一起睡前聊一會兒,法律的那些事兒。
  • 夜讀|水牛花粑粑、魔芋豆腐……我想念的家鄉小吃
    忘不了的老家小吃作者 / 雪峰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我的老家在湖南漵浦的一個小鎮,有水牛花粑粑、葛面、魔芋豆腐等特色小吃,聽起來就很特別,吃過讓人感覺更過癮。我每次回老家,必定要狂吃一頓。水牛花,可以說是野花,一到春天,老家的田間地頭到處都是,葉子呈嫩綠色,開小黃花。等它開花時採收曬乾貯藏,要做粑粑時就取出一些搗碎拌在糯米粉裡,加適量的水揉搓成團,包上豆沙、肉菜等餡料,外邊用粽葉、芭蕉葉、荷葉包裹蒸熟。水牛花粑粑吃起來不僅清香撲鼻,還有止咳平喘、祛風溼、祛痰等功效,能夠治療感冒咳嗽、支氣管炎、哮喘、風溼痺痛等疾病。
  • 劉慈欣的語錄: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將會失去一切!
    失去一切,是什麼樣的感受,就是活得一無所有,六親無靠,就連家人都不信任你,你無家可歸,躲在出租房裡,過年不敢回家,甚至是怕回家。過年,流落在街頭,看著家家燈火通明,團團圓圓,自己卻孤單一人,無依無靠,孤苦伶仃。相信沒有人想要過這樣的生活,即便曾經有過這樣經歷的人,也都不想再重溫,更不想回答曾經。因為那種生活太苦了,太冷了,真的難以用文字來形容,想死的心都有,卻沒有勇氣。
  • 夜讀丨生命,以什麼單位計量
    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武城縣融媒體中心主播亞男。今晚與大家分享的文章是張曉風的《生命,以什麼單位計量》。生命,以什麼單位計量張曉風這是一家小店鋪,前面做門市,後面住家。星期天早晨,老闆娘的兒子從後面衝出來,對我大叫一句:「我告訴你,我的電動玩具比你多!」我不知道他在跟誰說話,四面一看,店裡只我一人,我才發現,這孩子在跟我作現代版的「石崇鬥富」。「你的電動玩具都是小的,我的,是大的!」小孩繼續叫陣。
  • 夜讀|壁虎
    它們的領地廣闊,天上、樹上、水裡、牆上、莊稼地裡……到處都有它們的身影。知了、蜻蜓、蝗蟲、金龜子都曾是我們小時候的玩伴,要說住在家裡的蟲子,還得說說整天在牆上爬來爬去的壁虎。壁虎的長相不怎麼討喜,樣子醜醜的,尖尖的、小小的腦袋,夏天的夜晚,亮燈了,壁虎們開始活動。
  •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嗨,我的小寶貝你們最近過得怎麼樣呀?下面小編今天繼續給大家推薦女主自帶隨身空間的小說咯!小編比較討厭女主太嬌弱的小說,所以其中《靈泉之悍婦當家》是屬於女主比較強的小說,主要說女醫師崔樂蓉一不留神卻穿越到了古代,父母親厚,卻是家徒四壁,上有極品偏心奶奶死要錢,下有奇葩親戚不開眼。
  • 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原標題: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確實,從軍事能力來看,在成吉思汗不斷成長的時期,中原的金國和江南的南宋,都步入了王朝的衰落期,政治腐敗武備不修,確實給了蒙古可乘之機。 古代中原政權一向是抵擋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最有力者。依靠堅固的城池、先進的武器、成熟的軍事理論和有效的外交策略,中原政權大部分時間都能有效地抵抗來自北方的侵擾,有時甚至能將其統治的領域向北方擴張。
  • 三體: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書籍、知識、他人的思想都只是拿來為我所用,而不應當成為目的地本身。就像我們賺錢,原本是為了過上幸福生活,讓自己更自由,擁有更多思考的時間,但有人到最後,卻把賺錢當成最終目的。他們和更有錢的人比較,然後想盡一切辦法去彌補和別人之間的巨大差距,被困在賺錢的遊戲裡,最後忘記了享受生活,思考更多的事情。所以,只有不斷推倒自己建起來的大廈,不斷求真,最終才能遇見真實的自己。
  •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也許是對我大學畢業即失業的回報,接下來3年順風順水,從一個小營業員升職為基層管理者,能夠有資格參與公司的經營分析會議等。事實再一次證明,當K線圖一路拔高但支撐力不足時必將出現下跌。由於缺乏風險意識,在自己的業務工號管理上出現問題,我被直接打回起點,再次成為一名營業員,和最初沒什麼不一樣,只是當初的活力卻再也找不到了。
  • 夜讀|咖啡的味道
    我領著一群同事嘻嘻哈哈去喝咖啡,心中滿是對新鮮事物來到小城的歡喜和新奇。因為身體原因,我早已不喝咖啡了,自然也沒能學會品嘗什麼是拿鐵、什麼是摩卡、什麼是卡布奇諾、什麼是瑪其雅朵……不喝就不喝吧,日子總不可能一成不變,淡水、清茶亦能過活。
  • 夜讀丨女子收到陌生人寄的蘋果 老鼠啃完後死了 | 在朋友圈曬豪宅...
    (原標題:夜讀丨女子收到陌生人寄的蘋果 老鼠啃完後死了 | 在朋友圈曬豪宅豪車名包 她險被綁架)
  •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出自劉慈欣《三體》。原著還沒看,無法品味在小說中的含義。但在電臺裡聽到這一句話時,我深吸了一口氣。恨不得去廁所裡抽支煙,沉思良久。從時間上看,遠古時代的「人」還沒有人性,都是獸性;後來,語言、文字、宗教、藝術一直到如今的科學主義,越來越多的理性構築了人性的堡壘。未來呢?就像有人擔心的,會不會有一天機器人取代人類?那時候,獸性徹底沒了,完全的理性。人性當然也沒了,因為人已經沒了。
  • 【每日一句】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今天的每日一句,我們來分享著名作家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中的金句: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在人們的印象中,「獸性」在很多時候是貶義詞,大家常常會用「獸性大發」去形容一個人喪失理智、喪失人性,做下只有牲畜才會做的事。但是,在《三體》為我們勾勒的特殊背景下,對於「獸性」,我們需要一種新的解讀。
  • 夜讀丨不懂匯報工作,你怎麼脫穎而出?升職加薪就靠這六點了!
    夜讀丨不懂匯報工作,你怎麼脫穎而出?升職加薪就靠這六點了!老闆(領導)通常都很忙,或者看上去很忙,他沒時間,也沒興趣聽你事無巨細地匯報事情的來龍去脈。比如,你負責文書處理,就沒必要告訴老闆,文件沒打出來是因為墨盒沒換新的,新墨盒沒換是因為採購部還沒有把墨盒買回來……你只要告訴他結果:列印的文件還需多久送到他手上。特別是當工作沒完成,你應該先說出來,再說明沒完成的理由。
  • 一位中年女人的醒悟:離婚後丈夫娶了20歲的姑娘,而我失去了一切
    一位中年女人的醒悟:離婚後丈夫娶了20歲的姑娘,而我失去了一切二十多歲的姑娘青春靚麗,誰都會喜歡。然而女人一旦結了婚,一旦步入了中年,則是越來越會被人嫌棄,反觀男人則是不一樣。歲月讓女人貶值,讓男人升值。
  • 東湖夜讀|好的婚姻,都是「演」出來的
    我挺不理解:「我不信你們每天都想這麼做……總有一些日子不想黏在一起吧?那怎麼辦?」周周說:「那就演。演到自己都信了的那種程度。」她看我表情過於驚訝,就笑了:「其實沒那麼嚴重,基本上我都很需要這個擁抱,他也是。可能因為已經習慣了吧,每天不管發生什麼,抱一會兒就覺得日子還能過下去。」都說人生如戲,婚姻又何嘗不是一出「戲」。
  • 夜讀|豐子愷說食肉
    食肉作者 / 豐子愷我從小不吃肉,豬牛羊肉一概不要吃,吃了要嘔吐。三四歲以前,本來是要吃的,肥肉也要吃。但長大起來,就不要吃了。原因何在,不得而知。大約是生理關係,仿佛牛馬羊不要吃葷,只要吃草。我母親喜歡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