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的老家小吃
作者 / 雪峰
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
我的老家在湖南漵浦的一個小鎮,有水牛花粑粑、葛面、魔芋豆腐等特色小吃,聽起來就很特別,吃過讓人感覺更過癮。我每次回老家,必定要狂吃一頓。
水牛花粑粑,是把水牛花摻在糯米粉裡做成的粑粑。其獨特之處,就在於粑粑裡的水牛花。水牛花,可以說是野花,一到春天,老家的田間地頭到處都是,葉子呈嫩綠色,開小黃花。等它開花時採收曬乾貯藏,要做粑粑時就取出一些搗碎拌在糯米粉裡,加適量的水揉搓成團,包上豆沙、肉菜等餡料,外邊用粽葉、芭蕉葉、荷葉包裹蒸熟。水牛花粑粑吃起來不僅清香撲鼻,還有止咳平喘、祛風溼、祛痰等功效,能夠治療感冒咳嗽、支氣管炎、哮喘、風溼痺痛等疾病。
葛面,有點「名不副實」,說是面其實是粉條,而且主料也由過去的葛粉變成了現在的紅薯粉條。葛面的做活其實很簡單,就是把粗紅薯粉條用開水泡軟,要吃時取一碗粉條放到開水鍋裡焯一下,加上油潑辣子、酸蘿蔔丁、蔥花、醬油和鹽拌勻就好了。葛面好吃,就在於粉條的「滑」和調料的「酸」「辣」。「滑」,夾一根粉條哧溜一吸就進了嘴裡,感覺綿軟滑潤;「酸」是老家醃製的酸蘿蔔獨有的味道,酸得純正,脆爽開胃;「辣」,剛開始吃感覺並不明顯,慢慢地辣味越來越濃鬱,到後面就是舌頭髮麻,全身冒汗。
魔芋豆腐,是從魔芋中提煉出來的。魔芋雖長得和芋頭差不多,但模樣難看,不能直接食用,需要先把魔芋搗成泥,過濾加工做成魔芋豆腐。食用時,取一塊切成薄片焯水,然後放油和切碎的酸辣子一起炒兩三分鐘,加入蔥花和一些調味料即可出鍋。魔芋豆腐本身沒有特別的味道,主要靠酸辣子提味,吃在嘴裡滑滑軟軟的,給人非常舒服的感覺。魔芋豆腐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有減肥功效。說起來,吃魔芋豆腐還有一段辛酸的往事,那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過苦日子的時候。大家並不知道魔芋豆腐可以吸收人體內的油脂,那時家家戶戶都缺糧食,有些人家就拿魔芋豆腐當飯吃,結果越吃越餓。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魔芋豆腐自然就成了有些人減肥的「香餑餑」。
對於生活在廈門的我來說,過去只有回老家才能一飽口福,現在物流發達了,想吃時只要打個電話或發個微信,就能真空包裝快遞過來,想起來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作者
唐存良,筆名雪峰,新廈門人。曾長期在部隊服役,因工作與文字結下不解之緣,喜歡在工作之餘、閒暇之時,隨筆寫寫所感所想和心路歷程。
朗讀者
亓校博,廈門理工學院播音與主持專業大四學生。
徵集
★《夜讀》欄目每周定期推出「閩南夜話」、「詩歌之夜」、「英文朗讀」等,用多元化的節目,滿足聽眾們多樣化的需求。
★如果您有適合欄目朗讀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歡迎推薦或投稿給我們。
★如果有適合夜讀欄目的好聲音,也歡迎自薦或推薦,讓好聲音為平淡的生活添彩。
★可以發送音頻作品或原創文學作品至電子郵箱xmrbsbjczs@126.com,請在郵件標題處註明「夜讀+朗讀者姓名」或「夜讀+作者姓名」,並附上自己的個人資料和聯繫方式。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音頻製作:許夢潔 黃曉青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及網絡
編輯:陳少英 羅小州 值班主任:蔡萍萍
廈門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