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中國「人造鑽石」在國內和海外市場受歡迎

2021-01-08 環球網

法國新聞廣播電臺1月2日報導,原題:中國人造鑽石「以假亂真」鑽石被認為是永恆的象徵,人們在選購鑽石時特別看重它的顏色、光澤、純度和尺寸。然而,在中國一家珠寶店內,閃閃發光、鑲嵌於首飾上的鑽石並非開採自地下,而是人工合成的「人造鑽石」。

人造鑽石沒有一丁點天然的地方,純靠人類加工而成。但在肉眼看來,它們與天然鑽石沒有絲毫差別。黃女士為全球最大的人造鑽石製造商之一工作,她展示的一隻戒指上鑲有1克拉的人造鑽石,但其光澤和尺寸達到了很高的級別。「如果它是天然鑽,價格要1.8萬歐元,而我們只賣1800歐元。」

世界鑽石市場需求一直持續增長,年均增幅為15%。中國公司生產的人造鑽石產品在國內及海外市場都很受歡迎,尤其受年輕消費者青睞。23歲的陳小姐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她認為人造鑽石類首飾很時尚,設計新穎且價格可以承受。她花了大約900歐元為自己選購了一款首飾作為新年禮物。她不在乎鑽石是天然開採的還是實驗室製造的,只要漂亮就好。

由於生產過程更加低碳,也不涉及壓榨戰亂國家的貧窮礦工,人造鑽石近年來也走上了各大T臺時裝秀並受到好萊塢明星的大力推崇。

鄭州是全球重要的人造鑽石生產基地。我們走進當地一家加工廠,一粒粒閃光的鑽石正在200個像太空飛船的機器中逐漸成形。該廠每年出產1500萬克拉鑽石。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步驟屬於工業秘密,絕不向參觀者透露。

在我們之前到訪的珠寶店內,黃女士正在對著攝像頭「直播賣鑽」:「參加派對,裙子、高跟鞋和香水都過時了,你需要的是一顆培育鑽石(即人造鑽石)。」(潘亮譯)

相關焦點

  • 國內一半以上人工培育鑽石為河南造,「人造鑽石」錢景漸顯
    但你可能並不知道,鑽石並不只有天然的,也有人工培育的,而且目前國內一半以上培育鑽石都出自河南。從1958年鄭州「三磨所」成立,河南超硬材料產業集聚度不斷提升。在中國超硬材料產量佔全球總量90%的背景下,河南人造金剛石產量達到全國總量的80%,成為世界龍頭。
  • 河南人造鑽石進軍珠寶市場
    然而在鄭州市紫荊山路上的VINKKI珠寶體驗店,同等質量的一克拉鑽石,價格只有5萬到6萬元。  「我們這裡銷售的都是實驗室培育鑽石,它們和天然鑽石擁有相同的物理性質、化學成分及晶體結構等,同樣具備GIA、IGI和NGTC等權威檢測機構出具的鑽石鑑定證書,並非鋯石或莫桑石。」VINKKI珠寶體驗店的負責人說,除了無色的鑽石外,實驗室培育鑽石還有黃色、藍色的等諸多品種。
  • 未來天然鑽石與人造鑽石可以做到共存嗎?
    根據安特衛普世界鑽石中心(AWDC)和貝恩諮詢公司(Bain&Company)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球鑽石行業報告》顯示,2019年人造鑽石市場再次增長15~20%,中國和印度的生產商是主要推動力。2019年,人造鑽石的產量也增加了15~20%,其中大部分增長來自中國。
  • 現代鍊金術造出空氣鑽石,人造鑽石離我們很近,但也很遠
    根據安特衛普世界鑽石中心(AWDC)和貝恩諮詢公司(Bain&Company)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球鑽石行業報告》顯示,2019年人造鑽石市場再次增長15~20%,中國和印度的生產商是主要推動力。2019年,人造鑽石的產量也增加了15~20%,其中大部分增長來自中國。美國是當前最大的人造鑽石消費市場,約佔全球市場的80%。
  • 鑽石恆久遠?中國合成鑽石可能徹底顛覆全球市場
    安特衛普世界鑽石中心(Antwerp World Diamond Center)發言人Margaux Donckier也提到,中國乃至亞洲是人造鑽石的主要生產地:「雖然合成產品僅佔消費者市場的3%至5%,但份額正在迅速增長。」
  • CVD人造鑽石核輻射改色放射性殘留測定
    【摘要】 目的 探討核輻射改色CVD人造鑽石的總放射性水平及其變化規律。 方法 採集剛進入市場, 或正在加工的核輻射改色CVD人造鑽石製成品或坯料, 測定其總α、總β 放射性比活度。 結果 核輻射改色前後CVD人造鑽石的總α放射性比活度無 顯著差異;而總β 放射性比活度差異顯著, 前後兩者之間相差 4 個數量級。
  • CVD人造鑽石中子輻照改色放射性水平及其變化規律
    【摘要】 目的 探討中子輻照改色CVD人造鑽石的總放射性水平及其變化規律。 方法 採集剛進入市場, 或正在加工的中子輻照改色CVD人造鑽石製成品或坯料, 測定其總α、總β 放射性比活度。 結果 中子輻照改色前後CVD人造鑽石的總α放射性比活度無 顯著差異;而總β 放射性比活度差異顯著, 前後兩者之間相差 4 個數量級。
  • 中國(國內)哪裡可以定製骨灰鑽石?
    而國外的骨灰鑽石是採用HPHT改良技術合成的寶石級金剛石(鑽石)。HPHT技術用模擬地底超高溫高壓環境的壓機將石墨的碳原子結構結晶並重組成鑽石。骨灰鑽石的物理性質、化學成分、光學效果都是可以和天然鑽石媲美的,與天然鑽石不同是的,天然鑽石的碳來至於地殼運動,而骨灰鑽石的碳是來至於摯親。
  • 中國製造打破世界「鑽石騙局」,河南產全球70%鑽石,成為白菜價
    但您可能不知道的是,鑽石並非全是天然的,而且許多都是人工培育的,現在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人造鑽石,如果是您,您會怎麼選擇?為什麼鑽石如此昂貴?"鑽石恆久遠,一顆永存"這個經典之作來自於國際一線鑽石品牌 Debiles,自1993年引入中國後,它在十多年間成功地在人們心中生根。
  • 人造鑽石來勢洶洶,鑽石還像過去一樣有價值嗎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語幾乎概括了人們對於鑽石的一切認知和想像:永恆不變的璀璨、永恆不變的愛情和永恆不變的高價值。但是這句由鑽石巨頭戴比爾斯於1951年寫下的廣告詞,僅在60多年後便因為科技而變了味道——人造鑽石的技術成熟和普及,已經在切實地撼動鑽石永恆不變的高價值。隨著科技發展,實驗室已經可以輕易製造出色彩明豔、品質極佳的彩鑽。
  • 國內買家掘金海外樓市 中國房企加大海外戰略
    其中,紐約成為中國投資者海外置購房地產最受歡迎地區,2015年吸引來自中國的直接投資共計57.8億美元,為2014年的5倍。   美國海外房地產投資協會近日預計,外國投資者今年投到美國房地產的資金總額將超過去年,紐約仍將高居榜首。數據顯示,僅2015年紐約曼哈頓地區就吸收了來自中國的58億美元直接投資,比前一年翻了5倍。德州的休斯頓、達拉斯緊隨其後。
  • 鮮為人知的中國巨頭,年產50億克拉人造鑽石,強勢挺進全球第三
    鑽石戒指,應該是如今年輕人結婚不可或缺的「儀式」之一。畢竟相比於更顯眼的金戒指,鑽石戒指明顯更適應西式婚禮的氣氛。但實際上,天然鑽石十分稀少,如今市面上流通的大多都是人造鑽石。而中國無疑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造金剛石——即人造鑽石生產國。
  • 【氣體應用】人造鑽石
    近日,人造鑽石再次成為鑽石市場的熱門話題,人造鑽石是在實驗室人工合成,具有與天然鑽石基本相同的物理性質、化學成分和晶體結構。同為鑽石且結構相同,但價格僅為天然鑽石的50%,氣體人很可能會問,難道人造鑽和我們氣體行業也有關係嗎?氣體圈子告訴你。
  • 天然鑽石是營銷騙局 那人造鑽石是「救星」還是新型「智商稅」?
    現在的人造鑽石和天然鑽石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完全相同, 目前,市場上人造鑽石主打的賣點除了便宜的價格, 還在強調
  • 「瞞」了全球百年的鑽石騙局,「栽」在中國製造上,如今吃到苦頭
    然而在全球看來都非常珍貴的鑽石,卻被中國製造給「捅破」。這時候很多人這才發現,原來忽悠百年的鑽石,只是一個「騙局」。 早在一百多年前,鑽石還屬於非常稀有的礦石,那時候全球每年寶石級鑽石產量也僅有幾公斤。正是因為在市場過於稀缺,鑽石也成為了權貴的「專屬」。
  • 中國製造打破世界「鑽石騙局」,河南產全球70%鑽石,成為白菜價!
    鑽石可以稱之為,全球最經典的「營銷騙局」之一。當時的資本家,通過將鑽石和愛情「掛鈎」,並且壟斷了全球的鑽石行業。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們不斷將鑽石價格提高,還製造出鑽石很稀有的狀態。
  • 人工製造的鑽石和天然鑽石會一樣嗎?
    鑽石是一種昂貴的寶石,是由金剛石加工而成。除了首飾行業會用到鑽石,工業領域也會用金剛石製作鑽頭、玻璃刀等。金剛石是碳元素組成的單質,和石墨為同素異形體。在知道了金剛石是由純碳組成之後,就有人想方設法用碳製造金剛石,並且早就取得了成功。
  • 河南「人造鑽石之王」陷訴訟漩渦,市值38億被追債40億
    行業裡常說,全球90%的金剛石產在中國,而中國金剛石80%產在河南。然而上市公司豫金剛石,這位曾經的「人造鑽石大王」,如今卻是天雷滾滾。12月13日,豫金剛石(300064.SZ)發布公告公布了4起訴訟案件進展及5起新的訴訟案件。
  • 兩度無視深交所,半年虧近4億,最大人造鑽石集團,如今麻煩纏身
    這樣的情況真真實實的發生在A股市場中。 作為國內最大的一家人造鑽石公司,豫金剛石一度被稱為「妖股」,尤其是今年8月份的時候,股價漲幅甚是喜人,但是進入10月之後,股價一度大跌,主力淨流出5800萬元。
  • 人造鑽石與天然鑽石已無差別,你還會買天然鑽石嗎?
    但是反過來,絕大多數的金屬都沒有辦法在鑽石上留下痕跡。正是因為鑽石強大的硬度,所以我們又將鑽石稱為金剛鑽,以此顯現它的金剛不壞之軀。鑽石這種堅硬的品質,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而言,往往並沒有什麼實際的用途。但是在工業上,硬度大的物體往往都可以被用為各種切割設備的鑽頭。但是隨著專家們發現鑽石的光學性質也同樣優異,鑽石最終也寶石的形式走進大家的視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