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億分之一溫度變化能測量嗎?人類真的很了不起

2021-01-16 科學解碼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科學家最新研製世界上最靈敏的溫度計,它能夠測量300億分之一度的微妙溫差變化。


這一裝置叫做「納米開氏溫度計」,比之前最精確的溫度計精準3倍。它非常精確,科學家表示,這種溫度計能夠測量當目標物體原子結構運動時產生的溫度變化。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安德烈-盧滕(Andre Luiten)教授是項目負責人,他說:「我們認為這是室溫環境下迄今最佳溫度測量裝置,為了突出溫度計的精確性,我們檢測了物體的溫度,發現它總處於溫度波動狀態。」


如果你近距離觀察,將會發現任何物質中的所有原子總處于振動之中,我們真實看到溫度計上數值波動之外,還證實微觀世界總處於運動狀態。


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物理學評論快報》雜誌上,「納米開氏溫度計」是將紅色和綠色光線數千次循環在盤狀水晶邊緣。基於水晶溫度差異性,這兩種光線傳播的速度略有不同。


盧滕說:「當我們加熱水晶時發現紅色光線減緩,通過讓光線以相同方法數千次循環在盤狀水晶邊緣,在『回音廊效應』下光線在彎曲界面下濃縮和加固。之後我們能夠非常精確地測量光線傳播速度的微小變化。「納米開氏溫度計」可用於超靈敏測量壓力、溫度、力度或者爆炸物濃度。


相關焦點

  • 溫度變化對零件測量誤差的影響
    1 引言在實際機械零件檢測中,產生測量誤差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因測量方法不完善引起的誤差、測量器具本身引起的誤差、主觀因素引起的誤差、客觀因素引起的誤差等。本文主要分析了溫度變化對線膨脹係數大的金屬零件引起的測量誤差,並給出了理論計算和實際試驗的結果比對,得出溫度變化對線膨脹係數大的金屬零件的測量誤差影響程度,及溫度變化和零件測量誤差兩者的關係。
  • 陳冠希:「微信轉帳三百億,讓我去天堂,懂我的意思嗎?」
    #陳冠希:"微信轉帳三百億,讓我去天堂,懂我的意思嗎?""我是陳冠希,我現在在LA,我遇到一班很壞很壞的人,The gangster you know,我現在需要你的幫助,微信轉帳三百億,是三百億,不是三百塊哦,謝謝你的幫助,讓我去天堂,懂我的意思嗎?"冠希哥會玩梗,爺青結。#官方整活,我向你敬禮啊 !
  • 測量到有史以來最短時間,它是十億分之一秒的萬億分之一
    與這些相比,人類百年的壽命可謂是轉瞬即逝。當然,還有比這更短的時間單位。日常生活中,我們用到的最短時間單位為秒,但是在一些科學實驗中,秒已經不夠精確了,他們測量的是比秒小得多的納秒、皮秒、飛秒等。最小的時間是普朗克時間,它是光走過普朗克長度所經歷的時間,也是我們理論上所能測得的最小時間間隔。但是,實際上,我們並不能測得那麼小,那麼我們能測到的最小時間間隔是多少呢?最近,科學家又破紀錄了,他們測量了有史以來最短的時間:輕質粒子穿過氫原子的時間,為247仄秒。
  • 光是沒有溫度的,但我們卻能利用光來測量溫度
    酒精或者水銀溫度計就是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製成的,在不同的溫度下,酒精或者水銀的膨脹高度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就有了定量測定溫度的工具了。不過,早期測量溫度都是利用熱傳遞的方式,溫度計必須與被測物體相接觸。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已經可以利用熱輻射來測定溫度了。比如,額溫槍就是收集人體發出的紅外輻射來測量體溫。
  • 創造五萬億度超高溫,測量出宇宙溫度,這些大事你都知道嗎
    2012年,歐洲的大型強子對撞機在一瞬間撞出了接近5萬億攝氏度的超高溫,也是人類創造出的最高溫,雖然只是一瞬間,也非常驚人。今日白露,到了九月份,全國的好些地方已經能感受到天氣變涼了。溫度隨著季節的更替而變化,不同於春季的和煦、夏日的燥熱,秋季的冷風略顯蕭瑟。
  • 宇宙大小真的是人類可以測量的嗎?事實很殘酷!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當你仰望蒼穹,視線所觸及的那一片燦爛星空令人神往。這是人類眼睛所能看到的星系,至少從哈勃的角度來看是這樣。如果你曾經夢想過時間旅行,只要看看夜空,你看到的那些微光,其實是遙遠過去的寫照。
  • 溫室氣體變濃人類之過 氣候真的是在變化嗎(圖)
    第1頁:溫室氣體變濃人類之過 氣候真的是在變化嗎 第2頁:溫室氣體變濃人類之過 氣候真的是在變化嗎 第3頁:溫室氣體變濃人類之過 氣候真的是在變化嗎 第4頁:溫室氣體變濃人類之過 氣候真的是在變化嗎 當氣候變暖,冰川融化,這隻北極熊將去哪呢?
  • 基於單片機的聲速隨溫度變化測量系統
    開發了基於單片機的聲速隨溫度變化的測量系統,該系統利用80C196KC的高速輸出和輸入功能,記錄下揚聲器發出聲波和麥克風接受聲波的時間,並利用二極體作為溫度傳感器測量空氣溫度。利用PC的串口通信功能和Visual Basic的良好界面實時測繪出聲速隨溫度變化的關係曲線。該曲線與理論曲線非常吻合。該測量系統已經應用於大學物理實驗課堂。
  • 溫度測量與溫度測量儀表
    溫度測量與溫度測量儀表一、溫度測量的基本概念 溫度是表徵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四、熱電阻  熱電阻是中低溫區最常用的一種溫度檢測器。它的主要特點是測量精度高,性能穩定。其中鉑熱是阻的測量精確度是最高的,它不僅廣泛應用於工業測溫,而且被製成標準的基準儀。1.熱電阻測溫原理及材料  熱電阻測溫是基於金屬導體的電阻值隨溫度的增加而增加這一特性來進行溫度測量的。
  • 科學家們如何測量出宇宙深空最高和最低溫度?
    其實科學家們在觀測宇宙和我們物質世界最深層次時,我們真的不能夠用生活中的常識來想像,經過幾百年現代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們已經有許多辦法來了解我們宇宙最遠處和微觀世界的最深處了。,在那種只有原子核的萬億億分之一半徑空間裡,在大爆炸剛開始的1000億億億億億分之一秒時間,所發生的億億億億K高溫。
  • 人類真的能讓恐龍復活嗎?
    人類真的能讓恐龍復活嗎?相信許多人看過侏羅紀公園這部電影,它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人類真的能讓恐龍復活嗎?目前來看,復活恐龍在科學上存在一個主要的挑戰。這個挑戰就是恢復原始恐龍的DNA。在電影中,DNA來自一隻充滿恐龍血的蚊子,然後它誤入了樹液之中,樹液變硬了,最終變成了琥珀,巧妙地將這隻昆蟲保存了六千多萬年。
  • 人類變得越來越聰明了?科學家:人類的大腦3萬年萎縮了五分之一
    看著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腦子有些不夠用了,現在的小朋友真是越來越聰明,屁大點的小孩懂得比成年人都多,這也讓很多人感嘆,人真是變得越來越聰明了!然而,別急!科學家可不一定抱著同樣的想法!
  • 既然沒有超長溫度計,科學家如何測量出宇宙深空最高和最低溫度?
    其實科學家們在觀測宇宙和我們物質世界最深層次時,我們真的不能夠用生活中的常識來想像,經過幾百年現代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們已經有許多辦法來了解我們宇宙最遠處和微觀世界的最深處了。宇宙中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都不是直接測量出來的,而是一個理論值。
  • NTC熱敏電阻測量溫度的注意事項
    並且它具有體積小、響應應速度快、精度高、可靠性好的特性,但是在測量溫度時,需要多加注意,以免影響測量結果。  NTC熱敏電阻作為電子體溫計的測溫元件,它具有體積小,響應速度快的優點,但NTC熱敏電阻的溫度、阻值對應關係是非線性的。其R-T曲線呈類似半拋物性的一種形態(阻值隨溫度升高吃呈下降趨勢),且具有離散性。
  • 人類創造5萬億度超高溫,地球溫度高達6千度,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溫度給我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天氣的變化,是開空調和不開空調的區別。實際上這些從科學角度看就是分子運動的結果,或者是原子。分子運動的越快,溫度就越高,反之溫度變低。我們有多種辦法測量空氣的溫度或者水溫,但是我們怎麼去測量宇宙中的天體?
  • 量子級溫度測量將重新定義溫度標準
    YnMEETC-電子工程專輯該機構還開發了一款採用波茲曼常數(Boltzmann constant)以國際單位制(SI)測量溫度的固態設備。YnMEETC-電子工程專輯改以國際單位制的標準來測量溫度,對於電子工程師來說,在測量晶粒熱點、增加測量的準確性與加速測量流程上應該特別有幫助。
  • 洋盆尺度深層海水的溫度變化測量新方法提出
    氣候變化是公眾及學者高度關注的問題。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濃度的上升會導致氣候系統中熱量增加,而海洋吸收了其中90%以上的熱量,在氣候變化中起到關鍵作用。深層海水溫度實測資料不足,使人們對海洋深處的溫度變化特徵了解十分有限,制約對長期氣候變化的深入認識。
  • 人類生活的世界是真實存在的嗎?科學家:機率或不到億分之一
    相信90%以上的朋友會回答:當然是真的。假如你去告訴你身邊的朋友,我們生活的世界是虛擬的,真實的可能性還不到億分之一,估計你周圍的朋友會把你當成神經病。夢是我們每個人都做過的,有些夢是真的,使我們完全感覺不到那是一場夢。直到醒了以後,你才知道這是一場夢,但是我們仔細地想一想,我們醒了以後看到的世界是不是真的?夢境中的那個世界會成為現實嗎?
  • 手機也能測量物體溫度你知道嗎?
    從前,我們一提到測溫,就會想到測溫儀,通過測溫儀就可以得到物體的溫度,不過不少小夥伴們的家裡都沒有測溫儀,但近期發布了一款手機,這款手機將測溫儀的功能也安裝了手機上,對準目標物點擊測量,屏幕上就會顯示出目標物的溫度了。
  • 測量溫度的單位怎麼來的?
    ,這個比較符合法國大革命以後,所採用的公制的十進位單位,只有當你知道自己是在測量什麼,也就是有個目標這時候你才會對測量感興趣,我們知道,零長度或者零時間的意思是什麼,但零溫度,又是什麼意思呢,雖然我們很容易可以辨別出兩個物體中哪一個比較熱,最低限度,他們是在我們能夠感受到的溫度範圍之內,溫度似乎缺少絕對標度,然而我們對於長度與時間的絕對標度,直覺上有如此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