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詩歌:《我們有一個故事傳給萬邦》
1、我們有一故事傳給萬邦,能使人心迴轉歸正;這故事真實又美妙,滿有平安與光明,滿有平安與光明。
2、我們有一詩歌唱給萬邦,能使人心向主歸降;這詩歌能勝過罪惡,能粉碎利劍、矛槍,能粉碎利劍、矛槍。
3、我們有一信息送給萬邦,主在天統治、受擁戴;祂曾差遣獨生愛子,顯明天父真慈愛,顯明天父真慈愛。
4、我們有一救主傳給萬邦,祂曾經歷人間痛苦;但願世上一切人們在真理之下屈服,在真理之下屈服。
(副)黑夜必要轉為晨光,到正午更顯得輝煌,基督國度就降臨地上,全地充滿愛與光。
就如這首讚美詩所唱的:「我們有一個故事傳給萬邦」,宣教是神恩典的應許,神一以貫之的心意。從舊約到新約,神漸進性地啟示和帶領。如今雖然福音已經得以廣傳,但還有很多的未得之民,未得之地。而且在後現代並混時代中,各種思想和主義、流行的宗教興起迷惑和攔阻,在人心中巧妙地築起堅固營壘,我們的宣教當更加回到聖經,從真理中汲取智慧,從主愛中得著力量:從聖經開頭的「起初」,多次出現的「請聽」……都在開始講故事。這個故事是神說的,也是神要他的子民向萬民講述的——救恩是神要給萬國萬民的,把福音傳遍天下,每一個神的女兒的職責,也是神賜予的莫大的恩典和榮耀。因為在這背後乃是神必要成就的應許:神應許的,神自會保障和供應,以祂自己的信實來成就。
神實在是一個冒險的神,呼召的神,宣教的神。祂竟然用自己的形象和樣式造人——人可以像神,這是何等大的榮耀!神造一個像祂的人,而不是一臺機器,祂讓人有自由意志、情感、能力等。這何嘗不是宣教的原型,從人類生而為人之初,恩典與應許的密切關係,就讓我們可以不斷認識神,認識愛。C·Kaiser的《舊約神學》裡寫道:「有人誤以為舊約並沒有宣教的信息或異象,也有人指舊約純粹為猶太人和他們民族的命運而寫,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創世紀首章到十一章所傳達的信息與範圍是普世性的,是向不同民族傳講的」。看哪,即便人犯罪墮落,神仍賜下拯救的應許:創世紀3.15「必有女人的後裔傷蛇的頭」, 9:27 「用皮子做衣服給他們穿上」。是的,當人類墮落、洪水淹沒大地,建造巴別塔的野心失敗等事件發生後,神都賜下偉大的救贖信息。且在創世紀28:14中的後裔為單數,從新約可知,那預指上帝的獨生子耶穌,祂要叫萬族蒙恩。舊約書卷屢屢提及,當時的人亦知道,撒冷王麥基洗德、米甸人葉忒羅、先知巴蘭等都認信耶和華神。而且一些外邦人都相信那將要來臨的『後嗣』或『應許之子』。民數記第二十三及二十四章寫下的偉大的彌賽亞預言,竟是籍著巴蘭說出的。
從揀選的應許更清楚看到:「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世紀12:1-3)神在呼召亞伯蘭罕的時候就宣告祂的計劃,也是對亞伯蘭罕的應許「地上的萬國必因你得福。」在後面的經文,創世紀18:18,22:18,26:4,神多次重申「萬國」因亞伯拉罕蒙福。也就是說,「從一開始,這人與他的後裔要成為宣教士去傳達真理……或許,有人對此依然有懷疑,他們未能從中看到任何福音或好消息。請看保羅在羅馬書四章十三屆稱亞伯蘭罕為這世界的繼承者;在本質上說,這顯然是屬靈上的繼承。而保羅在加拉太書三章八節也明言,亞伯蘭罕在領受『萬族必因你得福』這應許之前,早已聽聞福音。這應許直到如今仍是福音的好消息。」(見C。Kaiser的《以色列的宣教呼召》
到神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後,神的救贖計劃已經由一個人(亞伯拉罕)、一個家族(雅各家),擴及到一個民族(以色列民族)。對這個民族神給它的要求和定位是很清楚的,要作聖潔的子民,為祭司的國度。出埃及記19:4-6,神說:「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神的宣教的心意清楚顯明:整個以色列族作為神的祭司。不單如此,神又在以色列中特別揀選利未人擔任祭司的職分。這專門的職任乃是做神與人之間的中保,為人贖罪,將人帶到神的面前。「福音的信息和內容就是神整全的心意,祂要締造一個民族,給這民族一個名字,賜福於他們,他們因而成為萬民之光,也使萬民得福。以色列倘若違背神的話,就會變得邪惡。以色列要成為神在世上的宣教士——如此看來,我們也是神的宣教士!這宣教使命今日仍未改變」。
在所羅門獻聖殿的禱告中,「論到不屬你民以色列的外邦人,為你名從遠方而來(他們聽人論說你的大名、和大能的手、並伸出來的膀臂),向這殿禱告,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聽,照著外邦人所祈求的而行,使天下萬民都認識你的名,敬畏你像你的民以色列一樣,又使他們知道我建造的這殿,是稱為你名下的。」(列王記上8:41-43)這是宣教的敬拜,代外邦人的禱告。為此,撒母耳記下7:11「我必使你安靖,不被一切仇敵擾亂。並且我耶和華應許你,必為你建立家室。」16節「你的家和你的國,必在我面前永遠堅立。你的國位也必堅定,直到永遠。」神親自的應許——建立家室,乃是神的家、神的國;「彌賽亞」這條線的家,國永遠堅立,堅定到永遠!
在詩篇67:1-4,「願 神憐憫我們,賜福與我們,用臉光照我們。好叫世界得知你的道路,萬國得知你的救恩。神阿,願列邦稱讚你。願萬民都稱讚你。願萬國都快樂歡呼。因為你必按公正審判萬民,引導世上的萬國。」這首詩顯明神的心意是向著萬民,讓萬國都來認識神,得祂的賜福。「以色列人很可能在五旬節的盛筵上頌唱這詩篇。最特別的是,神在這盛筵中向列邦傾注祂的靈,這是較以往一切的筵席更為豐盛。詩人刻意指出,這盛筵象徵各族、各方、各民族靈性上的豐收,是決心和承擔的成果。故此,詩人禱告說:願主憐憫並賜福與我們。」(見C。Kaiser的《以色列的宣教呼召》)
由此就能理解在舊約中,對乃縵(王下5:1-19)以色列的仇敵,也是神要拯救對象,神卻使一個「小女子」(在乃縵家做使女的以色列人),來引領乃縵去尋找真神的醫治。在民數記中神使用外邦先知巴蘭發預言,以色列要成為外邦人的祝福。外邦女子路得,喇合,他瑪等都因信得蒙神的祝福,身份卑下卻反進入耶穌基督的家譜。連在摩西律法中,神都規定要恩待外邦人:「不可虧負、欺壓寄居的」,有願意敬拜神的,可進入外院等。可惜以色列人後來隨從外邦的風俗,忘記神的約定,忘記了自己當與別的民族分享福分、真理、恩賜,並成為將來的應許之子的使者。這是他們作為祭司的失敗和失職。但這絕不能攔阻神從亙古就既定的心意。神籍著祂眾多的先知一再傳達和預言:以賽亞書11:10~11「全地充滿神」;以賽亞書19:19~25「埃及、亞述等都要成為神的百姓」;以賽亞書25:6「都來到耶和華的山上敬拜」;以賽亞書60:3-9以實馬利的孩子也要來敬拜上帝。耶利米屬3:17,33:9「萬國到耶路撒冷敬拜」;撒迦利亞書2:11、8:23,14:16~19「萬國來敬拜耶和華」……
那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來到的西面,進入聖殿一看見襁褓中的小耶穌就感謝說:「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路加福音2:29-32)更新更大的宣教超乎想像地展開:藉著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受死及復活,顯明神的救贖計劃要實現在全人類身上。使徒行傳及其使徒書信,顯明聖靈在世上運行,與之同工的人使神的國度大大擴張,成就在個人、家庭及各民族當中。哈利路亞!一代又一代的基督徒效法主耶穌,去到各地做外邦人的光。就如《以色列的宣教呼召》在結尾處寫道的:「願蘊藏在創世紀12:1-3的福音火焰,以及成為聖潔國度和君尊祭司的呼召,點燃起我們的心志,在以後的日子裡努力宣講福音。願不僅在中國本地,也向地球上每一個國家宣告:耶穌是主,是父神的榮耀」。
2016年7月25日
基督時報特約撰稿人文章,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供讀者參考,基督時報保持中立。歡迎個人瀏覽轉載,其他公眾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