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好攝農夫,一個喜歡野生蘭花的農夫,用自己的實踐與實例說事,如果喜歡就點個讚留下你的評論。
怎樣防治蘭草的軟腐和莖腐病?蘭花的軟腐病和莖腐病,其實是不同的兩種病菌,軟腐是細菌性的、而莖腐是真菌性的,在治療時用藥也不一樣。本文就講一下這兩種病害的防與治。
一、環境
兩種病害雖然是不同病菌引發的,但相同的是,這兩種病菌都喜歡高溫高溼,相對封閉的環境。
因此,我們種植蘭花的環境一定要通風,植料必須要瀝水性好,這樣才能解決高溫與高溼的問題。我有一篇文章寫的是種植蘭花時,注意一些小細節,就可以很好地預防軟腐病與莖腐病,就是把蘭花的蘆頭種得高一些,淺一些。增加蘆頭部位的通風透氣性,畢竟這兩種病害是從葉基和蘆頭部位發病的。
二、酸鹼度
蘭花喜歡偏酸性的土壤,所以有的蘭友為了一味追求植料酸性,添加各種各樣的藥物或者酸性化肥。
因此,種植蘭花不必額外去添加什麼酸性物質,一般來說腐殖土就是酸性的多,只要PH值不大於6.5就沒有問題了
三、分苗時的操作不當
蘭花莖腐病多見於此,今年就有多位蘭友向我反映,春天分過苗的蘭花,有很多得了莖腐病。與他們詳細交流以後得知,他們在分苗以後對剪切的傷口都沒有處理。
一般我在給蘭花分苗時很少用刀,其實只要找對了位置,只需輕輕一扭就可以分苗,而且這樣操作的傷口更小。用刀的也沒有關係,但傷口一定要晾乾至收斂。分苗大多是春天,那時的陽光還不是很烈,蘭苗分切以後是可以在陽光下晾乾傷口的。
對於一些切口較大的蘭苗,先塗抹一些殺菌藥物(一般用內吸性的甲託),然後再晾乾後上盆。而且上盆初期不要著急澆水,我種植盆苗的蘭花時,都是隔三個晚上以後才澆水,萬一遇到下雨還要避雨的。
如何治療?
那麼上述說的是如何防止病害發生,可一旦得了病害又如何治療呢?倒盆基本是必不可少的,然後得病害的舊植料就不要再使用了。將已得病害的蘭苗、蘆頭、蘭根全部切除,一直切到露出新鮮有活力的根肉為止,在切口上塗抹藥物。
莖腐病塗抹甲基託布津;軟腐病塗抹農用鏈黴素。最後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晾乾,不要著急上盆。陰晾了兩個晚上以後,就可以用30%溼度的植料上盆種植了,種植時位置稍高一些,最好露出三分之一的蘆頭。不必急於澆水,這種溼度的植料可以保持幾天的水分需求。
經過上述治療以後的蘭花,就放在通風陰涼(早上可以曬一兩個小時)的地方靜養,大約一個月左右就可以從蘆頭處另出新苗了。在治療期間還需對蘭株和蘭盆噴藥,具體用什麼藥,和上面所寫的一樣,軟腐用鏈黴素,莖腐用甲託。
以上也只是好攝農夫自己所經、所見的一些看法,見解可能有些片面與局限,僅供蘭友參考。如果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