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莖腐病危害症狀為害葉鞘和鱗莖的莖部,先產生淡褐色大塊病斑,後內部組織腐爛,溼度大時病斑上長滿灰色黴狀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後期在鱗莖表皮下產生黑褐色片狀菌核,直徑1到5毫米。貯藏期,在莖或肩部呈現淡褐色變軟的凹陷斑,鱗片間有灰色黴層,最後形成許多黑色小菌核,有時與軟腐病混發。
發病條件以菌絲體或菌核潛伏在鱗莖或病殘體上越冬,菌絲或菌核上產生分生孢子,隨氣流傳播。病菌從葉片的傷口或枯死部位侵入,引起鱗莖或頸部發病。生長後期遇連陰雨或貯藏時溼度大發病重。防治方法在栽培管理選用抗病品種,與非蔥蒜類蔬菜實行2年以上輪作。採用壟作或高畦栽培,避免積水,雨後及時排水,嚴禁大水漫灌。採用配方施肥技術,切忌氮肥過多,以免植株因貪青徒長而染病。適時採收,及時晾曬。
藥劑防治可參照使用其他蔬菜防治灰黴病的藥劑,如50%滅黴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45%特克多懸浮劑3000倍液,50%混殺硫懸浮劑500倍液等。洋蔥灰黴病危害病症甜椒瘡痂病屬於細菌性病害。病菌在種子上越冬,通過葉片的氣孔或傷口侵入植體,藉助雨水和昆蟲的活動傳播。當氣溫在27到30攝氏度,空氣相對溼度大於80%時則易流行,致病因素甜椒瘡痂病危害葉片還有莖蔓和果實。
病葉有黃褐色水浸狀輪紋,病斑呈凸起的瘡痂狀,莖蔓染病則有水浸狀條斑,後期木栓化縱裂成瘡痂。病果上有突起圓形墨綠色病斑,後期幹腐呈瘡痂狀。防治措施實行3年以上菜田輪作,選用抗病品種,對種子進行消毒,即用52攝氏度水浸種30分鐘,加強田間管理,預防高溫高溼,噴施72%硫酸鏈黴素可溼性粉劑4000倍液,或噴施77%可殺得可溼性粉劑400倍液,也可噴4000倍液的新植黴素,每畝用藥液60千克。
本文章版權歸原作者王晨陽所有,未經原作者允許不得轉載本文內容,否則將視為侵權。轉載或者引用本文內容請註明來源及原作者,對於不遵守此聲明或者其他違法使用本文內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