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黴病是棚室冬春季節栽培、越冬栽培重要病害之一,近期發病非常多。主要危害花幼果和葉片。 感染灰黴病的葉片,病菌先從葉片邊緣侵染,呈典型性V字型病斑。病菌從花期侵染,病菌殘留在柱頭,繼而向青果、果面、果柄擴展,致使感病青果呈灰白色,軟腐,長出大量灰綠色黴菌層。 近年來隨著國外硬果型品種的引入,這種特菜品種感染灰黴病的特點是病果從果皮直接侵染,形成外緣白色、中間綠色、直徑3~8毫米的俗稱「鬼臉斑」的病果。是國內品種中不常見的一種灰黴病症狀。 灰黴病菌以菌核或菌絲體、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越夏。病原菌屬於弱寄生菌,從傷口、衰老的器官和花器侵入。蘸花後不易脫落的花瓣、柱頭是容易感病的部位,致使果實感病軟腐。 花期是灰黴病侵染高峰期。借氣流傳播和農事操作傳帶進行再侵染。適宜發病氣溫20-23度,溼度90%以上低溫高溼、弱光有利於發病。大水漫灌又遇連陰天或陰霾天氣、霧天均是誘發灰黴病的重要因素。密度過大,放風不及時,氮肥過量造成鹼性土壤缺鈣,生長衰弱均利於灰黴病的發生和擴散。 經常有農民抱怨,灰黴病一發生,即便是用盡所有能買到的殺菌劑,甚至是專門用於防治灰黴病的特效性殺菌劑,都不管用。 灰黴病為啥不好治? 病菌繁殖速度快,孢子數量驚人灰黴病病菌的繁殖速率非常高。灰黴病病菌的英文名稱為「botrytis」,意思是「葡萄穗」。其分生孢子(感病部位上那些灰褐色的黴狀物),在顯微鏡下就像葡萄穗一樣,數量非常驚人。在病果上用針挑上一點點灰色的黴狀物,放在顯微鏡下,是這樣的: 看不清吧,別著急,用顏料處理一下,再用顯微鏡看看: 就這麼一點點,分生孢子的數量也數不清吧。 病菌的生存能力很強: 灰黴病病菌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很強,既可以從活體的植物組織中攝取營養,也可以在死亡的殘體中生存,屬於半活體營養型病菌。以黃瓜灰黴病為例,病菌的分生孢子可以在感病的果實、花瓣、花萼、莖稈、葉片上存活4~6個月的時間,菌核的生存時間更長。灰黴病病菌可以在土壤中、植株上、大棚的後牆上、立柱上、吊線上存活棲息,通過氣流、雨水、農事操作等途徑傳播到植株上,一旦條件合適,就迅速萌發侵染。 病菌易從傷口侵入: 灰黴病病菌喜歡「甜嫩」,最喜歡侵染的部位是花、幼果和轉色成熟期的果實。原因是花器上的一些分泌物會刺激病菌快速繁殖,幼嫩的表皮或成熟期的果實上一旦有傷口出現,病菌就會「循著」這些部位滲出的汁液乘虛而入。有調查發現,灰黴病病菌從殘留花瓣處侵入果實的概率最大,佔所有侵入的86.27%~91.61%。而生產中用調節劑蘸花後,果蒂部花瓣殘留率為67.71%~100%。這也是大棚灰黴病發生機率很高的原因之一。 溼度高灰黴病易爆發: 天氣是影響灰黴病發生速率的重要原因。灰黴病病菌喜歡比較冷涼的溫度(18~23℃)和很高的溼度(85%以上),以及光照不足的天氣。所以,連續陰天降雪或降雨的天氣,灰黴病很容易爆發。 病菌致病力強: 擴增迅速灰黴病病菌的致病能力超強,一旦侵入進植物器官就會迅速表現症狀,快速產生新的分生孢子。因此,病害一旦發生就意味著菌原數量很容易爆發式擴增,稍有耽擱就會暴發流行。 解決方案 早春將上午放風改為清晨短時間放溼氣,清晨儘可能早的放掉棚室裡的霧氣,其方法是:儘可能大的拉開棚膜風口,人不要走開,待棚裡霧氣排清,儘快進行溼度置換,空氣透明度提高後,迅速合上風口從而加快提溫有利於生長。 及時清理病殘體、摘除病果、病葉和側枝。注意不要在陰雨天氣進行整枝打杈。清除集中燒毀和深埋病枝蔓。合理密植、高壟栽培、控制溼度是關鍵。氮磷鉀均衡施用,育苗時苗床土注意消毒及藥劑處理。 藥劑救治: 因灰黴病是花期侵染,蘸花時的藥劑預防的作用就非常重要。其配藥方法是:將配好的沾花葯液如靈、或果黴寧、或2、4-D蘸花葯液中每1500~2000毫升加入10毫升咯菌腈懸浮劑或2~3克50%啶醯菌胺水分散粒劑、或1克50%咯菌腈可溼性粉劑等進行蘸花或塗抹,使花器均勻著藥。 施藥防治: 建議採用作物保健性整體保健性防控方案即一生病害防治大處方進行整體預防。 三灌兩噴法:(2月~6月) 移栽田間緩苗後,7~10天後開始噴藥: 第一步:噴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一次,每袋100克藥兌水3桶(每桶水15升,下同),7~10天1次。可全面預防秧苗期各種病害,百菌清溫和,不傷花、不易出藥害。 第二步:根灌25%嘧菌酯懸浮劑,每50毫升嘧菌酯/畝5桶水,20天/次。可全面防控葉黴病、灰黴病、早晚疫病。初花期是嘧菌酯免疫性防病的關鍵用藥時期。(第一穗開花坐果期) 第三步:噴50%咯菌腈可溼性粉劑3000倍液一次,每袋3克藥兌水1桶,14天1次。重點防控灰黴病的發生,需要對幼果進行灰黴病菌絕殺。必須使用咯菌腈3000倍液、或嘧黴胺1200倍液噴幼果,以保證最佳防治效果。 第四步:噴25%嘧菌酯懸浮劑+47%春雷王酮農可溼性粉劑一次(每10毫升嘧菌酯+30克春雷王酮)兌水1桶,15~20天1次。重點防控初果穗期潰瘍病和灰黴病、晚疫病害的發生。 第五步:灌根、25%嘧菌酯懸浮劑一次120毫升/畝,每瓶100毫升藥對水150升灌根,20~30天/1次。重點是加強免疫性預防、壯秧,盛果期,保秧保果。 第六步:噴施32.5%吡唑奈菌胺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10~14天/1次。主要使用內吸性殺菌劑防控葉黴病、灰葉斑病因溫室大溫差易發生的各種病害。【來源:陝西省農業農村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