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中國天眼」:探索宇宙奧秘方面有何作用?

2020-12-02 中國新聞網

三問「中國天眼」:探索宇宙奧秘方面有何作用?

2016-09-26 08:58:19來源:解放軍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2016年09月26日 08:58 來源:解放軍報

參與互動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射電望遠鏡在設計建造上有何創新?在傾聽宇宙深處聲音、探索宇宙奧秘方面將發揮什麼作用?請看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望遠鏡核心部件研製建造方)的專家為你解讀。

  一問:射電望遠鏡是不是口徑越大越好?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可不是肉眼觀測的普通望遠鏡,是世界最頂尖級的太空望遠鏡。」中國電科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王楓介紹,面板和饋源是決定FAST探測威力和探測精度的核心要素。

  射電望遠鏡,跟接收衛星信號的天線鍋類似,通過鍋的反射聚焦,把幾平方米到幾千平方米的信號聚攏到一點上。「用過『鍋蓋天線』的人知道,鍋蓋口徑越大,電視畫面也越清晰。對於射電望遠鏡來說,口徑越大看得越遠。全世界的射電天文學家都追求建造更大口徑的『鍋蓋』,以提高射電望遠鏡靈敏度。」 王楓說,簡而言之,就是「鍋」越大,「閱讀」到宇宙深處的信息就越多。

  其實,建造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在國際上沒有先例,很多技術需要依靠自主創新。比如,望遠鏡饋源支撐的光機電一體化創新設計,將饋源支撐結構系統自重降至30噸,既降低了造價,又提高了穩定性。中國電科面板單元技術負責人鄭元鵬告訴記者,4450個反射面每一個都可以進行對焦,靈敏度可達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2倍,巡天速度是它的10倍。與號稱「地面最大的機器」的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靈敏度提高約10倍。FAST將成為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

  二問:射電望遠鏡在設計建造上有何創新?

  FAST有多大?反射面總面積25萬平方米,相當於30個標準足球場那麼大;FAST有多重?僅圈梁、索網和6座支撐饋源艙的高塔就用掉10000多噸鋼材,反射面面板用掉2000多噸鋁合金;FAST有多巧?2000多個液壓促動器通過伸縮,實現反射面精確變位。

  「FAST的設計目標,是能夠把近30個足球場這麼大的接收面積裡收集的信號,聚集在藥片大小的空間裡。」鄭元鵬說,不如此,就無法監聽到宇宙中微弱的射電信號,「藥片」就是饋源,因此500米口徑的結構要實現毫米級精度。

  FAST的設計建造,體現了中國人領先於世界的工程及設計能力。FAST的索網結構可以隨著天體的移動自動變化,帶動索網上活動的4450個反射面面板產生變化,足以觀測到任意方向的天體,同時,饋源艙也隨索網一同運動,採集反饋信息。

  柔性鉚接工裝也是創新的典型代表。鄭元鵬說,面板子單元每天的生產涉及鉚接工裝為140種,如果按照原始數據進行工裝設計,一方面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會降低生產效率。生產中我們根據最大包容原則設計了通用工裝,經過柔性調整可適用於所有類型的面板鉚接。

  三問:在探索宇宙奧秘方面將發揮什麼作用?

  「如果把FAST看作一個『天眼』,那饋源艙就相當於這個『眼睛』的『瞳孔』,它起到聚焦的作用,讓我們能看得更清楚。」中國電科饋源艙單元技術負責人李建軍介紹, FAST絕不是金屬堆砌的「傻大粗」,它是最精密的天文儀器。由於採用光機電一體化的饋源平臺,加之饋源艙內的並聯機器人二次調整,它在饋源與反射面之間無剛性連接的情況下,可實現毫米級指向跟蹤,確保精確地聚集和監聽宇宙中微弱的射電信號。

  半個多世紀以來,全世界所有射電望遠鏡收集的能量尚翻不動一頁紙,而FAST的加盟將大大加快這一速度。而收集的能量,意味著解讀宇宙深處奧秘的信息量。

  中國電科總經理樊友山說,FAST研究涉及眾多高科技領域,如天線製造、高精度定位與測量、高品質無線電接收機、傳感器網絡及智能信息處理等。未來,FAST關鍵技術成果還可應用於諸多相關領域,如大尺度結構工程、公裡範圍高精度動態測量、大型工業機器人研製以及多波束雷達裝置等。(張天南)

相關焦點

  • 《中國天眼》探索宇宙奧秘的射電望遠鏡
    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喀斯特窪坑中的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是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
  • 「中國天眼」知多少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射電望遠鏡在設計建造上有何創新?在傾聽宇宙深處聲音、探索宇宙奧秘方面將發揮什麼作用?請看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望遠鏡核心部件研製建造方)的專家為你解讀。   一問:射電望遠鏡是不是口徑越大越好?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可不是肉眼觀測的普通望遠鏡,是世界最頂尖級的太空望遠鏡。」
  •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累計發現脈衝星超過240顆;基於觀測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中國天眼(FAST)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取得了不凡的成績。2020年1月,「中國天眼」通過國家驗收。它於2016年落成,反射面面積相當於大約30個標準足球場,是世界上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 中國天眼再次立功?探索宇宙有重大發現,真的有暗物質存在?
    大家都知道,我國如今的科技今非昔比,影響全球,並且還有多種技術讓其他國家看著眼紅,包括5G,和中國天眼,那問題來了,中國天眼有多厲害呢?在全世界,都有著一顆探索的夢想,都想看一看地球以外的空間,然而探索宇宙的奧秘是人類文明發展中最重要的事情。多年來,研究人員在這條路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不幸的是,我們對宇宙的理解仍然非常模糊。宇宙中有宇宙文明嗎?
  • 草原「天眼」帶領中國兒童探索太陽的奧秘
    這個痴迷天文的男孩,1日和同學們一起來到國家天文臺明安圖觀測基地參觀,在這裡了解關於太陽的奧秘。國家天文臺明安圖觀測基地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正鑲白旗明安圖鎮,基地內安裝有由100面拋物面天線組成的射電頻譜日像儀。這臺國際一流的太陽射電望遠鏡,密切跟蹤接收來自太陽的射電輻射,被稱為「中國草原『天眼』」。
  • 中國天眼現在在幹什麼?有什麼作用?
    中國天眼全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簡稱FAST,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綜合性能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十倍。歷時22年建成在2016年9月25日落成使用。
  • 中國天眼到底有多強?看完才明白,為什麼霍金生前一直擔憂!
    中國天眼到底有多強?看完才明白,為什麼霍金生前一直擔憂!很多人都有天眼有所耳聞,但是卻不知道天眼的作用是什麼?也沒有見識過真正的天眼,其實天眼的作用來說,就是來觀察我們地球之外,也就是太陽系當中銀河系邊緣的一些事情。這算得上是一個超級望遠鏡,為什麼說他是超級望遠鏡的?
  • 助力FAST「天眼」搜索脈衝星 ASC20-21超算競賽激勵探索宇宙奧秘
    他們將從「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FAST) 真實觀測數據中,利用開源軟體套件PRESTO搜尋脈衝星的信號數據,並儘可能縮短分析時間。ASC大賽希望通過這道賽題讓大學生助力FAST搜索脈衝星,激發他們探索宇宙奧秘的熱情。
  • 助力FAST「天眼」搜索脈衝星 ASC20-21超算競賽激勵探索宇宙奧秘 |...
    他們將從「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FAST) 真實觀測數據中,利用開源軟體套件PRESTO搜尋脈衝星的信號數據,並儘可能縮短分析時間。ASC大賽希望通過這道賽題讓大學生助力FAST搜索脈衝星,激發他們探索宇宙奧秘的熱情。
  • 宇宙從何而來?人類是如何探索這個終極奧秘的?
    宇宙從何而來?這是我們宇宙的終極奧秘。終極的奧秘激發新想法和新實驗。沒有人知道第一個空間、時間和物質是如何產生的。科學家們正在努力解決更深層次的問題。自然法則從何而來?宇宙如何「知道」演化運行?為什麼自然法則產生了一個生命如此熱情的宇宙?
  • 「中國天眼」FAST正式開啟地外文明搜索,帶領人類探索宇宙秘密
    4月28日消息,FAST(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目前已經開始了對地外文明的搜索工作,它將尋找宇宙中可能存在的生命,簡言之,FAST將擔負起尋找宇宙中另一種類的存在。在1974年,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就曾經向宇宙發出過一系列的「信息」,如果宇宙中有其它生命存在,就會接收到它發出的「信息」。
  • 中國天眼到底有什麼作用?它的發現可能會讓人類文明前進一大步
    人類誕生已經有數百萬年,人類文明是一個偉大的文明,一步步強大起來成為地球的霸主。科技的快速發展讓人類文明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走出地球探索宇宙。站在宇宙的角度,人類又是一個非常渺小的文明,我們的這點成就在宇宙的面前根本不算什麼。
  • 美國天眼閉眼,耗資超6億的中國天眼將要全球開放,有何成就了?
    這意味著未來「中國天眼」將會支撐強大的太空探索,當然這也是「展現風採」大家都知道,行星防禦計劃是如今科學界十分關注的,美國宇航局(NASA)局長曾說過,在我們有生之年可能遇到小行星撞擊地球,大家按照恐龍滅絕理論就知道,小行星對地球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甚至可以說是「毀滅性」的,所以這方面的擔心是有必要的
  • 美國天眼閉眼,耗資超6億的中國天眼將要全球開放,有何成就了?
    這意味著未來「中國天眼」將會支撐強大的太空探索,當然這也是「展現風採」的時刻了,因為世界上沒有什麼望遠鏡可以達到這個能力,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美國天眼」的一個情況。大家都知道,行星防禦計劃是如今科學界十分關注的,美國宇航局(NASA)局長曾說過,在我們有生之年可能遇到小行星撞擊地球,大家按照恐龍滅絕理論就知道,小行星對地球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甚至可以說是「毀滅性」的,所以這方面的擔心是有必要的。
  • 中國天眼到底多先進?能探索137億光年之外宇宙
    宇宙太大了,單銀河系內像太陽系這樣的星系就有數千億個,每一個星系都有數量不等的行星。可我們目前派出的飛船或探測器到目前都沒有走出太陽系發現外星文明,那還有沒有其它的方法可以探索尋找外星文明?答案是肯定的,科學家想到了另外一種尋找外星文明的方法,那就是用射電望遠鏡搜索接收宇宙中可疑的無線電信號。
  • 看見宇宙邊緣:「中國天眼」讓全球科學家大開眼界
    她說,「這就是FAST真正發揮作用的地方。」靈敏度和解析度「強者」「中國天眼」開創了建造巨型射電望遠鏡的新模式,突破了傳統望遠鏡的工程極限,採用全新設計方案、口徑更大,比國外同類望遠鏡的調試期更短,遠超國際慣例和同行預期。靈敏度和解析度是射電望遠鏡的兩大核心指標。
  • 新華時評:中國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奧秘的時代
    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中國嫦娥四號代表人類首次軟著陸月球背面,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這一刻,世界看中國!由於自轉和公轉的特點,月球永遠只有一面對著地球。此前,國際上僅有極少數環月飛行器從太空中看到過月球背面的樣子,而由於通信受限和技術原因,人類此前從未真正踏上過這片秘境。
  • 中國天眼有實力看穿137億光年,如今發現了什麼,有什麼用?
    但是很遺憾的是阿雷西博望遠鏡沒有走到2021年,如今全球就只剩下了中國天眼,並且如今是全球唯一的一個天眼,它的探測能力是全球其他任何探測器都難以達到的。根據科學報告指出,「中國天眼」能夠一眼看穿137億光年的區域。並且從理論上來說,「天眼」能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這個距離接近宇宙邊緣,所以這個能力真的是非常強。就這一臺儀器也將讓中國在望遠鏡項目保持幾十年的世界一流地位。
  • 我國天眼遇到暴雨會變「遊泳池」嗎?看了不得不佩服天眼設計師
    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對世界萬物的好奇心一直驅動著人類去探索更加廣闊的天地,自從人類知道宇宙的存在之後,我們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對這片未知領域的研究。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分為兩個大的方面,其中一個方面是通過發射人造飛行器去獲取關於太空的信息,人造衛星和載人火箭都是屬於這一類。
  • 投資超6億的「中國天眼」,除了發現脈衝星,它有什麼作用?
    全球第一望遠鏡「中國天眼」,現在如何了?在全球第一望遠鏡「中國天眼」正式運行之後,肯定是在繼續對宇宙進行探索之中,並且我們也在正式運行直走,公開說了未來將著力確保裝置高效、穩定、可靠運行,加強國內外開放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