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食肉蟲入侵法國,腦袋像錘子,專吃蚯蚓,生物學家很震驚

2020-12-05 悠然見北山

最近,法國出現了一種大型食肉扁形蟲——腦袋長得像錘子,身體長度可以超過1英尺(30釐米)。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生物學教授Jean-Lou Justine感到震驚,因為歐洲沒有這類蟲子。它們生活在亞洲,在溫暖陽光的照耀下幸福地吃著蚯蚓。

Pierre Gros是一位園藝家,也是一位業餘博物學者。有一天,他在自家花園裡發現了一種大型食肉蟲,便拍下照片,發給Justine。一周後,他發去第二張照片,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個種類。後來,他又發去第三張照片,又是另一個種類。在收到第三張照片時,Justine以為這是一場惡作劇。他認為這人肯定是從旅行中帶回蟲子,然後假裝是在花園裡發現的。然而,Gros不是在惡作劇,也沒有走私蟲子。最近,他們聯合發表了一篇新報告。

原來,過去二十年來,一些扁形蟲品種在法國都市安了家。由於它們行動隱蔽,生活在土壤裡,因此很容易被人忽略,隨貨物抵達異鄉。隨著全球貿易的增長,這類蟲子將繼續傳播到全球各地。法國生物學家曾發現一種吃法國蝸牛的小型食肉蟲。但直到最近,他們才知道錘子頭扁形蟲已經入侵法國。

Justine等人通過新聞媒體和網絡平臺徵集長著大腦袋的大蟲子影像。他們對影像進行梳理,結果發現:法國人早就注意到花園裡有不對勁的地方,只是一直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甚至有人以為是蛇)——最早的影像是一個家庭視頻,拍攝於1999年。如今,Justine等人揭曉了謎底:扁形蟲。

在1999-2017年間,法國民間總共觀察到111次大型扁形蟲。其中,大部分都發生在法國南部,那裡夏季溼潤、冬季溫和。此外,錘子頭扁形蟲也出現在法國的海外領土,包括一種美麗的藍色蠕蟲(可能是新發現的品種),如下圖所示:

錘子頭扁形蟲在土壤裡捕食。它們的柔軟身軀能夠分泌少量河豚毒素,以麻痺獵物。Justine記載道,一位同事曾把扁形蟲放進嘴裡。他說,那是他人生中最糟糕的體驗之一。

不過,大多數扁形蟲是間接傷害人類。扁形蟲曾入侵蘇格蘭和愛爾蘭,吃了太多蚯蚓,導致受影響地區的農業草類減產約6%。它們是蚯蚓的危險天敵,而蚯蚓是人類的好幫手。生物學家擔心,扁形蟲入侵會嚴重影響土壤動物群。

相關焦點

  • 黃粉蟲和蚯蚓混養,蚯蚓吃蟲糞沙,黃粉蟲吃蚯蚓糞,可行嗎?
    黃粉蟲不能和蚯蚓混養!雖然這二種蟲類都可以單獨餵養並發展成一個小產業,但是,若是將黃粉蟲和蚯蚓放在一起混養,不單二種蟲類的生存環境有一定的差別,僅僅是黃粉蟲卵、幼蟲、成蟲之間要分開對待就不可能讓二種蟲類混養。
  • 腦袋長得像錘子的雙髻鯊,有什麼獨特之處?
    一般的鯊魚都是腦袋尖尖的,整個身體像紡錘一樣,但有一種鯊魚長相卻十分怪異,它們的頭很像錘子!  這種鯊魚叫做雙髻鯊,髻是髮髻的意思,雙髻就是兩個髮髻,看到它你會聯想到古代女子高高的髮髻。    頭部怪異的雙髻鯊  與我們想像的一樣,雙髻鯊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錘頭鯊,相比於髮髻,錘子這個比喻更直觀。
  • 學會蚯蚓的養殖技巧,你也能養好地鱉蟲的最佳飼料,快記錄下來吧
    地鱉蟲喜歡吃動物性飼料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但像蚯蚓這樣的飼料我們又不可能每次在飼養前,都去山裡或者土裡把它們挖來投餵給地鱉蟲。所以為了方便飼養,現在很多的人在一般飼養地鱉蟲的同時一般也有在飼養蚯蚓,那麼今天阿坤就為大家帶來關於蚯蚓的飼養技巧。
  • 侏羅紀的莫裡遜組都有哪些大型食肉恐龍?
    莫裡遜組的大型肉食恐龍有哪些?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就要了解一下「莫裡遜組」。莫裡遜組是侏羅紀晚期的一個地質層的名稱,它的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在美國科羅多洲的莫裡遜,生物學家Arthur Lakes首次發現該地質年代化石的地方,因此得名。
  • 為什麼魚喜歡吃蚯蚓?蚯蚓不生活在水中,為何能讓魚如此著迷?
    每一種生物都會有自己喜歡吃的食物,人類是這樣,動物也是如此。人類會喜歡吃蔬菜,吃水果,吃肉。而動物,喜歡吃什麼呢?像老虎,獅子,豹子都是食肉動物,兔子,馬牛都是要吃草的動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好奇一種動物,他所吃的東西令人難以想像。這種動物就是魚,魚愛吃蚯蚓是從古至今都不會改變的,那你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魚愛吃蚯蚓呢?
  • 蚯蚓沒生長在水裡,為什麼魚這麼喜歡吃蚯蚓?
    蚯蚓是我們常用的餌料想必大家都知道,也可以說是萬能餌。其實蚯蚓並不生活在水中,魚兒能遇到蚯蚓的概率也極低,除了下大雨將一些蚯蚓衝進水裡,或者有些老漁民用蚯蚓當餌捕魚這類情況。所以說魚兒基本上是無法遇上天然的蚯蚓,那是誰最開始用蚯蚓釣魚呢?魚兒真的喜歡蚯蚓嗎?  正常的生態環境中,一條魚終生都不大可能邂逅一條蚯蚓,不過他們會經常遇見一些像蚯蚓的食物。
  • 可殺人、能毀容的食肉蟲是什麼鬼?
    她,鼻子被「食肉蟲」「蠶食」,歷經5次手術得以重建每日郵報16日報導,來自英國懷特島的現年41歲的前演員Lois Temel,自2008年起,歷經5次手術才修復重建了她那被「食肉蟲」「蠶食」的鼻子。開始,Lois Temel只是時常感覺到疲憊,並沒有其他特別症狀。從一個醫生到另一個醫生,輾轉年餘,醫生們始終沒有發現什麼問題。
  • 為什麼野生食肉動物可以吃生肉,它們不怕寄生蟲嗎?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寄生蟲都很「友好」,有一些寄生蟲,比如蛔蟲,會導致宿主的身體出現各種疾病,因此,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吃熟食就是一種規避寄生蟲的方式之一。但是,人類可以烹飪食物,對於自然界中的食肉動物來說,它們只能吃生肉,而生肉中就會有寄生蟲。那麼它們就不怕寄生蟲嗎?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寄生關係在自然界中,無論是食肉動物還是食草動物都無法擺脫寄生蟲的困擾。
  • 動森裡的雙髻鯊,腦袋為啥長成個錘子?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雙髻鯊的腦袋為啥長成這個樣子?仿佛自帶一把錘子。而且,這鯊魚是真實存在的嗎?博物館館長估計已經給你大概講解過了,但我覺得太過簡單,這個雙髻鯊可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同學。今天我來假裝一下博物館館長,再為大家詳細講解一下。你別說,雙髻鯊科還真存在於現實中,而且老早之前就出現了。
  • 為什麼食腐動物吃了腐肉沒什麼影響?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那麼,為什麼食腐動物吃了腐肉沒有什麼影響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食腐動物的食物以腐爛的肉類、糞便或是枯枝落葉為主。也就是說,食腐動物並一定只是吃腐肉的,比如蚯蚓就是一種食腐動物,它主要以土壤中的植腐物為食。無論是哪種食腐動物都在大自然的生態中充當著分解者或清道夫的角色。
  • 五星酒店吃生蠔內現紅色活蟲 餐廳:系無害海蚯蚓
    顧客:生蠔內發現紅蟲蠕動  據陸先生介紹,一美食公眾號此前推薦某五星級酒店自助餐廳,有新開張買十送三優惠,算下來團購價約306元/位,「有很多海鮮吃,挺抵的!」陸先生的朋友何小姐團購數十張券,大部分券送給客戶,自己留下少量券。8月18日晚上,何小姐持團購券邀請包括陸先生在內的4位朋友前往該餐廳品嘗自助餐。
  • 江陰市民發現狀似鐵釘的怪蟲 被稱為「蚯蚓殺手」
    江蘇江陰市民發現狀似鐵釘的怪蟲 被稱為「蚯蚓殺手」  解說近日家住江蘇江陰的梅先生在散步的時候發現了一條長相奇特的小蟲子,乍一看就和釘子似的。  江蘇江陰市民發現狀似鐵釘的怪蟲 被稱為「蚯蚓殺手」  解說近日家住江蘇江陰的梅先生在散步的時候發現了一條長相奇特的小蟲子,乍一看就和釘子似的。  同期(市民 梅先生)  我是出去散步的時候發現,這個東西的。在那個水泥地上,沿屋簷下面。當時發現的時候,我還以為蚯蚓。然後看見那個頭,又不像蚯蚓,不知道什麼東西。
  • 馬糞引發的悲劇:醫生腿部被食肉蟲咬出拳頭般大洞…..起死回生後仍要救死扶傷!
    這個來自印第安納州的29歲的女醫生Haley,在去馬場急救一名落馬者生命之後,腿上竟被「食肉蟲」啃出了一個比拳頭還大的洞!
  • 微孢子蟲——異色瓢蟲入侵的生物武器
    但是目前這種昆蟲已經由最初的引入地逐步傳播擴展至南非和南美的部分地區,並且逐漸取代了當地的瓢蟲種類,成為一種入侵生物。那麼,這種昆蟲為什麼能成功入侵新的生境呢?針對這一科學問題,法國和德國的科學家通過研究表明,與異色瓢蟲長期協同進化的一種微生物——微孢子蟲幫助異色瓢蟲成功入侵到新的生境,並壓制了本地種七星瓢蟲的種群數量。捕食性瓢蟲有相互取食卵和幼蟲的習性。
  • 美國多地報告發現入侵蠕蟲物種:「錘頭蟲 」
    據外媒BGR報導,近日研究人員在喬治亞州發現了大量的入侵蠕蟲物種,這種蠕蟲在伊利諾州、德克薩斯州和其他幾個州也被發現,它們捕食本地蚯蚓和其他無脊椎動物。這種蠕蟲在美國沒有天敵,所以控制它們將是一個挑戰。
  • 蚯蚓的秘密
    蚯蚓又叫露水蟲, 因為當天氣潮溼、小草上掛滿露水時, 它就喜歡鑽出自己的洞穴到處爬行。這是一種身體很長卻又非常纖細的動物, 長度通常跟我們的腳長度相仿, 但寬度卻不會超過一釐米。蚯蚓的身體由一百多個彼此相連的環節組成。一眼看去, 蚯蚓似乎沒有腦袋。
  • 20歲小夥腦袋中取出不停蠕動的白蟲
    曼氏迭宮絛蟲生活史 4月6日上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手術室,吳勁松教授團隊從一名20歲小夥子的腦袋中完整取出了一條還在不停蠕動的白色蠕蟲——裂頭蚴,證實了手術前的診斷——腦裂頭蚴病。兒時常在當地農田裡玩耍,喝過生水,也曾吃過田螺。8年前不明原因發生癲癇,靠抗癲癇藥物控制,但在當地反覆診治,無明顯好轉,曾疑診腦寄生蟲,而抗寄生蟲治療不甚正規,所以並沒有明顯好轉。去年逐漸出現了語言障礙。來滬後,經過血液和腦脊液檢查,發現裂頭蚴病抗體都呈陽性,臨床擬診為腦裂頭蚴病,收住入院。 那麼,這麼長的一條蟲,是怎麼進到小夥子的腦袋裡的呢?
  • 這個蝸牛有6000顆牙齒,比人類的拳頭還大,吃蚯蚓就像吃辣條
    才華橫溢的草莓君專注於為大家帶來有料的動物信息,本期原創主題分享:「這個蝸牛有6000顆牙齒,比人類的拳頭還大,吃蚯蚓就像吃辣條」。那麼就在國外,其實有一種蝸牛的顏色可以說是非常厲害的,並且重點是它還是一種食肉蝸牛。這種食肉蝸牛在澳大利亞,可以說牙齒就有6000多顆,而且主要也就是讓他們在吃肉的時候,就會更加的方便快捷。
  • 這草長得像「蓮花」,專吃蚊子,比捕蠅草還兇猛,夏季養一盆正好
    這草長得像「蓮花」,專吃蚊子,比捕蠅草還兇猛,夏季養一盆正好說到夏季,除了悶熱的天氣讓人不爽外,蚊蟲多得也讓人頭疼,如果你又不喜歡蚊香或驅蚊液有味道,那麼,是時候養一盆吃蚊子的花草了。這種植物叫做「捕蟲堇」,聽它名字就知道,它是專吃蚊蟲的,可以說是一種「肉食植物」,捕蟲堇會分泌一種粘液,對蚊蟲來說堪比502膠水,只要粘住了,那麼就算它們有翅膀也難飛了。
  • 一種傳播速度很慢的瘋狂螞蟻,黃瘋蟻的入侵
    有時,一些移植為進化提供了機會,就像致命的毒藥,食肉動物的減少或雜食性意外的使生物在新環境中佔優勢。例如,蚯蚓被歐洲移民引進北美。從那時起這些蚯蚓逐漸擴展到整個大陸,幫助耕耘土壤,以及提高農作物的產率。但是如果新來者開始對我們有害或對部分我們很重視的環境有害。我們將它稱為「入侵物種」 從學術上講,人類不是「入侵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