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莫氏:

2020-12-04 海南日報

  家譜

  溯源

  文\本刊特約撰稿  莫清華  圖\海南日報記者  許忠華

  海南莫氏源於鉅鹿(今河北),其堂號以郡望名:「鉅鹿堂」。「郡望」與「堂號」是中華姓氏文化的一個重要元素。「郡望」,是「郡」與「望」的合稱。「郡」是行政區劃,「望」是名門望族;「郡望」連用,意思是世居某郡,為當地所仰望。

  海南莫氏源於鉅鹿 

  海南莫氏源於鉅鹿(今河北),其堂號以郡望名:「鉅鹿堂」。「郡望」與「堂號」是中華姓氏文化的一個重要元素。「郡望」,是「郡」與「望」的合稱。「郡」是行政區劃,「望」是名門望族;「郡望」連用,意思是世居某郡,為當地所仰望。秦漢以後,隨著家族的繁衍遷徙,後世深以源遠流長,懼有所失,因此以郡名為「堂號」而為標識。保留本姓「堂號」(「郡望」)則是讓後人記住本姓的「根」———發源地或發祥地。

  莫氏以地名為姓。上古聖帝顓頊在「鉅鹿郡」造「鄚城」(今屬河北任丘),就以城邑名為己姓,成為今天莫姓的一個主要根源。顓頊,昌意子,黃帝孫,炎黃聯盟重要首領之一,號高陽氏。曾在奪權鬥爭中擊敗共工氏。他重視人事治理,努力發展農業,實行人神分職,標誌著原始宗教向神權的過渡。因莫姓主源出自顓頊,於是莫姓子孫便奉顓頊為莫姓的得姓始祖。後來,由於戰亂,莫姓子孫向各地遷徙。如今,鉅鹿縣(今稱巨鹿縣)和鄚州城都已經沒有莫姓土著居民。

  海南莫氏始祖恭萬,出生於福建連寧府蒲田黎山村,北宋初期從福州府同安縣任上被朝廷派來海南做武職官,因世襲官職而落籍。落籍地今屬定安。

  海南的莫氏,基本上是恭萬公的後裔,已繁衍至三十八代,其後裔已有近8萬之眾,遍布省內外,國內外。

  以武戌邊  世襲11代

  據海南《莫氏族譜》載:恭萬公,字大彪,公生丙辰年據推算,應為公元896年,也是晚唐始宗乾寧三年八月十五日,自後漢乾佑二年(949年)奉欽玉旨維持社會穩定有功,受封「掌善伐惡大將軍」。漢沒出周,顯德三年(956年)調任千戶之職,宋初,仍任千戶職,調鎮瓊之西南境。

  「瓊之西南」乃瓊山郡之西南。指今定安、屯昌、瓊中、瓊海之石壁、文曲之部分,此地幅員遼闊,西通澄邁,南控黎母,東引文昌,是貢賦之地,又是諸蠻交會之要衝。竊盜出沒,匪賊往來,社會極不安定。設兵鎮守此地,除暴安良,以保賦稅之源,乃當時之必需。鎮守之將軍,非威望不足以鎮奸宄之心,非信義不足以結兵民之志,莫恭萬以大智大勇,披荊斬棘,使歧黎息燧,匪賊斂跡,黎民百姓安居樂業,於社稷民生,功勳彪炳,後授千戶之職,世襲。

  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千戶之職,已傳至第八代孫莫喜。莫喜以濟世英才,平暴息亂1312年,九世祖執中襲父業,繼續除暴安良,有功,在元仁宗登位後被任為萬戶府總管(正三品)。

  元文宗圖貼睦爾即位前,由於宮廷鬥爭遭譖,被流放來定安南雷垌(今定安嶺口一帶),垌主王觀(又書王官)以禮相待。文宗即位以後,念此情,於天曆二年(1329年)將定安縣升格為州,名為南建州,隸屬北海元帥府。王官為世襲州事(知州)。

  元文宗時,莫恭萬的第十世孫莫真成,調徵廣西柳州有功,宣授金牌。當時,黎首作亂,攻陷南建州,王觀不能收服,莫真成受命從廣西回兵討伐平亂,安撫黎民,莫真成以其功於1330年擢升南建州同知,此職世襲。其千戶職由十一世柤公勤襲。

  元至正丁末年(1367年), 南建州同知莫真成逝世,千戶莫公勤犧牲。當時,陳觀馬作亂,副都元帥陳乾富不能制服,一時間,土豪賊匪並起,割據為王,擁兵吞噬南建州,擾得四境不寧。這時,莫真成之子、27歲的莫宣寶理應繼襲此職,莫宣寶因正在守喪,未請命於朝。莫宣寶雖無官職,但深痛民瘼,向知州王廷金建議如何保衛一事,王廷金不聽,逃走了。莫宣寶乃率眾起義兵,帶領各酋長奮起反擊,莫宣寶的義兵英勇善射,箭無虛發,敵兵中箭立斃,於是保住了南建州的安寧。第二年,元亡明興,莫寶宣見天命有歸,於是收典籍,帥酋長隨陳乾富入金陵朝覲。眾首領皆受官,唯獨莫宣寶堅辭不受。

  明洪武二年(1369年)延續了40年的南建州,因改朝換代而被廢,恢復定安縣制。前朝知州王延金與前朝萬州知州王賢寶不服新政明朝統治,起兵作亂,攻陷定安縣城,莫宣寶因帥義兵跟隨廣東衛指揮司海南分司孫安,討伐有功,分司孫安欲授莫宣寶以主薄一職,莫宣寶以「先代世受元恩,不仕二姓」堅辭不受。孫安奏表與朝廷,明太祖嘉之,曰:「義士」,犒勞銀碗有扎,扎後有「右仰義士莫宣寶準此」九字。明洪武八年,海南平定,當道建議,開闢定安至五指山道路,直通儋、崖,命參政朱亮祖和廖永忠開道。第二年開兵上路,莫宣寶以義兵從軍,隊伍在五指山下受阻。主帥知莫宣寶有勇有謀,於是命他為先鋒,莫宣寶不畏艱險,奮勇直前,欲奪其山,因中暗箭而犧牲。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朱亮祖、廖永忠受朝廷之命,特遣主薄倪仕興主持祭奠莫宣寶。

  以文輔國,「一裡三進士」

  莫恭萬的後裔,宋、元兩朝,子承父業,世襲武職,以武戌邊;明朝辭去世襲武職後,莫氏注重詩書傳世,以文輔國。明、清二代,定安縣共有10名進士。莫恭萬的後代就佔了3名。他們是:莫魁文、莫陶、莫紹德。這三名進士都出自一裡之內的排坡村、南山村(今屬定城鎮莫村社區),故有「一裡三進士」的美譽。

  莫魁文,今定城鎮排坡村人。康熙辛丑科(1721年)儲大文榜第一百三十四名進士,殿試鄧鍾嶽榜三甲第八十八名,是清朝海南第一個中進士的人。時人稱「破天荒」。他在慶雲知縣任上關心民眾疾苦,治理黃河,消除水患,清廉為政,《慶雲縣誌》記載有他的清廉事跡。

  莫陶,今定城鎮排坡村人。雍正五年丁未科(1727年)會試第九十五名進士,彭啟豐榜二甲第十四名,授四川重慶府銅梁縣知縣。

  莫紹德,今定城鎮南山村人,嘉慶丙辰恩科(1796年)袁槐榜進士,辛酉(1801年)顧皋榜三甲。欽點內閣中書協辦侍讀、充方略館分校官,實錄館校對。曾在瓊臺書院任掌教。著有《波羅密多堂集》。瓊臺書院原址存有他任掌教時所書對聯一副。

  非進士當中,由於本人的學識和努力,加上當時朝廷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海南莫氏也出了一批官至知州的舉人和貢生: 

  莫謨,今定城鎮排坡村人。字次典,號乳泉。清乾隆庚辰(1760年)第四十一名舉人,選授直隸安肅縣知縣,後歷任河北滄州、通州(今屬北京市)知州,河間府同知、廣平府通判、河間府通判、永平府知府、直隸趙州知州等職。他為政勤慎,斷案認真,平冤獄,革陋弊,抑豪強,重辦學,振士風。曾捐俸倡建沄海書院、海陽書院,修建欒州文廟,榛鎮石橋,督工治理黃河多有創見,政績卓著,多次受到朝廷嘉獎。在家鄉集眾捐資大修定安文廟。《廣東通志》、《欒州志》、《瓊州府志》、《定安縣誌》等有記載其業績。今定安縣博物館收藏其朝廷誥封軸文多幅,及墓志銘。

  莫謨在靜海縣知縣任上,著名的紀昀(紀曉嵐)曾為其母撰寫《莫太夫人家傳》褒其功德。

  還有,官至歸德府通判,乾隆、嘉慶年間接二次充河南同考官的舉人莫璽章;官至大名府知府的舉人莫景瑞;官至直大夫棣欒州知州的貢生莫豫泰;官至保德直棣州知州,歷署三府知府的優貢生莫兆文;官至知府,後改任江西酉科武闈監試官的監生莫嘉煦;官至護理潼州府知府,代理天全州知州的撥貢莫瑞堂,他退休後隱居廣東羅浮觀源洞,著有《文廟史典》二十一卷,《書農總錄》三十卷《乾坤清氣集》四卷,《觀源山房詩文鈔》十卷行世。

相關焦點

  • 海南莫氏:以武戌邊 以文輔國
    家譜溯源  文\本刊特約撰稿 莫清華 圖\海南日報記者 許忠華  海南莫氏源於鉅鹿(今河北),其堂號以郡望名:「鉅鹿堂」。「郡望」與「堂號」是中華姓氏文化的一個重要元素。「郡望」,是「郡」與「望」的合稱。「郡」是行政區劃,「望」是名門望族;「郡望」連用,意思是世居某郡,為當地所仰望。
  • 定安莫氏史話:護民守節的鄉土英雄
    莫氏小宗祖祠為清代乾隆年間建築,隔板和結構都有很強的時代感。陳光潤 攝文\特約撰稿 陳光潤定安是海南莫氏的顯赫之地,從明代十四世莫子瑚開科中舉(1417年)開始,人文薈萃,科甲鼎盛,才俊輩出,明清兩朝創造了「一裡三進士、十八舉人、一千二百五十個秀才」的傳奇,也走出了多位政績卓著、造福一方的清官廉吏。但也有一些賢人不為後人所熟知,被明太祖朱元璋賜為「義士」的莫宣寶就是其中之一。
  • 【知識點】莫氏硬度
    莫氏硬度是表示礦物硬度的一種標準,又稱摩氏硬度。1822年由德國礦物學家腓特烈·摩斯首先提出。是在礦物學或寶石學中使用的標準。
  • 什麼是莫氏硬度?固化劑地坪的莫氏硬度能達到多少?
    我們能常見到或聽到「莫氏硬度」這個名詞,其代表什麼含義?莫氏硬度是表示礦物硬度的一種標準,1824年由德國礦物學家腓特烈·摩斯首先提出,是在礦物學或寶石學中使用的標準。應用劃痕法將稜錐形金剛鑽針刻劃所測試礦物的表面,並測量劃痕的深度,該劃痕的深度用HM表示,也用於其它物料的硬度。
  • 初遇莫氏手工皂
    莫氏皂正屬於冷制皂,莫氏皂不單是一塊肥皂這麼簡單,它還是一種日常的護膚品。莫氏冷制皂,相對於工業皂的所採用的熱溶法相對而言,除了需將固體的油脂加熱溶化成液體外,在成皂的過程中是不需要高溫加熱的,所以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植物油和其他添加物中含有天然維生素和營養成分,因此也是皮膚最好的保養品。
  • 什麼是莫氏硬度?混凝土密封固化地坪的莫氏硬度要達到多少?
    混凝土密封固化地坪的莫氏硬度要達到多少?一、什麼是莫氏硬度?
  • 硬化地坪的莫氏硬度指的是什麼?
    我們常常聽到說硬化地坪能夠大幅度提高地坪的莫氏硬度,那麼這個莫氏硬度指的是什麼呢?今天力特克就和大家一起分析關於地坪莫氏硬度的相關問題,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首先我們介紹什麼是莫氏硬度,莫氏硬度又稱摩氏硬度,是表示礦物硬度的一種標準。
  • 莫氏錐度表,很多人都收藏了
    莫氏錐度莫氏錐度杆配合帶錐度的內孔,是利用摩擦力來傳遞扭矩的。一般為加大傳遞力矩,常加上扁尾。因其拆卸簡便,重複拆卸不會影響精度,在機械加工中應用極為廣泛。莫氏錐度分為長錐和短錐。長錐用於工具機本體的連接,傳遞的力矩較大,有0,1,2,3,4,5,6共七個型號。短錐用於工具機刃具及附件的連接,傳遞的力矩較小。有B10,B12,B16,B18,B22,B24六個型號。
  • 地坪小刊|莫氏硬度前世今生
    莫氏硬度的標準可以追溯到1812年(儘管有些資料說1822年)。 早在1800年代初期,居住在奧地利的礦物學家弗裡德裡希·莫斯(Friedrich Mohs)的工作是對一位富有的銀行家的礦物收藏品進行分類。他開發了一種系統,可以按從1(最軟)到10(最硬)的等級對礦物的硬度進行排名。
  • 「壯鄉故宮」忻城莫氏土司衙署五十年興衰
    中新社來賓十二月十日電 題:「壯鄉故宮」忻城莫氏土司衙署五十年興衰  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  「當年我爺爺的生活,哪能跟我現在的生活相比!」「壯鄉故宮」莫氏土司衙署後人莫祖庚感嘆。  今年六十七歲的莫祖庚,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儘管由於生在莫氏土司家族,出身不好,沒有機會讀高中,但莫祖庚仍然堅持自學。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如今是當地寫對聯的好手,他那手毛筆字深得當地民眾喜愛。  「出生不由己,道路可選擇。」 莫祖庚並不為自己生在莫家而後悔。
  • 莫氏家族傳承「絨線繡」 繡出小康新生活
    她是莫氏絨繡第五代傳承人。傳承 亮出傳家寶絨繡又叫「絨線繡」,是一種在麻布上用彩色羊毛絨線繡出各種畫面和圖案的刺繡。據文獻記載,絨繡起源於歐洲,1840年傳入我國。莫氏絨繡是由莫式家族傳承下來的絨繡手工藝。
  • 浙江莫氏莊園,即「江南故宮」,是一個經典的設計
    我去過江南地區和各種各樣的莊園,但是當我來到平湖,走進莫氏莊園時,我非常驚訝。縱觀整個莊園,建築高度整齊有序,造型自然,體現了中國古建之美。其建築完整,實物豐富,風格典型,單稱江南,稱為江南故宮博物院」。
  • 常見粉磨礦物莫氏硬度一覽表,看看誰是「鐵血硬漢」!
    礦石中的「鐵血真漢子」是莫氏硬度為10的金剛石,也就是讓無數良緣佳偶破費的鑽石。而滑石的莫氏硬度僅僅為1,是個「大軟蛋」。石英的莫氏硬度為7,所以石英含量高的人造石英石,是基本不會被鐵器劃傷的,因為鋼鐵的莫氏硬度在5.5-6之間,是低於石英的。
  • 廣西力推莫氏土司衙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廣西力推莫氏土司衙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2015-08-21 15:16:46  20日,中新網記者到訪莫氏土司衙署。  陳壽文介紹,莫氏土司衙署始建於明萬曆10年(1582年),總面積38.9萬平方米,其中建築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199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衙署建築皆磚木結構,氣勢宏大,格調典雅,民族特色濃鬱,是研究土司文化的實物資料,莫氏土司衙署被譽為"壯鄉故宮"。
  • 廣西莫氏土司衙署:幾經兵滅 今成新興旅遊熱點
    【解說】在廣西來賓市忻城縣,有一座莫氏土司衙署。它是亞洲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築群之一,堪稱「亞洲第一土司衙署」,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月18日,記者來到忻城縣,實地感受莫氏土司衙署的神秘魅力。  【解說】「土司」是元、明、清各朝在少數民族地區授予少數民族地區首領的世襲官職。  【解說】莫氏土司衙署始建於明朝萬曆10年。
  • 追臨沂:走近莫氏絨繡:絨線細針妙手舞,「油畫」方得綻指尖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眾網·海報新聞臨沂5月27日訊(記者 蔣松群 見習記者 闞秋晨 寇曉晨)「娶新娘、嫁姑娘,就到莫氏繡花房,繡花房裡品種多,繡花鞋、合頁枕還有繡花的花衣裳,穿上花衣見新郎
  • 真相藏在忻城莫氏土司衙署
    話說莫老爺的原型,就是忻城莫氏土司的第十二代繼承者莫猛。先說莫氏土司,在傳說裡不如劉三姐流傳更廣,但在歷史上,也是大大有名。莫氏土司的始祖叫莫保,元朝至正年間任慶遠宜山八仙屯土千戶,從那時候起,就是地方統治者,直到清朝光緒三十二年最後一任土司莫繩武因「縱匪殃民」罪被撤職止,總共歷經了元、明、清三個朝代,長達500多年,前後共20人,歷經23代。
  • 姓氏文化—莫氏名字作品欣賞
    莫氏來由:    莫姓,中國古老的姓氏之一,源於顓頊帝,出自上古時期顓頊帝所建的鄚陽城,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顓頊帝為昌意之子,黃帝之孫,是炎黃部落聯盟的重要首領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68位。    莫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關於莫氏的由來,有源出:出自高陽氏,是顓頊之後。
  • 廣西忻城莫氏土司衙署,《劉三姐》莫老爺的原型,被譽為壯鄉故宮
    莫氏土司衙署位於廣西來賓市忻城縣,位於忻城縣城關鎮。莫氏土司衙署是全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明萬曆十年,是全國僅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歷史最長的古建築群,被譽為「壯鄉故宮」。雖然只是一個3a級景區,但是也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看一看這歷史最長的土司衙署,感受一下中國的古建築群。俯瞰之下的土司衙署,讓人們再次感受到了這裡曾經的雄霸一方。
  • 治好莫氏 挽不回趙氏(圖)
    (原標題:治好莫氏 挽不回趙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