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外殼EMC屏蔽技術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1、屏蔽的商業必要性

筆者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

一個項目在計劃階段就要考慮屏蔽問題,這樣花費在屏蔽措施上的成本才會最低。

若等到問題暴露出來再去查漏補缺,往往需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屏蔽措施往往帶來費用和儀器重量的增加,若能以其他EMC方式加以解決,就儘量減少屏蔽。(言下之意屏蔽是最後一招)

對於PCB應注意以下兩點:

1、使導線及元器件儘量靠近一塊大的金屬板(這個金屬板不是指屏蔽體)

2、使電氣部件及線路儘量靠近地層(減少層間信號的電磁幹擾、地層可以吸收部分幹擾 )這樣,即使是需要加屏蔽,也可以降低對屏蔽效能(SE shiedling effectiveness)的需求。

2、屏蔽的概念

屏蔽相當於一個濾波器,放置於電磁波的傳播路徑上,對其中的一部分頻段形成高阻抗。阻抗比越大,屏蔽效能越好。

對於一般金屬,0.5mm的厚度就能對1MHz的電磁波產生較好的屏蔽效果,對100MHz能有非常好的屏蔽效果,問題在於薄層金屬屏蔽對1MHz以下或孔隙來說,屏蔽效果就不行了,本文重點介紹這方面。

3、大的間距、矩形屏蔽會更好

(1) 電路之間、屏蔽之間更大的間距能夠減少相互幹擾;

(2) 矩形(或不規則)的屏蔽外形,能夠儘量避免頻率共振;正方形的外殼往往容易引起共振;

但總的來說,電路板一般位於屏蔽體內,其元器件、線路等都會改變預期的共振頻率點,所以不必太操心。

4、趨膚效應

趨膚深度

工程上定義從表面到電流密度下降到表面電流密度的0.368(即1/e)的厚度為趨膚深度或穿透深度Δ:

式中:

μ-導線材料的磁導率;

γ=1/ρ-材料的電導率;

k-材料電導率(或電阻率)溫度係數;

上圖:不同頻率下三種金屬的趨膚效應深度(頻率越高,深度越淺,越趨膚);趨膚效應以傳導的角度看,是希望趨膚深度深的,那表示導線的利用率高;但是對於屏蔽,是希望趨膚深度淺的,這樣就能以較薄的金屬屏蔽更多的電磁頻段;50Hz的趨膚深度5~15mm,很難屏蔽……

用於屏蔽的金屬應有良好的導電及導磁性能,厚度根據幹擾的最低頻率所產生的趨膚深度來定。一般1mm的低碳鋼板或者1μm的鍍鋅層就能滿足一般的應用。(這也是實際中常看到機箱壁上鍍鋅的原因)

5、孔隙

如果屏蔽體的整個殼體是無縫無孔的,那麼對於30MHz的電磁波來說,要達到100dB的衰減效果不是難事。問題就在於他們不是無縫無孔的:

在一個完美的屏蔽殼體上開一個洞,相當於構成一個半波共振縫隙天線,屏蔽效能SE與孔的最大尺寸d、電磁波波長λ關係如下:

那麼對於之前提到的30MHz,波長10m,假設有一個USB口(孔徑對角線尺寸10mm),換算下來SE為54dB,d越大,SE越小。

我們常用到的電磁波頻段:

我們在常規應用中製造出的幹擾及諧波頻段:

孔隙、平率與屏蔽效能的大致關係:

要達到40dB的SE,通常需要用導體墊圈、彈簧夾指來進行密封,注意內部元件與屏蔽罩的間距、數據總線與開孔和縫隙之間的距離。

還要注意,當屏蔽體中有電流,且電流的前進方向上有孔縫擋路,迫使電流繞行時,將引起孔縫類似天線而發射磁場,通過孔縫變化的電壓產生磁場。

6、低頻磁場的屏蔽

採用高磁導率的合金材料(如非晶合金、坡莫合金),按一定規格製成屏蔽罩,可大幅度減小磁場影響。

7、截至波導

8、墊圈

採用良導體,用於填縫,能承受一定的擠壓變形,抗腐蝕、經久耐用.

9、可視組件的屏蔽

10、通風孔的屏蔽

將通風孔做成兩種形式:

(1)金屬網格(類似蜂窩鋁板)

(2) (截至)波導

11、用噴漆或電鍍的塑料

因為開模塑料美觀輕便,所以時常使用,對這種情況,一般在塑料杯麵噴塗導電材料,因為導電層厚度不可能太厚(微米級),實際效果不怎麼樣。

對於二類電器(class II),還可能增加靜電放電(ESD)的可能性。

二類電器:這類電器採用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沒有接地要求。

12、非金屬屏蔽

如碳纖維或導電聚合物(導電塑料),但是無論如何其SE都不及金屬的好。

13、屏蔽罩的安裝

14、板級屏蔽

 

 

 

相關焦點

  • 淺析外殼EMC屏蔽技術
    淺析外殼EMC屏蔽技術 胡薇 發表於 2018-11-02 14:25:28 1.屏蔽的商業必要性 首先提出一個重要概念:一個項目在計劃階段就要考慮屏蔽問題,這樣花費在屏蔽措施上的成本才會最低,若等到問題暴露出來再去查漏補缺,往往需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屏蔽措施往往帶來費用和儀器重量的增加,若能以其他EMC方式加以解決,就儘量減少屏,(言下之意屏蔽是最後一招)。
  • 外殼屏蔽罩EMC屏蔽技術
    一個項目在計劃階段就要考慮屏蔽問題,這樣花費在屏蔽措施上的成本才會低,若等到問題暴露出來再去查漏補缺,往往需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屏蔽措施往往帶來費用和儀器重量的增加,若能以其他EMC方式加以解決,就儘量減少屏蔽罩。
  • 電磁兼容EMC中的屏蔽技術分析
    (一)封閉導體殼內部電場不受殼外電荷或電場影響.如殼內無帶電體而殼外有電荷q,則靜電感應使殼外壁帶電.靜電平衡時殼內無電場.這不是說殼外電荷不在殼內產生電場,根發電場.由於殼外壁感應出異號電荷,它們與q在殼內空間任一點激發的合場強為零.因而導體殼內部不會受到殼外電荷q或其他電場的影響.殼外壁的感應電荷起了自動調節作用.如果把上述空腔導體外殼接地,則外殼上感應正電荷將沿接地線流入地下.靜電平衡後空腔導體與大地等勢,空腔內場強仍然為零
  • 一文讀懂電容傳感器
    藍色標題,獲取文章】 10、一文讀懂光纖傳感器 11、一文讀懂溫溼度傳感器 12
  • 關於EMC你不知道的那些屏蔽技術!
    關於EMC你不知道的那些屏蔽技術! 屏蔽措施往往帶來費用和儀器重量的增加,若能以其他EMC方式加以解決,就儘量減少屏蔽。(言下之意屏蔽是最後一招) 對於PCB應注意以下兩點: 1、使導線及元器件儘量靠近一塊大的金屬板(這個金屬板不是指屏蔽體) 2、使電氣部件及線路儘量靠近地層(減少層間信號的電磁幹擾、地層可以吸收部分幹擾 )這樣,即使是需要加屏蔽,也可以降低對屏蔽效能(SE shiedling effectiveness)的需求。
  • 一文讀懂MEMS傳感器(必須收藏)
    【點擊藍色標題,獲取文章】 1
  • 一文讀懂磁傳感器(必須收藏)
    【點擊藍色標題,獲取文章】 >、一文讀懂接近傳感器 3、一文讀懂磁傳感器 4、一文讀懂流量傳感器
  • 一文讀懂RRU關鍵技術
    一文讀懂RRU關鍵技術 肖冰 發表於 2019-10-09 10:04:19 RRU單元作為無線通信的最後一環、最關鍵設備,猶如空中的一座橋,為用戶的信息交流提供穩定可靠的通道
  • 電磁屏蔽技術探討
    近幾年來,隨著電磁兼容工作的開展,電磁屏蔽技術應用得越來越廣泛。為了對電磁屏蔽技術有更深入的理解,應當對屏蔽材料的性能和應用場合、屏蔽技術的注意事項、屏蔽效能的檢測以及特殊部位的屏蔽措施等進行更深入的探討。電磁屏蔽是電磁兼容技術的主要措施之一。
  • 技術文章—靜電屏蔽專業解答
    這種使導體空腔內的電場不受外界的影響或利用接地的空腔導體將腔內帶電體對外界的影響隔絕的現像,稱為靜電屏蔽。但是,在A1與B、B與A2之間距離相對於板的大小來說比較小的情況下,插入B可以使R上受到的S產生的幹擾也就減小到千分之一數量級。這可以看成A1和A2之間分布電容在B插入後減小到千分之一數量級。這是靜電屏蔽的一種應用。其實,B不一定是實心的導體板。即使B是網狀,上面有許多孔,也能夠起到很好的靜電屏蔽作用。如圖(09)。
  • 一文解析PCB的EMC抗幹擾設計
    一文解析PCB的EMC抗幹擾設計 玩轉PCB設計 發表於 2021-01-14 09:48:58 電磁幹擾的三要素是幹擾源、幹擾傳輸途徑、幹擾接收器(敏感信號或設備)。EMC就圍繞這些問題進行研究。
  • 手機塑料外殼也將成為主流?一文看懂塑料IML、IMR、IMT工藝
    那麼,未來哪種材質的手機外殼將成為主流?隨著5G時代的來臨,金屬材質外殼手機外殼由於對電磁信號有一定的屏蔽效果,是否會被其他材質的外殼所取代?伴隨著消費升級趨勢的到來,人們對手機色彩、紋理等外觀的要求逐漸增加,易於加工的外殼材質是否會成為主流…… 本文將從手機塑料外殼的加工工藝角度帶大家一起討論手機塑料外殼的新動態新進展,共同探討手機外殼行業未來方向!手機塑料外殼主流生產工藝有IML、IMR、IMT三大類,各種不同工藝各具優勢。
  • 一文讀懂UHF RFID天線的設計技術
    打開APP 一文讀懂UHF RFID天線的設計技術 發表於 2017-10-05 13:09:09 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種利用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數據通信,以達到目標識別並交換數據的技術。PC機通過RS 232接口遠程控制讀寫器。讀寫器接到命令後,通過天線發送射頻命令實現對標籤的操作,同時接收標籤返回的數據。電子標籤靠其內部天線獲得能量,並由晶片(IC)控制接收、發送數據。
  • 一文讀懂三星Galaxy Note20 Ultra帶火的UWB技術到底是什麼?
    一文讀懂三星Galaxy Note20 Ultra帶火的UWB技術到底是什麼? UWB即超寬帶技術是一種短距離無線通信協議,通過很高頻率的無線電波進行操作。實現了增強的、高度準確的空間感知能力和定向能力,使行動裝置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周圍環境。藉助UWB技術,跨設備的無縫智能連接可以滿足從安全遠程支付到定位的各種需求。
  • 一文讀懂NRAM技術 NRAM原理大揭秘
    一文讀懂NRAM技術 NRAM原理大揭秘 陳玲麗 發表於 2021-01-12 16:03:39 近日,人工智慧在眾多公共衛生領域的大顯身手不斷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 一文讀懂三相電原理及其接法大全!
    打開APP 一文讀懂三相電原理及其接法大全!
  • EMC中的隔離技術
    2.4.2 隔離變壓器  由於普通變壓器繞組間的寄生電容較大(未加屏蔽層為nF級,加屏蔽為pF級),為了提高對高頻幹擾的隔離效果,可以在普通變壓器繞組間增加一層屏蔽,並將該層屏蔽接地(接地線的長度應儘量短,否則因接地線的阻抗分壓而使對幹擾的衰減變差)而成為隔離變壓器。圖1為典型單屏蔽層隔離變壓器的對幹擾的衰減。
  • EMI屏蔽究竟是怎麼回事?一文一探究竟
    EMC測試在消聲室內進行,圖片來源於Hermon Laboratories提供 通常來說,電子設備都會安裝在外殼內,金屬外殼非常擅長限制電磁屏蔽,但相對來說並不完美。
  • 靜電平衡和屏蔽現象
    (1)外屏蔽:如圖所示,若空腔導體內有帶電體,在靜電平衡時,它的內表面將產生等量異號的感應電荷.如果外殼不接地,則外表面會產生與內部帶電體等量而同號的感應電荷,此時感應電荷的電場將對外界產生影響,這時空腔導體只能對外電場屏蔽,卻不能屏蔽內部帶電體對外界的影響,所以叫外屏蔽.
  • 電學知識:靜電平衡和屏蔽
    靜電屏蔽的兩種典型的類型:(1)外屏蔽:如圖所示,若空腔導體內有帶電體,在靜電平衡時,它的內表面將產生等量異號的感應電荷.如果外殼不接地,則外表面會產生與內部帶電體等量而同號的感應電荷,此時感應電荷的電場將對外界產生影響,這時空腔導體只能對外電場屏蔽,卻不能屏蔽內部帶電體對外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