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屏蔽究竟是怎麼回事?一文一探究竟

2020-11-21 電子工程專輯

來源:All about circuits

作者:Ignacio deMendizábal

編譯:付斌

 

身為電子工程師,噪聲和輻射無處不在,作為電子設計師必須掌握EMI電磁屏蔽相關知識,而這些知識和解決方案將廣泛用於改善設備免於受到外部電磁幹擾。
麥克斯韋方程顯示,每當電流經流導體時,都會產生磁場,而磁場將會產生電場。電場和磁場的輻射特性被稱之為輻射發射。
這些輻射發射將會在電路或整個印刷電路板(PCB)中引發一些問題。在理想電路之中,電路本身發射的信號只包括電流和電壓,而在現實世界中,噪音是繞不開的問題。當電路信號受到任何幹擾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由於電磁信號的性質,並不能避免噪聲的存在,但是可以大大降低其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設備在運行時不會受到其他設備的影響,正如設備不會受到其他設備影響一樣,電磁敏感性是電路系統受到幹擾仍然保持正常工作的能力。這種敏感性將取決於施加的噪聲水平,而不同的應用諸如車載、醫療、軍事等領域,擁有不同的程度磁化率。
每個電路、設備或系統都必須經過適當的設計,儘可能減少輻射水平,來達到只對高水平的電磁場敏感。
電磁兼容性(EMC)認證是任何產品上市必須經過的步驟,每個產品都必須通過EMC測試, 以確保安裝時不會影響任何其他設備(例如輻射測試),並且即使周圍存在其他系統(例如,敏感性測試)。

EMC測試在消聲室內進行,圖片來源於Hermon Laboratories提供
通常來說,電子設備都會安裝在外殼內,金屬外殼非常擅長限制電磁屏蔽,但相對來說並不完美。PCB和外殼之間的結合處會出現孔或槽,並且電磁場可以穿過它們,簡言之EMI屏蔽就是要覆蓋這些孔或槽。
此外,許多產品設計中存在一個普遍問題:僅在設計周期的最新階段才去考慮EMC認證的問題,在此情況下,整體的設計就被凍結到了這個階段,EMC工程師並沒有空間去修改產品設計解決電磁相關的問題。因此,一整套的工具與生態,並無需再次修改PCB對於EMI屏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小型化和高效能一直以來是電子產品發展的全球趨勢,PCB具有越來越短的上升時間和越來越快的數字電路。上升時間越短,帶寬越大,而在此同時波長則會越小。當電路中波長與PCB的物理尺寸相當時,就會出現一定問題。如果這些波長足夠小,可能會到達外部並與其他設備產生幹擾。
可以使用EMI屏蔽(即採用有助於覆蓋這些小孔並改善機械外殼的法拉第籠效應的磁性材料)封閉這些開口。
無數種的EMI屏蔽擁有不同的材料和形狀,但總的來說最終的目標都是限制電磁場。
屏蔽元件充當阻擋電磁輻射的屏障,事實上,這種屏蔽方式的過程擁有巨大的衰減,這將取決於電磁波和屏蔽元件的材料。
當波撞擊屏蔽材料時,會生成兩種新的波,包括反射波和透射波。因此,入射波的能量將分裂為這兩種波。所傳輸的組件是關鍵的相關組件,波將穿過屏蔽材料而到達外面。屏蔽的有效性將決定其衰減該分量的能力。
趨膚深度是波在其幅度降低到1 / e之前可以傳播的距離,該參數取決於材料磁導率,頻率和電阻率的因素,可通過以下表達式近似表示:

註:σ 表示電導率,μ表示磁導率,F表示頻率

使用屏蔽材料的目的是在波通過後儘可能減小波的幅度。因此,選擇合適的材料類型及其厚度t是極其重要的,以確保系統的所有頻率都被衰減。
屏蔽材料在此任務中的表現如何,取決於屏蔽效果(S.E),如下所示:

註:第一項代表反射損耗,第二項代表吸收損耗。

EMI屏蔽類型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產品的類型、電磁要求和環境條件。最常見的EMI屏蔽如下:
EMI墊片用於覆蓋兩個機械錶面間不規則但又存在的微孔,這些墊片還可用來改善接地連接。它們具有粘性部分和許多輪廓,因此可以輕鬆地安裝在不同類型的機械接頭之中。

可以切割墊片以適應任何系統,圖片來源於WürthElektronik提供

想要確保所有微孔都被蓋住,但對於像EMI墊片之類的選件並沒有太多垂直空間時,EMC膠帶就是首選了。這些膠帶的頂部具有高導電性的材料(例如鎳或銅),另一側具有粘合劑。

EMC屏蔽膠帶有許多長度和寬度選擇,圖片來源Holland Shielding Systems BV提供

任何設備都需要短而寬且直連的接地線,如果這項連接做不好,將會形成不需要的單極子,這將會產生輻射電磁場。金屬夾改善了這種連接並加強了機械連接。
如CPU、存儲IC和射頻(RF)級之這類的幹擾源來說,選擇PCB層上利用屏蔽櫃單獨屏蔽是極佳的選擇。

屏蔽櫃可安裝在PCB上,圖片來源於Harwin Electronics提供
所有電路均會發出電磁輻射,並且容易被其他電路輻射。獲得將您的產品推向市場所需的認證可能是一個痛苦的測試過程。
各種形式和類型的EMI屏蔽都是解決EMI問題的基礎。
1. 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 Engineering. Henry W. Ott.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9
3. Learn EMC 2020,Shielding Theory.


相關焦點

  • 情侶在海底潛水,發現一隻「水下怪物」,究竟是怎麼回事?
    情侶在海底潛水,發現一隻「水下怪物」,究竟是怎麼回事?自然界中有許多神秘而又讓人嚮往的地方。就拿海底來說,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海底的探索,而海底也總是不斷地給我們帶來未知的驚喜。起初他們以為是一隻破舊的小船,打算遊過去一探究竟。可越是接近兩人就越是害怕。這哪是什麼「小船」:,明明是一隻「水下怪物」。光是尾巴就有2、3米長。眼前的情形嚇壞了這對情侶,他們並不敢輕舉妄動,為避免「怪物」的攻擊,他們也只能靜靜觀察、伺機而動。幾分鐘後,他們發現這個「水下怪物」並不會動,所以就大膽地遊到近處一探究竟。原來這並不是什麼「水下怪物」。
  • 厄爾尼諾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厄爾尼諾究竟是怎麼回事兒?時間:2016-07-13 12:25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 厄爾尼諾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厄爾尼諾在21世紀頻頻光顧地球,給人類造成了極大的危害。那麼,厄爾尼諾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
  • 動脈粥樣硬化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動脈粥樣硬化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健康的動脈具有彈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動脈壁會變硬,這種情況通常稱為動脈硬化。
  • 端粒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端粒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它涉及細胞中的遺傳信息是怎麼被完整地複製下去的。    每個細胞中都有一整套遺傳信息,它們是用一類叫做核苷酸的化學物質來編寫的。這樣的核苷酸共有四種,分別簡稱A、T、G、C,這就是編寫遺傳信息的「字母」,它們的排列組合就是遺傳信息的編碼。許許多多「字母」一個挨一個互相連接,組成一條長長的鏈條,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簡稱 DNA)。
  • 海水稻是怎麼培育出來的?米飯味道是鹹的嗎?一探究竟
    海水稻是怎麼培育出來的?米飯味道是鹹的嗎?一探究竟  今年的元旦假期,在海南三亞崖州灣南繁育種基地,來自青島海水稻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依舊繁忙,他們正在進行育種工作。化荒地為良田的「海水稻」究竟是怎麼培育出來呢?總臺央視記者楊濤來到田間,在現場進行觀察。
  • 沉浸式投影技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那麼,沉浸式投影技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從設備組成上看,沉浸式投影最主要的設備就是投影儀。按照投影原理,目前市場上的投影儀主要分為LCD投影和DLP投影。LCD投影儀主要是利用液晶的光電效應,通過影響液晶單元的透光率或反射率,影響其光學性質,從而產生具有不同灰度層次及顏色的圖像,主要成像器件是液晶板或液晶光閥。
  • 方舟子:端粒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端粒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3名美國科學家,以表彰他們「發現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護染色體的」,讓一般公眾第一次聽說「端粒」這個術語。  這幾天在網上搜索這個名詞解釋的人想必不少。
  • 七月首次無颱風,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2020年的天氣在七月份是比較涼爽的,而且在今年的七月份竟然沒有形成颱風,後來我國建國以來有記錄的紀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有沒有專家給我們解釋一下?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嗎? 據我了解,今年地球和太陽系正處在宇宙的某一特定位置,是不是地球和太陽系這個整體也是在宇宙中圍繞某一星體旋轉呢?
  • 曼德拉效應是怎麼回事?網友集體記憶偏差,究竟是怎麼回事?
    曼德拉效應是怎麼回事?網友集體記憶偏差,究竟是怎麼回事?在生活當中我們判斷一件事情的對錯,或者回憶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是依靠我們的大腦,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在你大腦記憶當中所存在的畫面是真實存在的嗎?大腦有沒有可能會欺騙你呢?曼德拉效應似乎在證明,記憶也會有出現錯亂的情況。
  • 母雞從不下蛋,老農想宰殺一探究竟,打開蛋愣住了
    母雞從不下蛋,老農想宰殺一探究竟,打開蛋愣住了最近老張家的母雞整天咯咯亂叫,滿院子溜達就是遲遲不見下蛋。張老漢午休的時候,母雞更是叫的異常歡快,上下撲騰,搞得整個後院烏煙瘴氣,雞飛狗跳。這天母雞又昂起了脖子,準備高歌一曲,奈何老張可不願意聽,也沒有心情聽,於是老張準備將母雞抓住,宰殺掉一探究竟!老張雖然年紀大了,但是身手還算敏捷。於是三下五除二就將母雞抓住五花大綁,準備大卸八塊一探究竟!
  • 探探為什麼沒有直播功能 探探上沒有直播選項是怎麼回事
    探探推出直播,作為陌生人社交起家的探探,天生就有著用戶打賞的意願和習慣,非常適合做秀場。有多人在問,探探為什麼沒有直播功能?探探上沒有直播選項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吧。 探探推出直播,作為陌生人社交起家的探探,天生就有著用戶打賞的意願和習慣,非常適合做秀場。有多人在問,探探為什麼沒有直播功能?
  • 飯圈媚粉是什麼意思 王一博肖戰媚粉翻車事件究竟怎麼回事
    日前,王一博媚粉翻車引起了不少網友熱議,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據悉這跟肖戰在線跟粉絲說晚安有關,兩人憑藉這陳情令可謂是大火了一把,但被頻頻被扒出粉絲開撕,肖戰媚粉是什麼意思,肖戰被叫媚粉事件始末曝光,究竟是怎麼回事?
  • 印度鐵路每年撞死1000多頭大象,究竟怎麼回事?
    印度鐵路每年撞死1000多頭大象,究竟怎麼回事?大象在印度擁有很高的地位,但大象意外死亡率最高的地區卻也是在印度,喪命於大象」死亡鐵路「,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為什麼越來越多國產手機不在用呼吸燈,究竟怎麼回事?
    然而,這麼實用的呼吸燈功能,如今越來越多國產手機卻不在用,究竟怎麼回事?說起手機上的呼吸燈,它是一個非常巧妙的設計。從手機本身具備的通知功能來看,手機的鈴聲及振動是屬於直接通知信息比較快速直接,而相對於有呼吸燈的手機來說,呼吸燈是以提醒的方式展現,有來電話、簡訊、電量低、充電等提醒可方便、又實用的展示出來。早在智慧型手機發展初期,高端手機上大部分已經在用呼吸燈了。
  • 金字塔到底是怎麼形成的,來一探究竟,網友:真是太奇妙了
    之前有個熱點就是金字塔到底是怎麼建造的,而我附近的朋友也是前段時間溝通起來討論這到底是怎麼來的,難道是外星人留下的東西,告訴人們他們的存在麼?其實可能不是吧,肯定的是金字塔肯定是我們自己建起來的,那到底是怎麼建造的呢,因為從外形上看到它的整體近乎完美,古代很少有技術能做到這樣吧,即使放到現在,也是一個很大的工程,而古代是怎麼建造的,讓我們來一探究竟這金字塔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其實建造金字塔並不是很困難,而是需要很多的人力。
  • 2020年災難接踵而至,究竟怎麼回事?我們的地球生病了嗎?
    2020年天災如此頻繁,究竟是怎麼回事?今年聽過最多的話,無非是「2020年這是怎麼了」,「2020年的目標就是活著」。今年確實是一個不平凡的年,從開年之初,各種各樣的災難性新聞接踵而至。2020年的開年,澳大利亞山火、西班牙大暴雪、菲律賓火山噴發、東非蝗災、新型肺炎。
  • 最近大家都在爭吵的「振動體驗」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那麼大家最近一直在爭吵討論的「振動體驗」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優秀的振動對於手機的體驗真的有那麼重要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提到震動,我們就要說到手機裡面的一個小零部件——手機馬達。手機馬達的主要作用就是讓手機產生振動。手機馬達主要分為兩種,分別為轉子馬達和線性馬達。具體的區別在於轉子馬達是類似於「嗡嗡嗡」的感覺,震感鬆散不集中。
  • 核輻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核輻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下面為大家揭開核輻射的神秘面紗。核輻射是原子核從一種結構或能量狀態轉變為另一種結構或能量狀態的過程中,所釋放出來的微觀粒子流。它實際上是一種電離輻射,來源主要包括宇宙射線、X射線和來自放射性物質的輻射。核輻射有多種射線,由於能量不同導致穿透能力也不同。
  • 教育意識形態:教育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我想參照這些內容,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理解的教育,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什麼是教育意識形態?Ideology這個詞算是個哲學術語,它翻譯作「意識形態」,聽起來高大上,但意思其實非常簡單。我們對X的意識形態,其實就是我們對X這個東西的看法的集合。所謂「教育意識形態」,也就是我們對於教育這個東西的看法的集合。
  • 歷史上的九星連珠究竟是怎麼回事,它的出現真是預示著災難降臨嗎
    歷史上的九星連珠究竟是怎麼回事,它的出現真是預示著災難降臨嗎話說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職業叫做天象師,他們的職責就是夜觀天象,根據天象來判斷兇吉禍福,每一個王朝中,幾乎都存在這樣的人,而在古代的天象中,有一個令所有天象師都非常膽寒的天象,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