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生成 2020怎麼還沒有颱風來原因
炎炎七月結束,進入八月天氣如何?劃重點,晴熱高溫、雷陣雨、颱風,是主角。總結上個月的天氣,今年7月,相比往年來說,有點特殊——差了颱風。據省氣象部門消息,從常年來看,7月屬於颱風活躍期,甚至已有不少颱風登陸我省。1949年至2019年,七月份登陸浙江省的颱風數總共有13個。而今年7月,颱風首次「缺席」,是1949年以來71年來首個沒有編號颱風生成的七月份。
-
7月份颱風集體缺席,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8月份將是「颱風月」
與此同時,你是否發現了今年出現的颱風數量減少了呢?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半,目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區域只出現了兩個颱風,分別是今年5月份的「黃蜂」和六月份的「鸚鵡」。 前段時間鸚鵡在廣東陽江登陸的壯觀景象很多人都還歷歷在目,但是七月即將過去了,一個颱風也還沒出現,這是怎麼回事呢
-
動脈粥樣硬化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動脈粥樣硬化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健康的動脈具有彈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動脈壁會變硬,這種情況通常稱為動脈硬化。
-
七月的颱風不會打破歷史記錄 大數據揭示了颱風「缺席」的原因
7月無颱風近71年來首次 大數據揭秘為何颱風「缺席」專家顧問:向春義,中國氣象局颱風海洋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王永光,國家氣候中心的首席預報員採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沈去年7月在氣象舞臺上常見的颱風,今年卻「缺席」了!
-
厄爾尼諾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厄爾尼諾究竟是怎麼回事兒?時間:2016-07-13 12:25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 厄爾尼諾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厄爾尼諾在21世紀頻頻光顧地球,給人類造成了極大的危害。那麼,厄爾尼諾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
-
七月快結束了,未見颱風 咋回事?夏天會不會越來越熱?
一邊是汛情,一邊是高溫,而今年的天氣還有一個「異常」的地方,就是往年頻頻光顧的颱風,今年七月至今還沒出現。一、汛情持續△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今天早上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在四川中東部、重慶、湖北西部、河南南部、安徽南部等地都會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
-
今年7月歷史上首次無颱風,重要原因是……
今年7月註定會成為氣象史上不平凡的一個月,出現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零颱風。目前,今年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只有兩個熱帶氣旋生成,其中1個登陸我國,與歷史同期相比明顯偏少。其中2號颱風「鸚鵡」於6月14日在廣東登陸,強度為9級,是今年以來首個登陸颱風,生命期較短、強度較弱。從常年來看,7月是颱風「高影響時段」,2019年7月底前,就有7個颱風生成。
-
地球上的颱風到底是怎樣形成的?首先要明白熱帶氣旋是怎麼回事
可以說是一枚十足的超強颱風,再考慮到我所生活的上海哎僅僅憑藉著佔全國總長只有0.9%。海安縣竟然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迎來了三個一首颱風的正面精準登陸,也是成為了我國有氣象記錄以來首個30天內有三個颱風正面登陸的城市。又想到2018的颱風季其實尚未結束,所以今天咱們說說這颱風到底是怎樣煉成的。
-
沉浸式投影技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那麼,沉浸式投影技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從設備組成上看,沉浸式投影最主要的設備就是投影儀。按照投影原理,目前市場上的投影儀主要分為LCD投影和DLP投影。LCD投影儀主要是利用液晶的光電效應,通過影響液晶單元的透光率或反射率,影響其光學性質,從而產生具有不同灰度層次及顏色的圖像,主要成像器件是液晶板或液晶光閥。
-
史上首次8月份無颱風 9月「秋颱風」或大爆發
8月本該是西北太平洋及南海颱風生成最多的月份,但今年8月至今,沒有任何颱風在西北太平洋區域生成,為歷史首次。那麼颱風都去哪裡了?未來還會不會再度爆發呢? 今年8月 寧靜的海 8月是孕育颱風最多的月份,今年風平浪靜 儘管陰雨連綿,但是這個8月,南京沒有一場雨是颱風送來的。
-
飯圈媚粉是什麼意思 王一博肖戰媚粉翻車事件究竟怎麼回事
日前,王一博媚粉翻車引起了不少網友熱議,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據悉這跟肖戰在線跟粉絲說晚安有關,兩人憑藉這陳情令可謂是大火了一把,但被頻頻被扒出粉絲開撕,肖戰媚粉是什麼意思,肖戰被叫媚粉事件始末曝光,究竟是怎麼回事?
-
71年來7月首次無颱風或成為現實
一邊是汛情,一邊是高溫,往年頻頻光顧的颱風,今年七月為何罕見缺席?昨晚《新聞1+1》評論員白巖松連線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朱定真,解答讓人牽腸掛肚的天氣狀況。今年異常的天氣狀況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表示,今年入汛以來我國氣候形勢非常複雜。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梅雨開始早,持續時間長。
-
曼德拉效應是怎麼回事?網友集體記憶偏差,究竟是怎麼回事?
曼德拉效應是怎麼回事?網友集體記憶偏差,究竟是怎麼回事?在生活當中我們判斷一件事情的對錯,或者回憶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是依靠我們的大腦,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在你大腦記憶當中所存在的畫面是真實存在的嗎?大腦有沒有可能會欺騙你呢?曼德拉效應似乎在證明,記憶也會有出現錯亂的情況。
-
為什麼越來越多國產手機不在用呼吸燈,究竟怎麼回事?
然而,這麼實用的呼吸燈功能,如今越來越多國產手機卻不在用,究竟怎麼回事?說起手機上的呼吸燈,它是一個非常巧妙的設計。從手機本身具備的通知功能來看,手機的鈴聲及振動是屬於直接通知信息比較快速直接,而相對於有呼吸燈的手機來說,呼吸燈是以提醒的方式展現,有來電話、簡訊、電量低、充電等提醒可方便、又實用的展示出來。早在智慧型手機發展初期,高端手機上大部分已經在用呼吸燈了。
-
七月沒有颱風 過去71年的第一個大數據揭示了颱風「缺席」的原因
自2020年5月12日1號颱風「黃蜂」和6月14日2號颱風「鸚鵡」形成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沒有再出現新的颱風。七月即將結束。目前,菲律賓附近正在醞釀許多熱帶擾動胚胎,但它們不太可能發展成颱風。這樣,今年7月會不會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空站」?今年到目前為止抑制颱風活動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後期颱風活動的趨勢是什麼?歷史罕見!
-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原因為何?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原因為何?一邊是汛情,一邊是高溫,往年頻頻光顧的颱風,卻異常安靜。7月29日,據中國氣象局官網消息,今年7月份我國將不會迎來颱風,這是自1949年以來首次出現這樣的情況。從常年來看,7月份屬於我國颱風的活躍期,平均生成颱風4.1個。截至目前,今年只有5月的「黃蜂」和6月的「鸚鵡」兩個颱風生成,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再無新颱風出現。
-
71年來颱風7月首次「缺席」8月將進入颱風活躍期
炎炎七月結束,進入八月天氣如何?劃重點,晴熱高溫、雷陣雨、颱風,是主角。來源 視覺中國總結上個月的天氣,今年7月,相比往年來說,有點特殊——差了颱風。據省氣象部門消息,從常年來看,7月屬於颱風活躍期,甚至已有不少颱風登陸我省。
-
颱風究竟是怎樣命名的呢?學者對此道出實情,看完長見識了
說到颱風,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吧,颱風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自然災害,雖然破壞力沒有龍捲風那麼可怕,但也是需要嚴加防範的。颱風也有強弱之分,離颱風眼較近的地方,就會受到颱風的猛烈「進攻」,一般這些區域的民眾,都得提起十二分精神防控。而離颱風眼較遠的區域,感受到的破壞力就比較小,但是也得做好一些防範,防止一些意外的出現。
-
科普知識:颱風是怎麼形成的 為什麼會是渦旋狀
夏季我們經常聽到颱風這個詞,颱風一來就會造成大範圍的降雨,為什麼會有颱風眼,颱風為什麼是渦旋形狀?今天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第二就是要有大量的熱量,那這就必須在夏季太陽光強烈照射的時候,才會發生颱風,具體怎麼回事?大概就是大海,在陽光強烈照射下的時候,海水就會變成水蒸氣,同時會上升。上升這就是第一個條件。就是陽光照射。
-
印度鐵路每年撞死1000多頭大象,究竟怎麼回事?
印度鐵路每年撞死1000多頭大象,究竟怎麼回事?大象在印度擁有很高的地位,但大象意外死亡率最高的地區卻也是在印度,喪命於大象」死亡鐵路「,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可是列車長們怕影響到他們的工作效率,經常不執行,全球範圍內的大象數量日益減少,如果才能保護好大象呢?這非常值得我們深思,不要讓大象們每天都和死神打交道了,小夥伴們有啥好的方法可以解決此事呢?圖片來源網絡,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