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七月結束,進入八月天氣如何?劃重點,晴熱高溫、雷陣雨、颱風,是主角。
總結上個月的天氣,今年7月,相比往年來說,有點特殊——差了颱風。據省氣象部門消息,從常年來看,7月屬於颱風活躍期,甚至已有不少颱風登陸我省。1949年至2019年,七月份登陸浙江省的颱風數總共有13個。而今年7月,颱風首次「缺席」,是1949年以來71年來首個沒有編號颱風生成的七月份。
伴隨而來的高溫,並不奇怪。據省氣象部門統計,7月高溫日數不少。全省高溫日數最多的,就是溫州文成,高溫日數20天,較常年偏多6.8天。
相比7月高溫報告連發,8月天氣如何?浙江省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報告。未來七天全省大部地區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午後部分有雷陣雨,最高氣溫可達35到38℃。溫州天氣還算好,將暫別高溫,雨水相迎。據溫州市氣象部門預測,受海上東風氣流影響,預計未來一周溫州多陣雨天氣,無高溫酷暑。
目前來看,颱風海浪生成。據溫州市氣象部門預測,8月西北太平洋熱帶擾動開始活躍,下周初臺灣以東洋面可能會有熱帶低壓北上,強度不強,是否會發展成颱風(熱帶風暴級)還有待觀察。另外,菲律賓以西和以東各有一個熱帶擾動(低壓),目前來看強度均較弱。
今年颱風不按常理出牌,不僅「遲到」,而且「出勤率」很低。截至目前,今年只有「黃蜂」(5月12號形成)和「鸚鵡」(6月12號形成)兩個颱風生成。現在太平洋上有一個熱帶低壓(7級,15米/秒)正向西偏北方向移動,未來對溫州無明顯影響。
不是不來,時候未到。目前來看,無論颱風是否要來,炎熱夏季,各地還是要做好防汛防臺抗旱準備。
根據溫州市氣象部門短期天氣預報,接下來三天溫州天氣情況較為相似,有陽光,無高溫;多陣雨,溼度大。受海上東風氣流影響,水汽輸送較為充足,將有局地短時強降雨的可能,市民外出時要記得帶好雨傘哦~
2020怎麼還沒有颱風來原因
截止2020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確實相對較少,同時我們知道今年的1號颱風形成也比較晚,6月進入到常年的活躍期,颱風生成依然非常少,就算是到了7月我們依然沒看到颱風的發展,那為何今年的颱風這麼少?說颱風少可能只能算是短時間的情況,那我們先來看看為何颱風較少。
第一個原因——2020年初期,西北太平洋地區出現了一次弱厄爾尼諾現象,這個每個人都知道,在弱厄爾尼諾現象形成之後,導致海洋區域的熱帶擾動發展受限,所以我們看到了幾個颱風胚胎的醞釀,但是最終都在快要生成的時候消失了,從而弱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了颱風發展出現了變動,所以這可能是導致颱風偏少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副熱高壓出現異常,從如今的情況我們也可以看到,副熱高壓今年表現特別不一樣,持續的「強」副熱高壓幾乎沒有給西北太平洋地區留下任何的空間,所以在熱帶擾動發展出來之後,副熱高壓直接擠壓,導致整個區間都沒有多餘的點,這也使得颱風胚胎出現最終都沒有發展成為颱風。
綜合情況來說,弱厄爾尼諾現象和副熱帶高壓是影響颱風發展的主要兩個原因,其次颱風的形成海域自然條件,生成區間等存在關係等等。所以這就導致了2020年上半年颱風較少,當然這並不能說明2020年整年的颱風會一直少下去,這個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