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罕見!71年來7月首次無颱風或成為現實

2021-01-13 北京日報客戶端

7月以來,強降雨導致我國南方多地出現內澇、山洪等災害。24日至25日,江南、華南及新疆等地持續炎熱,北京、天津也將加入高溫行列,最高氣溫超35℃。

一邊是汛情,一邊是高溫,往年頻頻光顧的颱風,今年七月為何罕見缺席?昨晚《新聞1+1》評論員白巖松連線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朱定真,解答讓人牽腸掛肚的天氣狀況。

今年異常的天氣狀況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表示,今年入汛以來我國氣候形勢非常複雜。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梅雨開始早,持續時間長。今年江南、長江中下遊和江淮地區的入梅時間分別比常年同期偏早了7天、5天和11天。入汛以來經歷了9次強降雨過程,全國64%的縣都出現了暴雨天氣。雨量大。長江中下遊地區降水較常年同期超6成,是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降水強度大。南方多個縣市日降雨量突破歷史紀錄,部分地區單日雨量達到一年總雨量的20%到30%。

異常氣候是怎麼形成的?

賈小龍表示,造成今年南方持續性強降雨,有兩個方面成因:

全球變暖,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我國處於氣候變化的敏感區,1961年以來,暴雨發生頻率明顯增加,暴雨天數每十年增加3.9%。冷暖空氣對峙。去年秋季開始了一次弱厄爾尼諾事件,同時北印度洋海溫異常偏暖,副熱帶高壓顯著偏強,氣流把來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汽源源不斷輸送到我國南方地區;北方強冷空氣活躍,冷空氣南下,冷暖空氣在長江中下遊交匯,使梅雨鋒偏強,降雨明顯偏多。

以後夏天會不會越來越熱?

賈小龍表示,今年6月以來,江南南部和華南地區平均氣溫創歷史同期最高,部分地區高溫日數比常年同期多了5到20天。根據目前預測,8月份,隨著副高的北抬,我國的雨帶會向北抬,南方大部地區可能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將出現持續晴熱高溫少雨氣候。

全球變暖對我國影響明顯。過去60年,全國平均高溫日數每10年增加0.5天。如果不加控制,高溫發生的頻率和持續時間將明顯增長。

今年或現1949年來首次7月「空臺」

7月份都快結束了,颱風還沒來,颱風去哪兒了?

賈小龍表示,一般年份,在南海西太平洋地區會生成26至27個颱風,其中6至7個會登陸我國。今年到目前為止生成的颱風只有2個,7月還沒有颱風生成。

今年入夏以來,副熱帶高壓持續偏強、偏南,使得颱風生成源地——熱帶西太平洋地區對流活動受到極大抑制,使其缺少最關鍵的環境條件,擠壓了颱風生存空間。

今年副熱帶高壓長期偏強,不僅使得其控制中心颱風少,也使得江南等地入梅偏早和梅雨「暴力」。

後期要關注北方汛情影響

賈小龍表示,未來可能除了要防範長江上遊和西南地區、西北地區的降水,北方地區海河流域、黃河上中遊以及松花江流域、遼河流域可能有比較嚴重的汛情,後期也要關注北方汛情對各方面造成的影響。

中國為何易受到極端天氣影響?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朱定真表示,我國幅員遼闊,各個氣候帶可能出現的災害天氣都會在我國出現,起碼有30多種主要氣象和次生災害會在我國不同的季節發生。

災難和極端天氣越來越多

該怎樣應對?

朱定真表示,隨著氣候變暖,極端天氣事件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國有很多對氣候極端性的暴露度和敏感度都較高的地區,對氣候的少許變化,反應或反饋會比較明顯,這個特別要當心。

農業生產最容易受到天氣的影響,我們一定要未雨綢繆,科學應對。

未來防汛

哪些地區要格外注意?

朱定真表示,隨著雨帶的北移,江南地區、長江中下遊已經「出梅」,華北雨季開始了。我國東北地區、淮河流域和其他偏北的地區,往往防澇準備不足,所以在極端天氣情況出現的時候,要特別關注防汛準備。

來源: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

監製:童曙泉

編輯:陸琪

流程編輯:付善元

相關焦點

  • 罕見!7月若無颱風 則為71年來首次 原因何在
    從常年來看,福建每年大約6月下旬雨季結束之後,7月就進入颱風季,但今年的颱風不按常理出牌,今天已是7月30日,如果這兩天還無颱風,則為1949年以來首次7月無颱風。颱風大數據系統統計發現,常年7月平均生成颱風4.1個,平均登陸颱風1.9個。罕見!
  •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生成 8月或迎來颱風暴發活躍期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生成 8月或迎來颱風暴發活躍期 2020-08-02 08:19:26 來源:瀟湘晨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生成】中央氣象臺消息,7月31日下午14時,南海熱帶低壓生成,並逐漸向海南島南部沿海靠近,並將於8月1日中午前後登陸或擦過海南島南部一帶沿海(15至17米/秒,熱帶低壓級)
  • ...剛剛過去的7月份福建無颱風,這是71年來7月首次出現颱風「空窗...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生成】常年7月是福建的颱風季,但今年的颱風似乎不按常理出牌,剛剛過去的7月份福建無颱風,這是71年來7月首次出現颱風「空窗期」。福建氣象部門表示,常年7月西太平洋(601099,股吧)上會生成4個左右的颱風,最多生成8個颱風,最少也有1個,今年7月「空臺」實屬罕見。
  •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原因為何?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原因為何?一邊是汛情,一邊是高溫,往年頻頻光顧的颱風,卻異常安靜。7月29日,據中國氣象局官網消息,今年7月份我國將不會迎來颱風,這是自1949年以來首次出現這樣的情況。從常年來看,7月份屬於我國颱風的活躍期,平均生成颱風4.1個。截至目前,今年只有5月的「黃蜂」和6月的「鸚鵡」兩個颱風生成,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再無新颱風出現。
  •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8月我國或將遭遇3個颱風
    雖說颱風「胚胎」醞釀中,但自2020年第1號颱風「黃蜂」和2號颱風「鸚鵡」形成之後,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再無新颱風出現。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梳理了近年來颱風相關數據,告訴你今年7月「空臺」到底有多罕見,8月颱風是否會如期而至。
  •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生成 2020怎麼還沒有颱風來原因
    劃重點,晴熱高溫、雷陣雨、颱風,是主角。總結上個月的天氣,今年7月,相比往年來說,有點特殊——差了颱風。據省氣象部門消息,從常年來看,7月屬於颱風活躍期,甚至已有不少颱風登陸我省。1949年至2019年,七月份登陸浙江省的颱風數總共有13個。而今年7月,颱風首次「缺席」,是1949年以來71年來首個沒有編號颱風生成的七月份。伴隨而來的高溫,並不奇怪。
  • 今年7月福建颱風零考勤 為71年來首次
    央廣網福州7月30日消息(記者張子亞 通訊員廖玥)記者從福建省氣象臺了解到,從常年來看,每年5-6月的雨季結束之後,7月福建就進入到了颱風季,但今年的颱風似乎不按常理出牌,71年來7月首次無颱風已成定局。
  • 71年來颱風7月首次「缺席」8月將進入颱風活躍期
    劃重點,晴熱高溫、雷陣雨、颱風,是主角。來源 視覺中國總結上個月的天氣,今年7月,相比往年來說,有點特殊——差了颱風。據省氣象部門消息,從常年來看,7月屬於颱風活躍期,甚至已有不少颱風登陸我省。1949年至2019年,七月份登陸浙江省的颱風數總共有13個。而今年7月,颱風首次「缺席」,是1949年以來71年來首個沒有編號颱風生成的七月份。
  •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 大數據揭秘「缺席」原因
    7月29日,據中國氣象局官網消息,今年7月份我國將不會迎來颱風,這是自1949年以來首次出現這樣的情況。據悉,從常年來看,7月份屬於我國颱風的活躍期,平均生成颱風4.1個。截至目前,今年只有5月的「黃蜂」和6月的「鸚鵡」兩個颱風生成,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再無新颱風出現。這也意味著今年7月我國不會再迎來颱風,這也是自1949年以來首次這種情況。在全年都有颱風活動的西北太平洋上,颱風的活動有顯著的季節性特徵,其中以8月發生頻率最高,9月次之,7月位居第三。
  • 颱風啥時來?7月罕見「撲空」,8月或進入活躍期
    7月雖然還剩一天,但已基本可以確定今年7月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無颱風生成,是1949年以來首次「空臺」。常年8月是一年中颱風生成最多的月份,根據目前預報,南海或在今年8月上旬迎來熱帶系統的活躍期。8月初或生成今年第3號颱風 華南掀風雨常年7月結束,本應有8個颱風生成,目前僅有2個。本該在7月活躍起來的颱風,今年「撲空」。中國天氣網首席分析師胡嘯表示,由於今年入汛以來副高偏強位置偏南,影響熱帶輻合帶對流,而且跨赤道氣流較弱,抑制颱風生成,所以出現1949年以來首次7月「空臺」。
  • 71年來颱風將首次在7月「缺席」,解密今年颱風為何不活躍
    7月已經接近尾聲。往年7月,在天氣舞臺上常見的颱風卻在今年「缺席」。目前,菲律賓附近的多個熱帶擾動「胚胎」也正在醞釀之中,但發展成颱風的可能性不大。今年7月颱風季序幕沒有如期拉開,與歷史同期相比,今年1月至7月颱風生成總數仍偏少七成。
  • 71年來颱風首次「缺席」7月 大數據揭秘原因 警惕!本月或偏多
    專家顧問: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向純怡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 王永光採訪人: 中國氣象報記者 申敏夏 王美麗 黃彬往年7月在天氣舞臺上常見的颱風,卻在今年「缺席」了!自2020年第1號颱風「黃蜂」5月16日形成、2號颱風「鸚鵡」6月14日形成之後,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再無新颱風出現。
  • 71年來颱風7月首次「缺席」?專家為您解密
    往年7月在天氣舞臺上常見的颱風卻在今年「缺席」。繼5月12日2020年第1號颱風「黃蜂」和6月12日2號颱風「鸚鵡」形成之後,西北太平洋以及南海地區再無新颱風出現。7月即將結束,菲律賓附近的多個熱帶擾動「胚胎」也正在醞釀之中,但發展成颱風的可能性不大。今年7月是否會成為有歷史記錄以來首個「空臺」7月?造成前期颱風活動受抑制的主要氣候原因是什麼?
  • 廣東7月零颱風不罕見,8月或有2個颱風登陸
    7月31日14時,南海熱帶擾動加強為熱帶低壓。但熱帶低壓還算不上颱風。換言之,今年7月沒有颱風從此前的預測變成了現實。這創下了今年南海和西太出現1951年以來首次7月「空臺」的紀錄,但對廣東不罕見。據廣東省氣候中心預測,今年8月可能有2個颱風登陸或影響廣東省。
  • ...今年7月「空臺」實屬罕見。原因是今年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置...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生成】常年7月是福建的颱風季,但今年的颱風似乎不按常理出牌,剛剛過去的7月份福建無颱風,這是71年來7月首次出現颱風「空窗期」。福建氣象部門表示,常年7月西太平洋(601099,股吧)上會生成4個左右的颱風,最多生成8個颱風,最少也有1個,今年7月「空臺」實屬罕見。
  • 今年8月無颱風歷史罕見 或換來9月颱風大爆發
    原標題:今年8月無颱風歷史罕見 或換來9月颱風大爆發   颱風都去哪兒了  今年8月異常寧靜,至今西北太平洋沒有颱風生成  9月,颱風會大爆發嗎  往年的8今年的8月卻異常寧靜,西北太平洋波瀾不驚,8月以來至今,還沒有颱風生成。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說:「這個8月颱風少得吝嗇,少得罕見,創1949年以來最少紀錄。」
  • 7月無颱風或將打破歷史紀錄 大數據揭秘為何颱風「缺席」
    本文轉自【中國氣象局網站】;7月無颱風近71年來首次 大數據揭秘為何颱風「缺席」專家顧問: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向純怡 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 王永光 採訪人:自2020年第1號颱風「黃蜂」5月12日形成、2號颱風「鸚鵡」6月14日形成之後,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再無新颱風出現。7月即將結束,目前,菲律賓附近的多個熱帶擾動「胚胎」也正在醞釀之中,但能發展成颱風的可能性卻不大。 如此一來,今年7月是否會成為有歷史記錄以來的首個「空臺」7月?
  • 今年7月歷史上首次無颱風,重要原因是……
    今年7月註定會成為氣象史上不平凡的一個月,出現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零颱風。目前,今年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只有兩個熱帶氣旋生成,其中1個登陸我國,與歷史同期相比明顯偏少。其中2號颱風「鸚鵡」於6月14日在廣東登陸,強度為9級,是今年以來首個登陸颱風,生命期較短、強度較弱。從常年來看,7月是颱風「高影響時段」,2019年7月底前,就有7個颱風生成。
  • 2020年7月為何現史上首次零颱風?
    今年7月註定會成為氣象史上不平凡的一個月,出現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零颱風。目前,今年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只有兩個熱帶氣旋生成,其中1個登陸我國,與歷史同期相比明顯偏少。
  • 遼寧或迎71年來最強颱風
    遼寧或迎71年來最強颱風 瀋陽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