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存在的一種特殊生物,可謂「天然納米機器人」「西瓜視頻」

2020-08-28 樺科技

近日,紐約州科研專家新羅謝爾研究發現,噬菌體可以減少肺部細菌的生長,從而限制體液積聚,這可以降低受COVID-19新冠病毒影響的患者死亡率。在人們的印象裡,細菌、病毒等微小的東西都是同一個樣子,大多都是圓圓的。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種非常奇特的自然界產物,它就是噬菌體。顧名思義,噬菌體是一種以細菌作為宿主的病毒。下面我們跟隨西瓜視頻創作人「見世屋」,一起了解下噬菌體這種特別的生命體。

噬菌體是一類病毒的統稱,它們主要的寄生目標是特定的某些細菌,噬菌體的寄生可以導致細菌的破裂。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噬菌體對於一些危害人體健康的細菌來說就是噩夢,因此也可以說噬菌體是人類的好朋友。它們構成比較簡單和其它病毒相同就是由遺傳物質和蛋白質構成,但是噬菌體又被稱為自然存在的納米機器人,就是由於它們的外形結構太過於機械。

噬菌體的頭部一般是正二十面體,遺傳物質DNA或者RNA儲存在頭部,在幾何學立方對稱結構中二十面體很特殊,和應用的「材料」相比相對來說具有最大的容積,可以承載最多的遺傳物質。噬菌體的繁殖方式分兩種,一是直接把自己的遺傳物質注射到細菌中進行編碼蛋白質並且複製,形成更多的噬菌體,最終破解細菌而出;第二種是直接把自己的遺傳物質整合到細菌的染色體上,隨著細菌的分裂,噬菌體的遺傳物質也被遺傳到新的細菌上。

噬菌體吞噬細菌的過程有這樣幾步:1.吸附、2.注射、3.合成、4.裝配、5.釋放

高效的完成這幾步,噬菌體的特殊結構起到主要作用,而細菌就像是噬菌體租借的一個「零件製造工廠」,用細菌的原材料製作自己需要的遺傳物質或者身體的結構蛋白。最後再組裝成新的噬菌體,待噬菌體數量足夠多的時候,這個租借的工廠也就失去了它的價值,噬菌體會讓細菌解體破裂最終釋放。

自然界中的噬菌體廣泛存在,甚至於我們的身體內都大量的存在著噬菌體,尤其是細菌聚集的地方我們的腸道。為了實現藉助細菌繁殖,它們自身的這種結構最為適應,既簡單又較為實用。與其說它像納米機器人,倒不如說納米機器人是仿照噬菌體來製作的。

噬菌體除了這種比較機械化的結構有頭有尾,還有整體呈現出線狀的噬菌體,它們的外形就比較常規了。至於說噬菌體為什麼長得這麼機械,只能去問它的DNA了。看完這個西瓜視頻,一定漲知識了吧?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訪問西瓜視頻創作人,了解生活中的科普冷知識。

相關焦點

  • 研發天然溶栓納米機器人,「祝康生物」要將前沿醫學科研成果快速轉化
    目前,納米機器人已被視作是未來生物醫療科技領域的重要方向,能在醫療領域有諸多應用,包括藥物的靶向運輸、手術的精準操作、疾病的精準診斷以及解毒等。通俗來講,納米機器人是一種可以進入人體內特定目標的醫療治療工具。到達目標後,這些小機器便可發揮作用,比如輸送藥物或者實時的了解藥物的作用情況。在完成這些目標後,納米機器人還能不留痕跡地被降解。
  • 「納米」可重構的活性液態金屬遊動納米機器人集群
    液態金屬,尤其是鎵以及鎵合金,在室溫下即可呈液態,具有流動性、黏度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熱導率等特性,這些特性使得鎵基液態金屬在軟物質材料、智慧機器人和可穿戴器件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提出了模擬自然界中蒲公英花生長過程的可重構非平衡液態金屬納米集群的研究成果。
  • 具有永生之力的生物,付出了什麼慘痛的代價?西瓜視頻為你揭秘
    電鰻,電鰻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亞馬遜地區,一般都會生存在潛水的池塘,或者是水比較渾濁的岸邊。電鰻身體內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放電細胞,當神經被刺激時就會產生電流,電鰻的體內從頭到尾全部是這種特殊的細胞,就像一整個串聯在一起的電池
  • 它們有怎樣的特殊作用?西瓜視頻模型法了解知識
    確實不會呀,根據老原兒的視頻講解,這還得要歸功於蒼蠅寶寶身體裡面的一個比較特殊的構造,就是它們的消化系統。就算不幸有那麼一些細菌被大部隊放棄,遺留在蒼蠅寶寶的身體裡面,也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因為蒼蠅寶寶體內分泌出來的一種抗菌肽會負責將這些細菌進行再一次給分解掉。
  • 這種地球生物竟活了5000多年?西瓜視頻探索自然界最奇怪的樹
    那麼自然界裡有哪些最奇怪的樹呢?西瓜視頻創作人奧德修斯號帶你看看都有誰,你認得幾個?狐尾松是世界上最長壽的生物之一,可是它的長壽卻是一種情非得已。和其他樹木不同之處在於,狐尾松大多數生長在環境非常惡劣的地方,比如巖石堆或者荒山上,這些地方土壤貧瘠,營養缺失,因此樹幹和樹枝的形狀大多比較詭異,是因為它們的那些枝幹裡的組織都已經壞死了。
  • 抖音快手「脫鉤」短視頻
    這一脫鉤儀式在最近完成爆發,據「Tech星球」報導,9月28日,抖音在最新的13.1版本中,將「抖音短視頻」中的「短視頻」關鍵詞剔除,僅顯示為「抖音」APP。固有標籤的褪去,往往意味著新的增長階段。2013年7月,快手在產品名稱中去掉「GIF」標籤,並開啟日活年增長100倍的奇蹟。
  • 自然界中存在天然形成的拓撲絕緣體
    本報訊 據《自然》網站3月8日報導,最近,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固體研究所科學家發現,自然界中也存在天然形成的拓撲絕緣體,而且比人工合成的更純淨。這一發現對建造自旋電子設備具有促進作用,並有助於設計開發用電子自旋來編碼信息的量子計算機。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出版的《納米快報》上。
  • 千萬級大V獨家合作,西瓜視頻用什麼吸引創作人?
    西瓜視頻的內容生態建設駛入深水區。7 月 27 日,西瓜視頻與李永樂老師展開獨家深度合作,李永樂將成為西瓜科普超能計劃發起人。據了解,西瓜視頻還將大力扶持更多和李永樂老師一樣的科普創作人,擴大科普創作人「生態圈」。自去年,西瓜視頻重新「瞄點」,平臺 PUGC 生態建設的步伐提速明顯。
  • 首個可生物降解的納米機器人誕生,用磁場就能控制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英文版APP現已上線,年度訂閱用戶每周直播科技英語講堂,還有科技英語學習社區哦~)近日,香港中文大學的張立教授和曼徹斯特大學 Kostas Kostarelos 教授帶領的研究小組推出一款可生物降解的納米機器人,未來可用於診斷疾病或者向人體內輸送藥物
  • 「一蕉獨霸」的「三倍體生物」大麥克香蕉是如何滅絕的
    -芭蕉屬」草本植物·香蕉的起源香蕉的歷史非常悠久,我們的祖先可能在幾萬年前就已經注意到它們了,許多熱帶、亞熱帶地區都有這種 「芭蕉科-芭蕉屬」的草本植物存在,但是它們的存在,當初還是沒有能夠引起我們祖先的注意,因為野生的香蕉其實真的太不好吃了,現在我們拿到一個香蕉可以輕鬆地把它剝開,個頭小一點的我們可以一口吞下去,一點也不費勁,但野生的香蕉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先且不論
  • 遊動微納機器人的醫療開發,搭建基於納米機器人的免疫系統
    如果縮小成納米尺度,你身邊就不是水,而是一種非常濃的糖漿,所以你無法打破時間對稱性,實現運動。」科學家發現,自然界有很多微納米尺度的東西可以實現遊動,比如分子馬達、生物馬達,還有細菌、精子等,它們通過在擺動過程中產生不對稱的區域流體場向前運動。基於這個原理,很多人開始提出了一系列遊動微納米機器人,進行生物醫學研究。
  • 吸貓擼狗已經過時,現在最流行的是「吸魚」
    幾天前,東京遊戲展 TGS 上的一段「美女機器人」視頻火了,大家紛紛表示想要領一個機器小姐姐回家,但過後被證實那只是真人假扮的。不過,科學家雖然在造人形機器人上比較弱,但在造其他仿真機器人方面技巧相當高超。
  • 西瓜視頻帶你認識地球上吃細菌的病毒,外形如同外星機器
    看到這個噬菌體的名字我們就知道這傢伙不一般,一起來看看西瓜視頻創作人是如何分享關於噬菌體的知識的。;特別其多面體的外形也透露出一股賽博朋克的風格,越發地像一個外星機器,完全不像自然界的生物更像人造物。但是,事實上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會有噬菌體的存在。在我們的身上噬菌體的數量可多達到數10億隻,但是噬菌體只會擊殺特定細菌,並不會對人類造成威脅。
  • 石墨烯未來晶片最佳材料速度或比矽基晶片快100倍「西瓜視頻」
    首先說明,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石墨烯是真實存在,是碳的四種同素異形體之一,而且是2004年被英國的兩位科學家發現的,這兩個科學家並因此在2010年獲得了諾貝爾獎。但是石墨烯是一種單層的石墨,所以要進行批量生產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到現在也還沒有進行大規模的量產。
  • 這種只存在於魔幻世界的奇景你見過嗎?西瓜視頻探索未知景觀
    自然界裡的奇觀多了去了,要真給它們排個順序,普通人知之甚少可沒那個閒心,但是西瓜視頻創作人奧德修斯號給我們展現了強大的自然創造力,將十種最罕見的自然景象羅列播出,一起來看看他都安排了哪幾位"明星"出場吧。第一個是閃電,平日裡我們僅在下雨天聽到雷聲,然後一道道閃電撕裂了天幕,但是在委內瑞拉的卡塔通博,卡塔通博閃電是那麼的與眾不同。
  • 【Brain】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最新進展:讓機器人做腦機接口手術;讓猴子也能玩遊戲,這次可謂賺足了眼球!
    近幾年,馬斯克的腦機接口研究公司 Neuralink 可謂是賺足了大家的眼球。2019 年 7 月,Neuralink 發布了其首款產品,用到了「腦後插管」的新技術。2020 年 8 月 Neuralink 又推出了一款新的產品 the Link v 0.9 版。
  • 信誓蛋蛋獨家籤約西瓜視頻 ,開啟「追瓜」之旅
    「從太空扔下一個西瓜,並抓到它」,難度有多大?視頻創作人信誓蛋蛋以這樣一個瘋狂的創意,正式官宣了和西瓜視頻達成獨家合作。在全網擁有1500萬粉絲的信誓蛋蛋,在西瓜視頻開啟了全新的職業生涯。
  • 研發天然溶栓納米機器人,要將前沿醫學科研成果快速轉化
    目前,納米機器人已經被認為是未來生物醫學科學技術的一個重要方向。它們可用於許多醫學領域,包括藥物靶向輸送、手術的精確操作、疾病的精確診斷和解毒。一般來說,納米機器人是醫療工具,可以進入瞄準人體內的特定目標。到達目標後,這些小型機器可以發揮作用,例如輸送藥物或實時了解藥物的作用。
  • 西瓜視頻舉辦「創作人之夜」 盛典 29位年度創作人揭曉
    8月21日,西瓜視頻「創作人之夜」盛典在上海舉行。短視頻、遊戲、直播三大賽道,共計29個西瓜視頻年度創作人獎項在當晚揭曉。短視頻賽區共囊括14個品類,包括旅遊、vlog、時尚、音樂、三農等,每個細分領域評選出一位最佳創作人。
  • 未來可期,我國第3代半導體突破,矽基晶片迎來輝煌「西瓜視頻」
    性能更高,耐高溫的第三代半導體隨著半導體行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半導體材料的升級也迎來了新的變化,就是是5G通信一樣,很多國家和企業都在爭先恐後的進行自己的第三代半導體研發,相比前兩代而言,除了性能和功耗的優化之外,也被要求使用在一些特殊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