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紐約州科研專家新羅謝爾研究發現,噬菌體可以減少肺部細菌的生長,從而限制體液積聚,這可以降低受COVID-19新冠病毒影響的患者死亡率。在人們的印象裡,細菌、病毒等微小的東西都是同一個樣子,大多都是圓圓的。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種非常奇特的自然界產物,它就是噬菌體。顧名思義,噬菌體是一種以細菌作為宿主的病毒。下面我們跟隨西瓜視頻創作人「見世屋」,一起了解下噬菌體這種特別的生命體。
噬菌體是一類病毒的統稱,它們主要的寄生目標是特定的某些細菌,噬菌體的寄生可以導致細菌的破裂。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噬菌體對於一些危害人體健康的細菌來說就是噩夢,因此也可以說噬菌體是人類的好朋友。它們構成比較簡單和其它病毒相同就是由遺傳物質和蛋白質構成,但是噬菌體又被稱為自然存在的納米機器人,就是由於它們的外形結構太過於機械。
噬菌體的頭部一般是正二十面體,遺傳物質DNA或者RNA儲存在頭部,在幾何學立方對稱結構中二十面體很特殊,和應用的「材料」相比相對來說具有最大的容積,可以承載最多的遺傳物質。噬菌體的繁殖方式分兩種,一是直接把自己的遺傳物質注射到細菌中進行編碼蛋白質並且複製,形成更多的噬菌體,最終破解細菌而出;第二種是直接把自己的遺傳物質整合到細菌的染色體上,隨著細菌的分裂,噬菌體的遺傳物質也被遺傳到新的細菌上。
噬菌體吞噬細菌的過程有這樣幾步:1.吸附、2.注射、3.合成、4.裝配、5.釋放
高效的完成這幾步,噬菌體的特殊結構起到主要作用,而細菌就像是噬菌體租借的一個「零件製造工廠」,用細菌的原材料製作自己需要的遺傳物質或者身體的結構蛋白。最後再組裝成新的噬菌體,待噬菌體數量足夠多的時候,這個租借的工廠也就失去了它的價值,噬菌體會讓細菌解體破裂最終釋放。
自然界中的噬菌體廣泛存在,甚至於我們的身體內都大量的存在著噬菌體,尤其是細菌聚集的地方我們的腸道。為了實現藉助細菌繁殖,它們自身的這種結構最為適應,既簡單又較為實用。與其說它像納米機器人,倒不如說納米機器人是仿照噬菌體來製作的。
噬菌體除了這種比較機械化的結構有頭有尾,還有整體呈現出線狀的噬菌體,它們的外形就比較常規了。至於說噬菌體為什麼長得這麼機械,只能去問它的DNA了。看完這個西瓜視頻,一定漲知識了吧?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訪問西瓜視頻創作人,了解生活中的科普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