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社交平臺不但深刻影響了流行音樂,更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音樂的創作方式。
TikTok上的「合拍(duet)」功能創造了無數的流行趨勢,現在,一些音樂家開始用這個功能在創作早期搜集靈感。美國創作型歌手兼唱片製作人Charlie Puth今年以來一直在進行這樣的嘗試。
2月以來,Puth陸續在平臺上發布新創作的旋律,一些是簡單的鋼琴曲,一些加入了電聲混音。在這些短視頻裡,Puth穿著隨意、在鍵盤上彈奏,並發起了標籤挑戰#writethelyrics,邀請粉絲們為旋律填詞。
歌手Puth在TikTok發布新創作的旋律,邀請粉絲填詞,並與粉絲進行合拍互動。
視頻發布幾天之內,數百名TikTok用戶回應了Puth的挑戰,他們在頻幕上打出自己創作的歌詞,並跟隨Puth的旋律起舞。一個用戶名為jimmy12345_jim的女孩為了這首歌創作了四個不同版本的歌詞,用戶karmaxlv創作的說唱獲得了4百萬的點讚。
Puth最終選擇了@benhouselog!寫的歌詞,他在家的閣樓裡邊唱邊跳,講述了一個男孩因背叛所受的傷害。Puth則在自己家裡,用@benhouselog!的歌詞錄製了完整的片段,並跟粉絲的視頻進行了「合拍」,這個「合拍」視頻獲得了820萬點讚,以及近五萬條的回覆。
此後,Puth還發布了多次這樣的互動。與傳統音樂推廣不同的是,Puth並沒有趁著人氣發行這些歌曲,而是將其留在TikTok上供人們欣賞。
在TikTok上創建音樂並邀請粉絲填詞也成為了一種新的音樂創作形式,到目前為止,填詞挑戰#writethelyrics的觀看量已達到38億次。
填詞挑戰觀看量已達到38億
音樂宣發人Eric Fritschi曾為Diplo和Major Lazer等大牌歌手策划過很多宣傳活動。他認為,TikTok這種新的形式不僅拉近了粉絲與歌手的距離,同時真正給唱片公司的運作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益處。
「按照舊的運作模式,唱片公司需要製作所有內容、設定好MV的故事情景,然後推送給人們,希望他們能夠喜歡,但卻幾乎在發布前得不到任何反饋。但是現在,歌曲發布之前我們就可以知曉粉絲是否喜歡或者是否有所期待,」Fritschi表示。
Fritschi預計,就一張音樂專輯的宣傳企劃而言,營銷團隊只製作了十分之一的宣傳文案,「剩下十分之九由粉絲的貢獻完成」,他們在Twitter上發文、在TikTok上隨著歌曲起舞。
近期,在TikTok上走紅的說唱歌手Ashnikko與聲樂設備公司Beats合作發起一項活動,Ashnikko邀請粉絲參與她的新單曲「Daisy」的MV視頻創作,要求他們從新款Beats耳機中獲取靈感,創作視頻片段。
共同創作的音樂類型不僅限於流行作品,百老匯風格的音樂劇也在TikTok演化為成為動人的多人創作作品。
一位27歲的紐約音樂劇導演Daniel Mertzlufft在TikTok上發布了一首名為「超市裡的爭吵"(Fighting in a Grocery Store)的歌曲,在這個不足六十秒的視頻中,他站在兩排虛擬貨架中獨自放聲歌唱。
Mertzlufft此前的視頻也經常引發他人的合拍創作,但這首歌的反應超出了他的預料。TikTok用戶們不僅增加新的音節與和弦,更是創造了很多新的角色加入了表演,有父親、母親、孩子,甚至一些用戶將自己設定為貨架上的一瓶罐頭湯、超市裡的推車,用合拍的形式加入了演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