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改變音樂創作 幫助音樂家加強與粉絲合作

2020-12-07 騰訊網

短視頻社交平臺不但深刻影響了流行音樂,更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音樂的創作方式。

TikTok上的「合拍(duet)」功能創造了無數的流行趨勢,現在,一些音樂家開始用這個功能在創作早期搜集靈感。美國創作型歌手兼唱片製作人Charlie Puth今年以來一直在進行這樣的嘗試。

2月以來,Puth陸續在平臺上發布新創作的旋律,一些是簡單的鋼琴曲,一些加入了電聲混音。在這些短視頻裡,Puth穿著隨意、在鍵盤上彈奏,並發起了標籤挑戰#writethelyrics,邀請粉絲們為旋律填詞。

歌手Puth在TikTok發布新創作的旋律,邀請粉絲填詞,並與粉絲進行合拍互動。

視頻發布幾天之內,數百名TikTok用戶回應了Puth的挑戰,他們在頻幕上打出自己創作的歌詞,並跟隨Puth的旋律起舞。一個用戶名為jimmy12345_jim的女孩為了這首歌創作了四個不同版本的歌詞,用戶karmaxlv創作的說唱獲得了4百萬的點讚。

Puth最終選擇了@benhouselog!寫的歌詞,他在家的閣樓裡邊唱邊跳,講述了一個男孩因背叛所受的傷害。Puth則在自己家裡,用@benhouselog!的歌詞錄製了完整的片段,並跟粉絲的視頻進行了「合拍」,這個「合拍」視頻獲得了820萬點讚,以及近五萬條的回覆。

此後,Puth還發布了多次這樣的互動。與傳統音樂推廣不同的是,Puth並沒有趁著人氣發行這些歌曲,而是將其留在TikTok上供人們欣賞。

在TikTok上創建音樂並邀請粉絲填詞也成為了一種新的音樂創作形式,到目前為止,填詞挑戰#writethelyrics的觀看量已達到38億次。

填詞挑戰觀看量已達到38億

音樂宣發人Eric Fritschi曾為Diplo和Major Lazer等大牌歌手策划過很多宣傳活動。他認為,TikTok這種新的形式不僅拉近了粉絲與歌手的距離,同時真正給唱片公司的運作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益處。

「按照舊的運作模式,唱片公司需要製作所有內容、設定好MV的故事情景,然後推送給人們,希望他們能夠喜歡,但卻幾乎在發布前得不到任何反饋。但是現在,歌曲發布之前我們就可以知曉粉絲是否喜歡或者是否有所期待,」Fritschi表示。

Fritschi預計,就一張音樂專輯的宣傳企劃而言,營銷團隊只製作了十分之一的宣傳文案,「剩下十分之九由粉絲的貢獻完成」,他們在Twitter上發文、在TikTok上隨著歌曲起舞。

近期,在TikTok上走紅的說唱歌手Ashnikko與聲樂設備公司Beats合作發起一項活動,Ashnikko邀請粉絲參與她的新單曲「Daisy」的MV視頻創作,要求他們從新款Beats耳機中獲取靈感,創作視頻片段。

共同創作的音樂類型不僅限於流行作品,百老匯風格的音樂劇也在TikTok演化為成為動人的多人創作作品。

一位27歲的紐約音樂劇導演Daniel Mertzlufft在TikTok上發布了一首名為「超市裡的爭吵"(Fighting in a Grocery Store)的歌曲,在這個不足六十秒的視頻中,他站在兩排虛擬貨架中獨自放聲歌唱。

Mertzlufft此前的視頻也經常引發他人的合拍創作,但這首歌的反應超出了他的預料。TikTok用戶們不僅增加新的音節與和弦,更是創造了很多新的角色加入了表演,有父親、母親、孩子,甚至一些用戶將自己設定為貨架上的一瓶罐頭湯、超市裡的推車,用合拍的形式加入了演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海外網

相關焦點

  • 粉絲為新歌填詞、拍 MV? 音樂家用 TikTok 開拓新創作方式
    來源:金融界網站短視頻社交平臺不但深刻影響了流行音樂,更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音樂的創作方式。TikTok 上的 「合拍(duet)」功能創造了無數的流行趨勢,現在,一些音樂家開始用這個功能在創作早期搜集靈感。
  • 線上線下音樂不停息 00後音樂家亮相
    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古典音樂行業的原有生態,但北京國際音樂節面對新挑戰,依然向前跨出了一大步。」新看點京鄂兩地音樂家呈現抗疫新作品不僅線上音樂令人嚮往,線下音樂會同樣值得期待。除了傳統的晚間音樂會,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延續了2019年策劃推出的午間音樂會,面向白領和廣大市民,讓古典音樂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得以生長。2020年,新冠疫情讓武漢這座城市牽動億萬中國人民的心。10月10日,北京國際音樂節與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聯合委約武漢籍作曲家鄒野創作了聲樂及合唱交響曲《無題——獻給2020》,將在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幕音樂會上迎來世界首演。
  • 天體運行與音樂創作No.1
    在科學家不斷探索宇宙深處的奧秘的同時,音樂家也試圖將自己對於空間、宇宙的認識與音樂創作相融合。天體運動作為從古希臘時期就被持續研究的科學概念,不單對科學家有著持久的吸引力,也激發起音樂家們無限的創造力。本文主要探討音樂史中各個階段中體現的對空間、宇宙的認識,並重點討論了音樂家們對天體運行和音樂創作之間神秘關聯的認識以及當前空間探索對音樂藝術發展的意義。
  • 當人工智慧變成音樂家,人類還能否守住藝術與情感的最後高地?
    許多程序軟體甚至可以幫助音樂家實驗新的想法,找到最佳的情感語境,將音樂融入現代媒體,並從中獲得樂趣。實際上,人工智慧創作音樂的歷史遠比人們想像的要長。根據人工智慧科學家奧列斯·哈克納介紹,早在1957年,兩位科學家萊亞倫·希勒和倫納德·艾薩克森嘗試編寫出了名為「伊利亞一號」的智能程序,而它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完全由人工智慧創作的音樂作品,名叫《伊利亞組曲(為弦樂四重奏而作)》。
  • 專欄 | 天體運行與音樂創作(上)
    霍爾斯特《行星組曲》之「木星」早在古希臘時期,畢達格拉斯與柏拉圖就認為,音樂與天文學密切相關,即樂音和節奏體系必然體現天體之和諧,並同宇宙相對應。柏拉圖在《天體音樂》的美妙神話中將這一創想用詩歌的形式表達出來——天體音樂是行星運轉而產生的音樂,只是人類無法聽到。
  • 冷科學:音樂即興創作培訓可以教你的大腦不同思考
    現在,在「 音樂心理學 」雜誌的一項新研究中,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表明,熟練的即興演奏者比具有有限即興經驗的音樂家更能區分可以在一段音樂中互換使用的和弦和不能用的和弦。此外,當即興演奏者認識到不適合替換的和弦時,他們的大腦表現出與非即興音樂家不同的電活動模式。
  • 舒伯特鋼琴音樂創作特點
    浪漫主義鋼琴音樂代表音樂家浪漫主義時期的主要代表作曲家有舒伯特、孟德爾頌、舒曼、蕭邦、李斯、 特、勃拉姆斯等。他們創作出了許多不朽的作品,這些作品大多詩情畫意、』 盪氣迴腸。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與探索,最終使鋼琴作品的曲式結構和聲\。語言、音響效果和音樂表現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極大地豐富了鋼琴作弋品的音樂內涵和藝術表現力。
  • 當AI都能創作音樂,人類是否會徹底淪為算法的奴隸?
    與此同時,谷歌也有自己的AI音樂研究項目,名為Magenta,而索尼位於巴黎的計算機科學實驗室也設有類似項目,名為Flow Machines。不論隸屬於企業還是研究機構,這些團隊都想解答同一個問題:機器能否憑藉神經網絡等AI技術,以人類創作的音樂庫為培訓素材,學會自創音樂?但這些企業的嘗試也引出了另一個問題:若機器可以創作音樂,這對專業的人類音樂家意味著什麼?
  • 音樂改變孩子未來 菲蓓爾"音樂小毛頭"網際網路學習平臺發布會
    發布會邀請了音樂、文化、教育、中小企業管理協會等各界人士,大家現場一起重溫了漢高天泓十年音樂教育探索之路,並於現場發布了一款基於網際網路全新打造的「學、玩、演、遊、用」五位一體的兒童音樂啟蒙教育產品——「菲蓓爾音樂小毛頭」學習平臺。
  • 曲風明朗輕快的古典音樂大師,享譽世界的音樂家
    其實莫扎特對我們來說是最不陌生的一位音樂家,也是最親切地一位。當年紅極一時的《不想長大》就是根據莫扎特的第40號交響樂改編的。莫扎特,1756年,出生在奧地利,1791年維也納去世,享年35歲。他3歲時彈鋼琴,6歲開始作曲。
  • 華人青年音樂家光澤被邀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大師課講座
    2018伯克利中美音樂論壇在北京時間12月3日,光澤生日當天,這個充滿愛的日子舉行!中國流行男歌手,實力唱作人,音樂製作人,集創作、編曲、製作、演唱於一身的青年流行音樂家光澤帶著他對音樂的熱愛受邀來到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演講《流行音樂大師課》,來到波士頓與美國伯克利中外學子,體驗這場音樂盛宴。
  • 南捷克愛樂樂團音樂家上海奏響愛的樂章
    中新網上海12月28日電 (記者 陳靜)28日,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大廳內,四位來自南捷克愛樂樂團的音樂家,在「用音樂去愛」公益活動中奏響悠揚的旋律。四位音樂家給在場醫務工作者和病患們帶來音樂盛宴的同時,也向中國人民表示了感謝:因為曙光醫院的醫生遠赴捷克,為該國民眾送去了中國傳統醫學獨有的醫術和文化。
  • 葛萊美獎音樂家奇克· 科裡亞:從來不想只做自己
    憑藉合作專輯《熱房子》(Hot House) 以及其中的樂曲《莫扎特去跳舞》(Mozart goes dancing),奇克· 科裡亞(Chick Corea) 和蓋裡· 伯頓(Gary Burton)在今年第 55 屆格萊美頒獎典禮上獲得了最佳即興爵士音樂人和最佳器樂作曲兩個獎項。科裡亞被認為是過去 40 年最重要的爵士音樂家之一,「融合爵士」的代表人物。
  • 音樂家林海個人資料簡歷一覽 林海為什麼要高調徵婚
    ­  音樂家林海為什麼要高調徵婚 音樂家林海個人簡歷介紹­  林海,應該很少人認識,但是肯定聽過那首很婉轉動聽的《琵琶語》。自1992年從事音樂製作以來,林海除了創作了大量各種類型的純音樂,影視配樂作品外,還先後幫王菲,王力宏,那英,許茹雲,黃品冠,老狼,丁薇,葉蓓,高曉松,哈輝,谷峰,阿朵,李宇春,尚雯婕,毛阿敏,謝小東,劉沁等歌手編曲製作歌曲。
  • 孔祥東:我想讓中國音樂人口多些
    1997年創辦孔祥東音樂機構至今,孔祥東感嘆做教育非常不容易,而外界對於他參與眾多社會活動、創辦教育機構也頗有微詞,不斷傳出對他「不務正業」、「是不折不扣的音樂商人」的批評。面對種種尖銳的質疑,孔祥東說:「鋼琴就是我的生命,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我做的所有事,就是為了增加中國的音樂人口。
  • 吉林一音樂家被曝著作抄襲退休教師 稱其想敲詐
    7月5日,他將剽竊他創作成果的原吉林省青年音樂家協會主席李洲和中國文聯出版社兩被告起訴到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目前法院已立案。  10載研創《中華樂譜》  韓貴富今年62歲,是一名退休音樂教師。1994年,他研究創作了一種不同於簡譜和五線譜的簡單易學的音樂記譜法。2004年10月,他的新式音樂記譜法《韓氏樂譜》誕生。
  • 網易雲音樂首張星期概念專輯《Life·live》上線
    近日,網易雲音樂獨家出品的數字專輯《Life·live》正式上線。作為網易雲音樂首張星期概念專輯,《Life·live》由花粥、焦邁奇、葵因、鬼卞、銀臨、廖俊濤、周銳7位音樂人共同加盟完成,共收錄7首全新作品,用不同的音樂色彩串聯起從周一到周日的7天。
  • 美國音樂家鮑勃·迪倫獲得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他是詩人
    在音樂評論人郝舫看來,鮑勃•迪倫首先是一位音樂家,「他的歌詞如果單獨印出來,照著讀,力量就沒有和音樂在一起時那麼大。」「但是他也是一位作家。他在遣詞造句、文字節奏感上也確實偉大。在我看來諾獎是比較傳統的,趨向比較穩定的文體風格。那這次(頒給鮑勃•迪倫)或許有一種含義,就是肯定一種比較離經叛道的美學風格。
  • 愛國音樂家德沃夏克,d小調交響樂,G大調小奏鳴曲
    德沃夏克就是在這種艱難的歲月中開始創作的。1862年,布拉格建立了國民劇場,德沃夏克參加了那裡的管弦樂隊。他在這所院劇裡整整服務了10年。當時在劇院擔任指揮的是史美塔那,史美塔那在捷克音樂界享有極高的威望,是捷克民族音樂的奠基者和創建人。德沃夏克十分崇拜史美塔那,史美塔那對德沃夏克的創作道路發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
  • 鄧紫棋和蜂鳥解約,粉絲拍手叫好,終於可以讓她好好追求音樂了
    現在很多明星都開始往歌壇方向走,但所創作出來的歌都是經過後期加工的,並不是從內心裡喜歡音樂。所以現在的樂壇可以說是比較亂的,不過今天我們不說這些,我們說一下臺灣女歌手鄧紫棋。鄧紫棋是一個比較有名的臺灣女歌手,由蜂鳥音樂有限公司做經理人,一路上來不斷的受到粉絲的認可。而所代言的廣告也是越來越多,但是鄧紫棋一路上來不偏不倚,不斷滿足自己粉絲所想的。在早期,鄧紫棋穿皮褲所展露出來的囧樣確實讓人感到滑稽,而後她就開始改變自己的穿衣風格了,現在鄧紫棋的穿衣和之前的確不是一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