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真得可以吃嗎?
最近,有人使出了神農嘗百草的精神,結結實實「演」了一部舌尖上的多肉,整理出了一部多肉口感記錄:千佛手脆脆的,像白提子的口感,不過一嘴的青草味;紅背椒草,又苦又澀;姬朧月,就用舌頭點了下,感覺口感像葡萄,但是沒味道,吃多了會噁心……那麼,多肉真的可以吃嗎?
外表萌萌的多肉,你有沒有想「咬」一口的衝動?其實,多肉植物不僅能觀賞,有的還可以用來食用和入藥。
「多肉植物除了少部分有毒外,大部分是無毒的。不過,就食用而言,目前只聽說過冰草、朧月等少數幾個品種。其他的幾種還是輕易不要嘗試,以免中毒。」一位園藝師說道。
冰草、朧月,正式走上餐桌
涼拌冰草這道菜如今已經十分平常,朧月則在臺灣十分普及,榨汁、涼拌、做色拉,味道都不錯。」園藝師表示。
根據了解,冰草是番杏科的「冰葉日中花」,特點是在葉面和莖上著生有大量大型泡狀細胞,裡面填充有液體,在太陽照射下反射光線,就像冰晶一樣,因此得名水晶冰菜。它的口感脆脆、冰冰的,略帶一點鹹味,入口即化。
而朧月則在臺灣十分盛行,也許你在臺灣根本沒聽過「朧月」這一說法,那是因為臺灣引進的石蓮花屬植物並不多,而最常見的就是朧月,所以習慣性地將它稱之為石蓮花。在臺灣,朧月最為常見的是榨汁食用,街邊小販、網上商城都可以買到,具體做法是石蓮花用榨汁機來攪碎,並加入適當的冰塊、蜂蜜(果糖)等之類加味品,如此一來可口又健康的石蓮花汁便出爐了。其次,它還可以生吃,洗淨後直接嚼食,有種酸酸微甜的滋味,還可以沾上酸梅粉或是蜂蜜後食用。此外,石蓮花梗還可以用來燉雞湯。
「美味」瓦松,在「黑暗料理界」有名
瓦松是「黑暗料理界」名聲在外的美味品種,據說味道雖然趕不上水果,但是絕對的酸甜可口,而且口感比味道更贊,多層葉片所以有很豐富的層次感。根據了解,瓦松本身便是一味中藥,在《本草綱目》中有所描述:「大腸下血,燒灰,水服一錢。又塗諸瘡不斂。」
而根據網友整理的多肉口感記錄,觀音蓮葉片表層比較厚,咬下去滿是汁水,不過滿是一股草酸味,並不怎麼好吃;桃之卵,有股淡淡的李子味,葉尖有種藥材味;藍石蓮,味道也很一般,就是草酸味帶淡甜。有些人吃了後也許會有輕微睏乏,口渴,四肢無力的不適症狀;烏木多汁爽脆,有點在吃西瓜白壤的感覺;虹之玉、乙女心咬下去汁水四溢,味道跟青草汁差不多;佛甲草又苦又澀還麻嘴;黃麗十分酸苦、生石花沾上黃油烤著吃嘎嘣脆……
「根據朋友的總結,大部分多肉並不怎麼好吃,還有中毒風險。其中,瓦松可能算是最好吃的了。」園藝師表示。
景天科齊峰錦屬、大戟科的物種有毒,不要嘗試
多肉植物多數原產於熱帶或亞熱帶地區,有近萬個品種。不是所有多肉植物都有毒,如葡萄科類具有營養價值,仙人掌類可入藥。只有景天科齊峰錦屬和大戟科的物種才有毒。例如,大戟科的麒麟掌莖葉中的白色會令皮膚出現紅腫、瘙癢等過敏症狀。景天科的玉樹枝葉均含大量的大戟脂素,人體接觸,就會引起皮膚紅腫、疼痛、起泡,若不慎濺入眼內可致失明。因此,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以上品種,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要觸碰,更不要去食用。
「整體來說,對於多肉,還是種植觀賞為主,食用並不怎麼靠譜。」園藝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