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祭日!這些不要忘記!

2021-01-08 澎湃新聞
國家公祭日!這些不要忘記!

2020-12-13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銘記歷史 · 勿忘國恥

83年前的今天,

1937年12月13日,

侵華日軍在南京城

開始了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30萬同胞慘遭殺戮。

隨著歷史車輪的遠去,

我們該如何為孩子講述這段苦難?

發生了什麼?

要思考什麼?

有哪些事情,

我們不能忘、不敢忘?

公祭日的由來,不能忘!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決議的通過,使得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紀念上升為國家層面。

我們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而不是要延續仇恨。中日兩國人民應該世代友好下去,以史為鑑、面向未來,共同為人類和平作出貢獻。

在這樣特別的一天,請你告訴孩子,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歷史的真相,不能忘!

通過幾個數字

一起重回

1937年冬天的南京……

這些數字,不能忘!

在那場慘絕人寰的屠殺中活下來的他們,

每個人都背負著血與淚的記憶。

如今,他們大多老去,

甚至離世。

見證者正在凋零,

但真相永遠不應沉沒!

這些名字,不能忘!

這些記載歷史的紀念館,不能忘!

走進這些紀念館,

讓我們重溫歷史

……

勿忘國恥!吾輩自強!

來源:網絡

原標題:《國家公祭日!這些不要忘記!》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今天,國家公祭日!這些事,一定請孩子銘記!| 特別關注
    今日,12月13日,第五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告訴孩子,這段歷史不要忘記告訴孩子,什麼是國家公祭日首個國家公祭日的由來從1994年開始,南京乃至整個江蘇省都會在每年的12月13號舉行哀悼儀式,包括撞和平鍾、敬獻花圈等等,但是這些都是停留在地方層面。
  • 國家公祭日:這些數字,中國人不該忘記!
    今天是2020年12月13日第7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2019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現場)83年前,侵華日軍佔領南京6周之內,至少 30萬人慘遭屠戮每隔 12秒,就有一位同胞失去生命萬兩金銀首飾
  • 今天,國家公祭日
    2020年12月13日,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舉行。(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攝影:白光迪 冷金明)2020年12月13日,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舉行。
  • 國家公祭日:不僅僅是一種儀式——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1937年12月到1月,在南京,歷史以血為墨、以淚為汁,用最慘烈的方式,記載了我們民族、我們國家乃至人類史上最深重的苦痛。南京大屠殺距今已八十多年,歷史滾滾,歲月長流,但歷史永存!
  • 12·13國家公祭日正式確定
    新華社攝影    閱讀提示|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昨日下午經表決通過,決定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同一天,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對此前日方的「疑惑」進行了回應。
  • 中國公祭日將動用全球最大防空警報 日媒繃緊神經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藍雅歌  李珍  環球時報記者 屠麗美】「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儀式。」11日,中國發布的這條消息令日本媒體繃緊神經。日本時事通訊社評論稱,雖然日中政府間對話和交流不斷重啟,但中國對安倍政權的歷史認識仍保持警惕。
  • 國家公祭日 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儀式(圖)
    當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將進行現場直播,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絡電視臺、中國網也將同步直播。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1937年12月13日,日本攻佔南京後持續進行6周燒殺搶掠。
  • 國家公祭日!我們要記住什麼?
    今天(12月13日),是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祭。上午,習近平出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他說:「 無論歷史的美好,還是歷史的災難,都需要真實。 我們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而不是要延續仇恨 。」勿忘國恥,「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 今天 關於「國家公祭日」 你應該知道的幾件事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今天,是第五個國家公祭日。這些問題我們需要知道—— 國家公祭祭奠誰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化學武器死難者、細菌戰死難者、勞工死難者、慰安婦死難者、三光作戰死難者、無差別轟炸死難者……這是國家公祭網主頁列出的供海內外網民悼念的幾類遇難對象。
  • 新疆奇巴隆邊境派出所開展「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為引導民警緬懷先烈、不忘國恥,新疆塔城邊境管理支隊奇巴隆邊境派出所開展「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 國家公祭日,我們應該做這幾件事
    警世鐘  今天是第二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悽厲的警報聲將再一次作為整個國家的背景音長鳴於耳畔,在將雪未雪的冬日街頭,佩戴起紫金花的南京人又佇立街頭,回首這座城市78年前最慘烈的歷史。
  • 哀悼南京30萬冤魂 國家第三次公祭死難同胞
    圖:12日,在第三個國家公祭日來臨之際,抗戰老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家屬等來到南京光華門遺址公園獻上悼念菊花/新華社  大公網12月13日訊 (記者陳旻、賀鵬飛)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國家公祭日,中共中央、
  • 2020國家公祭日是哪一天 江蘇將舉行18項紀念活動
    新華社南京11月13日電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3周年。記者13日獲悉,12月13日前後,江蘇將組織開展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為主題的18項主題教育活動。  12月13日上午10時,我國將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舉行國家公祭儀式。
  • 國家公祭日,究竟與你有什麼關係?
    12.13日,勿忘國恥的圖片刷爆了整個朋友圈。小編今天剛好又重溫了一遍《二十二》,所以打算從這部電影開始,慢慢告訴大家,究竟那段戰火紛飛日子,和現在身處太平的你有什麼關係。《二十二》,導演郭柯,上映於2017年的8月14日,這部電影主要記錄了二十二位在抗日戰爭期間被日本人強徵為性奴隸的老人的晚年生活,被強徵為性奴隸的受害者,很多人更願意用「慰安婦」來稱呼他們,為什麼這裡的「慰安婦」需要加引號,其實「慰安婦」這個叫法源於日本,是帶有自願的甚至是自發的。所以「慰安婦」這個稱呼在這裡是絕對不適用於她們的。
  • 國家公祭日「燭光祭」:熒熒燭火照亮前行之路
    國家公祭日「燭光祭」:熒熒燭火照亮前行之路 2017-12-13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楷欣   中新社南京12月13日電
  • 記第五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傳遞和平之聲
    在全場人員的靜默注視下,禮兵將國旗緩緩降到下半旗的位置——這標誌著國家公祭日系列儀式開始了。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原址曾是南京大屠殺從葬地之一-——江東門萬人坑,後來被設計為和平方舟形狀的遇難同胞紀念館。公祭儀式主會場就在「和平方舟」的前甲板位置,「船舷」的四周也就是紀念館的圍牆上方安放了數百個寫有「國家公祭」大字的黑幡,靜穆莊嚴。
  • 南京舉行國家公祭儀式 祭奠大屠殺30萬冤魂
    中新網南京12月13日電 (記者 朱曉穎 盛捷)12月13日,十時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舉行。舉行公祭儀式所在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位於南京老城南的水西門大街418號,是江東門「萬人坑」遺址。館中,仍向世人陳列著原址挖掘出的遇難者皚皚白骨。十時整,公祭儀式正式開始。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在廣場上響起,全場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在南京市中心新街口,十點整,隨著凌厲尖銳的防空警報在南京上空拉響,往日熙攘熱鬧的新街口變得靜止。
  • 南京,不會忘記|小荔枝播報
    2016年12月13日,第三個國家公祭日即將到來,讓我們一起緬懷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致敬在保衛南京這座城市中獻出生命的英雄,並且記住那段日子中伸出援助之手的國際友人。   此時,日軍正在增援,形勢極為危險,羅策群身先士卒,揮動著手槍,邊大喊「跟我來,不要做衰仔!」冒著槍炮彈雨率部衝鋒,不幸中彈殉國。
  • 紀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楹聯、詩詞作品選登
    紀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楹聯、詩詞作品選登 發表時間:2014-12-14     (新疆 張建芳)  詩詞部分  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鍾阜洪鐘警示敲,雨花淚雨漫天飄。  永銘國恥心中痛,屢見冤魂夢裡招。  肆虐屠城傷未愈,隔洋拜鬼恨難消。  任他小丑興風浪,逆浪焉能抵大潮。
  • 國家公祭日|抗戰老兵夫婦堅持25年鏡頭下的悼念
    值此第六個國家公祭日來臨之際,讓我們通過兩位老人的鏡頭,共同緬懷遇難同胞。勿忘國恥,銘記歷史。1994年12月13日,南京首次公開集會悼念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儀式。(齊魯網發 劉健芝 祁恩芝 攝)1996年8月15日,日本訪華團成員在悼念廣場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