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不會忘記|小荔枝播報

2020-12-07 荔枝網新聞

  南京大屠殺,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我們無論走多遠,都不會忘記這個日子。

  2016年12月13日,第三個國家公祭日即將到來,讓我們一起緬懷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致敬在保衛南京這座城市中獻出生命的英雄,並且記住那段日子中伸出援助之手的國際友人。

  ◆ ◆ ◆

  1937年,寒冷的金陵城內,日軍長達40多天的大屠殺,30萬同胞慘遭殺戮,無數婦女遭到蹂躪殘害,無數兒童死於非命⋯⋯傾聽這些倖存者們的證言,字字血淚,以寄哀思,以記國恥。

  馬庭祿(1934—)

  親人被日軍押到江邊屠殺

  1937年日軍侵入南京,馬庭祿全家逃進金陵女子大學難民收容所。日本兵闖進難民區抓人,年僅3歲的馬庭祿藏在祖母懷中,親眼看著父親、舅舅和二姑爹被日本兵抓走。

  時隔多年,老人對當時的事仍記憶猶新:

  「我親眼看到我的父親被日軍用繩子捆綁著押上大卡車,日本兵還喊著:苦力的幹活⋯⋯從此再沒有回來,聽說都拉到江邊用機槍屠殺了。」

  「另外一位姑爹躲在中華門內的一處防空洞,大姑爹被日本兵當場用刺刀戳死了,姑媽和一些婦女也被日本兵糟蹋了。」

  每每提及傷心往事,老人總忍不住落淚。

  夏淑琴(1929—)

  我和妹妹從死人窩出來

  1937年12月13日,夏淑琴全家9口人中7人慘遭日軍殺害,時年8歲的夏淑琴在身中3刀後,因昏死過去倖免於難。

  夏淑琴回憶起當時的情形:

  「一進來就拿槍把我父親打死了,把媽媽懷裡的孩子搶下來活活砸死。」

  「大姐、二姐被輪姦後又被日本兵用刺刀刺死。日本兵還將我外婆的竹手杖插進了大姐的下身裡。」

  「我被4歲妹妹的哭聲驚醒,看到周圍全是親人的屍體,我們倆哭喊著要媽媽⋯⋯」

  △ 夏淑琴狀告日本右翼作家

  在戰後南京審判日本戰犯軍事法庭上,夏家的慘痛經歷被作為證據採用。

  常志強(1928—)

  母親擠盡生命最後一滴乳汁

  1937年12月14日,南京淪陷第二天,在常志強一家逃往難民區的途中,日本兵拿著刺刀追上了他們⋯⋯

  常志強在口述證言中說到:「那時我母親抱著2歲的小弟弟,胸部被刺一刀,還不肯放下弟弟,接著日軍又刺一刀,母親丟掉弟弟,躺倒在地上,胸口咕咕地冒出了鮮血,小弟弟還爬著哭著要在母親懷裡吃奶。」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外廣場,其中一尊最讓人悲憐:被刺多刀的母親將最後一滴奶餵給嬰兒,不遠旁無助痛哭的孩子,正是常志強。

  岑洪桂(1924—)

  我未滿2歲的三弟被活活燒死

  1937年的冬天,日軍開始連續轟炸南京,岑洪桂一家人在城牆根上一個洞裡躲過一劫。日軍進城後,殘忍地放火燒了岑洪桂家賴以棲身的稻草房⋯⋯

  這是岑洪桂血淚的童年:

  「當時未滿2歲的三弟岑小三在屋內睡覺,因日軍阻止父母返回屋內,三弟被活活燒死。」

  「我當年13歲,日軍叫著:孩子大大的好!將我推入火海,我的褲腿被點燃,腿部被燒傷,至今留有傷疤。」

  △ 岑洪桂老人腿上的傷疤

  2013年,岑洪桂老人前往熊本、長崎、福岡等地進行證言:「每次碰到否認歷史的人,我都會說請他到南京來看看,到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看看現實,看看那些成堆的白骨!」

  ◆ ◆ ◆

  如今彈孔猶在的中華門、被炮火炸塌的光華門、化為廢墟的太平南路⋯⋯一寸山河一寸血,在這些地方,8萬中國守軍與20萬日軍激戰12天,超過40%的將士殉國。

  蕭山令(1892—1937.12.13)

  犧牲時,半截身立在江水中

  蕭山令,湖南益陽人,1937年南京保衛戰時任憲兵副司令,兼任警備司令部防空司令和首都警察廳長,是南京保衛戰犧牲的最高級別指揮官。

  1937年12月13日早晨,大批日軍殺奔下關而來。蕭山令振臂高呼「成功成仁,今日是也」,率領所剩無幾的官兵與敵人白刃格鬥。

  △ 蕭山令將軍墓

  蕭山令身中數彈,半截身子立於江水之中,壯烈殉國。

  朱赤(1903—1937.12.12)

  最後時刻,引爆數百手榴彈

  朱赤是江西修水人,在淞滬會戰中晉升為少將旅長。

  1937年12月12日下午,部隊損失殆盡,朱赤命士兵打開幾十箱手榴彈蓋子,用繩串連導火索,待日軍進至陣地前沿時全部引爆,敵人遺屍遍地。

  △ 南京保衛戰

  日軍再次發動組織進攻時,朱赤彈盡糧絕,肚腸也被炸出,不幸中彈殉國。

  高致嵩(1898—1937.12.12)

  耳朵被咬掉,仍和日軍拼刺刀

  1937年12月,高致嵩率部參加南京保衛戰,扼守南京南大門雨花臺左翼。

  △ 雨花臺碉堡群是南京保衛戰的主要陣地

  戰鬥進行到12日,短兵相接中,高致嵩耳朵被咬掉一隻,鮮血直流,他顧不上包紮,忍著劇痛迎接更激烈的戰鬥。

  混戰在12月12日下午逐漸停息。在日軍多次增援下,高致嵩所率的264旅官兵彈盡援絕,壯烈殉國。

  易安華(1900—1937.12.12)

  寫下告妻兒書,與親人訣別

  易安華是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奉命守衛南京光華門一帶。出徵前,他把妻子兒女送回江西宜春老家,並在告別時毅然寫下告妻兒書:「你等著領我的撫恤金,贍養家小。」

  南京保衛戰中,日寇在炮火掩護下衝入光華門,易安華率領259旅將士殊死抵抗,但因缺口太大,日軍突入,陣地失守。

  △ 南京保衛戰光華門堡壘遺址

  △ 南京保衛戰城牆全線交戰示意圖

  戰鬥中,始終釘在城牆指揮的易安華,不幸被2顆子彈擊中,墜落護城河。

  羅策群(1893—1937.12.12)

  「弟兄們跟我來,不要做衰仔」

  1937年12月羅策群參加南京保衛戰,代理師長,在南京湯山一帶阻擊,率部血戰兩天兩夜,傷亡慘重。

  △羅策群一家四口合影

  12月12日,南京城被日軍攻破。羅策群率部出太平門,沿寧杭公路突出重圍,奉命打前鋒。羅策群幾次督隊撲敵,均未衝破封鎖線。

  此時,日軍正在增援,形勢極為危險,羅策群身先士卒,揮動著手槍,邊大喊「跟我來,不要做衰仔!」冒著槍炮彈雨率部衝鋒,不幸中彈殉國。

  ◆ ◆ ◆

  在那些腥風血雨的日子裡,眾多國際友人也冒著風險,以各種方式保護南京民眾,並記錄下日本侵略者的殘暴行徑。請記住他們,見證那段黑暗歲月中的人性之光,儘管微弱,但永不熄滅。

  約翰·拉貝(1882—1950)

  中國的辛德勒

  南京大屠殺期間,約翰·拉貝與多位國際友人共同發起建立「南京安全區」,為20多萬中國平民提供避難場所。

  △ 拉貝故居

  在那個寒冷的冬天,這位生於漢堡的德國商人打開了自家的大門,收容了600多中國難民;他自己捐出存款湊錢向軍隊套購高價軍糧,以保證更多的人不被餓死凍死⋯⋯

  △ 《拉貝日記》

  約翰·拉貝寫下的《拉貝日記》,成為戰後清算日軍戰爭責任的一個重要證據,也被公認為研究南京大屠殺事件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史料。

  約翰·馬吉(1884—1953)

  用影像和文字記錄暴行

  南京大屠殺期間,美國人約翰·馬吉擔任了南京安全區委員會委員,設立難民傷兵醫院,參與救援了20多萬面臨被屠殺的中國人。

  △ 圖左:約翰·馬吉的兒子捐贈父親的攝影機給江東門紀念館 圖右:約翰·馬吉曾用於拍攝日軍暴行的16毫米攝影機

  馬吉在南京期間,常常冒著生命危險,用16毫米攝影機秘密地將日寇在南京的暴行拍攝下來。1937年12月21日,他在鼓樓醫院拍攝到一名正在被救治的病人,是當年懷有6個月身孕的李秀英,因反抗日本兵強暴,她身中37刀。

  △ 約翰·馬吉鏡頭下的李秀英

  約翰·馬吉先後拍攝了4盤膠片,總時間為105分鐘,是留存至今的有關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唯一動態畫面。

  喬治·費奇(中文名費吳生,1883—1979)

  暴行真相的揭示者

  喬治·費奇,一位美國人,出生於中國,他的一生大部分時間也都在中國度過。1937年11月,他參與籌建南京國際安全區,任總幹事,主持難民救濟工作。

  南京淪陷後,約翰·馬吉用家用攝像機拍攝了日軍暴行。1938年1月,8盤16毫米膠片的珍貴膠片被費吳生縫在駝毛大衣的襯裡內,秘密帶往上海,並製作了4份拷貝。

  △ 1946年,審判日本甲級戰犯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東京審判期間,費吳生將這部分歷史影像呈堂證供,控訴日軍暴行。

 羅伯特·威爾遜(1906—1967)

 為南京縫合創傷

  1937年冬天,南京,超過30萬同胞在日軍的屠刀下遇難。成千上萬死裡逃生的難民,身負刀傷、槍傷、燒傷,危在旦夕。美籍醫生羅伯特·威爾遜,是當時南京城裡惟一的外科醫生。

  僅在12月14日,日軍入城的第二天,他就做了11臺手術。到了12月18日,需要他直接治療的傷員多達150人。由於過度勞累,為了支撐著完成手術,威爾遜甚至用針筒往自己的身體裡注入激素。

  △ 羅伯特·威爾遜在鼓樓醫院醫治被日軍擊傷右腿的14歲兒童。

  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威爾遜作為南京大屠殺審判第一位證人,出庭作證。

  ◆ ◆ ◆

  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

  只有不忘記,才能從中汲取教訓;

  只有不忘記,才能珍視來之不易的和平;

  只有不忘記,才能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文中所說之人很多已經逝去,文中所列之事也許並不宏大,但希望所有人都能意識到,我們有義務為人類的和平作出些微努力,這樣的種子在未來一定會生根,發芽,壯大⋯⋯

  ◆ ◆ ◆

  12月13日,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將推出《國之祭·2016》——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特別節目

 

  小荔枝邀你點燃燭光

  並寫下#一句話公祭#

  銘記歷史,珍視和平,你有什麼話想說?

  參與方式

  1、識別下面的二維碼進入#一句話公祭#活動頁面,寫下你的留言。

  2、微博:編輯入#一句話公祭#+文字及圖片,並@江蘇新聞

  3、新聞客戶端:登錄「荔枝新聞」客戶端,進入「國之祭·2016」專區,參與互動留言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珍愛和平,圓夢中華

  國家公祭日,我們以此告慰逝者

  永勵後生!

相關焦點

  • 荔枝說:南京夜景名片全亮相!夜空中最亮的城
    荔枝新聞專稿(小編/周小二)   今天,一組小情侶在南京各個地標拍攝高難度姿勢的虐汪照火了
  • 番荔枝怎麼吃?番荔枝的吃法
    番荔枝又被叫做釋迦果,佛頭果,賴球果,因為番荔枝的果實的外形比較像荔枝,所以才被叫做番荔枝。番荔枝的果實一般是圓球形或者心狀圓錐形,顏色是黃綠色,成熟的季節一般是在11月,因此現在也就是番荔枝大量上市的季節。
  • 刺果番荔枝 常吃刺果番荔枝有什麼好處
    荔枝大家都是知道的,一種水果,有的人愛吃,有的人不愛吃,但您吃過刺果番荔枝嗎?您知道經常吃刺果番荔枝對癌症病人有什麼好處嗎?您知道刺果番荔枝怎麼吃更健康、更營養嗎?不知道的話,那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有關刺果番荔枝的營養價值的知識吧。刺果番荔枝的好處我們都知道吃水果的好處是非常多的,那您知道經常吃刺果番荔枝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呢?
  • 創新路況播報,優駕推出全新人工智慧小U
    當前車載智能obd市場已經初具規模,優駕車載智能盒子作為其中的佼佼者,已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經過近一年的潛心研發,優駕又發布了重大升級——創新路況播報,推出全新的人工智慧小U! 而目前一些路況播報軟體,只能播報前方路況,無法告訴你整段行程的路況。  優駕路況播報內置了人工智慧小U,通過自主學習車主的出行習慣,為車主提供更加方便的路況服務。在學習成功之後,小U通過大數據分析,在汽車打火後就能預測車主的出行目的地,無需手動輸入,大大方便車主出行。優駕創新的路況播報,為每天都按時上下班或者出行有規律的車主提供了方便的路況服務,幫助車主更好的安排行程,提高出行效率。
  • 酷似荔枝的野果,兒時當水果吃,若見到提籃子去摘,價值真不小
    荔枝在我國只有南方才有,北方想吃荔枝並非易事,尤其是在古代的時候,新鮮的荔枝很難吃到,要不然也不會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佳句了。何況在以前,生活條件不好,有幾個人捨得購買荔枝吃呢?幸好在當時山裡有很多的野果,就成為了農村娃解饞、衝擊的水果。
  • 山刺番荔枝(番荔枝科 番荔枝屬)
    山刺番荔枝 番荔枝科,番荔枝屬喬木別名:山番荔、巴西番荔枝、山地番荔枝
  • 鹽酸荔枝……
    一般小販為了保鮮荔枝時都會在賣的時候上水或者鹽水,但是有些黑心的人為了催熟荔枝就在上面撒上了鹽酸水……李子明就是常年在村裡賣荔枝的人,他的家裡有好些顆荔枝樹,祖輩幾代也都是靠賣這些荔枝為生,因為村裡賣荔枝的只有2戶人家,李子明的荔枝每次都是結的又大又甜,所以大家都喜歡買他的荔枝。
  • 如何記憶荔枝、龍眼、櫻桃、草莓等英語單詞
    荔枝單詞怎麼記有的荔枝成熟早,四月底五月初就可以吃;有的荔枝成熟晚,七八月才可以吃,龍眼也是差不多這個時候成熟。荔枝和龍眼都好吃,老師考一下同學們,這兩種水果的英語單詞怎麼寫呢?有沒有一下子能想起來的?估計很多同學們都想不起來,對不對?那要怎樣把它們快速記憶,而且不容易忘記呢?
  • 番荔枝
    番荔枝(學名:Annona squamosa Linn.)番荔枝科、番荔枝屬落葉小喬木;樹皮薄,灰白色,多分枝。
  • 別了科比,我們不會忘記
    我們不會忘記,科比所創造的無比輝煌的職業生涯。20年中,科比一共18次入選全明星,2次拿下得分王,15次進入最佳陣容,12次入選最佳防守陣容,4次拿下全明星MVP,2次拿下總決賽MVP,1次拿到常規賽MVP,還有33次周最佳和16次月最佳……每一個數據都是一份見證,見證著他無與倫比的天賦,見證著他無比強烈的好勝心,見證著他對籃球的無限熱愛。
  • 荔枝 為什麼「火氣」大?
    我對荔枝的風情並無深刻理解,也體會不到「楊貴妃」等荔枝粉的狂熱,但是我對荔枝「火氣」的印象卻相當深刻。那還是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幫教務老師錄入成績單。為了表示謝意,可愛的教務老師剝了一大杯荔枝,把600毫升的可樂杯塞了個滿滿當當。為了避免荔枝作出無謂的犧牲,我只能夥同另外一個舍友把荔枝塞進自己肚子裡了。
  • 吃荔枝會被查出酒駕?真相是這樣的
    如果是因為吃荔枝被查出的酒駕,不用擔心,不要慌,可以當場提出異議,實事求是的和交警說明情況,要求重新檢測。一般只要稍作休息,用清水漱口後,等待十幾分鐘後再測就沒有了。還可以到醫院進行血檢。因為吃荔枝,血液中肯定不會含有酒精。而酒駕最終結果以血液檢測數據為準。
  • 一山荔枝滿山綠 ——走進光村千年野生荔枝林(配組圖)
    樹皮斑駁的千年荔枝樹。野藤纏絞著荔枝樹。據《今日儋州》消息   千年野生荔枝林(又名荔枝山),位於光村鎮坡坎村的坡坎山上,因漫山遍野的野生荔枝而得名。整個荔枝林面積780畝,野生荔枝896株。       山的下面,是光村鎮的坡坎村,村子有400多年的歷史,住著何、簡、王、李等近百戶人家,小村炊煙嫋嫋,雞犬相聞。從硬化的村路走到荔枝林,只需幾分鐘。
  • 荔枝顏色鮮豔是因為「泡了藥水」?
    現在正是荔枝大量上市的季節,荔枝是一種非常受大眾歡迎的水果,具有非常豐富的營養,對身體有很多好處。不過關於食用荔枝也有很多謠言,到底真相如何?我們應該如何健康地食用荔枝呢?讓我們來盤點下有關荔枝的謠言有哪些,做一次集中闢謠。
  • 寧波也產「荔枝」?NO!那是果實像荔枝的四照花
    每年9月份結果,外形酷似「荔枝」,也被稱為「山荔枝」。林海倫攝寧波也產荔枝?先嚴肅認真地澄清一下:人家只是長得像荔枝,因而得了一個「山荔枝」的名。那又是誰如此「大膽」,「碰瓷」荔枝?是喜歡跟「四」死磕到底的四照花呀!跟「四」死磕到底寧海茶山上,四照花正值盛花期。四照花多分布於海拔較高的山頂附近。
  • 吃麻辣燙就毒駕了,吃荔枝=酒駕,開車族注意了
    最近,很多資訊又指出吃荔枝能查出酒駕,這是不是真的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吃荔枝到底能不能查出酒駕的事情,如果真的防不勝防吃了這種水果,該怎麼做?「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抒發出了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之情,同時也道出了楊貴妃對荔枝的喜歡。很多大江南北的小夥伴都比較鍾情於荔枝,皮薄肉厚,咬上一口,香甜多汁,意味深長。
  • 山荔枝?荔枝:「人紅是非多。」
    蘇軾有詩云:「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荔枝自古以來就是嶺南佳果,世人對其的讚頌、推崇從未斷過,其中不乏蘇軾、杜牧等大文豪。而其離開枝頭便會變色變味的特性,讓其更顯嬌貴,荔枝便就這樣登上了神壇。嶺南佳果——荔枝。
  • 吃荔枝被「酒駕」,開車還能吃荔枝嗎
    ,因為不僅有800斤荔枝免費吃,還有芒果,吃完後只需要留下核用於藥劑學實驗,前去為實驗「獻身」的人群絡繹不絕。每年荔枝季,總有不少關於吃了荔枝「酒駕」的新聞。吃了荔枝會被測出酒駕,是真的嗎?荔枝內的豐富維生素,可促進微細血管的血液循環,防止雀斑的發生,令皮膚更加光滑。
  • 吃荔枝後駕車被測出「酒駕」男子面對民警大呼冤枉
    本文轉自【江蘇廣電總臺】;眼下荔枝已經上市,喜愛吃荔枝的市民可以大快朵頤了。不過網上一直流傳著吃荔枝可能會被查出酒駕的說法,那麼,這則傳言到底是真是假呢?6月8日晚上9點左右,民警正在長深高速淮安南出口處設卡對來往車輛進行例行檢查,當檢查到一輛南京牌照的黑色轎車時,民警發現,該車駕駛員的呼氣式酒精檢測結果出現了異常。執法記錄儀顯示,駕駛員說自己真沒喝酒,就吃了點荔枝。
  • 南方有1種「果子」,被稱為「番荔枝」,看著像「荔枝」,有價值
    而還有1種植物,它能夠結出來一種果子,常被稱為「番荔枝」,果子看著像「荔枝」,比君子蘭、綠蘿、吊蘭、月季、蘭花、虎皮蘭等花卉盆栽還特別,同時植株有價值,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南方有1種「果子」,被稱為「番荔枝」,看著像「荔枝」,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