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話」,會聽音樂,會變性的植物都是什麼呢

2021-01-10 金庫說三農

會「說話」的植物

過去人們以為,植物個個是啞巴,是在無聲無息中度過一生的。植物學家們研究後卻發現,植物是有語言的。他們製造了一種高靈敏的傳聲器,來傾聽植物的語言。這種傳聲器聽到了從植物根部發出的不同聲頻、不同高低的聲音振動。將這種振動翻譯成人類語言,便是:「渴死我了!」「餓死我了!」這是因為植物的根在缺水或缺營養的時候,能自動發出微弱的聲音來。植物學家們通過這種探測器,傾聽到植物的聲音後,便會及時灌水、施肥,使植物長得更好。

玉米是如何呼救的呢?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證明,當玉米葉被毛蟲啃食時,被啃食的玉米葉和未被啃食的玉米葉,都會釋放出一些能揮發的化學信息物質。這些化學信息物質是幾種萜源化合物的混合物。寄生蜂通過這種化學信息物質,接收到玉米發出的呼救信號,循跡而來,找到毛蟲,對之發動攻擊,使玉米獲救。當然,寄生蜂並非真正是行俠仗義的騎士,只是因為毛蟲身體是寄生蜂最佳的寄生生育場所而已。研究還證明,不僅玉米,許多農作物在遭到毛蟲危害時,都會發出SOS求救信號,引來昆蟲救援。

會聽音樂的植物中

科學家們發現,植物居然喜歡聽音樂。他們將一隻耳機掛在一隻正在生長的西紅柿上,讓它每天欣賞3小時的搖滾音樂,結果,它聽了音樂後拼命地長個兒,居然長到了2千克重,這也許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紅柿了吧?音樂愛好者可不止西紅柿一個。以黑藻為對象,每天為其舉行音樂會。他們把同一種黑藻分成兩組,一組聽音樂,一組聽噪音,看它們有什麼反應。

音樂會在每天早晨定時舉行。音樂會舉行了一段時間後,區別出現了:聽寧靜優美的小夜曲的一組黑藻,長得朝氣蓬勃;而聽煩躁刺耳的喧囂聲的一組黑藻,則變得委靡不振。植物學家們進一步試驗讓植物聽不同類型的音樂,結果很有趣,植物並不是什麼音樂都喜歡聽。一般來說,植物愛聽古典音樂,不愛聽爵士音樂;喜歡優美的輕音樂,不喜歡刺耳的尖嘯樂音。

會變性的植物

植物一般都是雌雄同株的,但也有一部分植物是雌雄異株的,於是,這些植物就被打上了性別的烙印,分為父親樹和母親樹。雌雄異株的植物著名的有銀杏、瓶蘭花(金彈子)、楊柳、開心果樹等。雌雄異株的樹木必須要同時有雌樹、雄樹雜居,才能孕育後代。有的植物的雌、雄株會發生變性現象,雌株會變成雄株。

有一種叫印度天南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便是一種典型的變性植物。它的雌株體型高大健壯,營養物質豐富,但開花結果以後,由於大量消耗,第年便變為小型的雄株。而當它「體力」恢復後,還可還原為雌株。印度天南星一生中可多次反覆變性,一會兒做「女人」,一會兒又去嘗嘗做「男兒」的味道。還有一些過渡株,既不能做「男兒」,又不能做「女人」,只好暫時噹噹「中性人」了。

有「血型」的植物

植物的血型是在一次破案中偶然發現的。1983年,日本一婦女在夜間突然死去,驗血結果死者的血型是0型,而枕頭上的血跡則是AB型,於是,懷疑該婦女為他殺。但警察長期找不到兇手,找來法醫山本幫忙。結果,山本發現枕頭上的血跡是枕頭芯內蕎麥皮的。蕎麥皮的血型與枕頭上的血跡的血型同為AB型。山本擴大研究範圍,研究了500多種植物,發現植物有不同的血型,蘋果、草莓、山槭、南瓜、蘿蔔、山茶等60多種植物的血型是O型,羅漢松、珊瑚樹等24種植物的血型是B型,李子、蕎麥、金銀花、香蒲、單葉楓等植物的血型是AB型。

能運動的植物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似乎只有動物能動,植物是不會運動,更不能離開原地走動的。其實不然,植物除了有向地性運動、向光性運動、向溼性運動、向肥性運動、感夜運動等原地運動外,還有能夠整個兒地離開原地運動的。在美國西部有一種滾草,當天氣乾燥、風大、沒水的時候,整株植物就會連根拔起,捲成一個球形,隨風滾動。滾動中遇到障礙物,便會逐漸停下來,把根扎進土中,又生長起來。禾本科的野燕麥是一種靠溼度變化走動的植物。野燕麥種子的外殼上長著一種類似腳的芒,芒的中部有膝曲,當地面溼度變大的時候,膝曲伸直,地面溼度小時,膝曲恢復原狀。在一伸一屈之間不斷前進一晝夜可推進1釐米。

還有一種在北方松林裡生長的長生草,能靠自身力量做翻身運動。這種矮生肉質植物外形像個蓮座。「蓮座」上可以通過新莖生出一些小「蓮座」。這種小「蓮座」是大「蓮座」的子女,長到一定程度就會脫離母體掉到地上。掉到地上的小「蓮座」有的側著身子,有的四腳朝天。這時,側身的小「蓮座」們便會在接觸地面部分急劇生長的葉片幫助下,掙扎著轉過身來,恢復正常位置。而底部朝天的小「蓮座」,則要靠根的力量來幫它翻身。小「蓮座」會生出一至數條根來,扎進土中,靠一條根的力量或數條根的合力,使小「蓮座」慢慢翻過身來。如果幾條根的拉力方向不同,小蓮座翻不過身來,就會死去。

相關焦點

  • 你不知道植物也會「說話」……
    他們通過一種特殊的儀器——植物探測儀,把儀器的線頭與植物連接,人戴上耳機就能夠聽到植物說話的聲音了。在正常情況下,植物發出的聲音節奏輕微,曲調和諧;但遇到惡劣的天氣情況或某種人為的侵害時,它們就會發出低沉、混亂的聲音來表現它們的痛苦。
  • 問答|長期戴耳機聽音樂會不會耳聾?
    問答|長期戴耳機聽音樂會不會耳聾?澎湃新聞記者 屠俊 2018-01-12 07:22 來源:澎湃新聞 長期戴耳機聽音樂可致噪音性耳聾
  • 植物為何愛聽音樂
    音樂能夠陶冶人的情操,可是,植物也同樣喜歡聽音樂,能夠感應到音樂的各種旋律。給職務欣賞音樂後還能夠產生奇妙的效果,可以促進植物的生長、開花和結果,不過,植物對音樂也有自己的喜好,它們比較喜歡那些柔和、緩慢、刺激性不強的音樂,才能觸動植物,從而產生一些相應的變化。
  • 經常戴耳機聽音樂,會聾嗎?
    經常戴耳機真的會聾嗎?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數據稱,目前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12-35歲之間)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例如用手機聽音樂)是造成風險的重要原因。A、聽力為什麼會損失?想要知道聽力為什麼會損失,就要知道耳朵聽到聲音的原理。
  • 紅劍魚在飼養過程中會變性,這是真的嗎?誘發變性的條件是什麼?
    體色耀眼的紅劍魚一直都是水族箱中很受歡迎的存在,畢竟像它們這樣紅得耀眼的觀賞魚可以在水族箱中打造不一樣的美景。在飼養的過程中,不少魚友發現了紅劍魚有一個很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它們也可以變性。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紅劍魚性轉之謎大揭秘!原來會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它們才變性,大家都知道嗎?
  • CaoMu星人種植的植物會走路、吃飯和說話
    小華將一棵植物放在房間中,破壞它的葉子。小華走出房間。1小時後,他走入房間。當小華靠近植物時,這棵植物表現出非常恐懼。有些植物被破壞時,會釋放化學物質將破壞者驅走 ;有些植物聽到聲音,會自己動起來;有些植物會走路,當這種植物缺水時,它會走到水源豐富的地方。植物像人一樣有記憶,有思維。2100年前,CaoMu星人駕駛A2太空飛船來到地球。CaoMu星人在奧維亞森林種植了幾十種植物。
  • 植物還可以變性?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動物有變性的,黃鱔的一生中,先是雌的,後來又變成了雄的。紅鯛魚只能由雌性變成雄性,而雄性卻不能變換成為雌性。印度天南星植物會不會變性呢?有的,但為數不多。有趣的是,這些不同性別的植株可以互相轉變,而動物只能變性一次。科學家長期研究和觀察後發現,印度天南星的變性同植株體型大小密切相關,植株高度值以398毫米為界,超過這高度的植株,多數為雌株;小於這個高度值的植株,多數為雄株。還發現,植株的高度值在100~700毫米間,都可能發生變性,而380毫米卻是雌株變為雄株的最佳高度。改變性別的原因這是為什麼呢?
  • 耳機會為什麼會有「L」「R」,之分,原來是這樣的!
    隨著生活的不斷改變,人們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數量也在增多,那麼在之前的時候,一般使用最多的就是大哥大和按鍵的手機以及翻蓋手機,那個時候,用手機聽歌的人比較少,或者說,那個時候很少人會喜歡聽音樂什麼的。但是,現在隨著時代的變化,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使用手機聽音樂的人們越來越多。那麼問題也就來了,使用手機聽音樂難免會有幹擾,這個時候有人為了避免外部的幹擾,會選擇使用耳機聽音樂,不過即便是經常使用耳機,也很少有人注意耳機上的字母。
  • 會說話的熊貓下載_會說話的熊貓手機版下載_會說話的熊貓安卓版...
    這兩年會說話的動物太多了,中國人當然還是得用熊貓,特別適合各年齡層兒童的樂趣,會給你的孩子帶來無盡的歡樂。
  • 不可思議的食肉植物,是什麼導致植物會去食肉呢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各種各樣的植物,它們不僅美化了我們的環境,而且也給我們帶來了充足的氧氣。不同的植物都有不同的功能,有些植物具有觀賞價值,有的有實用價值,有的也有醫用價值,各種各樣的植物我們都見過了許多,當然,我們也發現有些植物竟然是食肉的。按照常理來說植物都是靠進行光合作用,並且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以此來維持生長,可是為什麼會有的植物會使食肉呢?
  • 不可思議的食肉植物,是什麼導致植物會去食肉呢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各種各樣的植物,它們不僅美化了我們的環境,而且也給我們帶來了充足的氧氣。不同的植物都有不同的功能,有些植物具有觀賞價值,有的有實用價值,有的也有醫用價值,各種各樣的植物我們都見過了許多,當然,我們也發現有些植物竟然是食肉的。
  • 說話也是藝術 會說話是智慧
    說話也是藝術 會說話是智慧作者:覺者看世界多數時候,口若懸河、能說會道往往被視為一種出眾的能力,似乎這樣的人總是更受歡迎,不管在哪裡都能混得如魚得水,遊刃有餘。於是,越來越的人喜歡高談闊論,來凸顯自己的存在感。有的人說話,讓別人感到如沐春風;而有的人卻會讓人敬而遠之。孔子曰: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
  • 多聽音樂的孩子會更聰明?莫扎特效應:「音樂啟蒙」家長要重視
    有什麼可豪橫的?整天把家裡搞得這麼熱鬧,煩都煩死了!認為這是貴族家庭們搞的一些奢侈活動。然而我們都知道,如果說聽音樂對孩子的大腦發育真的有很大幫助的話,那麼每個家長都是願意為孩子做這些的!今天我就想告訴各位家長們,根據「莫扎特效應」,讓孩子每天聽音樂,對孩子的智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孩子的情緒都有很大的幫助。
  • 如果數據會說話,設備會思考,工業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數位化經濟時代下AI學會了如何煉焦炭數據幫助我們找油氣知識計算賦能製造業升級數據會說話設備會思考工業會發生什麼變化?
  • 什麼品種的鸚鵡會說話?聽聽鏟屎官怎麼說
    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渴望著自己也有一隻鸚鵡,會說話的能和我一起嗑瓜子的可愛的鸚鵡,但是同時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什麼鸚鵡會說話呢?聽聽鏟屎官怎麼說,下面一起來看看。鸚鵡有很多種,形態各異,但都是非常的漂亮。比如說:虎皮鸚鵡、葵花鳳頭鸚鵡、亞馬遜鸚鵡、金剛鸚鵡等等。《還珠格格》裡小燕子的那隻鸚鵡就是金剛鸚鵡。
  • 會說話的眼睛「馬丁.布伯」
    不藉助發音,不藉助神情動作,已然特別會說話,就那麼靜靜地看著,眼神把那極自然地深鎖在它裡面的奧秘說了出來,那就是對生成感到憂懼。[插圖]這個層次的奧秘只有動物懂,也只有動物能把這奧秘開放給我們——只是開放[給了我們],不是啟示[給了我們]。發生[在眼神裡]的話,其所講出來的就是:憂懼——[這種]造物的躁動不安,介於植物般安全的領域(按:植物)與靈性冒險的領域[按:人]之間。
  • 劉媛媛:那些會說話的人都厲害在哪兒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說很多的話,與人打很多次交道,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完全掌握了與人溝通的技巧,也不見得你很會說話。《超級演說家》全國總冠軍、福布斯中國U30精英劉媛媛做客華章,與你分享她在「關鍵對話」中的心得體會。
  • 虎皮鸚鵡會說話嗎 虎皮鸚鵡會不會說話
    那麼虎皮鸚鵡會說話嗎?準確來說虎皮鸚鵡只是會模仿人類說話。從小接受過說話能力訓練的虎皮鸚鵡,有機會開口說人話。主人可以重複教它單一的詞彙,也可以用複讀機在它耳邊反覆播放同一句話,這樣它會有可能學會說話。不過一般小型鸚鵡都沒辦法學會說話,所以主人訓練再久也未必會有收穫。
  • 給胎兒聽音樂、講故事會更聰明,其實,孕期這3點更重要
    在後臺收到一位網友的提問,她說自己懷孕了,身邊的朋友建議她給孩子多給孩子講故事,聽音樂,這樣的胎教會讓孩子以後更聰明。然而,有人又跟她說,自己當初沒有給孩子做胎教,孩子也很好,不用浪費那個精力。她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做這樣的胎教。
  • 牡丹鸚鵡會說話嗎
    牡丹鸚鵡的樣子十分漂亮,許多飼養它的主人都想知道它會不會說話。那麼牡丹鸚鵡到底會不會說話呢?牡丹鸚鵡是小鸚鵡種的,不能學舌。是鸚鵡就有可能說話,但是牡丹鸚鵡說話的機率非常小,牡丹鸚鵡是不會學會說人類語言的。因為它沒有發聲條件,怎麼教都是沒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