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序採石讓綠水青山傷不起——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石材產業亂象...

2020-12-04 騰訊網

圖|發表於《環境與生活》雜誌2020年11月刊「現場」欄目的原創文章

圖|發表於《環境與生活》雜誌2020年11月刊「現場」欄目的原創文章

圖|發表於《環境與生活》雜誌2020年11月刊「現場」欄目的原創文章

◎本刊記者 劉軍民 攝影/報導

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境內人文及自然景觀眾多,有銅山湖國家級森林公園、AAA級銅山風景區、盤古山和鄂豫邊省委舊址焦竹園。泌陽縣境內花崗巖儲量442億立方米,擁有花崗巖加工企業近千家,年產花崗巖2000萬平方米,產量約佔河南省花崗巖總量的60%。同時,四通八達的地理位置,給石材的生產和運輸帶來極大便利。

圖|泌陽縣春水鎮開發A區石材廠和石材開採全景圖

曾經的泌陽縣,以遠離汙染、適宜人類居住而自豪。然而,由於花崗巖等上等石材儲量豐富,自2005年起,泌陽縣政府為發展經濟,從福建、江蘇等地招商引資,開發建材產品。受巨額利潤吸引,本地廠商也一哄而上,各路人馬大肆挖山開礦,而相關制度落實不到位和監管缺失,讓綠水青山慘遭「開膛破肚」,石料機械轟鳴,道路、村莊粉塵飛揚,田野、河流成為企業任意排汙的「垃圾場」……

圖|泌陽縣春水鎮開發A區石材廠將廢渣堆積在農田當中,為了應付檢查,有一部分廢渣上面覆蓋一層紅土。

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的水資源比較豐富,境內河流眾多,庫塘密布,降水充沛。境內有泌陽河、汝河等中等河流,有大中小型水庫76座,總蓄水量10億立方米,可養殖水面12萬畝。該縣年水產品總量2400噸,位列河南省第一。泌陽縣有耕地154萬畝,林業用地面積172萬畝,森林覆蓋率43.3%。在石材無序開發之前,的確是不折不扣的綠水青山。

青山已「逝」 綠水消「亡」

自2019年9月至今,《環境與生活》記者多次赴泌陽,實地探訪了三個生態環境被破壞的採礦現場,也採訪了當地村民。

今年9月20日上午,在泌陽縣春水鎮開發A區,《環境與生活》記者看到,有永達石材、新有石材、徐老溫石材、鴻磊石材等十幾家石材廠在緊鑼密鼓地生產。在距離這些石材廠不遠的礦山上,大多數的機械設備停工,只有少數機械設備還在開採,據現場的工人說,這是在等待當地政府的檢查,要等到檢查過後再開工。

圖|位於泌陽縣春水鎮開發A區水庫邊某採石場堆放石材的場地和生產加工廠房外景

一位在永達石材場上班的村民告訴《環境與生活》記者:「我們是土生土長的春水當地人,以前我們這裡的環境非常好,真是綠水青山,人們大多數出遠門打工掙錢,誰也沒想到家門口還堆著金山銀山呢。可是,這些年地方政府搞招商引資,從福建、安徽、山東、江蘇等地引來大老闆開採石材,他們各自佔據地盤,狂挖亂採,一下子把山挖得不像樣了。山上的很多樹木全都毀了,山泉水也沒有了,河流也被汙染了。地方政府打著發展建材行業的幌子,把礦山當成了『搖錢樹』,只管搖錢不管老百姓生活。本地開採出來的石頭、板材被賣到了西安、珠海等城市,可我們就連喝口水都得提心掉膽。」

圖|在泌陽縣象河鄉西各莊村——石料廠,工人們在檢查維修切割山體的大鋸片,據工人說直徑最大的有6米寬,最小的也有3米。

2019年的9月20日,在泌陽縣象河鄉西各莊村,《環境與生活》記者看到村旁的溪水變成了牛奶色,原有的植被已被斬草除根,坡嶺和山坳滿目赤黃,沒有修復的山壁幾欲坍塌。廠區、村莊上空籠罩著煙霧般的粉塵,機器和往來重型車不絕轟鳴,令人不禁掩鼻遮耳。

當時,有位姓黃的村民對《環境與生活》記者說:「我們象河鄉至少有上百家石材商在開山取材,已經有些年了。他們開採石材時不採取任何措施,產生的汙水直接流入水庫。」據了解,切割石材的一片鋸一年要用掉5噸冷卻劑,汞和鉛是冷卻劑中不可缺少的化學物質。他一臉無奈地說:「這些年少說也用掉了幾千噸冷卻劑,到底排放了多少汞、多少鉛,我們真的不知道。山泉水都挖斷了,給我們接的自來水工程基本是『聾子的耳朵——擺設』,根本沒法飲用。我們下面那個水庫,看著水很清,其實水是從上面礦山流下來的,水汙染成啥樣誰知道?」

圖|在泌陽縣春水鎮開發A區的水庫邊上,石料企業直接將所有廢石傾入水庫。

同一天中午,《環境與生活》記者走進楊河村村頭一家小賣店裡,圍著麻將桌打麻將的當地婦女們告訴記者:「我們周邊幾個村子原先吃的水都是地下水,家家戶戶都打的水井,前幾年被礦山汙染後,地下水不能吃了,我們反映到本地政府也沒人管,後來說是什麼項目工程,給家家戶戶都安裝了自來水管道,我們每家每戶還都交了錢的,但沒用多久,那些自來水管道就壞了,再後來就沒人管了。但是,我們要吃水,要生活,只能繼續用以前水井裡的水,我們的水井也不深,最多也就10米左右,而那水全部都是汙染過的,燒開後全部是白沫子。沒辦法,很多人家就花2千多元安裝一個過濾器,再安裝一個壓力罐,從水井裡把水抽到壓力罐裡過濾一下。也不知道這樣管不管用,圖個心安吧。」

圖|位於泌陽縣春水鎮開發A區已被採礦汙水汙染過的水庫,岸邊樹立了警示牌,水庫後面的山體已經被破壞得慘不忍睹。

2019年10月20日下午,在西各莊村民段某家廚房裡,《環境與生活》記者看到,當時的自來水工程管道,已經閒置了好久。段某說:「上面礦山流下來的汙水,全都進了霍莊水庫。我們村的生活飲用水多少年前就被汙染了。村民反映到了本地政府,本地政府就在村旁打了水井,崗灣大隊全都吃的那個水。可是,那水井從一開始就是糊弄人的,有檢查的來了,管水的就往裡放點水,沒有檢查就不管不問。直到現在,那個井的水早就沒有了,而且大部分管道都壞了。當時還安裝了水錶,可水錶安裝最少有三年了,但沒有一噸水進來過,只能吃自家院裡打的井水。」

只抓經濟 生態文明建設流於形式

時隔一年,也就是2020年9月20日下午,《環境與生活》記者再次來到泌陽縣,當地黃山口鄉火溝村的村民張某說:「我們這裡青山不青了,綠水也不綠了,河裡的小魚小蝦早就無影無蹤了。我們村北山森林成千上萬的松樹被砍伐後建礦區,聽說什麼手續都沒有,而泌陽縣裡現在還讓石仁河村委上侯村民小組全部集體搬遷,要重點開礦。開礦的區域是劉寨山、侯寨山,這兩座山可是有幾千年的歷史,有很多歷史遺蹟和自然景觀,沒想到他們非要這麼破壞掉。」

9月21日上午,在上侯村拆遷辦,《環境與生活》記者看到幾個值班的鄉鎮幹部和村幹部,他們常駐這裡,有的正在給被拆遷的村民做思想動員工作。從拆遷辦出來後,上侯村村民侯某告訴《環境與生活》記者:「我們老百姓也不敢和你們北京來的人說什麼,你們到實地一看就清楚了。就比如進我們村裡的那條公路,好像還是省道,那條路有一段被運石頭的大車壓爛,實在無法通行了。」說到這裡,侯某不乏幽默地說,「有可能算得上是中國目前最爛的路。」

回程中,記者經過火石山水庫,發現背靠水庫的金山實業,這家石材場佔地面積巨大,直接將汙水排入火石山水庫,且開採石材區域已經進入水庫岸邊,其開採的廢石直接傾倒在水庫裡,水庫的水面呈現乳白色,看上去十分明顯。

落實到位 勝過千言萬語

據當地政府2019年相關文件顯示,隨著《河南省泌陽縣石材生產基地綠色礦產發展示範區建設總體規劃》在2019年4月22日順利通過評審,標誌著該示範區創建工作將開始進入實施階段。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也在編制規劃中,明確提出要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遵循創新驅動、高效節約、環境友好、綠色發展的原則,圍繞創建國家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的總目標,對主體功能區進行優化。分別劃分了生態涵養區、石材工業區、休閒生活區和綠色農業示範區,並以此提出了打造國家級石材交易中心、以石文化為特色的盤古小鎮、獨具一格的綠色礦山公園和環境優美、生活富裕的綠色農業示範園等4個分目標,以期通過規劃的實施,為礦山環境綜合治理提供科學依據,為石材基地產業結構升級提供技術支撐,為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提供強力保障……

圖|泌陽縣春水鎮開發A區一停滯狀態的石材廠,大部分松樹早已不見了蹤影,現存活在該石材廠周圍的松樹,有的懸掛在石崖邊上搖搖欲墜,而採石場內的深水坑隱患多多,在周邊並沒有任何警示牌。

然而,一年多過去了,情況並沒有什麼改觀。

按照露天礦山「誰開採、誰保護、邊開採、邊治理」原則,相關礦山的監督和管理,理應不是這個樣子。

按照綠色礦山建設的標準,相關礦山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的力度仍遠遠不足。

圖|泌陽縣所有開採過的石材礦山都是同樣的面目,挖機仍在轟隆隆聲中繼續採挖。

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水土保持方案等設計內容和批覆要求,相關礦山在開展生態修復,努力恢復綠水青山方面顯然並不嚴格認真。

生態文明建設、人民健康、環境保護都不是兒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貴在落實。

【專家視角】

綠色發展理念貴在落實

圖|田太榮

田太榮(西安工程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法學博士)

我們對資源應該如何開發?對環境應該如何保護?對GDP增長應該如何認識?對未來發展應該如何布局。這些是值得很多地方領導幹部深思的問題。

開發與保護,是一對矛盾。近幾十年,在有些地方形成的態勢,是只搞大開發,不抓大保護。更為嚴重的是,在有些地方,不僅沒有大保護,連小保護也沒有,大幹快上的只有大開發,在開發與保護這對矛盾中,沒有很好地處理其中的辯證關係。很多天然林、生態保護區、水源地都受到極大程度的破壞,村莊消亡,樹木消失,山泉斷流,河流水庫嚴重汙染。環境在開發中破壞,歷史在「建設」中滅失,遺存不再,空留蒼白。

無序開發,破壞的是自然環境,浪費的是自然資源。開發不是壞事,但無序開發就是大大的壞事。無序開發,破壞的是歷史遺存,切斷的是文化血脈。

圖|火石山水庫邊上已經採過石料的大水坑,可清楚看到牛奶般的水。

保護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國家採取有利於節約和循環利用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政策和措施,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環境保護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防止、減少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公民應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採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

既要經濟紅,也要生態綠。不搞大開發,是要防止一哄而上,剎住無序開發、破壞性開發和超範圍開發,實現科學、綠色、可持續的發展。

相關焦點

  • 甌江時評|綠水青山間 「紅綠」總相宜
    甌江時評|綠水青山間 「紅綠」總相宜 2020-06-19 2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採石遺址,恢弘壯觀,宛若天成
    石頭,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曾經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採石、運石、砌石、雕石,築城、建橋、建閘、築壩、造屋、石刻、石雕,形成了豐富深厚的石文化,直到近代鋼筋水泥的出現,石頭才逐漸淡出了歷史的舞臺。人們在長年累月的採石過程中,留下了令人嘆為觀止的採石遺蹟。
  • 每日一景 | 福建畲族村:青山環繞,綠水相依
    青山環繞,綠水相擁,靜美和諧,人氣興旺,是畲族村給人的第一印象。 從山上搬到山下,從只有6棟土樓的小山村變成產業美、生態美、民風美、環境美的現代村鎮。
  • 【綠水青山】暢遊廣西 _ 廣西忻城:我家門前有條河
    【綠水青山】暢遊廣西 _ 廣西忻城:我家門前有條河 2020-09-08 11: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霍山諸佛庵鎮:守護綠水青山 共建「環境+」的三個維度
    守護綠水青山,共建「環境+全民」,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環境的規劃設計,應是普適的,不單要考慮到大多數人的需求,還應注意其他少數群體的訴求。「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是今年我國六五環境日的主題。這意味著,守護綠色家園,不僅是政府和企業的責任,更需要每個人做出自己的努力。
  • 畫家牛秀嶽水墨春光,讓綠水將青山環繞
    水墨春光,讓綠水將青山環繞春天的心語與春重逢,不必邀約,有東風引路,春陽含情,一轉身的剎那,便與探頭的小草四目相對,一回頭瞬間,便會遇到枝頭的新綠……在陽春三月,與明媚相擁,與清風同行,總會有一方山水,讓你眷戀,總有一份暖陽,讓綠水將青山環繞。
  • 陝西延安:夏日南泥灣 青山環繞綠水依傍
    無人機視角下的延安南泥灣綠意盎然,藍天白雲之下青山環繞、綠水依傍。夏日的南泥灣,綠意盎然,充滿生機,藍天白雲之下青山環繞、綠水依傍。昔日黃色溝壑與峁梁,都已鋪上了鬱鬱蔥蔥的綠色屏障。這綠色屏障,正是陝西省延安市在黃土高原上進行治溝造地生態保護工程結出的豐碩果實,讓老百姓切實享受到生態文明建設帶來的「綠色福利」。
  • 河南省市場監管局:4批次水泥產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57批次產品質量不合格和1家企業拒檢情況(生產加工環節)的公告》。據公告,2019年3月份以來,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生產加工環節對水泥等19種產品組織開展了監督抽查。其中,4批次水泥產品不合格,承檢機構為河南省水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本次水泥產品監督抽查,共抽查了188家企業,有15家企業未抽到樣品。
  • 綠水青山雲霧繚繞 航拍高清大美棲霞
    綠水青山雲霧繚繞 航拍高清大美棲霞
  • 湖北隨縣採石致環境嚴重汙染 農田減產魚塘絕收
    長江商報消息隨縣採石產業致環境嚴重破壞  本報特派記者 李璟 發自隨縣  「最怕下雨,有時又天天盼著下雨。」村民老柴的心裡十分矛盾。  隨縣,這個被稱為「新中國最年輕的縣」,近年來經濟發展得很快,2012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24.72億元,2013年力爭突破270億元,成為湖北省「跑」得最快的縣,其中當地石材產業功不可沒。  隨縣石材資源以品種多、量大、品質優、成材率高,花崗巖礦在全國石材行業享有盛譽。然而,石材企業在為當地經濟帶來繁榮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汙染。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強化保護措施 讓河湖煥新顏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強化保護措施 讓河湖煥新顏 2021-01-04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表彰河南省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的決定
    武超偉     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駐馬店捲菸廠廠長  李德俊     上蔡縣五龍供銷社經理  蔡華燕(女)  泌陽縣電業公司工會主席  夏友林     駐馬店市驛城區西園街道辦事處前王莊社區黨總支書記  於大歡     河南鼎力杆塔股份有限公司車間主任  王展民     河南省豫南水泥有限公司技術員
  • 【綠水青山 美麗陝西】錦繡花開產業旺 鄉村振興繪新圖
    【綠水青山 美麗陝西】錦繡花開產業旺 鄉村振興繪新圖 時間:2020-05 【綠水青山 美麗陝西】錦繡花開產業旺 鄉村振興繪新圖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趙彥寧 渭南臺 嵐皋臺 柞水臺 興平臺 寶雞臺 銅川臺 洛南臺 子長臺 府谷臺 黃龍臺)「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 河南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數據禾(databox.store)根據河南省環保廳、林業廳、農業廳、國土廳等部門發布的自然保護區名錄,以及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圖,收集截止2018年1月的河南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本底資料。最後,對面狀要素進行拓撲檢查,修改合格後,完成河南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空間分布數據的製作,共計1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告41批次中小學生校服產品質量不符合標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河南省產品質量監督管理條例》規定,近期,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完成了2020年第2批中小學生校服、兒童及嬰幼兒服裝、家用電冰箱和食品冷凍箱、老視成鏡、玻璃、合成樹脂乳液內牆塗料、人造板、人造石、塑料管材管件、天然石材、建築裝飾裝修用膠粘劑、矽酸鹽水泥熟料等12種產品質量監督抽查。
  • 銅山:解決汙染的根 帶來產業的興 綠水青山換來「生態效益」
    利國圍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形成產城融合發展模式,及時調整規劃,修編《江蘇銅山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在30平方公裡的規劃面積內,布局三大主導園區、三大配套園區、一個濱湖新城「六園一城」產業載體。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堅決淘汰落後產能,重拳整治轄區內殭屍企業,嚴格落實「以地控稅」,盤活土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