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2020-12-04 數據禾

河南省,地勢呈望北向南、承東啟西之勢,地勢西高東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構成;地跨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水系。河南大部分地處暖溫帶,南部跨亞熱帶,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同時還具有自東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氣候過渡的特徵,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期、複雜多樣和氣象災害頻繁的特點。

我國自然保護區事業通過長期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保護管理制度,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分類分區分級分部門」管理制度。【分類】我國自然保護區一般按主要保護對象的不同分為生態系統、野生生物和自然遺蹟三大類別9種類型。【分級】按事權劃分原則,我國自然保護區分為4級:國家級、省(自治區、直轄市)級、市(自治州)級、縣(自治縣、旗、縣級市)級。【分區】在自然保護區內部按照主導功能性差異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分別對各功能區實施不同的管理政策。【分部門】我國自然保護區採用綜合管理與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

數據禾(databox.store)根據河南省環保廳、林業廳、農業廳、國土廳等部門發布的自然保護區名錄,以及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圖,收集截止2018年1月的河南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本底資料。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CGCS2000)下,基於高解析度衛星影像,通過圖上同名點的地理匹配,以及經緯網格間的誤差計算,實現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圖與衛星影像之間的地理配準。然後,對每個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緩衝區及實驗區進行面狀要素矢量化。最後,對面狀要素進行拓撲檢查,修改合格後,完成河南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空間分布數據的製作,共計1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河南省西北部黃河中下遊段,是中國東部平原與西部山地丘陵、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保護區東西長301公裡,總面積68000公頃,橫跨河南省4個省轄市8個縣。主要保護對象為黃河溼地生態系統及其珍稀瀕危野生水禽。其中天鵝是保護區的主要保護物種之一,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10種;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有31種。

(2)河南連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河南南部新縣境內,地處大別山北麓鄂豫兩省交匯處,是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冠長尾雉及其棲息地和北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的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植被豐富,區系複雜,種類繁多,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為野生動物創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野生動物資源十分豐富。

(3)河南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豫陝兩省交界的靈寶市西部、小秦嶺北麓,屬森林生態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森林生態系統多樣性、生物物種多樣性、保護區內各種動植物物種及其生存環境。區內氣候溫和,降水充足,地形複雜,蘊藏了豐富的生物資源,礦物資源和景觀資源。

(4)河南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河南省南陽市的西峽縣、內鄉縣、南召縣和洛陽市的欒川縣、嵩縣境內。屬森林生態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過渡帶綜合性森林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物種、珍貴樹種及其生存環境。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又是中國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嶺和淮河的水源地區,也是河南省天然林面積最大、森林覆蓋率最高、林木蓄積量最大、動植物種類最豐富、珍稀物種繁多、生態系統完整穩定、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自然保護區。

(5)河南太行山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河南省北部太行山南端,橫跨河南省濟源、焦作、新鄉三個地市,1998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華北地區面積最大的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是世界獼猴類群分布的最北界。屬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野生獼猴種群及其生境。保護區內有雲臺山、王屋山、八裡溝等風景旅遊區。

(6)河南董寨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河南省羅山縣境內,該保護區處於我國南北候鳥遷徙的必經路上,是鳥類重要的覓食停歇地和棲息繁衍地,保護區內鳥類資源異常豐富,儲存量大。保護區內現分布鳥類237種,佔河南省鳥類種數的79%,佔全國的20%,是同一緯度或同一經度保護區中鳥類種類最多的一個。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39種,列入中日候鳥保護協定名錄的有95種。1993年該保護區被列入世界自然基金會(MMF)優先保護及國家和全球重要意義的區域。

(7)河南雞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河南省南部信陽市境內的豫鄂兩省交界處,面積3000公頃,森林覆蓋率98%。屬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為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森林生態系統。區內森林茂密、生物資源豐富,有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大鯢、長尾雉、香果樹等,是河南農林、師範、醫藥等高校教學和科研基地。雞公山有「青分豫楚、襟扼三江」之美譽,「佛光、雲海、霧凇、雨淞、霞光、異國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被稱為八大自然景觀,山上有清末民初不同國別和風格的建築群,有「萬國建築博物館」之美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公共租界。

(8)河南寶天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河南南陽市內鄉縣轄區內,北依嵩山,秦嶺東段,伏牛山南坡,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森林覆被率97.3%,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8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48種。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也是中國21個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之一。

(9)河南南陽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分布於河南省南陽市伏牛山南麓的西峽、內鄉、淅川、鎮平縣境內,主要保護對象為恐龍蛋化石,保護區範圍內恐龍蛋化石有8科12屬25種。南陽恐龍蛋化石群是目前中國境內面積最大、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恐龍蛋化石群,同時南陽恐龍蛋化石群也是中國發現年代最早的恐龍蛋化石群,時代大約為中生代白堊紀早期。像這樣數量達10萬-40萬枚左右的的恐龍蛋化石實屬罕見,震驚世界,因此被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蹟」。

(10)河南高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東北部,東鄰信陽市平橋區,北接駐馬店市確山縣,西與駐馬店市泌陽縣接壤。主要保護對象為水源涵養林,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植物160多科、1800餘種。除了自然景觀,林區內的榨樓村是革命發源地之一,是劉少奇、李先念、王國華等多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故居。

(11)河南丹江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境內,地處鄂、豫、陝三省交界處。保護區總面積64027公頃,其中陸地面積31458公頃,水域32969公頃,是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地,以溼地水生和陸棲野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次生內陸河口溼地生態系統為保護對象。保護區的興建,在保護物種資源、維持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等方面將產生重要作用。

(12)河南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河南省商城縣境內,豫皖兩省交界的大別山腹地,地處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四季分明,降水豐富。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珍稀、瀕危、保護物種繁多,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是研究我國亞熱帶地區氣候及環境變遷的極好樣本。

(13)河南新鄉黃河溼地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河南省新鄉市東部封丘縣和長垣縣境內,主要保護對象為天鵝、鶴類等珍禽及內陸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區內有溼地、沙地等自然景觀;宋太祖黃袍加身處、小岡遺址、宋代古槐樹等歷史文化景觀。

相關焦點

  • 內蒙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內蒙古自治區從東到西分布有大興安嶺原始林區和11片次生林區,以及長期建設形成的人工林區。內蒙古自治區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搜集到的種子植物和蕨類植物有2351種,獸類24科114種,鳥類51科365種。我國自然保護區事業通過長期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保護管理制度,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分類分區分級分部門」管理制度。
  • 廣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最後,對面狀要素進行拓撲檢查,修改合格後,完成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數據的製作,共計2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廣西大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西大明山自然保護區地處廣西中南部,地處北回歸線上,總面積16994公頃。
  • 信陽羅山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外朱䴉棲息地,白冠長尾雉之鄉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南省南部的羅山縣境內,豫鄂兩省交界的大別山區北麓,總面積4.68萬公頃。它是一個以保護森林珍稀鳥類及其棲息地為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內分布鳥類315種,佔河南省鳥種的80%。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白冠長尾雉之鄉。
  • 上海市自然保護區分布及功能區劃
    天然的木本植物群落,僅分布於大金山島和佘山等局部地區,天然草本植物群落分布在沙洲、灘地和港汊。野生動物種類已十分稀少,水產資源豐富,共有魚類177屬226種,其中淡水魚171種,海水魚55種。自然保護區,是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蹟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體或者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從級別上,自然保護區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地方級自然保護區;從空間構成上,自然保護區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
  •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赤頸鶇
    近日,黑龍江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野生動植物調查監測過程中意外發現了眉紋和脖頸都是紅色的鳥兒。經保護區專家鑑定為成年雄性赤頸鶇,為旅鳥。據《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記載,赤頸鶇一般棲息於繁殖在西伯利亞的開闊針葉林間。該種鳥類在中國東北僅有少量分布,在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尚屬首次發現。
  • 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球生態系統的「樣板圖」
    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中新網呼倫貝爾7月26日電 題: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球生態系統的「樣板圖」中新網記者 張瑋「汗馬、長白山、神農架、唐家河是中國的四個重要的自然保護區,作為對全球變化最為敏感的區域,應對全球變化背景下生物多樣性監測與保護,汗馬保護區無論在中國還是世界都可以起到生態『樣板圖』的作用。」
  • 黑嘴松雞再現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黑嘴松雞再現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20-12-21 1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名錄 33個自然保護區解析
    3遼寧雙臺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28000.004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672275.005大連城山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350.006昌黎黃金海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0000.007天津古海岸與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環江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近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首次發現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珍稀雉類——白頸長尾雉,這是在廣西西部石灰巖地區首次監測到該物種。
  • 湖南都龐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新記錄種——綠翅金鳩
    紅網時刻永州9月25日訊(通訊員 秦唯峰 吳炳賢)近日,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動物學雜誌》第五期刊出,湖南都龐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的一種斑鳩被確認為湖南省新記錄種綠翅金鳩。湖南省新紀錄種即在湖南首次發現該物種,對於研究物種的分類、進化、生態具有重要價值。
  •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熱帶雨林保護區)是具有世界意義的生物多樣性...
    雲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推薦理由雲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臨滄市境內,總面積50887公頃,最高海拔2977米,南滾河保護區山體為橫斷山山脈,山脈走向為東西走向呈現北高南低,形成溝谷縱橫的地貌特徵。是具有世界意義的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是中國熱區的生物多樣性的寶庫之一。
  • 猞猁、馬鹿、野豬、獾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數量提升
    猞猁、馬鹿、野豬、獾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數量提升 2020-06-15 19: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西藏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物種種群數量呈增長趨勢
    航拍截圖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棲息在西藏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藏那曲市林業和草原局供圖航拍截圖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棲息在西藏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藏那曲市林業和草原局供圖中新網拉薩7月27日電 (記者 貢桑拉姆)27日,記者從西藏那曲市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由西藏那曲市林業和草原局委託綿陽師範學院生態安全與保護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對西藏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的綜合考察項目已圓滿告終,保護區生境明顯改善,物種種群數量呈增長趨勢。
  • 三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藍色沙漠中的綠洲
    珊瑚礁生態系統具有驚人的生物多樣性和較高的初級生產力,對海水中的溫度、酸度和汙染物的反應十分敏捷,可作為海洋環境的主要生物指標,起到調節和優化海洋環境的作用,及時掌握珊瑚礁的空間分布對監測海洋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三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南部,靠近海岸和環島海域。是199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之一。
  • 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野生動物監測顯成效
    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野生動物監測顯成效。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郭麗 通訊員 梁濤)近日,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對自然保護區內野生動物紅外線相機監測數據進行了第三次回收,圓滿完成了保護區內7條樣線為期1年的野生動物監測工作,總體達到了預期效果。
  • 走進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系列展示之: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渤海遼東灣內遼東半島南端的大連市西部沿岸、海域以及島嶼,由5~40m深的海底巖基和幾十個大小島嶼組成,有巖石性海岸和海底巖礁,是斑海豹跨海洄遊路線上的重要位置之一
  • 黑龍江鳳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注重技術平臺建設 增強科研監測水平
    黑龍江鳳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全方位監測保護區內野生動物資源分布和種群密度情況,與國家林草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 黑龍江鳳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長期致力於野生動物資源科研監測工作,與國家林草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科研團隊長期合作,編制了具有科研依據的
  • 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滇金絲猴種群再添新丁
    6月11日,雲南省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次傳來好消息,響古箐片區滇金絲猴群「二戊」家庭的母猴「毛臉」,6月8日晚順利產下一隻滇金絲猴寶寶,母子健康。據保護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響古箐滇金絲猴展示群共有8個家庭,猴群數量已達到50多隻。
  • 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氣象站建成運行
    中新網西寧12月28日電 (孫睿 李甫 李曉東)記者28日從青海省氣象局獲悉,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寒溼地生態氣象野外試驗站日前通過專家驗收,正式投入運行。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三江源核心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保護區之一,源於1984年設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是青海省第一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據介紹,隆寶高寒溼地生態氣象野外試驗站位於玉樹州玉樹市西北部的隆寶鎮,地處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大自然巡禮 | 海南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海南...
    海南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推薦理由  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海南島西南部山區,佔地面積近300平方公裡,保護區內山嶽連,群峰疊翠,林海浩渺,古木參天,自然生態系統保存完整,熱帶生物資源極其豐富,是中國唯一保護長臂猿及其生存環境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