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勢呈望北向南、承東啟西之勢,地勢西高東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構成;地跨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水系。河南大部分地處暖溫帶,南部跨亞熱帶,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同時還具有自東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氣候過渡的特徵,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期、複雜多樣和氣象災害頻繁的特點。
我國自然保護區事業通過長期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保護管理制度,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分類分區分級分部門」管理制度。【分類】我國自然保護區一般按主要保護對象的不同分為生態系統、野生生物和自然遺蹟三大類別9種類型。【分級】按事權劃分原則,我國自然保護區分為4級:國家級、省(自治區、直轄市)級、市(自治州)級、縣(自治縣、旗、縣級市)級。【分區】在自然保護區內部按照主導功能性差異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分別對各功能區實施不同的管理政策。【分部門】我國自然保護區採用綜合管理與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
數據禾(databox.store)根據河南省環保廳、林業廳、農業廳、國土廳等部門發布的自然保護區名錄,以及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圖,收集截止2018年1月的河南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本底資料。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CGCS2000)下,基於高解析度衛星影像,通過圖上同名點的地理匹配,以及經緯網格間的誤差計算,實現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圖與衛星影像之間的地理配準。然後,對每個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緩衝區及實驗區進行面狀要素矢量化。最後,對面狀要素進行拓撲檢查,修改合格後,完成河南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空間分布數據的製作,共計1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河南省西北部黃河中下遊段,是中國東部平原與西部山地丘陵、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保護區東西長301公裡,總面積68000公頃,橫跨河南省4個省轄市8個縣。主要保護對象為黃河溼地生態系統及其珍稀瀕危野生水禽。其中天鵝是保護區的主要保護物種之一,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10種;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有31種。
(2)河南連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河南南部新縣境內,地處大別山北麓鄂豫兩省交匯處,是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冠長尾雉及其棲息地和北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的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植被豐富,區系複雜,種類繁多,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為野生動物創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野生動物資源十分豐富。
(3)河南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豫陝兩省交界的靈寶市西部、小秦嶺北麓,屬森林生態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森林生態系統多樣性、生物物種多樣性、保護區內各種動植物物種及其生存環境。區內氣候溫和,降水充足,地形複雜,蘊藏了豐富的生物資源,礦物資源和景觀資源。
(4)河南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河南省南陽市的西峽縣、內鄉縣、南召縣和洛陽市的欒川縣、嵩縣境內。屬森林生態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過渡帶綜合性森林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物種、珍貴樹種及其生存環境。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又是中國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嶺和淮河的水源地區,也是河南省天然林面積最大、森林覆蓋率最高、林木蓄積量最大、動植物種類最豐富、珍稀物種繁多、生態系統完整穩定、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自然保護區。
(5)河南太行山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河南省北部太行山南端,橫跨河南省濟源、焦作、新鄉三個地市,1998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華北地區面積最大的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是世界獼猴類群分布的最北界。屬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野生獼猴種群及其生境。保護區內有雲臺山、王屋山、八裡溝等風景旅遊區。
(6)河南董寨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河南省羅山縣境內,該保護區處於我國南北候鳥遷徙的必經路上,是鳥類重要的覓食停歇地和棲息繁衍地,保護區內鳥類資源異常豐富,儲存量大。保護區內現分布鳥類237種,佔河南省鳥類種數的79%,佔全國的20%,是同一緯度或同一經度保護區中鳥類種類最多的一個。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39種,列入中日候鳥保護協定名錄的有95種。1993年該保護區被列入世界自然基金會(MMF)優先保護及國家和全球重要意義的區域。
(7)河南雞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河南省南部信陽市境內的豫鄂兩省交界處,面積3000公頃,森林覆蓋率98%。屬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為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森林生態系統。區內森林茂密、生物資源豐富,有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大鯢、長尾雉、香果樹等,是河南農林、師範、醫藥等高校教學和科研基地。雞公山有「青分豫楚、襟扼三江」之美譽,「佛光、雲海、霧凇、雨淞、霞光、異國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被稱為八大自然景觀,山上有清末民初不同國別和風格的建築群,有「萬國建築博物館」之美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公共租界。
(8)河南寶天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河南南陽市內鄉縣轄區內,北依嵩山,秦嶺東段,伏牛山南坡,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森林覆被率97.3%,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8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48種。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也是中國21個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之一。
(9)河南南陽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分布於河南省南陽市伏牛山南麓的西峽、內鄉、淅川、鎮平縣境內,主要保護對象為恐龍蛋化石,保護區範圍內恐龍蛋化石有8科12屬25種。南陽恐龍蛋化石群是目前中國境內面積最大、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恐龍蛋化石群,同時南陽恐龍蛋化石群也是中國發現年代最早的恐龍蛋化石群,時代大約為中生代白堊紀早期。像這樣數量達10萬-40萬枚左右的的恐龍蛋化石實屬罕見,震驚世界,因此被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蹟」。
(10)河南高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東北部,東鄰信陽市平橋區,北接駐馬店市確山縣,西與駐馬店市泌陽縣接壤。主要保護對象為水源涵養林,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植物160多科、1800餘種。除了自然景觀,林區內的榨樓村是革命發源地之一,是劉少奇、李先念、王國華等多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故居。
(11)河南丹江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境內,地處鄂、豫、陝三省交界處。保護區總面積64027公頃,其中陸地面積31458公頃,水域32969公頃,是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地,以溼地水生和陸棲野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次生內陸河口溼地生態系統為保護對象。保護區的興建,在保護物種資源、維持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等方面將產生重要作用。
(12)河南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河南省商城縣境內,豫皖兩省交界的大別山腹地,地處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四季分明,降水豐富。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珍稀、瀕危、保護物種繁多,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是研究我國亞熱帶地區氣候及環境變遷的極好樣本。
(13)河南新鄉黃河溼地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河南省新鄉市東部封丘縣和長垣縣境內,主要保護對象為天鵝、鶴類等珍禽及內陸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區內有溼地、沙地等自然景觀;宋太祖黃袍加身處、小岡遺址、宋代古槐樹等歷史文化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