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省生態研究所聯合開展保護區土壤監測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典型寒溫帶針葉林原始林,區內土壤形成受到氣候、地形、森林、植被及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在土壤不斷弱度灰化和草甸腐殖質化及沼澤化過程下形成了寒溫帶森林土壤。為研究寒溫帶落葉松林土壤溫室氣體排放通量動態變化,上半年,呼中自然保護區與黑龍江生態研究所聯合開展土壤監測研究,以期闡明落葉松林土壤溫室氣體對森林生態系統溫室氣體排放的貢獻,為評價寒溫帶落葉松林生態系統在全球碳、氮循環中的作用提供理論依據。
-
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監測到國家保護野生動物18種
【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監測到國家保護野生動物18種】2018年以來,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先後投入400餘萬元,用於生態監測系統的大數據建設,已採購紅外相機200餘臺,遠程監測設備12臺,組成保護區生態監測智慧管理平臺,並通過在保護區內設置監測點和20條監測線路,實現了全天候遠程適時監測,大幅提升了科研監測能力。 截至目前,已監測到國家保護野生動物18種。
-
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Ⅰ級重點保護動物原麝(組圖)
東北網9月11日訊(記者 侯巍)近日,黑龍江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公布了保護區紅外自動監測相機的監測結果,其中包括小興安嶺林區首次拍到的野生原麝照片。黑龍江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的原麝。2019年2月,黑龍江省科學院自然與生態研究所計劃在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東北虎及其獵物種群的長期調查和監測,為小興安嶺東北虎種群恢復提供基礎數據和科學依據。2019年4月,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支持下,黑龍江省科學院自然與生態研究所在保護區架設了40部紅外自動監測相機並規劃了長期監測樣地,建立起了區域野生動物資源長期監測系統。
-
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球生態系統的「樣板圖」
圖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原始森林。 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中新網呼倫貝爾7月26日電 題: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球生態系統的「樣板圖」中新網記者 張瑋「汗馬、長白山、神農架、唐家河是中國的四個重要的自然保護區,作為對全球變化最為敏感的區域,應對全球變化背景下生物多樣性監測與保護,汗馬保護區無論在中國還是世界都可以起到生態『樣板圖』的作用。」
-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赤頸鶇
近日,黑龍江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野生動植物調查監測過程中意外發現了眉紋和脖頸都是紅色的鳥兒。經保護區專家鑑定為成年雄性赤頸鶇,為旅鳥。據《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記載,赤頸鶇一般棲息於繁殖在西伯利亞的開闊針葉林間。該種鳥類在中國東北僅有少量分布,在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尚屬首次發現。
-
走進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森林和野生動植物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下稱「南嶺保護區」)是廣東省生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是廣東省最大的生物物種基因庫。作為我省北部的天然屏障,在廣東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背景下,南嶺的地位愈發重要。 一群像伍國儀這樣的「80後」年輕人,用雙腳丈量大山,默默付出,不斷創新,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這片蒼翠的「物種寶庫」。
-
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新聞發布
為建設美麗恩施,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普及生物多樣性知識,宣傳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大意義,提高公眾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新聞發布會。應邀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新聞媒體有:恩施日報、恩施電視臺、恩施晚報、州人民廣播電臺、恩施發布、恩施新聞網(中國·湖北恩施網)、雲上恩施、恩施周刊。
-
猞猁、馬鹿、野豬、獾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數量提升
猞猁、馬鹿、野豬、獾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數量提升 2020-06-15 19: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黑龍江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2020年鳥類環志工作
按照大興安嶺地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的要求,近日,呼中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技科工作人員進行了2020年鳥類環志工作,工作人員利用14天時間,環志鳥類1500餘只,收取鳥類糞便樣本300多份,並按要求送到了地區動保處。
-
黑嘴松雞再現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黑嘴松雞再現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20-12-21 1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野生動物頻繁「出鏡」中衛市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頻繁「出鏡」中衛市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www.nx.xinhuanet.com 2020年05月15日 來源:新華網 近日,寧夏中衛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結合水鳥保護救護項目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工作
-
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野生動物監測顯成效
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野生動物監測顯成效。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郭麗 通訊員 梁濤)近日,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對自然保護區內野生動物紅外線相機監測數據進行了第三次回收,圓滿完成了保護區內7條樣線為期1年的野生動物監測工作,總體達到了預期效果。
-
「瀕危」野生原麝在黑龍江朗鄉保護區被拍到
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雲科技日報記者12日從黑龍江省科學院自然與生態研究所獲悉,小興安嶺林區首次發現了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野生原麝,這是由該所在黑龍江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布控的紅外自動監測相機監測到的。2019年4月,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支持下,黑龍江省科學院自然與生態研究所同黑龍江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合作,在保護區架設了40部紅外自動監測相機並規劃了長期監測樣地,建立起了區域野生動物資源長期監測系統。
-
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公布2020年紅外監測數據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公布2020年紅外監測數據 來源:西安網 時間:2020-12-02 13:21 字號:
-
湛江市司法局關於《廣東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送審...
為了增強立法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提高立法質量,現將我局正在審核的《廣東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送審稿)》及其起草說明等有關材料公布,徵求社會各界意見。附件2關於起草《廣東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草案建議稿)》的起草說明廣東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一、廣東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現狀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
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周邊的臥龍、黑水河、喇叭河三個自然保護區,形成一個保護型鐵三角,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處在鐵三角的中心地帶,是邛崍山系大熊貓棲息地關鍵性的走廊帶,對連接邛崍山系的大熊貓棲息地,促進大熊貓種群間基因交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蜂桶寨半野生馴養場現有大熊貓、小熊貓、黑熊、馬熊、野雞、馬雞、貝母雞等多種動物可供遊人觀賞。保護區管理處,建有動物馴養繁殖場,搶救室,科研陳列室。也建有賓館等接待設施。
-
環江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近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首次發現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珍稀雉類——白頸長尾雉,這是在廣西西部石灰巖地區首次監測到該物種。
-
羅山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強化秋冬季野生動物資源監測保護
羅山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多舉措強化秋冬季野生動物資源監測保護。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和世界珍稀瀕危鳥類朱䴉的重要繁殖棲息地,為加強鳥類資源的保護工作,董寨管理局組織相關部門人員進村入戶,重點面向候鳥遷徙通道沿途、重要棲息地周邊社區和餐飲從業人員等特定群體,有針對性地強化保護宣傳和科普教育,張貼宣傳畫,開展法制教育講座,公布舉報電話,暢通監督渠道,為強化監測保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
2020年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8次鳥調 最新記錄黑頸鶴116隻
集群黑頸鶴和灰鶴記者從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了解到,從最原始的看護到現代化的全面監測,隆寶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和監測工作穩步開展,2020年該保護區就進行了8次鳥調。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始建於1984年8月,是青海省建立的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溼地之一,也是我國20世紀80年代建立的第一個以黑頸鶴及其繁殖地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
隴東國家級頁巖油示範區建設提速我國陸上最大水平井採油平臺壓裂...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楊文禮)3月23日記者獲悉,伴隨我國陸上最大水平井採油平臺——華H40平臺的壓裂求產,表明長慶油田隴東國家級頁巖油示範區建設已進入快速開發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