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省生態研究所聯合開展保護區土壤監測

2020-09-05 呼中發布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典型寒溫帶針葉林原始林,區內土壤形成受到氣候、地形、森林、植被及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在土壤不斷弱度灰化和草甸腐殖質化及沼澤化過程下形成了寒溫帶森林土壤。為研究寒溫帶落葉松林土壤溫室氣體排放通量動態變化,上半年,呼中自然保護區與黑龍江生態研究所聯合開展土壤監測研究,以期闡明落葉松林土壤溫室氣體對森林生態系統溫室氣體排放的貢獻,為評價寒溫帶落葉松林生態系統在全球碳、氮循環中的作用提供理論依據。

8月19日,保護區科研工作人員與省科學院自然與生態研究所相關專家深入保護區樣地內部,針對保護區內的土壤進行了監測、記錄工作,通過記錄,收集了大量珍貴的數據,並逐一進行了存檔,為保護區土壤監測和研究提供了確鑿有效的本底資料。




監製:劉同欣 審 核:楊輝

編輯:孫富國 來源:黑龍江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相關焦點

  •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赤頸鶇
    近日,黑龍江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野生動植物調查監測過程中意外發現了眉紋和脖頸都是紅色的鳥兒。經保護區專家鑑定為成年雄性赤頸鶇,為旅鳥。據《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記載,赤頸鶇一般棲息於繁殖在西伯利亞的開闊針葉林間。該種鳥類在中國東北僅有少量分布,在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尚屬首次發現。
  • 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氣象站建成運行
    中新網西寧12月28日電 (孫睿 李甫 李曉東)記者28日從青海省氣象局獲悉,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寒溼地生態氣象野外試驗站日前通過專家驗收,正式投入運行。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三江源核心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保護區之一,源於1984年設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是青海省第一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據介紹,隆寶高寒溼地生態氣象野外試驗站位於玉樹州玉樹市西北部的隆寶鎮,地處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球生態系統的「樣板圖」
    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中新網呼倫貝爾7月26日電 題: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球生態系統的「樣板圖」中新網記者 張瑋「汗馬、長白山、神農架、唐家河是中國的四個重要的自然保護區,作為對全球變化最為敏感的區域,應對全球變化背景下生物多樣性監測與保護,汗馬保護區無論在中國還是世界都可以起到生態『樣板圖』的作用。」
  • 第5天|政民聯合2020年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與巡護圓滿...
    為了進一步了解掌握斑海豹保護區生態環境,實施可行的保護策略,大連環保志願者協會及中國綠髮會斑海豹保護地·大連的志願者們,隨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以下簡稱:斑海豹管理局)、聯合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海科院)共同開展了為期5天的渤海灣及斑海豹保護區周邊水域生態監測、巡航調研活動。
  • 副縣長李炳周率隊開展麻陽河國家級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大排查工作
    副縣長李炳周率隊開展麻陽河國家級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大排查工作 為貫徹落實市局黨委有關決策部署,全力抓好生態環境問題「冬春會戰」大排查工作,順利迎接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和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兩場國考」。
  • 務川縣副縣長李炳周率隊到麻陽河國家級保護區開展生態環境問題大...
    為堅決貫徹落實市局黨委有關決策部署,全力抓好生態環境問題「冬春會戰」大排查工作,順利迎接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和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兩場國考」。1月12日,務川縣副縣長李炳周、市生態環境局監測監控中心主任曾勇一行深入紅絲鄉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環境問題大排查工作,紅絲鄉人民政府、麻陽河保護區務川管理站、縣林業局、縣整改辦、市生態環境局務川分局等相關單位負責人陪同。
  • 湛江市司法局關於《廣東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送審...
    第八條【監測信息共享機制】 湛江市、徐聞珊瑚礁保護區所在地縣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和徐聞珊瑚礁保護區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徐聞珊瑚礁保護區的環境質量監測、生態監測、環境監督性監測和生態環境風險監測,建立各類監測信息共享機制,實現信息共享。
  • 黑龍江鳳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注重技術平臺建設 增強科研監測水平
    黑龍江鳳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全方位監測保護區內野生動物資源分布和種群密度情況,與國家林草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開展進一步合作,10月13日-10月18日,國家林草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姜廣順教授帶隊,團隊一行5人針對野生動物資源監測技術與管理做了專題講座,通過野外調查在原有設計26個野生動物監測點位上架設自動相機50臺,增強了野生動物監測的實時性,數據的真實性。
  • 三亞這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藍色沙漠中的綠洲
    珊瑚礁被譽為「藍色沙漠中的綠洲」,是海洋中非常獨特的生態系統,生活在珊瑚礁區的物種異常豐富,也是重要的漁場和海洋旅遊資源,具有很高的生態和經濟價值。珊瑚礁的面積約佔全球海洋總面積的0.25%,但是其卻養活了超過1/4的海洋魚類。
  • 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新聞發布
    在省、州、縣電視臺播出了《尋蹤七姊妹——七姊妹山泥炭蘚溼地探秘》科教專題片,開通了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網站,對保護區資源狀況和工作開展情況適時進行宣傳報導。(二)加強保護,確保森林資源安全一是建立完善的巡護管理體系。管理局制定了巡護管理制度,管理站專職負責保護區資源的巡護管理,同時在各村聘請農民兼職森林管護員負責資源巡護,形成局、站、村三級巡護管理體系。
  • 中國自然保護區生態亮紅燈 保護區邊界調整亟待規範
    2004年,岡仁波齊國家級森林公園成立。  不久前,安徽、重慶、雲南等3省所轄的8市(州、區)政府和林業部門的主要負責人被生態環境部約談,因為他們轄區內的7個自然保護區存在嚴重的違規開發建設問題,甚至在被環保督察「點名」後,仍然違規審批、虛報情況、敷衍整改。  因自然保護區的生態保護問題,一次性約談11名正廳級官員,過去並不多見。
  •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熱帶雨林保護區)是具有世界意義的生物多樣性...
    這些自然保護區保護著我國70%的陸地生態系統種類、80%的野生動物和60%的高等植物,也保護著約2000萬公頃的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約1200萬公頃的各種典型溼地。同時為進行各種生物學、生態學、地質學、古生物學及其他學科的研究提供有利條件,為環境的監測和定位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
  • 走進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下稱「南嶺保護區」)是廣東省生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是廣東省最大的生物物種基因庫。作為我省北部的天然屏障,在廣東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背景下,南嶺的地位愈發重要。   一群像伍國儀這樣的「80後」年輕人,用雙腳丈量大山,默默付出,不斷創新,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這片蒼翠的「物種寶庫」。
  • 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Ⅰ級重點保護動物原麝(組圖)
    東北網9月11日訊(記者 侯巍)近日,黑龍江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公布了保護區紅外自動監測相機的監測結果,其中包括小興安嶺林區首次拍到的野生原麝照片。黑龍江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的原麝。據介紹,在採集到疑似原麝照片後,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第一時間聯繫到黑龍江省科學院自然與生態研究所專家對照片進行鑑定。專家認為,照片中的動物體型偏小,低肩弓腰,毛色較深,符合原麝的形態特徵,但僅憑照片尚無法完全確定,建議收集其他證據進行核實。保護區立即組織人員對拍攝地點進行調查,並發現了原麝糞便,進而確認照片中的動物為原麝。
  • 黑龍江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2020年鳥類環志工作
    按照大興安嶺地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的要求,近日,呼中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技科工作人員進行了2020年鳥類環志工作,工作人員利用14天時間,環志鳥類1500餘只,收取鳥類糞便樣本300多份,並按要求送到了地區動保處。
  • 陸地和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區體系基本建立自然保護區面積翻番
    本報尖峰嶺7月11日電(記者陳超通訊員陳康蘇文拔)記者從今天在尖峰嶺召開的全省林業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會議上獲悉,兩年內全省保護區面積翻了一番,陸地生態系統和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區體系基本建立。  2004年,我省批准設立了自1988年建省後首批新增省級自然保護區,包括鸚哥嶺保護區、猴獼嶺保護區和黎母山保護區。
  • 內蒙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我國自然保護區事業通過長期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保護管理制度,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分類分區分級分部門」管理制度。【分類】我國自然保護區一般按主要保護對象的不同分為生態系統、野生生物和自然遺蹟三大類別9種類型。【分級】按事權劃分原則,我國自然保護區分為4級:國家級、省(自治區、直轄市)級、市(自治州)級、縣(自治縣、旗、縣級市)級。
  • 三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藍色沙漠中的綠洲
    珊瑚礁是太陽的創造物,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多樣、最珍貴的生態系統之一。珊瑚礁被稱為"藍色沙漠中的綠洲",是海洋中非常獨特的生態系統,珊瑚礁區域生活著豐富的物種,也是重要的漁場和海洋旅遊資源,具有極高的生態和經濟價值。珊瑚礁約佔全球海洋面積的0.25%,但它們供養著超過四分之一的海洋魚類。
  • 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周邊的臥龍、黑水河、喇叭河三個自然保護區,形成一個保護型鐵三角,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處在鐵三角的中心地帶,是邛崍山系大熊貓棲息地關鍵性的走廊帶,對連接邛崍山系的大熊貓棲息地,促進大熊貓種群間基因交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蜂桶寨半野生馴養場現有大熊貓、小熊貓、黑熊、馬熊、野雞、馬雞、貝母雞等多種動物可供遊人觀賞。保護區管理處,建有動物馴養繁殖場,搶救室,科研陳列室。也建有賓館等接待設施。
  • 廣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我國自然保護區事業通過長期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保護管理制度,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分類分區分級分部門」管理制度。【分類】我國自然保護區一般按主要保護對象的不同分為生態系統、野生生物和自然遺蹟三大類別9種類型。【分級】按事權劃分原則,我國自然保護區分為4級:國家級、省(自治區、直轄市)級、市(自治州)級、縣(自治縣、旗、縣級市)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