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都龐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新記錄種——綠翅金鳩

2021-01-16 紅網

紅外相機拍攝原圖。

放大圖。

紅網時刻永州9月25日訊(通訊員 秦唯峰 吳炳賢)近日,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動物學雜誌》第五期刊出,湖南都龐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的一種斑鳩被確認為湖南省新記錄種綠翅金鳩。湖南省新紀錄種即在湖南首次發現該物種,對於研究物種的分類、進化、生態具有重要價值。

該鳥於2017年6月23日由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所專家通過紅外相機在湖南都龐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月巖分局的空樹巖村拍攝到。綠翅金鳩隸屬於鴿形目鳩鴿科,國內分布於華南的熱帶區,從雲南南部、四川南部、廣西、江西西南部、海南島、香港、澳門、廣東珠三角地區至臺灣南部及西藏東南部的山地森林。據文獻記載,綠翅金鳩有向華南地區的以北方向,即向江西西南部和貴州南部擴散的趨勢,原因可能是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綠翅金鳩逐漸從原分布地向更北的地區擴散。此次該物種在湖南都龐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發現,符合綠翅金鳩擴散的趨勢。

相關焦點

  • 羅山自然保護區新添6種植物新記錄種
    日前,寧夏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聯合內蒙古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團隊開展野外調查,現場確認木賊麻黃、扇羽陰地蕨、凹舌蘭、勘察加鳥巢蘭、三春水柏枝和駝絨藜6種植物為羅山保護區分布新記錄種。【扇羽小陰地蕨】本次調查發現於羅山綠化臺溝溝底。陰地蕨科小陰地蕨屬。多年生草本。單葉,營養葉長圓形,1回羽裂,羽片扇形;孢子囊穗狹圓錐形,復總狀;孢子囊球形。
  • 江西武夷山新發現11種植物 系江西省新記錄種
    江西日報11月9日,記者獲悉,國內核心期刊《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和《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分別於近日刊登相關論文,公布了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發現的11種植物(系江西省植物新記錄種),即6種石松類和蕨類植物:柳杉葉馬尾杉、西藏瓶蕨、灰背鐵線蕨、骨牌蕨、異鱗鱗毛蕨、鋸蕨,5種種子植物:車桑子、大花腋花黃芩、巖藿香、高野山龍頭草、九龍山鳳仙花。
  • 湖南莽山保護區意外發現新紀錄屬虎舌蘭
    6月12日,莽山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日常巡護時,在保護區內發現了一種通體白色的蘭科植物,而且在約2平方米的範圍內有6株。經植物分類專家、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喻勳林教授鑑定為湖南新記錄物種——虎舌蘭。這一發現意味著湖南物種記錄又增加了一個新記錄屬、新記錄種。
  • 廣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最後,對面狀要素進行拓撲檢查,修改合格後,完成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數據的製作,共計2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廣西大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西大明山自然保護區地處廣西中南部,地處北回歸線上,總面積16994公頃。
  • 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
    近日,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在提取安裝於林區的紅外感應自拍相機監測信息時,驚喜地發現拍攝到清晰的國寶級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圖為位於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境內的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區域紅外感應自拍相機拍攝的白頸長尾雉。(徐仲庭攝影)白頸長尾雉是中國特產鳥類,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數量極為珍稀。
  • 新記錄!雲南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蘭科植物新種
    近日,雲南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保護區內開展巡護工作時發現了保護區原來沒有記錄到的蘭科植物——長鬚闊蕊蘭。此次在保護區內發現長鬚闊蕊蘭,使保護區原記載的蘭科植物增加為59屬186種。總狀花序頂生,常具多數花,有時密生呈穗狀,罕近頭狀;花小,綠色或綠白色至白色。共有約60種,分布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至太平洋一些島嶼。我國共有21種,主要分布於長江流域和其以南諸省區,尤以西南地區為多。其中長鬚闊蕊蘭,產於我國江蘇、江西、浙江、臺灣等地,生於海拔250米一1340米的山坡草地或林下,此次在保護區新記錄到的長鬚闊蕊蘭,為其在雲南紅河州的分布新增了一個記錄點。
  • 都龐嶺上遇到的紅鋸蛺蝶、巴黎翠鳳蝶……你認得它們麼?
    都龐嶺上遇到的紅鋸蛺蝶、巴黎翠鳳蝶……你認得它們麼? 2013年8月27日     ①紅鋸蛺蝶    ②巴黎翠鳳蝶+玉斑鳳蝶    ③金鳳蝶    ④尖翅銀灰蝶>    上期烏雲界關於中華虎鳳蝶的報導出來後,收到湖南道縣文物管理所所長楊雄心的郵件:    「今年5-8月份兩次登上都龐嶺主峰,數度進入都龐岒核心保護區峽谷攝影採風(編者註:都龐嶺位於湖南省道縣和江永縣境內,南嶺山脈中部,最高峰韭菜嶺海拔2009.3米,湖南的『非著名山峰』排名第一)。
  • 鳥名中以綠字的鳥,個個養眼
    今天,介紹鳥名中綠字開頭的鳥,它們的羽毛全綠色或者以綠色為主;當然也有個別的部分羽毛是綠色。 一起來看看吧。綠翅金鳩綠翅金鳩.綠翅灰斑鴨綠翅金剛鸚鵡綠翅鴨
  • 環江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近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首次發現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珍稀雉類——白頸長尾雉,這是在廣西西部石灰巖地區首次監測到該物種。
  •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赤頸鶇
    近日,黑龍江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野生動植物調查監測過程中意外發現了眉紋和脖頸都是紅色的鳥兒。經保護區專家鑑定為成年雄性赤頸鶇,為旅鳥。據《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記載,赤頸鶇一般棲息於繁殖在西伯利亞的開闊針葉林間。該種鳥類在中國東北僅有少量分布,在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尚屬首次發現。
  • 黔東南州雷公山保護區發現紅翅鳳頭鵑
    黔東南州雷公山保護區發現紅翅鳳頭鵑 發布時間:2020-10-02 13:41:40      來源:黔東南日報
  • 內蒙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CGCS2000)下,基於高解析度衛星影像,通過圖上同名點的地理匹配,以及經緯網格間的誤差計算,實現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圖與衛星影像之間的地理配準。然後,對每個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緩衝區及實驗區進行面狀要素矢量化。最後,對面狀要素進行拓撲檢查,修改合格後,完成內蒙古自治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數據的製作,共計29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版納植物園發現蘭科新種及中國新記錄種
    2011年5月,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標本館高級工程師李劍武在植物專類園百竹園的地上發現兩種芋蘭屬的植物正在開花,一種萼片紫色,花瓣白色具紫色斑點,另一種萼片為綠色,唇瓣白色。他把這一消息告知當時的「瀕危植物遷地保護與再引種研究組」,研究人員對此兩種植物進行了傳粉生物學研究。
  • 河南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數據禾(databox.store)根據河南省環保廳、林業廳、農業廳、國土廳等部門發布的自然保護區名錄,以及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圖,收集截止2018年1月的河南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本底資料。最後,對面狀要素進行拓撲檢查,修改合格後,完成河南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空間分布數據的製作,共計1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哈巴湖發現2隻黑尾塍鷸 今年有3種新記錄鳥類進入視線
    新發現的黑尾塍鷸(chéng yù)  隨著近日寧夏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新發現了2隻黑尾塍鷸[chéng
  • 湖北省新發現20個蝴蝶品種(圖)
    華師大生科院《關於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蝶類名錄及區系初步研究報告》稱,該保護區已探明的蝴蝶有106種,新增蝴蝶類湖北新記錄種20個。據華師大駱啟桂教授介紹,此次發現的金鳳蝶、裳鳳蝶、金裳鳳蝶、巴黎翠鳳蝶等珍貴品種,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
  • 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名錄 33個自然保護區解析
    3遼寧雙臺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28000.004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672275.005大連城山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350.006昌黎黃金海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0000.007天津古海岸與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科研人員在西藏發現4個中國新記錄種
    圖為此次發現的西藏新記錄種。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中新網昆明1月12日電 (記者 胡遠航)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12日發布消息稱,該所科研人員在西藏發現須彌四帶芹、巴洛特櫟等4個中國新記錄種,和翼葉稜子芹、線葉球蘭等24個西藏新記錄種。
  • 猞猁、馬鹿、野豬、獾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數量提升
    猞猁、馬鹿、野豬、獾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數量提升 2020-06-15 19: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