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寧夏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聯合內蒙古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團隊開展野外調查,現場確認木賊麻黃、扇羽陰地蕨、凹舌蘭、勘察加鳥巢蘭、三春水柏枝和駝絨藜6種植物為羅山保護區分布新記錄種。
調查團隊深入保護區綠化臺溝、上下亂柴溝、大口子溝等溝道,通過樣線法野外調查、採集標本、植株拍照等方法,對保護區植物種類多樣性開展調查。
其中4種植物圖鑑
【木賊麻黃】
本次發現於小羅山三角架。
麻黃科麻黃屬。直立或斜生小灌木,高可達1米。小枝節間細而短,長1.5-2.5釐米。
球花側生無梗或無花時具短梗;雌球花成熟時肉質紅色,具短梗;種子通常1粒。
【扇羽小陰地蕨】
本次調查發現於羅山綠化臺溝溝底。
陰地蕨科小陰地蕨屬。多年生草本。單葉,營養葉長圓形,1回羽裂,羽片扇形;
孢子囊穗狹圓錐形,復總狀;孢子囊球形。
【凹舌蘭】
本次發現於大口子溝溝頂雲杉林下。
蘭科凹舌蘭屬。陸生草本,植株高20-40釐米。塊莖肉質肥厚,前部呈掌狀分裂。
莖直立,具縱稜,基部具2-3枚葉鞘。
【堪察加鳥巢蘭】
本次發現於東風溝溝腦。
蘭科鳥巢蘭屬。腐生直立草本。唇瓣位於下方,長於萼片,倒楔形,先段2裂。
【記者手記】
「新添植物新記錄種」——不是發現新植物,是新添了記錄。
植物一直都在那裡,在山上,在溝底,在林下。它們其實並不「新」,是山裡的老朋友,兀自生長存在,感知陽光雨露。
一處風土,生長著何種植物,或許也是一種環境的指引,一種綠色的表達。
「新」的是我們對山的理解,對植物家底的更新,對終日守護的自然保護區的新認知。
來源:寧夏日報
編輯:強欣
審校:馬寶勤
終審:張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