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於海南尖峰嶺的新物種尖峰水玉杯。
許涵研究員供圖
該物種是由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海南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科研監測人員發現的。尖峰水玉杯已完成拉丁命名:Thismia jianfenglingensis Han Xu, H.J. Yang and S.Q. Fang。植物種近期發表在國際知名植物分類學SCI刊物上,論文的第一作者為許涵研究員。
該物種形態似紅色燈籠,該屬植物種類英名稱翻譯為中文,即精靈燈籠或仙子燈籠。
水玉杯屬植物全球約有40多種,主要分布在泛熱帶地區,此前中國有5種:臺灣水玉杯、三絲水玉杯、貢山水玉杯、香港水玉杯和黃金水玉杯,其中臺灣水玉杯僅見於臺灣高雄地區,為僅見於臺灣的特有植物。此次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發現的尖峰水玉杯,為中國已知有分布的第6個該屬植物種,也是僅見於海南的特有植物種類。
發現於海南尖峰嶺的新物種尖峰水玉杯。
許涵研究員供圖
尖峰水玉杯是一種腐生性草本植物,僅生長在林地上,其莖杆通體白色,花為紅色,葉片退化,不具備光合作用功能,需要溫暖溼潤的良好森林環境,主要伴生植物有黃杞、油丹、高山蒲葵、厚殼桂、紅柯、四蕊三角瓣花等,為原生性極強的熱帶雨林生境。目前發現尖峰水玉杯的植株數量極少,根據世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對物種瀕危程度的劃分標準,建議將該種列入漸危(Vulnerable)級甚至是瀕危(Endangered)級加以保護。
尖峰水玉杯的發現,是海南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科研監測人員,通過60公頃大樣地及網格樣地的長期監測工作的成果。自2011年以來,已經相繼發現了尖峰黴草、尖峰馬兜鈴、樂東馬兜鈴、海南線柱蘭、海南樺、雪影薹草共6個新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的發現是第7個新植物種。此外,該研究團隊還發現了無葉鰾唇蘭、桂越馬藍等海南新分布記錄種。
電子顯微鏡下的尖峰水玉杯。
許涵研究員供圖
尖峰水玉杯的發現,不僅豐富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植物多樣性資源,而且也間接證明了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的森林生態環境優良,自然保護成效顯著,為許多有特色、特有、稀有、瀕危植物種類的保護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條件。
海南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已知有野生維管植物約275科1240屬4579種。但這不代表海南的物種已經被完全發現。自2005年至2020年,在海南熱帶雨林中發現了大量的植物新種,共有45科76屬105種,佔已發現全部植物科屬種的16%、6%、2.3%。總體上來說,在海南熱帶雨林中,植物新種以每年平均7個的速度被發現,這顯示了海南熱帶雨林中仍然存在大量我們所未知的植物新物種,特別是存在大量珍稀、瀕危的類群。
據悉,自2019年4月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掛牌至今,短短一年間就已經發現了9個植物新種。
文章來源:南海網
歡迎轉發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