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林科院團隊發現新植物種「尖峰水玉杯」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3月15日電 (記者馬愛平)15日,從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獲悉,該所專家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新近發現的一個新的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專家指出,尖峰水玉杯目前發現的植株數量極少,根據世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對物種瀕危程度的劃分標準,建議將該種列入漸危級甚至瀕危級加以保護。日前,該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植物分類學刊物《植物》上。 中國林科院熱林所研究員、海南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原站長李意德說,尖峰水玉杯的形態像一個紅色燈籠,在分類學中隸屬於肉質腐草科水玉杯屬的一個新物種。
-
中國林科院專家發現珍稀新植物種:尖峰水玉杯
:尖峰水玉杯(Thismia jianfenglingensis Han Xu, H.J.專家指出,尖峰水玉杯目前發現的植株數量極少,根據世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對物種瀕危程度的劃分標準,建議將該種列入漸危級甚至瀕危級加以保護。該新植物種近期發表在國際知名植物分類學SCI刊物《Phytotaxa》的第429卷第2期上。尖峰水玉杯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的尖峰嶺熱帶山地雨林中,是一種腐生性草本植物。
-
海南尖峰嶺發現新的特有植物種尖峰水玉杯
文 | 海南日報 孫慧4月1日,海南日報記者從省林業局獲悉,近日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在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又發現了一個新的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此次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區域內發現的尖峰水玉杯,為中國已知有分布的第6個該屬植物種,也是僅見於海南的特有植物種類。
-
植物新種尖峰水玉杯被發現 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海南省林業局4月1日向媒體發布,海南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又發現了一個新的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屬肉質腐草科水玉杯屬,本物種為海南島首次報導的新記錄科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現新特有植物種尖峰水玉杯
植物新種尖峰水玉杯被發現 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五指山4月1日消息(首席記者 康景林)海南省林業局4月1日向媒體發布,海南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又發現了一個新的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屬肉質腐草科水玉杯屬,本物種為海南島首次報導的新記錄科、新記錄屬和新種,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尖峰嶺熱帶山地雨林
-
今日科技話題:「尖峰水玉杯」、單原子催化劑、植物、兒童新冠肺炎...
1 中國林科院團隊發現新植物種「尖峰水玉杯」 3月15日,從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獲悉,該所專家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新近發現的一個新的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又發現了一個新的特有植物種:尖峰水玉杯(尖峰精靈燈籠)
由中國林科院熱林所海南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科研監測人員,在海南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又發現了一個新的植物種類
-
尖峰嶺發現「精靈燈籠」,專家建議列入瀕危級加以保護
這是在海南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的一個新的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尖峰水玉杯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的專家在海南野外科考時發現了尖峰水玉杯,屬肉質腐草科水玉杯屬。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科研團隊這是中國發現的第6種水玉杯屬植物,也是本物種在海南島首次報導的新記錄科、新記錄屬和新種,是目前僅見於海南的特有植物種類。
-
今年在海南發現的新物種有不少!這些罕見的「小精靈」你見過嗎?
尖峰水玉杯,屬肉質腐草科水玉杯屬,本物種為海南島首次報導的新記錄科、新記錄屬和新種,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尖峰嶺熱帶山地雨林。發現於海南尖峰嶺的新物種尖峰水玉杯。許涵研究員供圖該物種是由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海南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科研監測人員發現的。尖峰水玉杯已完成拉丁命名:Thismia jianfenglingensis Han Xu, H.J. Yang and S.Q. Fang。
-
海南又發現一個新植物種類【附圖】
4月1日,國際旅遊島商報記者從海南省林業局獲悉,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海南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科研監測人員,在海南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又發現了一個新的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該物種形態似紅色燈籠,本物種為在海南島首次報導的新記錄科
-
...單原子催化劑、植物、兒童新冠肺炎診治、納米黃金粒子、塑料
1 中國林科院團隊發現新植物種「尖峰水玉杯」 3月15日,從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獲悉,該所專家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新近發現的一個新的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
-
物種保護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發現19個新物種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發現19個新物種雨林「上新」 一種比恐龍還要古老的生物,突然如朵朵桃花般盛開眼前,會是怎樣的驚喜? 「當時我一眼就看出這隻瞼虎與其它種類有點不同,經過形態學和分子生物學分析鑑定後,確定這是一個瞼虎屬新種。」周潤邦還記得,那是位於海南島中西部一片覆蓋有茂密熱帶常綠闊葉林的喀斯特地貌區,是瞼虎生存的絕佳地帶。 中華瞼虎只在無汙染的天然環境中出現。和它一樣,對棲息地「吹毛求疵」的生物,還有與紅燈籠「撞臉」的植物新種——尖峰水玉杯。
-
@瓊海市民,走進全球最大60公頃熱帶雨林樣地——植物科研的監測和發現有多難?
中國林科院熱林所海南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尖峰嶺生態站」)的科研人員長期駐紮於此,在這片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大樣地裡進行數據採集和監測研究工作,也在這裡陸續發現了植物生長的秘密。植物科研的監測和發現有多難?跟著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採訪團的腳步,一起探訪植物科研的故事。
-
中國林科院助力海南熱帶林可持續發展
從20世紀60年代起,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就積極參與海南熱帶森林保護與發展的各項研究。2003年,中國林科院同國際竹藤中心一道,與海南省政府籤署了《海南省人民政府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國際竹藤網絡中心全面科技合作協議書》。15年來,中國林科院在海南組織實施了一大批科研項目,為海南熱帶雨林保護與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尖峰水玉杯
-
世界新物種黃山石豆蘭在翡翠谷景區被發現
世界新物種黃山石豆蘭近日,一篇題為《安徽蘭科植物新種——黃山石豆蘭》在《北歐植物學》雜誌上發表。植物界新物種的發現總以論文的發表作為認定,此次論文的成功發表不僅確定了黃山石豆蘭世界新物種的地位,更為沉寂幾十年的黃山植物界帶來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黃山石豆蘭,在2013年5月8日,首次在黃山翡翠谷懸崖峭壁上被發現。
-
中國林科院木材所出具我國首份木材DNA鑑定報告
日前,受國內某檢驗認證機構委託,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以下簡稱木材所)對近期我國海關部門截獲的一批進口木材開展了鑑定工作。然而,因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DNA序列,利用DNA條形碼技術,通過比較植物物種基因組中一段標準的DNA片段,可以準確鑑定植物物種。木材DNA條形碼技術,即是利用基因組中一段公認標準的、相對較短的DNA片段進行木材物種鑑定。
-
中國林科院發明吸附水面溢油新材料
本報訊 記者宋平 通訊員張宜生 高瑞清報導 近日,《ACS Nano》刊物在線發表了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王小青副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在高彈木材海綿材料製備及其油水分離應用方面取得的新進展(Highly Compressible Wood Sponges with a Spring-like Lamellar Structure as Effective
-
2017中國林科院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3項
「林業資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術創新」重點專項 人工林重大災害的成災機理和調控機制 項目主持:中國林科院林業新技術研究所張星耀研究員 項目選擇我國分布最廣近10年來,完成清潔製漿、木質纖維材料、食用菌等木質資源利用領域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國家級科研項目100餘項,開發了木質資源利用關鍵技術與新產品,轉化科技成果200餘項。
-
科學網—中國林科院獲批自然科學基金林業工程領域首個重大項目
中國林科院獲批自然科學基金林業工程領域首個重大項目 本報訊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18年重大項目清單,共有36個重大項目獲資助。 「木材高效利用結構調控與定向重組機制」將針對「木材資源多層次高值化利用」面臨的重大理論問題,瞄準國際前沿方向,以楊樹、馬尾松、杉木三大人工林木材為研究對象,針對實木、木質纖維、木材化學成分三個層次在高效利用方面亟待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開展木材多維結構互作及調控、木材纖維精準解離與界面調控、木材主要成分分子修飾及超分子結構演化機理、木材定向解聚及可控重組機制四個方向創新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