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現新特有植物種尖峰水玉杯

2020-12-03 中國新聞網海南站

  植物新種尖峰水玉杯被發現 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五指山4月1日消息(首席記者 康景林)海南省林業局4月1日向媒體發布,海南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又發現了一個新的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屬肉質腐草科水玉杯屬,本物種為海南島首次報導的新記錄科、新記錄屬和新種,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尖峰嶺熱帶山地雨林。

發現於海南尖峰嶺的新物種尖峰水玉杯。許涵研究員供圖

  該物種是由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海南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科研監測人員發現的。尖峰水玉杯已完成拉丁命名:Thismia jianfenglingensis Han Xu, H.J. Yang and S.Q. Fang 植物種近期發表在國際知名植物分類學SCI刊物上,論文的第一作者為許涵研究員。

  該物種形態似紅色燈籠,該屬植物種類英名稱翻譯為中文,即精靈燈籠或仙子燈籠。

  水玉杯屬植物全球約有40多種,主要分布在泛熱帶地區,此前中國有5種:臺灣水玉杯、三絲水玉杯、貢山水玉杯、香港水玉杯和黃金水玉杯,其中臺灣水玉杯僅見於臺灣高雄地區,為僅見於臺灣省的特有植物。此次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發現的尖峰水玉杯,為中國已知有分布的第6個該屬植物種,也是僅見於海南的特有植物種類。

發現於海南尖峰嶺的新物種尖峰水玉杯。許涵研究員供圖

  尖峰水玉杯是一種腐生性草本植物,僅生長在林地上,其莖杆通體白色,花為紅色,葉片退化,不具備光合作用功能,需要溫暖溼潤的良好森林環境,主要伴生植物有黃杞、油丹、高山蒲葵、厚殼桂、紅柯、四蕊三角瓣花等,為原生性極強的熱帶雨林生境。目前發現尖峰水玉杯的植株數量極少,根據世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對物種瀕危程度的劃分標準,建議將該種列入漸危(Vulnerable)級甚至是瀕危(Endangered)級加以保護。

  尖峰水玉杯的發現,是海南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科研監測人員,通過60公頃大樣地及網格樣地的長期監測工作的成果。自2011年以來,已經相繼發現了尖峰黴草、尖峰馬兜鈴、樂東馬兜鈴、海南線柱蘭、海南樺、雪影薹草共6個新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的發現是第7個新植物種。此外,該研究團隊還發現了無葉鰾唇蘭、桂越馬藍等海南新分布記錄種。

電子顯微鏡下的尖峰水玉杯。許涵研究員供圖

  尖峰水玉杯的發現,不僅豐富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植物多樣性資源,而且也間接證明了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的森林生態環境優良,自然保護成效顯著,為許多有特色、特有、稀有、瀕危植物種類的保護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條件。

  海南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已知有野生維管植物約275科1240屬4579種。但這不代表海南的物種已經被完全發現。自2005年至2020年,在海南熱帶雨林中發現了大量的植物新種,共有45科76屬105種,佔已發現全部植物科屬種的16%、6%、2.3%。總體上來說,在海南熱帶雨林中,植物新種以每年平均7個的速度被發現,這顯示了海南熱帶雨林中仍然存在大量我們所未知的植物新物種,特別是存在大量珍稀、瀕危的類群。

  據悉,自2019年4月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掛牌至今,短短一年間就已經發現了9個植物新種。

相關焦點

  • 植物新種尖峰水玉杯被發現 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新記錄屬和新種,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尖峰嶺熱帶山地雨林。植物種近期發表在國際知名植物分類學SCI刊物上,論文的第一作者為許涵研究員。  該物種形態似紅色燈籠,該屬植物種類英名稱翻譯為中文,即精靈燈籠或仙子燈籠。  水玉杯屬植物全球約有40多種,主要分布在泛熱帶地區,此前中國有5種:臺灣水玉杯、三絲水玉杯、貢山水玉杯、香港水玉杯和黃金水玉杯,其中臺灣水玉杯僅見於臺灣高雄地區,為僅見於臺灣的特有植物。
  • 海南尖峰嶺發現新的特有植物種尖峰水玉杯
    文 | 海南日報 孫慧4月1日,海南日報記者從省林業局獲悉,近日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在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又發現了一個新的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此次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區域內發現的尖峰水玉杯,為中國已知有分布的第6個該屬植物種,也是僅見於海南的特有植物種類。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又發現了一個新的特有植物種:尖峰水玉杯(尖峰精靈燈籠)
    ——尖峰水玉杯(Thismia jianfenglingensis Han Xu, H.J.此次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發現的尖峰水玉杯,為中國已知有分布的第6個該屬植物種,也是僅見於海南的特有植物種類。
  • 中國林科院專家發現珍稀新植物種:尖峰水玉杯
    :尖峰水玉杯(Thismia jianfenglingensis Han Xu, H.J.專家指出,尖峰水玉杯目前發現的植株數量極少,根據世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對物種瀕危程度的劃分標準,建議將該種列入漸危級甚至瀕危級加以保護。該新植物種近期發表在國際知名植物分類學SCI刊物《Phytotaxa》的第429卷第2期上。尖峰水玉杯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的尖峰嶺熱帶山地雨林中,是一種腐生性草本植物。
  • 中國林科院團隊發現新植物種「尖峰水玉杯」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3月15日電 (記者馬愛平)15日,從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獲悉,該所專家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新近發現的一個新的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專家指出,尖峰水玉杯目前發現的植株數量極少,根據世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對物種瀕危程度的劃分標準,建議將該種列入漸危級甚至瀕危級加以保護。日前,該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植物分類學刊物《植物》上。 中國林科院熱林所研究員、海南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原站長李意德說,尖峰水玉杯的形態像一個紅色燈籠,在分類學中隸屬於肉質腐草科水玉杯屬的一個新物種。
  • 中國林科院發現新物種尖峰水玉杯
    本報訊  記者宋平 通訊員於彬報導  近日,中國林科院專家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發現了新物種尖峰水玉杯。因為植株數量極少,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劃分標準,專家建議將其列入漸危級或瀕危級加以保護。  目前,尖峰水玉杯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尖峰嶺熱帶山地雨林中,是一種腐生性草本植物,在分類學中隸屬於肉質腐草科水玉杯屬的一個新物種。莖杆通體白色,花為紅色,葉片退化,不具備光合作用功能。主要伴生植物有黃杞、油丹、厚殼桂、四蕊三角瓣花等。  水玉杯屬植物在全球約有40種,主要分布在泛熱帶地區。
  • 海南又發現一個新植物種類【附圖】
    此次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發現的尖峰水玉杯,為中國已知有分布的第6個該屬植物種,也是僅見於海南的特有植物種類。 尖峰水玉杯目前僅見於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的尖峰嶺熱帶山地雨林中,為生長在林地上的一種腐生性草本植物,植物莖杆通體白色,花為紅色,葉片退化,不具備光合作用功能,需要溫暖溼潤的良好森林環境。
  • 今日科技話題:「尖峰水玉杯」、單原子催化劑、植物、兒童新冠肺炎...
    1 中國林科院團隊發現新植物種「尖峰水玉杯」 3月15日,從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獲悉,該所專家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新近發現的一個新的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
  • 今年在海南發現的新物種有不少!這些罕見的「小精靈」你見過嗎?
    尖峰水玉杯,屬肉質腐草科水玉杯屬,本物種為海南島首次報導的新記錄科、新記錄屬和新種,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尖峰嶺熱帶山地雨林。水玉杯屬植物全球約有40多種,主要分布在泛熱帶地區,此前中國有5種:臺灣水玉杯、三絲水玉杯、貢山水玉杯、香港水玉杯和黃金水玉杯,其中臺灣水玉杯僅見於臺灣高雄地區,為僅見於臺灣的特有植物。此次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發現的尖峰水玉杯,為中國已知有分布的第6個該屬植物種,也是僅見於海南的特有植物種類。
  • 目前僅見於海南!尖峰嶺發現「精靈燈籠」,專家建議列入瀕危級加以保護
    這是在海南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的一個新的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尖峰水玉杯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的專家在海南野外科考時發現了尖峰水玉杯,屬肉質腐草科水玉杯屬。科研人員發現的尖峰水玉杯2017年,中國林科院研究員許涵和兩名外國專家一同前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的尖峰嶺熱帶山地雨林的大樣地進行調查和取樣。
  • 物種保護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發現19個新物種
    2019年4月,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掛牌成立,我省理順管理體制,加強對熱帶雨林資源的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及研究,類似的驚喜正頻頻上演。 海南疣螈 通訊員 米紅旭攝(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提供) 它們用「腳」給國家公園「投票」 在熱帶雨林,新生命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 像桃花水母這類對生長環境極為挑剔的生物,往往被人們稱作是最公正的「環境評價師」——生態好不好,它們知道答案。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海南生態名片
    海南擁有我國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和眾多特有的動植物種類        2019年,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正式啟動。試點區位於海南島中部山區,規劃總面積4400餘平方公裡,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的1/7。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不僅保護熱帶雨林動植物資源,推進熱帶雨林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也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打造一張靚麗的生態名片。        圖:海南吊羅山熱帶雨林。
  • 走進國家公園丨熱帶雨林 海南的自然珍藏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位於海南島中部山區,東起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西至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自保亭縣毛感鄉,北至黎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400餘平方公裡,
  • 海南熱帶雨林是天然的資源「博物館」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熱帶雨林資源「博物館」,生物資源非常豐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據統計,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已記錄有野生維管植物3577種,隸屬220科1142屬,有各類保護植物43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坡壘(Hopea hainanensis)、伯樂樹(Bretschneidera sinensis)、海南蘇鐵(Cycas hainanensis)、葫蘆蘇鐵(Cycas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 人和大山、雨林續寫新故事
    原標題:大山深處無人家,雨林內外一家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見聞新華社2020年4月21日訊 3D地圖上,海南熱帶雨林就像一隻南飛的蝴蝶。鸚哥嶺的桃花水母遊弋在叢林溼地;吊羅山小爪水獺重現故園;稀有喬木、藤和附生的蘭、蕨、菌類纏繞疊生;霸王嶺山間,人類最瀕危的「近親」海南長臂猿已增長到逾30隻……這是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四月景象。安然棲息的動植物,讓如蝶的雨林翩翩起舞。一年來的公園建設、體制試點、保護研究、生態搬遷,人類已經學會與這片我國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和諧共處。
  • 建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實現生態保護與協調發展和諧統一
    海南應當積極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在本省開展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試點工作,這將是海南作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的創新之舉,為我國國家公園體制建設探索和積累經驗。海南熱帶雨林在自然生態方面具有這樣的條件,擁有成為國家公園的現實可能性。而管理上的可行性則基於其價值系統。   一是生物基因庫的國家戰略價值。到目前為止,海南島有維管束植物4000多種,其中600多種為海南所特有。藥用植物就有2500多種,還有800多種經濟價值較高。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有20多種。
  • 將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打造成旅遊超級吸引物
    根據日前出臺的《海南省旅遊業疫後重振計劃——振興旅遊業三十條行動措施(2020—2021年)》(下稱《振興旅遊業三十條行動措施》),3月24日下午,海南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夏斐向媒體發布了落實重點:「將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打造成為海南旅遊新的超級吸引物,加快發展森林康養產業,加強對國家公園的推介宣傳。」
  • 海南日報數字報-雨林「上新」
    它們用「腳」給國家公園「投票」  在熱帶雨林,新生命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  像桃花水母這類對生長環境極為挑剔的生物,往往被人們稱作是最公正的「環境評價師」——生態好不好,它們知道答案。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啟動體制試點建設,成效如何?雨林中不斷出現的新物種,就用「腳」投出了自己的「一票」。
  • 海南首批10所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學校掛牌
    新華社海口9月21日電(記者陳凱姿)海南省教育廳等部門近日為10所學校掛牌,正式成立第一批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學校。海南熱帶雨林是我國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島嶼型熱帶雨林。2020年8月10日,經海南省教育廳、共青團海南省委、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協商,決定在海南省東方市江邊中心學校、五指山市水滿中心學校等10所學校,成立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學校,並於近日正式掛牌。
  • 海南周刊|瓊島雨林生萬物
    「嗚,嗚,嗚……」清晨,幾隻海南長臂猿用超長的手臂在樹枝之間蕩來蕩去,嬉鬧中發出口哨般的長鳴,頓時響徹整片山谷。它們是海南島真正的原住「居民」,也是海南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完整性和原真性的指示物種。  和著海南長臂猿的歌聲,數百種鳥兒聚集在枝叢中張開嗓子叫喚,深一聲,淺一聲,其中自然不乏海南孔雀雉、海南山鷓鴣、海南柳鶯、緋胸鸚鵡等珍稀及海南特有種鳥類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