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記者今天(12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2013至2019年間,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種質庫採集隊,先後對西藏的墨脫縣、定日縣、聶拉木縣和吉隆縣等進行了多次野生植物種質資源的調查,共採集珍稀瀕危、地區特有、重要經濟價值的野生植物種子、標本、活體材料等遺傳資源2500餘號,其中種子471份。
在對所採集的標本進行整理和鑑定過程中,發現4個分布於西藏的中國新記錄種,及24個西藏新記錄種。
分布於西藏的4個中國新記錄種。A: 須彌四帶芹T; B: 巴洛特櫟; C: 尼泊爾姜味草; D: 喜馬拉雅耳稃草。
24個西藏新記錄種。A:翼葉稜子芹;B:線葉球蘭; C:尼泊爾菊三七; D:一枝黃花;E:擬遊藤衛矛; F:雲南木鱉;G:馬兒; H:攀援胡頹子;I:四稜豬屎豆; J:大葉千斤拔; K:毛喉鞘蕊花;L:獨龍木姜子; M:長序大苞蘭; N:黃蘭; O:雲南盆距蘭; P:扁莖羊耳蒜; Q:耳唇蘭; R:疏花無葉蓮; S: 長序羊角藤;T: 黑蒴;U:赤楊葉; V:球花石豆蘭; W: 雙角厚唇蘭;X: 密花蘭。
其中,無葉蓮科為西藏新記錄科,一枝黃花屬、馬兒屬、千斤拔屬、鞘蕊花屬、密花蘭屬、無葉蓮屬、羊角藤屬、黑蒴屬和赤楊葉屬9個屬為西藏新記錄屬。
此次報導的新分布物種均位於全球36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的喜馬拉雅山脈的東部及北部。該區域野生植物資源異常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