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羅山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外朱䴉棲息地,白冠長尾雉之鄉

2020-12-04 曼哈頓的夏天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南省南部的羅山縣境內,豫鄂兩省交界的大別山區北麓,總面積4.68萬公頃。

它是一個以保護森林珍稀鳥類及其棲息地為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內分布鳥類315種,佔河南省鳥種的80%。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白冠長尾雉之鄉。

一對漂亮的白冠長尾雉在休憩。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方寶石朱䴉重要的人工繁殖和野外棲息地。

鳥類愛好志願者者在觀察和拍照。

一棵小樹上停留的白冠長尾雉。

保護區內鳥類保護志願者在保護區開展活動。

相關焦點

  • 周彬攝影《白冠長尾雉》
    白冠長尾雉,一種森林益鳥,別名:翟鳥、地雞、長尾雞、山雉。通常喜在常綠針闊混交林和落葉闊葉喬木林中棲息、隱蔽和覓食。好取食鱗翅目的幼蟲、蟲卵,對抑制森林蟲害、維護生態平衡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白冠長尾雉是中國的特產珍禽,分布在中國中部河北、安徽、江西及北部山地地區。
  • 羅山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強化秋冬季野生動物資源監測保護
    羅山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多舉措強化秋冬季野生動物資源監測保護。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和世界珍稀瀕危鳥類朱䴉的重要繁殖棲息地,為加強鳥類資源的保護工作,董寨管理局組織相關部門人員進村入戶,重點面向候鳥遷徙通道沿途、重要棲息地周邊社區和餐飲從業人員等特定群體,有針對性地強化保護宣傳和科普教育,張貼宣傳畫,開展法制教育講座,公布舉報電話,暢通監督渠道,為強化監測保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 女子發現一隻長尾的鳥,原來是中國特有的白冠長尾雉
    一女子在野外旅遊,突然發現前面樹樁有一隻非常漂亮的鳥兒,色彩豔麗的鳥類,最讓人驚奇的是那條長長的尾巴,有一米多,有些似神鳥鳳凰的感覺!    女子經打聽:原來這鳥是國內特有的白冠長尾雉,是中國二級保護動物,禁止捕捉的,何況也不是一般人能追上的,白冠長尾雉可是善奔跑,更何況要是跑不贏你,白冠長尾雉還會飛翔,林中穿行自如靈活!
  • 我家的大明星——黑頸長尾雉
    作為全國首個以黑頸長尾雉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西金鐘山黑頸長尾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年來,緊密圍繞著黑頸長尾雉,做了很多野外監測的工作。讓我們藉助金鐘山保護區的影像,探訪一下這種神秘的精靈吧!
  • 河南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最後,對面狀要素進行拓撲檢查,修改合格後,完成河南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空間分布數據的製作,共計1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河南連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南南部新縣境內,地處大別山北麓鄂豫兩省交匯處,是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冠長尾雉及其棲息地和北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的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植被豐富,區系複雜,種類繁多,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為野生動物創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野生動物資源十分豐富。
  • 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
    近日,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在提取安裝於林區的紅外感應自拍相機監測信息時,驚喜地發現拍攝到清晰的國寶級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圖為位於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境內的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區域紅外感應自拍相機拍攝的白頸長尾雉。(徐仲庭攝影)白頸長尾雉是中國特產鳥類,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數量極為珍稀。
  • 環江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近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首次發現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珍稀雉類——白頸長尾雉,這是在廣西西部石灰巖地區首次監測到該物種。
  • 廣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最後,對面狀要素進行拓撲檢查,修改合格後,完成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數據的製作,共計2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廣西大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西大明山自然保護區地處廣西中南部,地處北回歸線上,總面積16994公頃。
  •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添新鳥種——藍喉太陽鳥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鑫 通訊員 祝文平近日,董寨保護區科研人員在靈山保護站開展常規監測時,在一棵木槿樹上監測到1隻以前從未監測到的鳥種,經鑑定,該鳥種為藍喉太陽鳥雌鳥,屬於董寨保護區新發現的鳥種,通過查詢董寨保護區鳥類名錄,確認此鳥種為新紀錄鳥種。
  • 臥龍十三雉
    野雞,即雉。最早見於《史記·封禪書》:「光輝若流星,從東南來集於祠城,則若雄雞,其聲殷雲,野雞夜雊。」  四川範圍有記錄的雉雞類,一共25種,而在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目前有記錄的雉雞類13種。也就是說,四川一半的雞形目鳥類,可以在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找到,堪稱「雉類的王國」。據最新出版的《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雉類手冊》,從綠尾虹雉到紅腹錦雞,從高原山鶉到血雉,一一記錄。
  • 江西九嶺山首次拍到雌性白頸長尾雉
    江南都市報訊 全媒體記者許南平攝影報導:11 月 24 日,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劉光選告訴記者,該站科研人員在察看提取的紅外相機監測信息時,驚喜地發現拍到一隻雌性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在九嶺山保護區尚屬首次,此外還拍到白頸長尾雉和其它野生動物在一起覓食極為珍貴的場景
  • 白冠長尾雉、鎮海棘螈……中國提出的這些物種將被管制國際貿易
    當地時間8月17日至28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18屆締約方大會在瑞士日內瓦召開圖片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封面新聞記者 盧蕩 柳青白冠長尾雉、鎮海棘螈和高山棘螈、據介紹,我國提出的將白冠長尾雉、鎮海棘螈和高山棘螈、疣螈屬、瘰螈屬以及瞼虎屬列入附錄II的五項提案全部順利通過。組織召開了以「共同的責任、共同的擔當:全鏈條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為主題的中國邊會,倡導包括源頭國、中轉國、目的國在內的全鏈條打非理念,全面展示我國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成就。
  • 江西:九嶺山保護區首次監測到雌性白頸長尾雉
    近日,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提取紅外相機監測信息時,發現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紅外相機視頻顯示,這隻白頸長尾雉為雌性,整體呈棕褐色,上體滿雜以黑色斑,背具白色矢狀斑。「拍攝到雌性白頸長尾雉在九嶺山保護區尚屬首次,同時拍到白頸長尾雉和黃麂一起覓食畫面極為珍貴。」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副站長劉光選說。對野生動物進行長期監測是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日常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屏山縣榮膺中國「四川山鷓鴣」之鄉殊榮
    12月19日,四川省屏山縣老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傳來喜訊,日前在北京召開的「中國野生動物之鄉」專家評審會上,屏山縣「中國四川山鷓鴣」之鄉全票通過專家組評審,榮膺中國「四川山鷓鴣」之鄉殊榮。  四川山鷓鴣是我國特產鳥類,僅分布在四川省屏山、沐川、甘洛等幾個縣區境內,是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為世界瀕危物種,種群數量不足2000隻,棲息地總面積約1793平方公裡。  「屏山境內四川山鷓鴣的活動面積僅佔全國整個棲息地面積的2%,數量卻佔所有種群數量的20%左右,為300到400隻,可見屏山是四川山鷓鴣在全國最集中的分布區和主要棲息地。」
  • 雲南南澗首次近距離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頸長尾雉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雲南南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巡護過程中,首次近距離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頸長尾雉的珍貴圖片,黑頸長尾雉帶領著一群寶寶在林間玩耍非常罕見。每年的3—7月是黑頸長尾雉的繁殖期,鳥類監測人員普朝柱在南澗屆山也拍攝到黑頸長尾雉媽媽帶領7個寶寶在林間漫步的圖片,據介紹,這也是首次在非自然保護區記錄到黑頸長尾雉活動影像。
  • 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巡護員接連遇驚喜:不到3公裡 偶遇兩隻遷徙中...
    近日,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華陽管護站巡護監測人員,在轄區海拔1500米的杉樹坪區域開展巡護工作時,同一天在不到3公裡的範圍內,偶遇兩隻為躲避嚴寒,向低海拔遷徙的秦嶺大熊貓。據悉,2020年以來,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華陽區域野外29個監測點位架設的紅外相機中,有17個記錄到秦嶺大熊貓的活動信息,累計拍攝到秦嶺大熊貓79次(同一位點半小時計為一次)。保護區成立26年以來,區內森林覆蓋率由83.5%增加到97.46%,秦嶺大熊貓數量由建區初期的31隻增加到現在的57隻,大熊貓棲息地向周邊擴大1100多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