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城南京,有一條最美的大道,蔣宋的愛情故事因此流傳

2020-12-03 陪你去世界旅行

這裡是陪你去世界旅行,關注我了解更多旅遊信息。

說起南京,最先讓人想到的就是那滿城的法國梧桐。梧桐作為南京的象徵,承載了南京市民幾代人的記憶。「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因此梧桐也成為了祥瑞之兆,護佑著南京城。

南京最早的法國梧桐樹是在1872年由法國傳教士在南京石鼓路種下的。1928年,為迎接孫中山奉安大典,兩萬棵梧桐樹從下關碼頭栽種到中山陵的迎櫬大道。而最廣為傳頌的當屬蔣宋的經典故事,當年,宋美齡極其喜愛法國梧桐樹,蔣介石為了讓宋美齡開心,蔣介石特意從法國引進三萬棵梧桐樹種,從美齡宮一路種到中山北路,從南京城上空看,種成的梧桐樹組成了一串寶石項鍊,蔣介石以南京的梧桐為禮物送給宋美齡,真是惹來許多人的羨慕。

從體院到靈谷寺的中山陵梧桐大道,被稱為最美的梧桐大道,百年古梧桐長得參天筆直,遮天蔽日,向外延展筆直向上的枝椏將整條大道遮擋,夏日,生活在南京的市民騎著單車或漫步在幽靜的梧桐大道,秋日滿地金黃的梧桐葉也會引來無數攝影愛好者和藝術家前來拍照創作。

這條大道坐落在南京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鐘山風景名勝區,景區內的票價實名預約免費參觀制度,交通也十分方便,地鐵二號線轉乘34路或者自駕遊都是不錯的選擇,鐘山風景區內也有景區小火車,以便遊客乘坐觀賞沿途的景色。

對於作者這個有南京情節的人來說,從初中起便嚮往去江南,到南京去,親眼感受金陵的美,感受李煜的南唐都城。不到南京不知南京美,心動的小夥伴們先提前安排好旅行計劃,待能安全出行就出發吧!最後,歡迎各位小夥伴們點讚轉發留言,和我一起討論你知道的南京。

相關焦點

  • 「一句梧桐美,種滿金陵城」南京最美的夏天,不過是這條林蔭大道
    說到民國,人們大多會想到南京這樣一座滄桑的城市吧,不知經歷了多少朝代更迭,繁榮興衰。同樣也會想到南京這樣一座美麗的城市,不知守護住了多少英勇畫幅,燦爛美好。如今的南京,許多條道路的旁邊都是高高大大的梧桐,可是人們心中最美還是應屬中山陵前的梧桐大道了吧。關於梧桐,在那個時期,有一段浪漫的「故事」,暫且稱之為梧桐樹之戀吧。
  • 最美項鍊南京美齡宮,是蔣宋愛情的見證?真人真事,浪漫動人
    南京之美,永遠逃此時,南京紫金山正處在一年中最絢麗多彩的季節,美齡宮兩側種滿了法國梧桐大概2015年的時候,航拍才剛剛興起,就有攝影愛好者航拍了美齡宮的照片,在朋友圈瘋狂流傳,大家怎麼看美齡宮與周圍的梧桐樹相連,就像一條絕美的項鍊。猶如一顆奪目碩大的藍寶石,與深秋時節「法國梧桐」的黃葉,在中山陵外的陵園路上勾勒出一串項鍊。關於這張照片,引起了不少爭議,有人認為這是當年蔣介石給愛妻宋美齡的浪漫「禮物」。
  • 南京有一條「美麗的項鍊」,所流傳的浪漫傳說,卻是個美麗的誤會
    11月份,是南京最美的時候,秋天的落葉五彩斑斕,一陣秋風吹過,像蝴蝶一般翩翩起舞,在空中不斷地盤旋,又慢慢地降落到了地面。南京絢麗奪目的秋色,不僅讓人眼花繚亂,樹木隨風搖擺,發出沙沙作響的旋律,也同樣令人陶醉。
  • 想去見證南京的浪漫
    看到一個旅遊博主寫的一句話很喜歡:所謂的浪漫啊,大概就是因為一棵樹,便有了身後的這一座宅。我也想去南京看看法國梧桐,去見證蔣宋兩人的愛情故事;去南京愛情隧道,拍照,定格愛情最美的樣子;去棲霞寺祈求一段幸福美滿長長久久的愛情;去浦口火車站,重走依萍書桓的轟烈愛情之路;
  • 南京金陵美景鑑賞—梧桐大道薈萃
    而有一種情懷深深地刻印在了南京人及曾經流連在南京的留客們的心裡,腦海裡,那就是偉岸、挺拔、浪漫的梧桐樹。因為有了梧桐,南京則有著與其他城市不同的記憶;因為有了梧桐,我們的城市道路多了一份神秘浪漫的色彩。
  • 南京「法國梧桐」真的是蔣介石為宋美齡而種?
    有一種樹,看到了,就想起了一座城。樹是梧桐樹,城是南京城。在南京,最最有名的行道樹就是這「法國梧桐」。中山南路、中山北路、莫愁路、漢中路、陵園路...十米寬的路面上,被兩邊梧桐樹伸展開來的枝椏完全遮蔽,不論行走還是開車路過,通身都是沁入心脾的涼意。
  • 南京10高校官微同步「曬」梧桐大道
    &nbsp&nbsp&nbsp&nbsp(通訊員 楠航萱 記者 談潔)南京大學中大道、東南大學中央大道、南航凌雲路……這些高校道路有著共同的特點——梧桐大道。昨天,南大、東大、南航、南理工等10所高校官微同時「曬」出了一組高校的梧桐大道。這些道路相似度極高,讓人震撼。
  • 南京有條「綠色長廊」,近百年歷史的梧桐大道,景色美如愛情隧道
    若是你也曾來過南京,對於南京的法國梧桐應該深有感觸,南京是全國種植梧桐樹最多的城市,如今也已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南京很多地方都有梧桐樹,對我來說最美的地方當屬「陵園路」,陵園路位於南京紫金山南麓,地處國家5A級旅遊景區鐘山風景區內,這條路可直達中山陵。
  • 南京為何有這麼多的梧桐樹,背後的故事比梧桐樹還要令人陶醉
    關於南京的梧桐樹有兩種說法,兩邊各有自己的理由。有人說是蔣公的禮物,也有人說是孫公的歡迎樹。到底誰說得是對的呢?從航拍的照片上可以看到,這些美麗的梧桐樹宛若一條金色的項鍊,兩圈的梧桐樹像水滴一樣,中間包圍著的綠房子就像寶石一樣。這樣的美麗簡直不是語言能夠表達出來的。
  • 丁真和南京的故事:從一段刷屏的「康巴愛情」說起
    B、關於南京人杜冬從南京到拉薩,實現人生跨越有意思的是,今年41歲的杜冬不僅是南京人,還曾是一名有故事的網紅作者。去年譯林出版社出版的伯吉斯的《發條橙》,選用的正是杜冬的譯本。因為一部「情書」,被《揚子晚報》捧紅2013年4月,一段南京青年追求藏族姑娘的故事,開始在微博上流傳。這其實是2007 年,杜冬到理塘旅遊時,遇到了一個跳舞的藏族姑娘。後來,杜冬為她寫下 14 萬字的情書,集結成一本《康巴情書》。
  • 南京美齡宮俯瞰似藍寶石 景觀被贊最美項鍊(圖)
    屠國嘯 攝【點擊查看「美齡宮」更多組圖】11月6日起,多張南京美齡宮的航拍照片在朋友圈被瘋狂轉發。這組照片拍攝得氣勢磅礴,從俯瞰的角度,該建築宛若一顆奪目碩大的藍寶石,周邊深綠色的植皮襯託與深秋時節的「法國梧桐」黃葉,將中山陵外的陵園路勾勒出一條項鍊,而小紅山上的環山路猶如項鍊上的吊墜,美齡宮的主體建築便成為鑲嵌在吊墜上一顆璀璨的綠寶石。美齡宮內的展板上,有一張空中俯拍的「美齡宮項鍊」照片,並說這是宋美齡一生中最喜歡的照片。
  • 北鬥七星與山西七古城
    北鬥七星山西自古就是京城護畿,境內正巧也有七座古城,它們是大同古城、朔州古城、忻州古城、晉陽古城、榆次老城、平遙古城和皇城相府。它們與北鬥七星的含義,恰好彼此印證。山西是一個具有悠久中華傳統歷史文化聚集的地區,這裡每一座古城,都是一段中國光輝的故事。
  • 在這條「清涼路」上,關於法國梧桐,有個浪漫的誤會
    洛陽的法國梧桐最美的莫過於西苑路上,提及西苑路,曾有老洛陽人這樣稱讚:「西苑路,是一條氤氳了詩意的路。」,成為洛陽市極具特色的一條路。>「南京有幾樣東西不能動,排名第一的就是梧桐樹」。,是祥瑞的象徵,也代表了蔣宋兩人的愛情
  • 不是梧桐的法國梧桐,何以安家南京?
    關於南京為何種植如此多的法國梧桐,曾經流傳著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傳說當年宋美齡特別喜歡法國梧桐,蔣介石愛妻心切,特意從法國引進兩萬棵梧桐樹種,因此深受市民的喜愛。如今,法國梧桐已經成為了南京的文化名片之一,每個南京人心中都有無法割捨的法桐情結,也都有屬於自己的法桐故事
  • 南京有哪些軋馬路的好地方?這裡是南京6條最代表街!
    南京有哪些軋馬路的好地方?這裡是南京6條最代表街! 長江路——一條長江路,半部南京史,長江路原名為國府路,是著名的民國文化一條街,南京的一條文化特色街區。陵園路——最美梧桐大道,在南京人眼裡,這裡是路,也是風景,更是活的歷史博物館。
  • 南京985?東南大學你到底是誰?
    到了現代,南京依舊是中國高等教育資源最集中的五大城市之一, 111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高校11所,僅次於北京上海。一流大學及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共12所,居中國第三。這座集現代化與歷史氣息為一體的城市,高校林立,擁有3個大學城。光是985&211院校,就有8所。作為南京唯二的985院校,東南大學本應該與南京大學齊名,卻常常被誤認為「福建大三本」,這到底是是怎麼回事?
  • 來過的朋友,評出了最美十大宋韻打卡點
    雙節雖然結束了,但這壇「酒」仍有餘香,2020南宋文化節將一直持續至11月,並輻射全杭州。清河坊十大宋韻打卡點出爐清河坊開街近20年了。在它的四至範圍內,有河坊街、御街兩條主街,還有大井巷、小井巷、安榮巷等「枝枝杈杈」,亦有望仙閣、鼓樓這樣的宋式建築。
  • 南京一座千年古寺,銀杏正黃藏著最美秋天,被譽「天下第一禪林」
    雖已進入12月,南方不少地方卻秋意正濃,南京正是這樣一座城市。有人說南京最美的秋天在明孝陵的石象路,有人說是在棲霞山,其實在紫金山下,中山陵附近,有一座千年古寺,也藏著南京最美的秋天,它的名字叫做靈谷寺。
  • 中國最美十大古城
    在中國幾千年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中,留下了眾多的歷史古城。這些古城,都至今仍保存比較完好,值得人們實地去遊歷一番。 一、麗江古城 麗江雲南省的古城麗江把經濟和戰略重地與崎嶇的地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實、完美地保存和再現了古樸的風貌。
  • 南京為留秋色迷人 中山陵內近百歲法桐大道落葉不掃
    南京為留秋色迷人 中山陵內近百歲法桐大道落葉不掃 2014-11-04 20:33:0611月4日電 (記者 申冉)南京中山陵園內,1929年為孫中山先生迎櫬奉安,由千餘株法國梧桐行列而成的陵園大道,至今已有80餘歲「高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