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金陵美景鑑賞—梧桐大道薈萃
南京的梧桐大道,美到窒息……四季景不同的梧桐樹大道提起南京,蘊藏著古都的神秘感,有著歷經風雨的滄桑。因為有了梧桐,南京則有著與其他城市不同的記憶;因為有了梧桐,我們的城市道路多了一份神秘浪漫的色彩。古色房屋旁的蒼勁的梧桐樹小編我雖然來寧不久,但是對於南京的梧桐那是相當的情有獨鐘的,我就帶大夥踏上浪漫的梧桐大道
-
不是梧桐的法國梧桐,何以安家南京?
除了南京,還有哪裡的法國梧桐最好看?,願長眠於此,而南京人民以2萬棵法國梧桐送別先生。,原本破舊的馬路成為了現代化的林蔭大道,既改善了南京的城市交通格局,也帶來了新的城市景觀,法國梧桐的存在不僅僅是單純地裝點了馬路,還為原本凋敝的南京帶來了生機的氣息
-
「一句梧桐美,種滿金陵城」南京最美的夏天,不過是這條林蔭大道
說到民國,人們大多會想到南京這樣一座滄桑的城市吧,不知經歷了多少朝代更迭,繁榮興衰。同樣也會想到南京這樣一座美麗的城市,不知守護住了多少英勇畫幅,燦爛美好。如今的南京,許多條道路的旁邊都是高高大大的梧桐,可是人們心中最美還是應屬中山陵前的梧桐大道了吧。關於梧桐,在那個時期,有一段浪漫的「故事」,暫且稱之為梧桐樹之戀吧。
-
南京人叫了多年的「法國梧桐」其實不是梧桐?為南京「梧桐」正名
然而,此梧桐非彼梧桐,南京人叫了多年並引以為豪的行道樹「法國梧桐」,其實不是梧桐,也不是產自法國。「法桐」的真名叫懸鈴木南京人所統稱的「法桐」,其實包括懸鈴木科懸鈴木屬的三種植物,其正名分別為一球懸鈴木(也叫美桐)、二球懸鈴木(也叫英桐)和三球懸鈴木(也叫法桐),其中大多數為二球懸鈴木,極少數為一球懸鈴木,而至於三球懸鈴木,據說在南京已經看不到蹤影了。
-
南京最有文化的梧桐在這裡
時至深秋,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的梧桐大道這兩天進入了油畫般的最美季節。校園裡蹲著的、站著的、騎自行車的,人人都情不自禁拍下了眼前的美景。東大的校友自豪地說,南京最有文化的梧桐恐怕就在這裡吧! 東大宣傳部在微信公眾號上特別推出的一期《我見過南京最有文化的梧桐,在東南大學!》,在朋友圈迅速刷屏,閱讀量很快飆到10萬+。
-
南京高校秋景!欣賞一下|秋景|梧桐樹|南京林業大學|南京|南京師範...
秋風拂過,整個南京像打翻了顏料盤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換上了新衣不僅僅是街道上高大的梧桐在南京高校的校園裡秋景也是美不勝收~銀杏、楓樹、梧桐、無患子……這些五彩斑斕的植物把校園打扮得美美噠今天放鬆一下一起欣賞南京高校的秋景南京大學南京大學是所有考生夢寐以求的名校一所源遠流長的高等學府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坐落於最繁華的鼓樓區總給人大隱隱於市的悠閒寧靜之感斑駁的老牆和木門跳動著滄桑厚重和古樸懷舊的氣息深秋的南京大學橙黃色染滿了整個校區葉子落到了地上落到了長椅上
-
南京「法國梧桐」真的是蔣介石為宋美齡而種?
(航拍美齡宮)其實,這種說法是立不住腳的,首先南京種植的梧桐以法國梧桐和美國梧桐為主,還有英國梧桐,這三種本質上都不是梧桐樹,而叫做懸鈴木。法國梧桐跟法國也沒什麼關係,因為這種樹最早種在上海法租界,葉子像梧桐,於是被成為「法國梧桐」,其真正原產地是印度。
-
在古城南京,有一條最美的大道,蔣宋的愛情故事因此流傳
說起南京,最先讓人想到的就是那滿城的法國梧桐。梧桐作為南京的象徵,承載了南京市民幾代人的記憶。「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因此梧桐也成為了祥瑞之兆,護佑著南京城。南京最早的法國梧桐樹是在1872年由法國傳教士在南京石鼓路種下的。1928年,為迎接孫中山奉安大典,兩萬棵梧桐樹從下關碼頭栽種到中山陵的迎櫬大道。
-
周九良——南京的梧桐,很美
與梧桐商量過後的故事,每一段都是一則小小的故事,梧桐想要點不一樣的,我想給梧桐她想要的。我喜歡周九良喜歡到曾一度想為了他去學三弦這是一個可笑的幼稚的想法卻偏偏在我的腦子裡徘徊不去或許是總聽奶奶講故事的原因一句梧桐美,種滿南京城
-
關於南京「法國梧桐」的冷知識你知道嗎
南京城裡有許多的「法國梧桐」,很多人都聽說過「法國梧桐」的愛情故事。據說當年宋美齡特別喜歡「法國梧桐」,蔣介石特意從法國引進三萬棵梧桐樹種,從美齡宮一路種到中山北路,種成一串寶石項鍊,送給愛人做禮物。其一,南京種植的梧桐以法國梧桐和美國梧桐為主,還有英國梧桐,這三種樹按照生物學科的說法都不算梧桐樹而是懸鈴木。法國梧桐也並不是從法國運過來的,這種樹最早種在上海法租界,葉子像梧桐才被人稱為「法國梧桐」,法國梧桐的老家其實在印度不在法國。其二,南京的法國在1872年就種下了。
-
南京的印象,定格在了街道兩旁的法國梧桐
南京的印象,不是初來時湯山溫泉的記憶,而是定格在街道兩旁的法國梧桐。南京有太多的梧桐樹,車子左拐右拐,兩旁都是高大的合攏起來的梧桐,以至於分不清這條街是否剛才的那條街。十二月的冬,滿樹的梧桐葉在風中搖曳,讓人感覺秋意仍濃。偶爾看到葉片墜落,竟有些不舍。
-
法國梧桐or中國梧桐:今後幾人識梧桐?
1872年,一位法國傳教士在石鼓路種下了南京第一棵法國梧桐樹,在淡去的光陰裡漸漸融入這座城。1928年,為迎接孫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負責陵園大道和中山路大道綠化設計的傅煥光,將南京變成了一座梧桐城。從孫中山靈樞經過的碼頭-中山北路-中山東路-東郊,全長12公裡長的中山大道兩側和街道綠島上,一萬多株為中山先生護靈的法國梧桐,6米一株、每排6株,整齊地延伸了十多裡,直到紫金山頂中山陵。
-
南京為留秋色迷人 中山陵內近百歲法桐大道落葉不掃
南京為留秋色迷人 中山陵內近百歲法桐大道落葉不掃 2014-11-04 20:33:0611月4日電 (記者 申冉)南京中山陵園內,1929年為孫中山先生迎櫬奉安,由千餘株法國梧桐行列而成的陵園大道,至今已有80餘歲「高齡」。
-
南京梧桐獎獲獎者:來世願為「法國梧桐」紮根南京
南京梧桐獎獲獎者:來世願為「法國梧桐」紮根南京 2016-01-04 21:28:481月4日電 (鍾升)「我深愛著南京這座城市,如果有來世的話,我願意成為一棵法國梧桐,永遠『紮根』在南京」。
-
南京最文化的梧桐美景在這裡
一場秋雨過後,南京城裡的梧桐樹葉紛紛掉落,在位於四牌樓2號的東南大學百年校園裡,成千上萬片金黃的梧桐葉散落在校園,百年建築與大自然「詩意棲居」的美景,宛如油畫一般,令人美不勝收。這裡被稱為南京「最人文的梧桐」。每年秋季,樹葉飄落,留下滿地金黃。在東大中央大道兩旁的梧桐樹,已有近90年的樹齡。金黃的落葉、挺拔的梧桐與周邊的民國建築相映,更顯滄桑風韻。
-
法國梧桐真的是來自於法國嗎?為什麼南京要種這麼多法國梧桐?
法國梧桐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城市樹種。宋美齡非常喜歡法國梧桐,以致於當年蔣介石在南京市在市容建設中種了很多的梧桐。「無梧桐,不南京」的說法一直流傳到今。1929年,為迎接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國民政府闢建了中山大道和陵園路,一萬多棵法國梧桐悄然種好,似為先生守靈。那麼法國梧桐真的是來自於法國嗎?並非如此。法國梧桐的學名是三球懸鈴木(Platanus orientalis Linn.),又叫裂葉懸鈴木、鳩摩羅什樹,是懸鈴木屬落葉大喬木。
-
南京有條「綠色長廊」,近百年歷史的梧桐大道,景色美如愛情隧道
俗話說「一葉知秋」,也就預示著秋天的到來,而一葉知秋中的「葉」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指的什麼樹葉,其實說的就是梧桐樹葉。若是你也曾來過南京,對於南京的法國梧桐應該深有感觸,南京是全國種植梧桐樹最多的城市,如今也已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一場秋雨後,漫步東大 邂逅南京「最有文化」的梧桐
交匯點訊 一場秋雨,將南京送入送入「秋涼地」,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也由此迎來一年中的「最美時刻」。漫步校園,中央大道上的梧桐由綠轉黃,林立錯落的民國建築群,近百歲的梧桐樹林蔭道,在秋意「濾鏡」下,兼容著古樸與生機、靜謐與文藝,別有一番味道。
-
六朝古都興衰成敗,金陵風光仍無限好,梧桐大道迎秋來
說起南京,阿彌感到撲面而來的滿滿的歷史風情,腦海中浮現端莊嫵媚的秦淮歌女懷抱琵琶的模樣,形如一串絕世珍寶般的美齡宮梧桐林,金陵四十八景一一紛呈。第一站我們來到有著浪漫故事的小紅山官邸,也就是我們俗說的美齡宮,想必大家都知道孫先生為其夫人種下滿城項鍊形狀的法國梧桐的故事吧,暫且不說故事的虛擬性佔幾成,在看到高高林立的、如黃金大道般的梧桐林遍布目所及之處時,便自然而然願意相信這樣的美談了,正值金秋佳節,讀者朋友們別錯過了觀賞梧桐的最佳時節了哦。
-
因宋美齡而遍布南京的法國梧桐,讓南京美到窒息,卻被叫錯名字100多年
當年蔣介石為宋美齡在南京種滿法國梧桐,如今法國梧桐長成了參天大樹,宋美齡和蔣介石的故事依然流傳著,法國梧桐來自哪裡已不重要……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愛ー人,傾一城,這句話講的是宋美齡和蔣介石的愛情故事,也和這次兔小白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