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梧桐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城市樹種。宋美齡非常喜歡法國梧桐,以致於當年蔣介石在南京市在市容建設中種了很多的梧桐。「無梧桐,不南京」的說法一直流傳到今。
1929年,為迎接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國民政府闢建了中山大道和陵園路,一萬多棵法國梧桐悄然種好,似為先生守靈。
那麼法國梧桐真的是來自於法國嗎?並非如此。法國梧桐的學名是三球懸鈴木(Platanus orientalis Linn.),又叫裂葉懸鈴木、鳩摩羅什樹,是懸鈴木屬落葉大喬木。17世紀用一球懸鈴木與三球懸鈴木在英國雜交成的二球懸鈴木,英國人給它的命名是「倫敦懸鈴木」(London Planetree)。
之所以在中國被稱為法國梧桐,是因為上個世紀法國人將二球懸鈴木帶到上海,作為行道樹種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上,於是上海人就把它們當成是法國梧桐。 隨著時間的流傳,以訛傳訛,人云亦云,雖然它既非法國原產亦非梧桐,但很多人都把它叫「法國梧桐」了。
法國梧桐之所以在很多城市被大肆種植,是因為它是二球懸鈴木的親本,高可達30米,枝葉非常茂密,在炎熱的夏天可以給行人提供大量的陰涼。因此,這種樹種就成為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王」之稱。
但是今天很多城市不再中法國梧桐了,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飄毛毛。
法國梧桐能產生大量的毛毛,這在春夏之交是很煩人的,很多人在呼吸時一時不慎就會把這些毛毛吸進去,不健康,而且有時這些毛毛會沾的到處都是,不方便。
第二,病蟲害。
病蟲害和飄毛毛一樣,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不過已經有人在培育新的品種。希望新的品種能克服這些問題吧!
法國梧桐還是有很多優點的。最明顯的就是它的生長速度比較快,樹蔭也比較多。相比較之下,華北一帶,北京,河北,山西大量存在的槐樹很容易長蚜蟲,蚜蟲一多,長滿了蚜蟲, 而且樹形和生長速度完全無法跟法國梧桐想比較,而且陰涼也不多。
西北一帶,寧夏,甘肅,內蒙等地存在的白樺樹、楊樹等抗旱抗寒要好一些,而且長的很高大,可以抵擋一定的風沙,種植比較多。但是它們的缺點也是飄毛毛,比法國梧桐厲害多了。
相比較而言,香樟樹沒有這些缺點,他的病蟲害較少,也不飄毛毛,但是它的樹蔭比較少,這又是一個明顯的缺點。
西南一帶,華南一帶,有不少地區使用榕樹當行道樹的,它可以在比較炎熱潮溼的環境下生長,而且生長速度也很快,雖然不怎麼好看,但也是一種比較好的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