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梧桐,既不法國,也不梧桐,但很浪漫

2021-01-14 法語世界
深秋,路邊的許多行道樹都開始大量的落葉


有種樹,葉子像個肥肥的手掌,樹皮也會一小塊一小塊的剝落。

我們管這種樹叫「法國梧桐」。

可是,法國梧桐既不是梧桐,也並非來自法國。你相信麼?

其實,叫「桐」的植物有很多,它們之間的關係,你很可能理不清。

法桐:既不「法國」,也不「梧桐」

法國梧桐(la Platane)是國人對幾種懸鈴木的通稱。但是這種稱呼是非常不恰當的,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誤會:中國最早被大量當作行道樹的懸鈴木,是上世紀頭兩個十年被法國人引種在上海法租界內的,沒太搞清楚情況的上海人見這樹葉子挺像梧桐的,既然法國人種了這麼多,那麼這種樹應該來自於法國吧,於是就叫它法國梧桐了。


法國梧桐組成的項鍊

一組航拍的「美齡宮」照片。陵園大道上綿延數公裡的法桐形成「項圈」,美齡宮猶如一顆水滴狀吊墜裡裹著的「寶石」,靜靜依偎在紫金山腳下。



其實,懸鈴木和梧桐沒有關係,它屬於懸鈴木科 Platanaceae,懸鈴木屬 Platanus 。有三種 懸鈴木在中國種植,分別是:一球懸鈴木(P. occidentalis),二球懸鈴木(P. × acerifolia)以及三球懸鈴木(P. orientalis)。那麼,這個一球二球三球是什麼意思呢?懸鈴木的「球」是由非常多的單個果實組成的球形頭狀果序,大家看到圖片一定不會覺得陌生吧。所以「幾球」就是指果枝上通常有幾個球形的果序。不過實際中果枝上「球」的數量總是有點變化的,因此「通常」兩個字非常重要,如果一定要區分物種,還請參考樹皮、樹形等其它特徵。


圖:二球懸鈴木, 葉和「二球」 、片狀剝落的樹皮

一、二、三球懸鈴木,只是習慣性地叫做美、英、法國梧桐。

其中,一球懸鈴木原產於美洲,所以也被稱作美洲懸鈴木、美國梧桐,它的種名occidentalis的意思是「西方的」。三球懸鈴木,原產於印度,曾經在晉代被引入中國,被稱作淨土樹、祛汗樹或者鳩摩羅實樹,它的種名orientalis的意思是「東方的」,其實現今它在中國並不多見,卻還有個莫名的「法國梧桐」的稱謂。

至於二球懸鈴木,它不是一種自然產生的物種。在地理大發現之後,歐洲人將美洲懸鈴木和東方懸鈴木種植在一起,它們雜交產生了二球懸鈴木。這種植物學名中的那個「×」,指的就是它是由人工雜交繁育出的種類。二球懸鈴木很可能是西班牙人首先培育出的,但是,真正大量種植它的卻是英國人,所以才將它稱作英國梧桐(London plane)。

如今,華東一帶廣泛種植的行道樹多是二球懸鈴木,它們其實應該叫「英國梧桐」而非「法國梧桐」。懸鈴木生長快,樹冠寬廣能在夏日製造出很大一片蔭涼。所以,也難怪火爐裡的南京人那麼喜歡它~




  A

  法國梧桐不是梧桐

  對於老昆明來說,「法國梧桐」絕對不是什麼陌生的事物。但很少有人知道,我們叫慣了的「法國梧桐」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梧桐樹,而是一種被稱為三球懸鈴木的植物。因三球懸鈴木的葉子似梧桐,常被人誤以為是梧桐。

  法國梧桐,又叫裂葉懸鈴木、鳩摩羅什樹,是懸鈴木屬的一種落葉大喬木,高度可達30米,一直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王」之稱。懸鈴木根據每個果柄上所掛果子多少不同,又分一球懸鈴木、二球懸鈴木和三球懸鈴木等不同種類。一球懸鈴木原產於北美洲,三球懸鈴木原產於歐洲東南部、印度一帶,而二球懸鈴木則是人工培育出的新品種——17世紀的英國人,用一球懸鈴木和三球懸鈴木作親本,雜交出了二球懸鈴木,英國人自豪地稱之為倫敦懸鈴木,也叫作英國梧桐。

  法國梧桐的肢體龐大而伸展,最特別的是,隨著不斷地生長,闊鐘形的樹蔭會越來越大。當你走在一條兩邊都種滿了法國梧桐的路上時,如果路不夠寬或是兩邊的法國梧桐已經有些年頭,或許就會感受到陽光斑駁中遮天蔽日的樹蔭。

  法國梧桐的樹蔭令人印象深刻,跟它的葉片特徵也有關。法國梧桐的葉片較大,紋路非常明顯,掌狀的葉片呈5—7裂的形狀,深裂直達中部。葉片綠的時候比較柔軟,到了秋天,樹葉逐漸變黃,不時緩緩從枝頭掉落,旋轉著飛到走在樹下的人們的耳旁,最後無聲落地。這最後的美妙身姿被不少人吟詠過,古人就有「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的說法。

  顧名思義,學名三球懸鈴木的法國梧桐果實3—6個球成一串,多數堅果聚合呈球形。其他樹種,種子成熟就會落地。而法國梧桐的果球成熟後,可以在樹上掛整個冬天都不會掉下來。因為果實柄長而下垂,就如同懸掛在樹枝上的鈴鐺一般,充分展現了「懸鈴」這兩個字的特點。

  雖然法國梧桐的樹葉、果實等更容易引人關注,但它同樣有著美好的花朵,只是因為樹木太高大而花朵太微小,人們很少注意到花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法國梧桐的花序為頭狀,顏色主要為黃綠色。花序分雄性和雌性兩種,雄性球狀花序無柄,萼片短小,雄蕊遠比花瓣長;雌性球狀花序常有柄,萼片被毛,花瓣為倒披針形,花柱伸長,先端捲曲。

  B

  1910年3月,一列蒸汽機車從滇南呼嘯向北,開進了雲南府——昆明。這是法國「洋老咩」第一次走進昆明,法國的文化也隨著小火車來到了春城。史料記載,上世紀初,法國人在雲南修建滇越鐵路,終點站就設在昆明盤龍江東岸的塘子巷,距離火車站不遠的金碧路、同仁街從此日益繁華,兩公裡長的道路兩旁都栽種了不少法國梧桐樹。自此之後,「法國梧桐樹原產於雲南」的說法甚囂塵上,許多老昆明就一直堅信這種說法。

  「法國梧桐原產於雲南」的帖子在網上有很多,歸納起來大致有兩種說法。說法一是,19世紀末,雲南昆明南屏街兩側種有這種高大喬木。一個法國人到雲南傳教,很喜歡這種樹,偷偷弄了些種子回去,栽種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說法二則是,這種樹最早是一個法國人在雲南的山裡發現的,並第一個將之移植到平原,於是人們將這種樹叫法國梧桐。

  實際上,法國梧桐並非原產於雲南,而是由西域經西安傳入中國。公元401年,龜茲高僧鳩摩羅什到中國傳播佛教,攜帶三球懸鈴木,種植於西安附近的戶縣古廟前,至今尚存樹幹得4人才能合抱。這是中國最早引種的懸鈴木。目前許多城市如上海、南京、杭州,用於行道樹的就是這種懸鈴木。

  法國梧桐出身與雲南無關,但在雲南本土卻真的有一種「雲南梧桐」。雲南梧桐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樹種,但由於植被遭破壞,繁殖能力弱,目前雲南梧桐的野生植株已經很難找到了,僅在少數地方有植株保存下來。


  C
  在不少人眼中,法式風格是華貴與浪漫的代表、身份與品位的象徵,奢侈品如此,建築如此,就連法國梧桐也是如此。在上世紀的老昆明城裡,金碧路和同仁街有很多充滿法式建築元素的騎樓。明黃色的牆壁,暗綠色的窗欞,青石立柱支撐起走馬轉角的雨廊,戶戶相連,是孩子玩耍的天堂。因為有了法式梧桐的掩映,無論是日光灼熱,或是雨天纏綿,孩子們從不擔心被雨淋溼。

  時光如梭,雖然當年的城牆和塘子巷裡的法式老房子早已不見,但法蘭西的浪漫仍藉由這些根深葉茂的法國梧桐在春城留下了烙印。詩人于堅曾說:「昆明是一個梧桐樹很多的城市,多到我已經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如今,隨著城市綠化的不斷升級,不少街道的法國梧桐被移走,但它仍是昆明人最熟悉的行道樹之一。

  素以法國梧桐聞名的是正義路。進入11月,正義路的法國梧桐葉片已經變黃凋落,展現著濃濃的秋冬氣息。除正義路外,在塘雙路、書林街、永昌小區、環城西路、如安街兩邊也都栽種著不少法國梧桐。

  除了用作行道樹以外,法國梧桐對多種有毒氣體抗性較強,並能吸收有害氣體,對夏季降溫、滯塵、降噪音,提高空氣相對溼度,調節二氧化碳與氧氣的平衡,改進大氣質量效果顯著,作為廠礦綠化樹頗為合適。另外,法國梧桐的果可入藥,木材可製作家具。


  特別提醒

  法國梧桐春夏季易誘發過敏症

  法國梧桐也有缺點——成年的植株會大量開花、結果,在每年春夏季形成大量的花粉,上年的球果開裂也會產生大量的果毛。據統計,一株10年生、胸徑為10釐米的懸鈴木,每年可結200—400個球果,每個球果約可產生200—500萬根果毛,這些漂浮於空中的花粉和果毛容易進入人們的呼吸道,引起部分人群發生過敏反應,引發鼻炎、咽炎、支氣管炎、哮喘病等諸多病症。

相關焦點

  • 「法國梧桐」:不來自法國,也不是梧桐
    我們常常會在道路兩旁看到掛著「法國梧桐」牌子的高大樹木,但是細細觀察你會發現,這種樹木與我們經常見到的梧桐卻並不相同。那麼,「法國梧桐」到底是不是梧桐呢?而經常出現在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實際上並不是梧桐樹,而是英國梧桐,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懸鈴木。根據原產地的不同,我們將懸鈴木分為美國梧桐、法國梧桐和英國梧桐,而它們每個果序柄上的果實數量也不盡相同。
  • 不是梧桐的法國梧桐,何以安家南京?
    除了南京,還有哪裡的法國梧桐最好看?關於南京為何種植如此多的法國梧桐,曾經流傳著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傳說當年宋美齡特別喜歡法國梧桐,蔣介石愛妻心切,特意從法國引進兩萬棵梧桐樹種首先在人們心中,法國是一個浪漫的代名詞,梧桐則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夫妻恩愛的意象,兩者結合在一起,就奠定了一個浪漫的基調
  • 揭秘法國梧桐的「真面目」
    作為「跨國樹種」,又被冠以如此響噹噹的稱號,法國梧桐很快就吸引了打假部門的注意。 經過打假部門抽絲剝繭的調查,法國梧桐的「真面目」被一層層揭開。 首先被「拆穿」的就是它那聽起來「高大上「的名字。 實際上,「法國梧桐」既不是梧桐,也不來自法國。
  • 法國其實並沒有法國梧桐,是真的嗎?
    其實,法國梧桐既不是梧桐,也並非來自法國。叫「桐」的植物有很多,它們之間的關係,你很可能理不清。法桐:既不「法國」,也不「梧桐」法國梧桐(la Platane)是我們對幾種懸鈴木的通稱。但是這種稱呼是非常不恰當的,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誤會:中國最早被大量當作行道樹的懸鈴木,是上世紀頭兩個十年被法國人引種在上海法租界內的,沒太搞清楚情況的上海人見這樹葉子挺像梧桐的,既然法國人種了這麼多,那麼這種樹應該來自於法國吧,於是就叫它法國梧桐了。
  • 知識講堂│「法國梧桐」、「梧桐」傻傻分不清?
    說起「法國梧桐」,想必不少人都聽說過吧。深秋時節,正是「法國梧桐」葉色絢爛的時候。在每年秋天廣受喜愛的魔都賞葉地中,它可是主角之一。可是不少推薦文章中,會把「法國梧桐」和「梧桐」搞混了。那為什麼會出現「梧桐」、「法國梧桐」傻傻分不清的狀況呢?
  • 它既不產於法國也不是梧桐,為何被稱為法國梧桐,毛絮飄飄怎麼辦
    導語:提起「法國梧桐」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王」之稱,其實稱其為「法國梧桐」是不對的,叫它「懸鈴木」更合適。法國香榭麗舍的林蔭大道、南京那條美麗項鍊,都是因它而來。我國引入栽培的懸鈴木有3種,一般人不容易區分,無論哪種稱其為「懸鈴木「是沒有錯的。
  • 上海的「法國梧桐"
    上世紀初,從法國移民到此,原是慰解法國人的思鄉之情,誰知道落地生根,像個中法混血兒,落戶當年上海的法租界。對近代以來的中國人來說,「法國」還有「巴黎」,代表的是摩登的浪漫世界,具有神奇的誘惑。所以,香謝麗舍大街上的「法國梧桐」,只因為葉子和中國古代的梧桐樹有一點類似,就成為人了上海人口中的「法國梧桐」。
  • 90%的武漢人都不知道,原來法國梧桐是個浪漫的誤會
    武漢的法桐既不來自法國也不是梧桐/臺灣作家蔡珠兒在《法國梧桐》裡這樣寫到:「有法國梧桐的地方,就適合走路和停駐;春夏有亭亭青傘,足以庇蔭思緒,秋冬有沙沙落葉,踩出滿地韻律,世界上有兩種城市,有法國梧桐,以及沒有的。」
  • 在這條「清涼路」上,關於法國梧桐,有個浪漫的誤會
    關於法國梧桐的浪漫誤會——說起法國梧桐,腦海裡馬上會想到富有浪漫色彩的法國,隨之想到法國梧桐大概是來自法國吧,其實法國梧桐和法國一點關係也沒有!,它們在這裡土生土長了半個世紀,守望著洛陽城白天的喧囂與夜晚的靜謐,不離不棄
  • 林草科普|揭秘法國梧桐的「真面目」
    作為「跨國樹種」,又被冠以如此響噹噹的稱號,法國梧桐很快就吸引了打假部門的注意。經過打假部門抽絲剝繭的調查,法國梧桐的「真面目」被一層層揭開。首先被「拆穿」的就是它那聽起來「高大上「的名字。實際上,「法國梧桐」既不是梧桐,也不來自法國。
  • 法國梧桐浪漫校園 西華師大「金色蝴蝶」滿園翩飛
    法國梧桐浪漫校園 西華師大「金色蝴蝶」滿園翩飛    12月17日,記者在西華師範大學北湖位於市蓮池路的西華師大老校區看到,滿地的法國梧桐樹落葉鋪滿地,為綠樹成蔭的老校區增添了一抹浪漫色彩。
  • 法國梧桐不是真的梧桐,但真的是好的行道樹
    如果用某度查詢「法國梧桐」,詞條會顯示它的中文學名是「三球懸鈴木」,然而三球懸鈴木並不是中國最常見的俗稱的法國梧桐。那麼為什麼兩個物種會佔用同一個名字呢?二球懸鈴木有時候也長三個球。圖片:Geographer / wikimedia實際上,我們俗稱的法國梧桐一直都指的是二球懸鈴木,它最早從法國引入中國並栽培於上海法租界,因此得名「法國梧桐」。但民國時期的植物學界把二球懸鈴木錯誤地鑑定為三球懸鈴木,在1937年的《中國樹木分類學》裡,作者也把這兩種搞混了,把三球懸鈴木稱作法國梧桐,而把二球懸鈴木稱作英國梧桐。
  • 中國梧桐和法國梧桐,你分得清嗎?
    說起梧桐,相信大部分人有腦海裡浮現的都是法國梧桐的影像。然而,說起「中國梧桐」,許多人卻聞所未聞,因為在他們看來法國梧桐就是梧桐。然而,法國梧桐實際卻不是梧桐,真正的梧桐實乃中國梧桐。只因各種原因,真正的中國梧桐以前很少作為綠植出現在市區,我們平常所見的大部分均為法國梧桐。那麼究竟什麼是中國梧桐,什麼又是法國梧桐,它們倆有什麼區別呢?
  • 法國梧桐真的是來自於法國嗎?為什麼南京要種這麼多法國梧桐?
    法國梧桐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城市樹種。宋美齡非常喜歡法國梧桐,以致於當年蔣介石在南京市在市容建設中種了很多的梧桐。「無梧桐,不南京」的說法一直流傳到今。之所以在中國被稱為法國梧桐,是因為上個世紀法國人將二球懸鈴木帶到上海,作為行道樹種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上,於是上海人就把它們當成是法國梧桐。 隨著時間的流傳,以訛傳訛,人云亦云,雖然它既非法國原產亦非梧桐,但很多人都把它叫「法國梧桐」了。
  • 法國梧桐是來自法國的梧桐樹嗎?
    還記得自己小的時候,非常留意當時在上學和下學時,一定要路過兩邊都種滿法國梧桐的道路。天氣炎熱時,法國梧桐的葉子特別茂盛。
  • 法國梧桐or中國梧桐:今後幾人識梧桐?
    △泡桐很多人在談論梧桐時,首先想到的就是法國梧桐——誤把懸鈴木科懸鈴木屬的法國梧桐,當做咱中國的梧桐。△中國梧桐△法國梧桐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梧桐吧!1872年,一位法國傳教士在石鼓路種下了南京第一棵法國梧桐樹,在淡去的光陰裡漸漸融入這座城。
  • 南京「法國梧桐」真的是蔣介石為宋美齡而種?
    關於南京種植「法國梧桐」的說法有很多種,最浪漫的就是:傳說當年宋美齡特別喜歡法國梧桐,蔣介石愛妻心切,特意從法國引進兩萬棵梧桐樹種,從美齡宮一路種到中山北路,種成一串寶石項鍊,送給愛人做禮物。(航拍美齡宮)其實,這種說法是立不住腳的,首先南京種植的梧桐以法國梧桐和美國梧桐為主,還有英國梧桐,這三種本質上都不是梧桐樹,而叫做懸鈴木。法國梧桐跟法國也沒什麼關係,因為這種樹最早種在上海法租界,葉子像梧桐,於是被成為「法國梧桐」,其真正原產地是印度。
  • 法國梧桐是法國的嗎?網友:是我無知了......
    法國梧桐( le platane oriental )是中國最常見的行道樹。在上海,也有多條因為法國梧桐而聞名的路。
  • 關於南京「法國梧桐」的冷知識你知道嗎
    南京城裡有許多的「法國梧桐」,很多人都聽說過「法國梧桐」的愛情故事。據說當年宋美齡特別喜歡「法國梧桐」,蔣介石特意從法國引進三萬棵梧桐樹種,從美齡宮一路種到中山北路,種成一串寶石項鍊,送給愛人做禮物。天吶,哪個女生聽完不心動!也太浪漫了吧~但其實這個故事是假的。其一,南京種植的梧桐以法國梧桐和美國梧桐為主,還有英國梧桐,這三種樹按照生物學科的說法都不算梧桐樹而是懸鈴木。
  • 法國梧桐|樹是梧桐樹,城是南京城.
    南京種的 "梧桐樹「其實是法國梧桐在這浪漫的秋季,頭頂滿是橘黃覆蓋,踩在植有梧桐的街上,深黃的葉子偶爾飄下,落在肩上、或是手上......法國梧桐沒禿頂,秋就不算完近代懸鈴木大量傳入我國約在20世紀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國人種植於上海的法租界內,故稱之為「法國梧桐」,簡稱「法桐」,其實非法國原產,杭州普遍種植的以雜種「英桐」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