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科普|揭秘法國梧桐的「真面目」

2020-09-26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號稱「行道樹之王」的法國梧桐遍布全國各地,尤以華北、華中及江南等地種植最廣。作為「跨國樹種」,又被冠以如此響噹噹的稱號,法國梧桐很快就吸引了打假部門的注意。

經過打假部門抽絲剝繭的調查,法國梧桐的「真面目」被一層層揭開。

首先被「拆穿」的就是它那聽起來「高大上「的名字。

實際上,「法國梧桐」既不是梧桐,也不來自法國。它真正的名字叫「三球懸鈴木」,屬於薔薇目的懸鈴木科,與梧桐在生物科屬上可謂「風馬牛不相及」;其原產地也不是法國,而是歐洲東南部及亞洲西部。19世紀末,法國梧桐被引入中國上海,主要由旅居於我國的法國人種植在租界內,又因其葉子與梧桐樹的葉子相像,於是人們將其誤認為梧桐,這才把它命名為「法國梧桐」。

為追本溯源、求真求實,打假部門繼續對「懸鈴木」一名的由來進行深入地追蹤調查。調查發現「懸鈴木」一名由我國植物學家鍾觀光先生根據樹木特徵翻譯而來,因秋冬時節懸鈴木所結的果實像一隻只鈴鐺懸掛於枝葉之間,因此譯名為「懸鈴木」,又因果序球形,常3個串生,故為「三球懸鈴木」。

三球懸鈴木有著優美的樹姿,而且高大魁梧,高達30米,有序佇立在道路兩旁。它深灰色的樹皮會呈薄皮狀地脫落下來,內皮露出淡淡的綠白色。每逢春夏,樹葉蔥綠繁茂,秋天一到,便紅黃相映,與灰白斑駁的樹幹一起構成繽紛的秋日色彩,形成了獨特而浪漫的多彩景觀,給人們帶來視覺與精神上的雙重享受。

名字真相浮出水面的同時,調查人員卻在取證的過程中發現了「法國梧桐「的另一個秘密。

打假部門發現,三球懸鈴木雖然有著浪漫多彩的景觀姿態,但也絕不像大家了解的那般人畜無害。據調查,它如鈴鐺般精緻小巧的果實上覆蓋的果毛是過敏原的一種,每年4~6月間懸鈴木老果脫落時,大量果毛從樹上飄落,造成環境汙染,引發呼吸系統疾病,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及身體健康。

「過敏」的體質一經曝光,人們對法國梧桐的議論就漫天飛揚,認為它隱瞞姓名、謊報身世、甚至危害社會衛生安全。法國梧桐默默承受著這一切,一方面它們深感無奈,因為身上對環境造成威脅的果毛與生俱來,無法憑一己之力去改變。另一方面它們利用各種渠道積極尋求生物科學家的幫助,希望通過技術的力量在自我後天發展中有所改變。

了解到這一情況後,調查人員迅速聯繫了相關方面的專家。在生物科學家的幫助下,法國梧桐先後嘗試了自然突變、人工誘變、物理因素誘發突變、化學因素誘發突變等方法,最終培育出了無果品系。通過物理因素或化學因素誘變,將其形成的變異發生在體細胞內,而後及時將變異部分從母體上分割,再採用扦插、壓條、嫁接或組培等無性繁殖方法加以繁殖,進而有效控制了自身的結果量,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懸鈴木果毛汙染的問題。

法國梧桐為了保護環境而做出抑制自身繁殖能力的舉動讓人們為之動容,責備之聲也逐漸減弱。為了讓人們徹底改變對自己的看法,法國梧桐開始踐行更多保護環境的事情,希望用實際行動為自己正名。

法國梧桐具有闊卵形的寬大樹葉及闊鐘形的樹冠,較大的生長密度,能有效阻塵,減少城市噪音汙染。自身具備的藥用價值,不但有發散表寒的功效,還有顯著的止血作用,製成的藥劑,被廣泛應用於醫藥行業,緩解人們身體上的苦痛。

不僅如此,法國梧桐的葉子還練就了一項絕活——吸收有毒氣體。法國梧桐的樹葉對多種有毒氣體有一定的抗性,能夠吸收一定的有毒氣體,對空氣有淨化的能力。而且,法國梧桐葉在一定程度上還為經濟的發展做著自己的貢獻。它憑藉自己體內營養多成分、高含量的優勢,成功替代了棉籽殼、木屑、甘蔗渣等作為食用菌的培養基,可以栽培多種食用菌,其中毛木耳和金針菇的產量最好。就算是枯萎凋零了,它仍然耗儘自己的最後一份力,甘願作為山羊、雞、鴨、鵝等牲畜的粗飼料,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使經濟生態價值能夠得到充分發揮。

目睹了法國梧桐的努力之路,人們對它的偏見也消失殆盡。能幹的法國梧桐終於在行道樹列中脫穎而出,「行道樹之王」可謂名副其實。

儘管加冕稱王,法國梧桐卻仍有憂慮。原來,法國梧桐雖然抗逆性較強,在溼潤肥沃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中生長能夠快速生長,但是它的根系較淺,倒根不發達,抗風力不強。而每到夏天,颱風季一旦到來,在沿海城市的法國梧桐便很容易發生風歪或拔倒。因此,法國梧桐不宜過於高大,需要定期對其進行修剪,以防風倒。

所幸法國梧桐發枝力強,不僅耐修剪,而且也耐移植,大樹移植存活率極高,在年均氣溫13~20℃、年降水量800~1200mm的溫暖溼潤氣候地區,在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灌水方便、排水良好的土壤中能夠迅速地生長,顯示出它旺盛而強大的生命活力。

經過此次大考,人們對法國梧桐有了充分的認識,儘管「有罪在身」,卻積極努力地進行「自我改造」,為保護環境、造福人類不懈奮鬥。把關每一個細節,守護每一份權益,求真向善,或許這才是「315」的真正意義。自然界在不斷變化中,萬事萬物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人類與自然攜手相持,定能共創和諧美麗的生態家園。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35(2):120.

[2]陳杰.法國梧桐名實及其傳入中國時間考[J].農業考古,2017(03):166-172.

[3]宿紅豔,王磊,張萍,馮培勇,崔德才.控制懸鈴木果毛汙染的研究進展及其展望[J].江蘇農業科學,2005(06):143-145.

[4]陳笑,蓋玉紅,丁亦男,王光野,魏健.經典植物法國梧桐的研究進展[J].長春師範大學學報,2015,34(08):65-67.

[5]李平.法國梧桐作為行道樹的優缺點[J].現代園藝,2013(09):112-113.

[6]劉鑠石.法國梧桐的種植方法和養護技巧[J].吉林農業,2017(05):96.

[7]利順欣.懸鈴木的開發利用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07(05):1279-1280.

(新聞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科學數據中心 編輯 王強)

相關焦點

  • 揭秘法國梧桐的「真面目」
    作為「跨國樹種」,又被冠以如此響噹噹的稱號,法國梧桐很快就吸引了打假部門的注意。 經過打假部門抽絲剝繭的調查,法國梧桐的「真面目」被一層層揭開。 首先被「拆穿」的就是它那聽起來「高大上「的名字。 實際上,「法國梧桐」既不是梧桐,也不來自法國。
  • 【林家故事】聚焦315:揭秘法國梧桐的「真面目」
    [2]陳杰.法國梧桐名實及其傳入中國時間考[J].農業考古,2017(03):166-172.[3]宿紅豔,王磊,張萍,馮培勇,崔德才.控制懸鈴木果毛汙染的研究進展及其展望[J].江蘇農業科學,2005(06):143-145.[4]陳笑,蓋玉紅,丁亦男,王光野,魏健.經典植物法國梧桐的研究進展[J].長春師範大學學報,2015,34(08):65-67.
  • 「法國梧桐」:不來自法國,也不是梧桐
    我們常常會在道路兩旁看到掛著「法國梧桐」牌子的高大樹木,但是細細觀察你會發現,這種樹木與我們經常見到的梧桐卻並不相同。那麼,「法國梧桐」到底是不是梧桐呢?而經常出現在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實際上並不是梧桐樹,而是英國梧桐,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懸鈴木。根據原產地的不同,我們將懸鈴木分為美國梧桐、法國梧桐和英國梧桐,而它們每個果序柄上的果實數量也不盡相同。
  • 法國梧桐,既不法國,也不梧桐,但很浪漫
    我們管這種樹叫「法國梧桐」。可是,法國梧桐既不是梧桐,也並非來自法國。你相信麼?其實,叫「桐」的植物有很多,它們之間的關係,你很可能理不清。但是這種稱呼是非常不恰當的,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誤會:中國最早被大量當作行道樹的懸鈴木,是上世紀頭兩個十年被法國人引種在上海法租界內的,沒太搞清楚情況的上海人見這樹葉子挺像梧桐的,既然法國人種了這麼多,那麼這種樹應該來自於法國吧,於是就叫它法國梧桐了。
  • 法國梧桐or中國梧桐:今後幾人識梧桐?
    △泡桐很多人在談論梧桐時,首先想到的就是法國梧桐——誤把懸鈴木科懸鈴木屬的法國梧桐,當做咱中國的梧桐。△中國梧桐△法國梧桐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梧桐吧!1872年,一位法國傳教士在石鼓路種下了南京第一棵法國梧桐樹,在淡去的光陰裡漸漸融入這座城。
  • 法國梧桐真的是來自於法國嗎?為什麼南京要種這麼多法國梧桐?
    法國梧桐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城市樹種。宋美齡非常喜歡法國梧桐,以致於當年蔣介石在南京市在市容建設中種了很多的梧桐。「無梧桐,不南京」的說法一直流傳到今。1929年,為迎接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國民政府闢建了中山大道和陵園路,一萬多棵法國梧桐悄然種好,似為先生守靈。那麼法國梧桐真的是來自於法國嗎?並非如此。法國梧桐的學名是三球懸鈴木(Platanus orientalis Linn.),又叫裂葉懸鈴木、鳩摩羅什樹,是懸鈴木屬落葉大喬木。
  • 法國梧桐是來自法國的梧桐樹嗎?
    還記得自己小的時候,非常留意當時在上學和下學時,一定要路過兩邊都種滿法國梧桐的道路。天氣炎熱時,法國梧桐的葉子特別茂盛。
  • 上海的「法國梧桐"
    上世紀初,從法國移民到此,原是慰解法國人的思鄉之情,誰知道落地生根,像個中法混血兒,落戶當年上海的法租界。對近代以來的中國人來說,「法國」還有「巴黎」,代表的是摩登的浪漫世界,具有神奇的誘惑。所以,香謝麗舍大街上的「法國梧桐」,只因為葉子和中國古代的梧桐樹有一點類似,就成為人了上海人口中的「法國梧桐」。
  • 不是梧桐的法國梧桐,何以安家南京?
    所謂「樹是梧桐樹,城是南京城」,法國梧桐可以說是南京的最有名的景觀樹。除了南京,還有哪裡的法國梧桐最好看?供圖/圖蟲創意南京的法國梧桐,真的是為宋美齡種植的嗎?關於南京為何種植如此多的法國梧桐,曾經流傳著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傳說當年宋美齡特別喜歡法國梧桐,蔣介石愛妻心切,特意從法國引進兩萬棵梧桐樹種
  • 法國其實並沒有法國梧桐,是真的嗎?
    我們把這種樹叫「法國梧桐」。法語是 la Platane可是,在法國街頭,我們很少看到這種樹法國街頭大型喬木基本是慄子樹!但是這種稱呼是非常不恰當的,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誤會:中國最早被大量當作行道樹的懸鈴木,是上世紀頭兩個十年被法國人引種在上海法租界內的,沒太搞清楚情況的上海人見這樹葉子挺像梧桐的,既然法國人種了這麼多,那麼這種樹應該來自於法國吧,於是就叫它法國梧桐了。
  • 中國梧桐和法國梧桐,你分得清嗎?
    古詩文中所說的梧桐樹,是指中國梧桐,並不是許多北方城市馬路邊的法國梧桐。認為中國梧桐和法國梧桐最大的區別在於中國梧桐是用來引鳳凰的,古時的文人喜歡用它的樹幹做琴。法國梧桐是用來帶蔭涼的,老百姓常用它的木材打家具。所以,中國梧桐是大雅,法國梧桐屬大俗。
  • 法國梧桐是法國的嗎?網友:是我無知了......
    法國梧桐( le platane oriental )是中國最常見的行道樹。在上海,也有多條因為法國梧桐而聞名的路。
  • 法國梧桐不是真的梧桐,但真的是好的行道樹
    如果用某度查詢「法國梧桐」,詞條會顯示它的中文學名是「三球懸鈴木」,然而三球懸鈴木並不是中國最常見的俗稱的法國梧桐。那麼為什麼兩個物種會佔用同一個名字呢?二球懸鈴木有時候也長三個球。圖片:Geographer / wikimedia實際上,我們俗稱的法國梧桐一直都指的是二球懸鈴木,它最早從法國引入中國並栽培於上海法租界,因此得名「法國梧桐」。但民國時期的植物學界把二球懸鈴木錯誤地鑑定為三球懸鈴木,在1937年的《中國樹木分類學》裡,作者也把這兩種搞混了,把三球懸鈴木稱作法國梧桐,而把二球懸鈴木稱作英國梧桐。
  • 知識講堂│「法國梧桐」、「梧桐」傻傻分不清?
    說起「法國梧桐」,想必不少人都聽說過吧。深秋時節,正是「法國梧桐」葉色絢爛的時候。在每年秋天廣受喜愛的魔都賞葉地中,它可是主角之一。可是不少推薦文章中,會把「法國梧桐」和「梧桐」搞混了。那為什麼會出現「梧桐」、「法國梧桐」傻傻分不清的狀況呢?
  • 南京人叫了多年的「法國梧桐」其實不是梧桐?為南京「梧桐」正名
    然而,此梧桐非彼梧桐,南京人叫了多年並引以為豪的行道樹「法國梧桐」,其實不是梧桐,也不是產自法國。「法桐」的真名叫懸鈴木南京人所統稱的「法桐」,其實包括懸鈴木科懸鈴木屬的三種植物,其正名分別為一球懸鈴木(也叫美桐)、二球懸鈴木(也叫英桐)和三球懸鈴木(也叫法桐),其中大多數為二球懸鈴木,極少數為一球懸鈴木,而至於三球懸鈴木,據說在南京已經看不到蹤影了。
  • 南京梧桐獎獲獎者:來世願為「法國梧桐」紮根南京
    南京梧桐獎獲獎者:來世願為「法國梧桐」紮根南京 2016-01-04 21:28:48{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南京1月4日電 (鍾升)「我深愛著南京這座城市,如果有來世的話,我願意成為一棵法國梧桐
  • 它既不產於法國也不是梧桐,為何被稱為法國梧桐,毛絮飄飄怎麼辦
    導語:提起「法國梧桐」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王」之稱,其實稱其為「法國梧桐」是不對的,叫它「懸鈴木」更合適。法國香榭麗舍的林蔭大道、南京那條美麗項鍊,都是因它而來。我國引入栽培的懸鈴木有3種,一般人不容易區分,無論哪種稱其為「懸鈴木「是沒有錯的。
  • 法國梧桐星天牛防治
    危害法國梧桐的星天牛一年發生一代,幼蟲蛀幹後有深褐色汁液從蛀孔流出。主要以幼蟲蛀食寄主法國梧桐近地面的樹幹基部及主根,常造成「圍頭」現象,使寄主整株枯死。故幼蟲又俗稱圍頭蟲。成蟲大中型,體長19-39毫米,漆黑色,觸角超過體長,第3-11節基部有淡藍色的毛環。
  • 南京「法國梧桐」真的是蔣介石為宋美齡而種?
    關於南京種植「法國梧桐」的說法有很多種,最浪漫的就是:傳說當年宋美齡特別喜歡法國梧桐,蔣介石愛妻心切,特意從法國引進兩萬棵梧桐樹種,從美齡宮一路種到中山北路,種成一串寶石項鍊,送給愛人做禮物。(航拍美齡宮)其實,這種說法是立不住腳的,首先南京種植的梧桐以法國梧桐和美國梧桐為主,還有英國梧桐,這三種本質上都不是梧桐樹,而叫做懸鈴木。法國梧桐跟法國也沒什麼關係,因為這種樹最早種在上海法租界,葉子像梧桐,於是被成為「法國梧桐」,其真正原產地是印度。
  • 法國梧桐|樹是梧桐樹,城是南京城.
    南京種的 "梧桐樹「其實是法國梧桐法國梧桐沒禿頂,秋就不算完近代懸鈴木大量傳入我國約在20世紀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國人種植於上海的法租界內,故稱之為「法國梧桐」,簡稱「法桐」,其實非法國原產,杭州普遍種植的以雜種「英桐」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