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梧桐是法國的嗎?網友:是我無知了......

2021-01-13 水木法語

法國梧桐( le platane oriental )是中國最常見的行道樹。在上海,也有多條因為法國梧桐而聞名的路。看這名字,肯定都會覺得這樹就是來自法國的梧桐樹,但是法國真的有這個嗎?



其實,法國並不是這種行道樹的原產地,而且這種樹也並不是真正的梧桐樹!


我們口中的「法國梧桐」其實是二球懸鈴木,是英國人把原產自中國的三球懸鈴木和原產自北美的北美懸鈴木雜交之後誕生的新品種,不管是現在普及的二球懸鈴木,還是它的「父親母親」,都跟法國、跟梧桐沒有一點關係。


之所以「法國梧桐」這個名字流傳度如此之廣,其實跟法國還是有一點關係的。近代中國,列強紛紛在上海劃分租界,法國也參與其中,在徐家匯區和黃浦區劃了自己的租界。



法國人選擇了二球懸鈴木作為行道樹,在法租界內大量種植。雖然現在「法國梧桐」非常常見,但是在當時,行道樹一般都是柳樹、槐樹,這種樹還是非常少見的。國人發現這種樹的葉子跟梧桐樹葉長得有幾分相像,再加上這種樹是法國人帶過來種上的,於是「法國梧桐」的名字就這麼叫開了。


如今,法國梧桐已經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行道樹,它們抵抗汙染的能力非常強大,而且不容易招致蟲害,我國也把法國梧桐作為城市綠化的主力軍大面積種植。



法國梧桐雖然跟法國和梧桐都沒有關係,但是這個名字已經深深紮根在大家的腦海中~


想要學習法語的同學,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試聽課程,211高校法語老師授課,總計26000多名同學等著你,從零基礎直達B2高級,一步到位,添加微信號【fayu011】從微信端諮詢即可。

相關焦點

  • 法國梧桐真的是來自於法國嗎?為什麼南京要種這麼多法國梧桐?
    法國梧桐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城市樹種。宋美齡非常喜歡法國梧桐,以致於當年蔣介石在南京市在市容建設中種了很多的梧桐。「無梧桐,不南京」的說法一直流傳到今。1929年,為迎接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國民政府闢建了中山大道和陵園路,一萬多棵法國梧桐悄然種好,似為先生守靈。那麼法國梧桐真的是來自於法國嗎?並非如此。法國梧桐的學名是三球懸鈴木(Platanus orientalis Linn.),又叫裂葉懸鈴木、鳩摩羅什樹,是懸鈴木屬落葉大喬木。
  • 法國其實並沒有法國梧桐,是真的嗎?
    但是這種稱呼是非常不恰當的,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誤會:中國最早被大量當作行道樹的懸鈴木,是上世紀頭兩個十年被法國人引種在上海法租界內的,沒太搞清楚情況的上海人見這樹葉子挺像梧桐的,既然法國人種了這麼多,那麼這種樹應該來自於法國吧,於是就叫它法國梧桐了。
  • 法國梧桐是來自法國的梧桐樹嗎?
    還記得自己小的時候,非常留意當時在上學和下學時,一定要路過兩邊都種滿法國梧桐的道路。天氣炎熱時,法國梧桐的葉子特別茂盛。
  • 「法國梧桐」:不來自法國,也不是梧桐
    我們常常會在道路兩旁看到掛著「法國梧桐」牌子的高大樹木,但是細細觀察你會發現,這種樹木與我們經常見到的梧桐卻並不相同。那麼,「法國梧桐」到底是不是梧桐呢?而經常出現在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實際上並不是梧桐樹,而是英國梧桐,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懸鈴木。根據原產地的不同,我們將懸鈴木分為美國梧桐、法國梧桐和英國梧桐,而它們每個果序柄上的果實數量也不盡相同。
  • 法國梧桐,既不法國,也不梧桐,但很浪漫
    我們管這種樹叫「法國梧桐」。可是,法國梧桐既不是梧桐,也並非來自法國。你相信麼?其實,叫「桐」的植物有很多,它們之間的關係,你很可能理不清。但是這種稱呼是非常不恰當的,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誤會:中國最早被大量當作行道樹的懸鈴木,是上世紀頭兩個十年被法國人引種在上海法租界內的,沒太搞清楚情況的上海人見這樹葉子挺像梧桐的,既然法國人種了這麼多,那麼這種樹應該來自於法國吧,於是就叫它法國梧桐了。
  • 中國梧桐和法國梧桐,你分得清嗎?
    古詩文中所說的梧桐樹,是指中國梧桐,並不是許多北方城市馬路邊的法國梧桐。認為中國梧桐和法國梧桐最大的區別在於中國梧桐是用來引鳳凰的,古時的文人喜歡用它的樹幹做琴。法國梧桐是用來帶蔭涼的,老百姓常用它的木材打家具。所以,中國梧桐是大雅,法國梧桐屬大俗。
  • 揭秘法國梧桐的「真面目」
    作為「跨國樹種」,又被冠以如此響噹噹的稱號,法國梧桐很快就吸引了打假部門的注意。 經過打假部門抽絲剝繭的調查,法國梧桐的「真面目」被一層層揭開。 首先被「拆穿」的就是它那聽起來「高大上「的名字。 實際上,「法國梧桐」既不是梧桐,也不來自法國。
  • 法國梧桐不是真的梧桐,但真的是好的行道樹
    A木:您知道嗎,我和您的球加起來,一共有三顆!B木:希波克拉底保佑你,可憐的孩子!你竟然一顆球都沒有,我簡直無法想像!問:A和B各是什麼種類?聊天的地點在哪裡?我對二球懸鈴木的記憶始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當時家附近的街心公園邊有一排四層樓高的大樹,每到夏季便樹蔭濃密。
  • 不是梧桐的法國梧桐,何以安家南京?
    所謂「樹是梧桐樹,城是南京城」,法國梧桐可以說是南京的最有名的景觀樹。除了南京,還有哪裡的法國梧桐最好看?供圖/圖蟲創意南京的法國梧桐,真的是為宋美齡種植的嗎?關於南京為何種植如此多的法國梧桐,曾經流傳著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傳說當年宋美齡特別喜歡法國梧桐,蔣介石愛妻心切,特意從法國引進兩萬棵梧桐樹種
  • 上海的「法國梧桐"
    上世紀初,從法國移民到此,原是慰解法國人的思鄉之情,誰知道落地生根,像個中法混血兒,落戶當年上海的法租界。對近代以來的中國人來說,「法國」還有「巴黎」,代表的是摩登的浪漫世界,具有神奇的誘惑。所以,香謝麗舍大街上的「法國梧桐」,只因為葉子和中國古代的梧桐樹有一點類似,就成為人了上海人口中的「法國梧桐」。
  • 法國梧桐or中國梧桐:今後幾人識梧桐?
    △泡桐很多人在談論梧桐時,首先想到的就是法國梧桐——誤把懸鈴木科懸鈴木屬的法國梧桐,當做咱中國的梧桐。△中國梧桐△法國梧桐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梧桐吧!從中山門到陵園的大路兩側,則種了1034株法國梧桐。(法國梧桐就是三球懸鈴木,三球懸鈴木是紀念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 講真,你不知道「法國梧桐並非梧桐」這件事吧
    前段時間,一條題為「上海街頭多棵梧桐樹『穿』上萌毛衣」的新聞吸引了各方網友的注意力,市民、網友紛紛表示「萌萌噠」、「暖暖的」,更是有網友評論:「
  • 知識講堂│「法國梧桐」、「梧桐」傻傻分不清?
    說起「法國梧桐」,想必不少人都聽說過吧。深秋時節,正是「法國梧桐」葉色絢爛的時候。在每年秋天廣受喜愛的魔都賞葉地中,它可是主角之一。可是不少推薦文章中,會把「法國梧桐」和「梧桐」搞混了。那為什麼會出現「梧桐」、「法國梧桐」傻傻分不清的狀況呢?
  • 林草科普|揭秘法國梧桐的「真面目」
    作為「跨國樹種」,又被冠以如此響噹噹的稱號,法國梧桐很快就吸引了打假部門的注意。經過打假部門抽絲剝繭的調查,法國梧桐的「真面目」被一層層揭開。首先被「拆穿」的就是它那聽起來「高大上「的名字。實際上,「法國梧桐」既不是梧桐,也不來自法國。
  • 法國梧桐|樹是梧桐樹,城是南京城.
    南京種的 "梧桐樹「其實是法國梧桐法國梧桐沒禿頂,秋就不算完近代懸鈴木大量傳入我國約在20世紀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國人種植於上海的法租界內,故稱之為「法國梧桐」,簡稱「法桐」,其實非法國原產,杭州普遍種植的以雜種「英桐」最多。
  • 南京的法國梧桐你見過嗎?帶你們去看看啦
    來南京走走,發現這個城市的綠化相當好,很多地方都不缺樹木林蔭,但給我印象最深的,當數法國梧桐了。這裡很多地方都能見到法國梧桐樹,公園,公路甚至街巷。淡灰的樹幹,青綠的葉子,在陽光下會給人帶來清涼的感覺。
  • 給法國梧桐樹上的小球做絕育
    今天清晨,幾個老師在操場上跑步,鍛鍊身體,五年級的科學老師對一個戴著口罩跑步的校領導說:「劉校長,你乾脆把咱學校操場上的法國梧桐換成銀杏樹吧!不但你會摘下口罩,避免過敏和癌症,還會吃到可以降三高的銀杏果。」
  • 關於南京「法國梧桐」的冷知識你知道嗎
    南京城裡有許多的「法國梧桐」,很多人都聽說過「法國梧桐」的愛情故事。據說當年宋美齡特別喜歡「法國梧桐」,蔣介石特意從法國引進三萬棵梧桐樹種,從美齡宮一路種到中山北路,種成一串寶石項鍊,送給愛人做禮物。其一,南京種植的梧桐以法國梧桐和美國梧桐為主,還有英國梧桐,這三種樹按照生物學科的說法都不算梧桐樹而是懸鈴木。法國梧桐也並不是從法國運過來的,這種樹最早種在上海法租界,葉子像梧桐才被人稱為「法國梧桐」,法國梧桐的老家其實在印度不在法國。其二,南京的法國在1872年就種下了。
  • 它既不產於法國也不是梧桐,為何被稱為法國梧桐,毛絮飄飄怎麼辦
    導語:提起「法國梧桐」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王」之稱,其實稱其為「法國梧桐」是不對的,叫它「懸鈴木」更合適。在我國為什麼被誤稱為「法國梧桐」?17世紀,英國人將一球懸鈴木與三球懸鈴木作為親本進行雜交, 繁育得到二球懸鈴木,因此二球懸鈴木也被稱為英國懸鈴木 。
  • 南京梧桐獎獲獎者:來世願為「法國梧桐」紮根南京
    南京梧桐獎獲獎者:來世願為「法國梧桐」紮根南京 2016-01-04 21:28:48,如果有來世的話,我願意成為一棵法國梧桐,永遠『紮根』在南京」。4日,在2015年南京公共外交梧桐獎頒獎儀式上,獲獎的法國友人柯銳思深情地說道。  德國人茱莉婭已經在中國生活了21年,作為江蘇省與德國巴登-符騰堡州政府的合作人,茱莉婭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動德國巴符州中小型企業在華投資,將德國的資本與先進技術引入中國。工作之餘,她還成立了幫扶基金會幫助中國家庭的貧困孩子進行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