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既不產於法國也不是梧桐,為何被稱為法國梧桐,毛絮飄飄怎麼辦

2020-08-28 紅果子

導語:提起「法國梧桐」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王」之稱,其實稱其為「法國梧桐」是不對的,叫它「懸鈴木」更合適。

懸鈴木是懸鈴木科懸鈴木屬7種植物的通稱,原產東南歐、印度及美洲,是很好的綠化樹種,世界各地廣泛栽培。法國香榭麗舍的林蔭大道、南京那條美麗項鍊,都是因它而來。

我國引入栽培的懸鈴木有3種,一般人不容易區分,無論哪種稱其為「懸鈴木「是沒有錯的。

特徵

懸鈴木是落葉大喬木,高可達35米,枝條開展,樹冠冠幅可達30多米。

樹皮灰綠或灰白色,不規則片狀剝落,光滑。

葉大,葉片三角狀,有3~5掌狀分裂,邊緣有不規則尖齒和波狀齒。

花期4~5月,頭狀花序球形。

球果下垂,果柄長,像一個個懸掛的鈴鐺,秋季成熟,往往第二年春季才裂開。

球果由很多個瘦長的種子構成。種子呈倒錐形,底部有黃褐色的絨毛,頭部有宿存的花柱。球果通常幾個一串,數量因種類不同而異。

一球懸鈴木,球果一般一串僅一個;

二球懸鈴木,球果常2個一串,也有單生的;

三球懸鈴木,球果3-6個一串。

秋季葉子慢慢變黃,逐漸掉落,雖然給清潔工增加不少工作量,但黃葉滿地,秋意濃濃,令人忍不住駐足撿一片手掌般的大葉子。

我國種植情況

據記載,公元401年印度高僧鳩摩羅什到中國傳播佛教,攜帶三球懸鈴木,種植於西安附近的戶縣古廟前,但之後未能在我國繼續傳播。

上世紀一、二十年代才較大規模引入栽培。

我國引入栽培的懸鈴木有3種,分別是:

一球懸鈴木,早年多見於美洲,也叫美洲懸鈴木;

二球懸鈴木,為一球懸鈴木與三球懸鈴木在英國雜交所得,也叫英國懸鈴木;

三球懸鈴木,也叫東方懸鈴木、裂葉懸鈴木、鳩摩羅什樹。

懸鈴木生長迅速,耐修剪,樹姿優美,樹形雄偉,對城市環境適應性特別強。目前,我國從南到北各地均有栽培,其中大多是二球懸鈴木。

上海、杭州、南京、武漢等城市均能見到大規格的懸鈴木。上海的中山公園內有一株已有140多年歷史的懸鈴木古樹,被稱為「華東懸鈴木樹王」,見證了上海的百年歷史風雲。

在我國為什麼被誤稱為「法國梧桐」?

17世紀,英國人將一球懸鈴木與三球懸鈴木作為親本進行雜交, 繁育得到二球懸鈴木,因此二球懸鈴木也被稱為英國懸鈴木 。

二球懸鈴木在歐洲廣泛栽培後, 法國人將其帶到上海, 栽種在當時的法租界「霞飛路」 (今淮海中路) 一帶。因其外形有些像梧桐樹(樹幹青綠色,葉子也呈掌狀),民間便稱它為「法國梧桐」,並就此流傳開來。

其實,它既非法國原產亦非梧桐。直到現在,很多非專業人士及新聞媒體仍將懸鈴木稱為法國梧桐或梧桐。

至於梧桐,則是與懸鈴木完全不同的樹種,我國民間傳說,鳳凰非梧桐樹不棲,非梧桐籽不食,因此,「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梧桐樹被人們視為吉祥樹,《詩經》、《莊子》裡都曾提到梧桐樹。

這是真正的梧桐

毛絮飛舞怎麼辦?

春季,懸鈴木果球裂開,毛絮飛舞,使人造成不適,十分令人頭疼。

懸鈴木在法國大量種植,且種植歷史悠久,為什麼這個問題不突出?

主要因為氣候不同。法國絕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和溼潤,冬春雨水也較多,乾燥颳風的天氣很少,毛絮不會隨風到處飄揚。

我國多數地區屬大陸季風氣候,春季乾旱少雨,多風,使懸鈴木的確定顯得比較突出。

一些城市通過修剪控果、物理衝刷、藥劑防控,引進無毛或少毛懸鈴木等措施控制飛毛的傳播和影響。但懸鈴木樹冠高大開闊,樹木個體差異大,防控效果不盡如人意。

2020年4月,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印發了《上海市行道樹懸鈴木果毛防控管理技術導則》在提出果毛防控措施的同時,建議在新建、改建道路行道樹樹種選擇時,根據道路情況儘量選用除懸鈴木以外的觀花色葉喬木,從源頭減少果毛產生


我將陸續分享一系列特色植物介紹文章,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法國梧桐,既不法國,也不梧桐,但很浪漫
    我們管這種樹叫「法國梧桐」。可是,法國梧桐既不是梧桐,也並非來自法國。你相信麼?其實,叫「桐」的植物有很多,它們之間的關係,你很可能理不清。法桐:既不「法國」,也不「梧桐」法國梧桐(la Platane)是國人對幾種懸鈴木的通稱。
  • 「法國梧桐」:不來自法國,也不是梧桐
    我國民間有「鳳凰非梧桐不棲」的傳說,雖然鳳凰是傳說中的生物,但梧桐卻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常說的梧桐,其實是梧桐科梧桐屬落葉喬木,它的樹幹端直,樹皮灰綠色,葉表面光滑,背面有星狀毛,開淡黃色的小花。而經常出現在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實際上並不是梧桐樹,而是英國梧桐,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懸鈴木。根據原產地的不同,我們將懸鈴木分為美國梧桐、法國梧桐和英國梧桐,而它們每個果序柄上的果實數量也不盡相同。
  • 法國其實並沒有法國梧桐,是真的嗎?
    其實,法國梧桐既不是梧桐,也並非來自法國。叫「桐」的植物有很多,它們之間的關係,你很可能理不清。法桐:既不「法國」,也不「梧桐」法國梧桐(la Platane)是我們對幾種懸鈴木的通稱。但是這種稱呼是非常不恰當的,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誤會:中國最早被大量當作行道樹的懸鈴木,是上世紀頭兩個十年被法國人引種在上海法租界內的,沒太搞清楚情況的上海人見這樹葉子挺像梧桐的,既然法國人種了這麼多,那麼這種樹應該來自於法國吧,於是就叫它法國梧桐了。
  • 法國梧桐不是真的梧桐,但真的是好的行道樹
    如果用某度查詢「法國梧桐」,詞條會顯示它的中文學名是「三球懸鈴木」,然而三球懸鈴木並不是中國最常見的俗稱的法國梧桐。那麼為什麼兩個物種會佔用同一個名字呢?二球懸鈴木有時候也長三個球。圖片:Geographer / wikimedia實際上,我們俗稱的法國梧桐一直都指的是二球懸鈴木,它最早從法國引入中國並栽培於上海法租界,因此得名「法國梧桐」。但民國時期的植物學界把二球懸鈴木錯誤地鑑定為三球懸鈴木,在1937年的《中國樹木分類學》裡,作者也把這兩種搞混了,把三球懸鈴木稱作法國梧桐,而把二球懸鈴木稱作英國梧桐。
  • 不是梧桐的法國梧桐,何以安家南京?
    法國梧桐是一種廣泛種植在世界各地的行道樹,被稱為「行道樹之王供圖/圖蟲創意法國梧桐,不是法國的也不是梧桐樹關於南京為何種植如此多的法國梧桐,曾經流傳著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傳說當年宋美齡特別喜歡法國梧桐,蔣介石愛妻心切,特意從法國引進兩萬棵梧桐樹種
  • 法國梧桐是來自法國的梧桐樹嗎?
    還記得自己小的時候,非常留意當時在上學和下學時,一定要路過兩邊都種滿法國梧桐的道路。天氣炎熱時,法國梧桐的葉子特別茂盛。
  • 南京人叫了多年的「法國梧桐」其實不是梧桐?為南京「梧桐」正名
    然而,此梧桐非彼梧桐,南京人叫了多年並引以為豪的行道樹「法國梧桐」,其實不是梧桐,也不是產自法國。「法桐」的真名叫懸鈴木南京人所統稱的「法桐」,其實包括懸鈴木科懸鈴木屬的三種植物,其正名分別為一球懸鈴木(也叫美桐)、二球懸鈴木(也叫英桐)和三球懸鈴木(也叫法桐),其中大多數為二球懸鈴木,極少數為一球懸鈴木,而至於三球懸鈴木,據說在南京已經看不到蹤影了。
  • 中國梧桐和法國梧桐,你分得清嗎?
    古詩文中所說的梧桐樹,是指中國梧桐,並不是許多北方城市馬路邊的法國梧桐。認為中國梧桐和法國梧桐最大的區別在於中國梧桐是用來引鳳凰的,古時的文人喜歡用它的樹幹做琴。法國梧桐是用來帶蔭涼的,老百姓常用它的木材打家具。所以,中國梧桐是大雅,法國梧桐屬大俗。
  • 法國梧桐or中國梧桐:今後幾人識梧桐?
    在先秦時期,梧和桐是涇渭分明的兩種樹,《呂氏春秋》中有描寫「季春之月……桐始華」,季春就是農曆三月,所以這說的明顯是泡桐而不是夏季開花的梧桐。到了漢魏時期,梧桐和泡桐就被混為一談了。△泡桐很多人在談論梧桐時,首先想到的就是法國梧桐——誤把懸鈴木科懸鈴木屬的法國梧桐,當做咱中國的梧桐。
  • 揭秘法國梧桐的「真面目」
    作為「跨國樹種」,又被冠以如此響噹噹的稱號,法國梧桐很快就吸引了打假部門的注意。 經過打假部門抽絲剝繭的調查,法國梧桐的「真面目」被一層層揭開。 首先被「拆穿」的就是它那聽起來「高大上「的名字。 實際上,「法國梧桐」既不是梧桐,也不來自法國。
  • 法國梧桐,成都人心中難以磨滅的記憶
    說起成都的行道樹,成都人最熟悉的應該就是法國梧桐樹了。行走在成都的街頭,常在道路兩旁見到這樣的行道樹:它們樹形高大,樹冠寬廣, 葉子看起來像個巴掌,樹皮則斑駁粗糙,還會一片一片地剝落;春季常飄果毛,夏季葉綠蔥翠,秋天落葉飄飄,這就是法國梧桐。
  • 知識講堂│「法國梧桐」、「梧桐」傻傻分不清?
    說起「法國梧桐」,想必不少人都聽說過吧。深秋時節,正是「法國梧桐」葉色絢爛的時候。在每年秋天廣受喜愛的魔都賞葉地中,它可是主角之一。可是不少推薦文章中,會把「法國梧桐」和「梧桐」搞混了。那為什麼會出現「梧桐」、「法國梧桐」傻傻分不清的狀況呢?
  • 林草科普|揭秘法國梧桐的「真面目」
    作為「跨國樹種」,又被冠以如此響噹噹的稱號,法國梧桐很快就吸引了打假部門的注意。經過打假部門抽絲剝繭的調查,法國梧桐的「真面目」被一層層揭開。首先被「拆穿」的就是它那聽起來「高大上「的名字。實際上,「法國梧桐」既不是梧桐,也不來自法國。
  • 法國梧桐真的是來自於法國嗎?為什麼南京要種這麼多法國梧桐?
    法國梧桐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城市樹種。宋美齡非常喜歡法國梧桐,以致於當年蔣介石在南京市在市容建設中種了很多的梧桐。「無梧桐,不南京」的說法一直流傳到今。17世紀用一球懸鈴木與三球懸鈴木在英國雜交成的二球懸鈴木,英國人給它的命名是「倫敦懸鈴木」(London Planetree)。之所以在中國被稱為法國梧桐,是因為上個世紀法國人將二球懸鈴木帶到上海,作為行道樹種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上,於是上海人就把它們當成是法國梧桐。
  • 90%的武漢人都不知道,原來法國梧桐是個浪漫的誤會
    武漢的法桐既不來自法國也不是梧桐/臺灣作家蔡珠兒在《法國梧桐》裡這樣寫到:「有法國梧桐的地方,就適合走路和停駐;春夏有亭亭青傘,足以庇蔭思緒,秋冬有沙沙落葉,踩出滿地韻律,世界上有兩種城市,有法國梧桐,以及沒有的。」
  • 上海的「法國梧桐"
  • 法國梧桐是法國的嗎?網友:是我無知了......
    法國梧桐( le platane oriental )是中國最常見的行道樹。在上海,也有多條因為法國梧桐而聞名的路。
  • 法國梧桐不是梧桐?這些冷知識你知道嗎
    相傳,上帝宙斯趁妻子赫拉熟睡時,將嬰兒赫拉克勒斯帶到了她身邊,使得赫拉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哺乳了赫拉克勒斯。後來,赫拉突然驚醒,連忙抽身,她的乳汁噴灑到了天空中,形成了「乳之路」(Milky Road)。後來,西方人由此想像並稱銀河為 the Milky Way。
  • 給法國梧桐樹上的小球做絕育
    今天清晨,幾個老師在操場上跑步,鍛鍊身體,五年級的科學老師對一個戴著口罩跑步的校領導說:「劉校長,你乾脆把咱學校操場上的法國梧桐換成銀杏樹吧!不但你會摘下口罩,避免過敏和癌症,還會吃到可以降三高的銀杏果。」
  • 講真,你不知道「法國梧桐並非梧桐」這件事吧
    法國梧桐中文學名「三球懸鈴木」,懸鈴木屬落葉大喬木,雖名叫法國梧桐,但它並不是從法國來的,也不是梧桐樹。它的原產地是英國。因為它是雜交,在歐洲被廣泛的栽培後,法國人在上海的法租界大量作為行道樹栽植,當人們第一次見到這種樹時,見這種樹葉子和梧桐挺像的,又因為是法國人引進的,因此稱為「法桐」,即「法國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