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印象,定格在了街道兩旁的法國梧桐

2020-12-03 天翻地覆

南京的印象,不是初來時湯山溫泉的記憶,而是定格在街道兩旁的法國梧桐。南京有太多的梧桐樹,車子左拐右拐,兩旁都是高大的合攏起來的梧桐,以至於分不清這條街是否剛才的那條街。十二月的冬,滿樹的梧桐葉在風中搖曳,讓人感覺秋意仍濃。偶爾看到葉片墜落,竟有些不舍。長長的街道,被梧桐延綿的看不到盡頭。梧桐樹上的天空,藍得透明,葉與葉的空隙填滿了燦爛的陽光。很想下車,只是在梧桐樹下漫無邊際地行走,看著梧桐葉在腳下翻飛,聽梧桐葉落地的聲音。有時候生命會有幻覺,比如南京玄武湖邊的銀杏樹,金黃的落葉如蝴蝶般在風中飄飛,有情侶牽手走過。而我不曾去過。有時候覺得自己可以是一隻蝴蝶,飛到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而我從來沒有翅膀。

在1912街區星巴克寬寬暖暖的沙發裡靜靜坐著,任由拿鐵恰好的溫度在掌心暈開。梧桐葉仍在二層小樓的窗口頑固搖曳。我在窗內看葉片墜落,看繁華飄零。心裏面有些感情,不知用什麼方式表達出來。那天,去看了總統府。寬闊的大門正在修繕,有著特殊意義的旗杆也被工程架遮擋。但600多年前的總統府,仍然英姿颯爽。行走在府內大道上,即刻有種包容感。駐足在府內大牆巨幅照片前,因被吸引而細細觀看。不時有遊人穿行而過,風帶來微微寒意。穿過中式建築風格的大堂,看過太平天國時的朝房,看過孫中山臨時大總統的辦公室、起居室,參觀那時蔣總統的辦公室,看到很有西方味道的電梯,很是喜歡,於是在門前留影。看民國時背對背排著靠椅的會議室,鑽過略有些陰悔的防空洞。

煦園,明朝初年為漢王府花園。煦園是典型的江南園林。園內假山隨處點綴,高大不知名的參天樹木下湖水平滑如鏡。我在美麗的石舫前留影,我不知道何時還會再來,但我知道有些錯過,會是終生。第二日午後,來到聽過太多次而始終不曾得見的夫子廟。對她充滿期待,卻有點小小失望。商業氣息濃厚,一如來到蘇州觀前玄妙觀。同伴早說社會如此,不必耿耿於懷。看古時候最大的科舉考場江南貢院,得知唐伯虎、鄭板橋等都是此院考生。那時規模龐大的考場,如今卻只剩下一隅舊址,嘆可惜。用腳步丈量,用眼神秒殺,夫子廟就這樣輕輕拋開。好在街道上同樣栽滿梧桐,感覺親切。南京夫子廟,鴨血粉絲湯。那麼好吧,在價廉物美的回味連鎖店裡,喂喂肚子,暖暖身體。這時候食物本身沒有太多意義,只因了身在南京的蘇州人。

秦淮河的夜晚,是萬萬不能錯過的。河岸兩邊,霓虹燈閃爍,河北是夫子廟景區,喧囂的人群,琳琅的商品。河南,則是美食一條街,安靜的街道,古典的玩物。這裡的步行街很純粹,街的盡頭都有迴轉的欄杆專供行人通過。不像蘇州的觀前,步行街上不時有汽車一路鳴著喇叭穿過,叫人厭惡。在這裡行走,心裡歡喜,悠悠然哼起電影中的秦淮曲,月色下,恍惚看到秦淮女子抱琵琶迎面撞來,留下滿地馨香。很多時候,你會想起很多的往事,很多的記憶,不會一個人天荒地老,即使沒有結局。

等我老了的時候,我會想起,曾經在某一日,看過南京翻飛的梧桐葉,想像過南京玄武湖邊金黃的銀杏葉象蝴蝶般在風中飄飛。想起在星巴克,溫暖的沙發和香濃的拿鐵。還有那個夢幻的秦淮女子,她的琴弦不知何時再撥動?不知道在往後的日子裡,我會否牽掛這座城市。它有著六朝古都的底蘊,有著太多一人抱不過來的粗壯梧桐,有著琵琶聲聲馨香的秦淮女子。我知道有些結局還沒有定下,有些記憶還需封存。但每條街道上高大的頂端都合攏起來的法國梧桐,在寒風中瀰漫了整個城市,給了我南京之行回憶的支點。

相關焦點

  • 不是梧桐的法國梧桐,何以安家南京?
    所謂「樹是梧桐樹,城是南京城」,法國梧桐可以說是南京的最有名的景觀樹。除了南京,還有哪裡的法國梧桐最好看?,願長眠於此,而南京人民以2萬棵法國梧桐送別先生。在連綿的民國建築之中,高大的法國梧桐種在路兩旁,在夏天形成了一條拱形的綠色長廊,深深淺淺的綠色和庭院裡開得燦爛的薔薇花相映襯,寂靜之中讓人仿佛重回上世紀的二三十年代。
  • 上海的「法國梧桐"
    上世紀初,從法國移民到此,原是慰解法國人的思鄉之情,誰知道落地生根,像個中法混血兒,落戶當年上海的法租界。對近代以來的中國人來說,「法國」還有「巴黎」,代表的是摩登的浪漫世界,具有神奇的誘惑。所以,香謝麗舍大街上的「法國梧桐」,只因為葉子和中國古代的梧桐樹有一點類似,就成為人了上海人口中的「法國梧桐」。
  • 昨天我去南京啦!不僅被超大密集的「法國梧桐」驚呆,更醉倒在熙南...
    一入市區,小秋便被街巷兩旁粗壯且密集的法國梧桐驚呆了(講真,這裡的一棵梧桐樹,兩個壯漢估計都無法環抱!);  由於街道兩旁種植的還有桂花樹,迎著風騎著單車遊逛街巷,不時還能聞到攝人心魄的桂花香,波動車鈴耳邊還會泛起「叮鈴叮鈴」清脆的悅耳聲,浪漫情境仿佛回到少年時代!
  • 因宋美齡而遍布南京的法國梧桐,讓南京美到窒息,卻被叫錯名字100多年
    當年蔣介石為宋美齡在南京種滿法國梧桐,如今法國梧桐長成了參天大樹,宋美齡和蔣介石的故事依然流傳著,法國梧桐來自哪裡已不重要……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愛ー人,傾一城,這句話講的是宋美齡和蔣介石的愛情故事,也和這次兔小白講的
  • 法國梧桐,既不法國,也不梧桐,但很浪漫
    二球懸鈴木很可能是西班牙人首先培育出的,但是,真正大量種植它的卻是英國人,所以才將它稱作英國梧桐(London plane)。如今,華東一帶廣泛種植的行道樹多是二球懸鈴木,它們其實應該叫「英國梧桐」而非「法國梧桐」。懸鈴木生長快,樹冠寬廣能在夏日製造出很大一片蔭涼。所以,也難怪火爐裡的南京人那麼喜歡它~
  • 南京「法國梧桐」真的是蔣介石為宋美齡而種?
    關於南京種植「法國梧桐」的說法有很多種,最浪漫的就是:傳說當年宋美齡特別喜歡法國梧桐,蔣介石愛妻心切,特意從法國引進兩萬棵梧桐樹種,從美齡宮一路種到中山北路,種成一串寶石項鍊,送給愛人做禮物。(航拍美齡宮)其實,這種說法是立不住腳的,首先南京種植的梧桐以法國梧桐和美國梧桐為主,還有英國梧桐,這三種本質上都不是梧桐樹,而叫做懸鈴木。法國梧桐跟法國也沒什麼關係,因為這種樹最早種在上海法租界,葉子像梧桐,於是被成為「法國梧桐」,其真正原產地是印度。
  • 南京人叫了多年的「法國梧桐」其實不是梧桐?為南京「梧桐」正名
    然而,此梧桐非彼梧桐,南京人叫了多年並引以為豪的行道樹「法國梧桐」,其實不是梧桐,也不是產自法國。「法桐」的真名叫懸鈴木南京人所統稱的「法桐」,其實包括懸鈴木科懸鈴木屬的三種植物,其正名分別為一球懸鈴木(也叫美桐)、二球懸鈴木(也叫英桐)和三球懸鈴木(也叫法桐),其中大多數為二球懸鈴木,極少數為一球懸鈴木,而至於三球懸鈴木,據說在南京已經看不到蹤影了。
  • 南京梧桐獎獲獎者:來世願為「法國梧桐」紮根南京
    南京梧桐獎獲獎者:來世願為「法國梧桐」紮根南京 2016-01-04 21:28:481月4日電 (鍾升)「我深愛著南京這座城市,如果有來世的話,我願意成為一棵法國梧桐,永遠『紮根』在南京」。
  • 法國其實並沒有法國梧桐,是真的嗎?
    二球懸鈴木很可能是西班牙人首先培育出的,但是,真正大量種植它的卻是英國人,所以才將它稱作英國梧桐(London plane)。如今,華東一帶廣泛種植的行道樹多是二球懸鈴木,它們其實應該叫「英國梧桐」而非「法國梧桐」。懸鈴木生長快,樹冠寬廣能在夏日製造出很大一片蔭涼。所以,也難怪火爐裡的南京人那麼喜歡它~
  • 法國梧桐,成都人心中難以磨滅的記憶
    說起成都的行道樹,成都人最熟悉的應該就是法國梧桐樹了。行走在成都的街頭,常在道路兩旁見到這樣的行道樹:它們樹形高大,樹冠寬廣, 葉子看起來像個巴掌,樹皮則斑駁粗糙,還會一片一片地剝落;春季常飄果毛,夏季葉綠蔥翠,秋天落葉飄飄,這就是法國梧桐。
  • 「法國梧桐」:不來自法國,也不是梧桐
    我們常常會在道路兩旁看到掛著「法國梧桐」牌子的高大樹木,但是細細觀察你會發現,這種樹木與我們經常見到的梧桐卻並不相同。那麼,「法國梧桐」到底是不是梧桐呢?而經常出現在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實際上並不是梧桐樹,而是英國梧桐,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懸鈴木。根據原產地的不同,我們將懸鈴木分為美國梧桐、法國梧桐和英國梧桐,而它們每個果序柄上的果實數量也不盡相同。
  • 法國梧桐or中國梧桐:今後幾人識梧桐?
    △泡桐很多人在談論梧桐時,首先想到的就是法國梧桐——誤把懸鈴木科懸鈴木屬的法國梧桐,當做咱中國的梧桐。△中國梧桐1872年,一位法國傳教士在石鼓路種下了南京第一棵法國梧桐樹,在淡去的光陰裡漸漸融入這座城。
  • 關於南京「法國梧桐」的冷知識你知道嗎
    南京城裡有許多的「法國梧桐」,很多人都聽說過「法國梧桐」的愛情故事。據說當年宋美齡特別喜歡「法國梧桐」,蔣介石特意從法國引進三萬棵梧桐樹種,從美齡宮一路種到中山北路,種成一串寶石項鍊,送給愛人做禮物。其一,南京種植的梧桐以法國梧桐和美國梧桐為主,還有英國梧桐,這三種樹按照生物學科的說法都不算梧桐樹而是懸鈴木。法國梧桐也並不是從法國運過來的,這種樹最早種在上海法租界,葉子像梧桐才被人稱為「法國梧桐」,法國梧桐的老家其實在印度不在法國。其二,南京的法國在1872年就種下了。
  • 法國梧桐真的是來自於法國嗎?為什麼南京要種這麼多法國梧桐?
    法國梧桐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城市樹種。宋美齡非常喜歡法國梧桐,以致於當年蔣介石在南京市在市容建設中種了很多的梧桐。「無梧桐,不南京」的說法一直流傳到今。1929年,為迎接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國民政府闢建了中山大道和陵園路,一萬多棵法國梧桐悄然種好,似為先生守靈。那麼法國梧桐真的是來自於法國嗎?並非如此。法國梧桐的學名是三球懸鈴木(Platanus orientalis Linn.),又叫裂葉懸鈴木、鳩摩羅什樹,是懸鈴木屬落葉大喬木。
  • 南京的法國梧桐你見過嗎?帶你們去看看啦
    來南京走走,發現這個城市的綠化相當好,很多地方都不缺樹木林蔭,但給我印象最深的,當數法國梧桐了。這裡很多地方都能見到法國梧桐樹,公園,公路甚至街巷。淡灰的樹幹,青綠的葉子,在陽光下會給人帶來清涼的感覺。
  • 「一句梧桐美,種滿金陵城」南京最美的夏天,不過是這條林蔭大道
    說到民國,人們大多會想到南京這樣一座滄桑的城市吧,不知經歷了多少朝代更迭,繁榮興衰。同樣也會想到南京這樣一座美麗的城市,不知守護住了多少英勇畫幅,燦爛美好。如今的南京,許多條道路的旁邊都是高高大大的梧桐,可是人們心中最美還是應屬中山陵前的梧桐大道了吧。關於梧桐,在那個時期,有一段浪漫的「故事」,暫且稱之為梧桐樹之戀吧。
  • 中國梧桐和法國梧桐,你分得清嗎?
    古詩文中所說的梧桐樹,是指中國梧桐,並不是許多北方城市馬路邊的法國梧桐。認為中國梧桐和法國梧桐最大的區別在於中國梧桐是用來引鳳凰的,古時的文人喜歡用它的樹幹做琴。法國梧桐是用來帶蔭涼的,老百姓常用它的木材打家具。所以,中國梧桐是大雅,法國梧桐屬大俗。
  • 法國梧桐不是真的梧桐,但真的是好的行道樹
    如果用某度查詢「法國梧桐」,詞條會顯示它的中文學名是「三球懸鈴木」,然而三球懸鈴木並不是中國最常見的俗稱的法國梧桐。那麼為什麼兩個物種會佔用同一個名字呢?二球懸鈴木有時候也長三個球。圖片:Geographer / wikimedia實際上,我們俗稱的法國梧桐一直都指的是二球懸鈴木,它最早從法國引入中國並栽培於上海法租界,因此得名「法國梧桐」。但民國時期的植物學界把二球懸鈴木錯誤地鑑定為三球懸鈴木,在1937年的《中國樹木分類學》裡,作者也把這兩種搞混了,把三球懸鈴木稱作法國梧桐,而把二球懸鈴木稱作英國梧桐。
  • "法國梧桐",這個名稱起源於上海.
    上世紀,法國人為解鄉愁,將一種葉子形似梧桐的樹木引種在上海的法租界內。既然葉子與梧桐酷似,又是法國人帶來的,上海人便將此樹命名為「法國梧桐」。但其實「法國梧桐」真正的學名是懸鈴木,是指由17世紀西班牙培育出的雜種懸鈴木,隨後在倫敦和法國多為種植。但正如其名,法國梧桐的存在,使得上海街頭平添了一份浪漫與詩意。上海的街景因著樹木的四季變化而變化,古老的建築將歷史永駐,路邊的法國梧桐卻時時刻刻透漏出時光變遷的秘密。
  • 揭秘法國梧桐的「真面目」
    作為「跨國樹種」,又被冠以如此響噹噹的稱號,法國梧桐很快就吸引了打假部門的注意。 經過打假部門抽絲剝繭的調查,法國梧桐的「真面目」被一層層揭開。 首先被「拆穿」的就是它那聽起來「高大上「的名字。 實際上,「法國梧桐」既不是梧桐,也不來自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