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危險廢物貯存倉庫主要是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的接收和臨時貯存場所。進入臨時貯存的危險廢物種類繁多,成分複雜。那裡往往有更多的易燃、有毒和有害物質,因此加強臨時倉儲管理的規範化非常重要。
近年來,隨著環境保護和安全監管的加強,危險廢物倉庫建設已成為環境保護檢查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通知,危匯網整理得出單位生產或儲存超過1噸的危險廢物每年不到10噸(包括10噸)被列為市危險廢物的主要來源。單位生產或儲存超過10噸危險廢物或小於100噸(包括100噸)每年應列為省級危險廢物的主要來源;單位生產或儲存超過每年100噸危險廢物應列為危險廢物的主要來源。生產含氰化物和含有劇毒化學品的廢舊包裝容器等劇毒危險廢物的單位,應當接受市級以上環境保護部門的重點監督。危匯網上面有不同的危廢倉庫,相對應的危廢存儲倉庫信息進行比對。危險廢物的規範化管理責任重大,影響深遠。因此,危險廢物的儲存設施是環境保護檢驗的重要內容。
一、了解危險廢物倉庫
危險廢物種類繁多,成分複雜。暫存庫的分類儲存目前還沒有行業標準。目前,大部分在建或已建成運行的危險廢物臨時存放通常採取以下兩種方式:分類施工和運行管理。
◆第一類採用綜合類倉庫,在內部做分類貯存管理。
綜合類倉庫中,危險廢物進行分類、分區儲存。對貨架、貨位進行編號,方便貨物的接收管理和查詢。貨架周圍留有適當寬度的巡檢通道和叉車通道。同時庫房要留有足夠多的安全出口。
◆第二類依據危險化學品倉庫的的標準略作調整分類建設的。
二、危險廢物倉庫分類
根據危險廢物儲存火災危險性,可以把危廢倉庫分為三類:甲類貯存倉庫、乙類貯存倉庫、丙類貯存倉庫
危廢倉庫建設標準
三、危險廢物倉庫管理要求
1、倉庫堆放安全五距標準
五距是指頂距、燈距、牆距、柱距、堆距。
標準一:頂距
含義:指堆貨的頂面與倉庫屋頂平面之間的距離。
要求:一般的平頂樓房,頂距為50釐米以上;人字形屋頂,堆貨頂面以不超過橫梁為準。
在立體倉庫中,危匯網整理資料得出紙箱包裝和工位器具羅列不能超過4米,貨架為5層貨架,高度不能超過7米。
標準二:牆距
含義:指牆壁與堆貨之間的距離。牆距又分外牆距與內牆距。
要求:一般外牆距在50釐米以上,內牆距在30釐米以上。物品擺放距離窗戶、牆面、暖氣、消防器材0.5米到1米的距離,便於維護。
作用:以便通風散潮和防火,一旦發生火災,可供消防人員出入。
標準三:柱距
含義:指貨堆與屋柱的距離。
要求:一般為10~20釐米。
作用:柱距的作用是防止柱散發的潮氣使商品受潮,並保護柱腳,以免損壞建築物。
標準四:燈距
含義:指倉庫內固定的照明燈與商品之間的距離。
要求:燈距不應小於50釐米。
作用:防止照明燈過於接近商品(燈光產生熱量)而發生火災。
標準五:堆距
含義:指貨堆與貨堆之間的距離。
要求:通常為1米,每列託盤之間距離0.15米。
作用:堆距的作用是使貨堆與貨堆之間,間隔清楚,防止混淆,便於擺放和卸載,也便於通風檢查,一旦發生火災,還便於搶救,疏散物資。
庫存物品應當分類、分垛儲存,每垛佔地面積不宜大於一百平方米,垛與垛間距不小於一米,垛與牆間距不小於零點五米,垛與梁、柱間距不小於零點三米,主要通道(堆間距)的寬度不小於二米。
注意事項:
(一)易燃廢物不得與氧化性廢物混合貯存;
(2)有毒廢物應儲存在陰涼、通風、乾燥的地方,不宜露天存放,不宜接近酸性物質;
(3)腐蝕性廢物,包裝必須嚴格,不允許有洩漏,嚴禁與其他廢物共存,並可設置防漏託盤;
(4)不同滅火方法的廢棄物,不得存放在同一倉庫。
危廢倉庫建設標準
2、危險廢物貯存倉庫日常管理要求
(1)經常檢查存放區域和通道,確保沒有障礙物,場所乾燥、清潔;
(2)檢查有無溢漏;
(3)堆砌處穩妥安全,不能倒下;
(4)不相容廢物的要單獨貯存;
(5) 須有一份理明種類與數量的記錄,並經常填上最新資料;
(6)存放場所內禁止吃、喝、吸菸,並在附近張貼標籤;
(7) 閒雜人員不得入內;
3、分類制度
(1)危險廢物包裝容器上標識明確;
(2)危險廢物按種類分別存放;
(3)不同種類廢物間要有明顯的間隔(如過道、隔離牆);
(4)不相容的危險廢物必須用完整的不滲透牆體分隔存放。
4、危險廢物倉庫貨架貯存安全管理
(1)貨架上應安裝防撞設施;
(2)貨架安裝與牆面之間應設有巡檢通道;
(3)貨架上所有固定鎖應安裝到位,並定期檢查;
(4)在貨架上堆放貨物時,確保貨物固定完好,散裝貨物應放置在貨架的底部;
(5)員工進入貨架堆放區必須戴安全帽;
(6)防止上面重上面輕的現象,保證儲藏貨架穩定;
(7)防止使用不標準的地板板材(卡板)放在貨架上;
(8)當貨物放置在貨架頂部時,操作人員儘量不要直接進入貨架底部,以免傷害工作人員;
(9)注意貨架攀爬作業的安全。
5、防火措施
(1)嚴格把關,嚴禁火種帶入暫存庫
(2)嚴格管理庫區明火
(3)電氣設備防火
(4)作業機械防火
(5)入庫作業防火
(6)安全選擇貨位
(7)保留足夠安全距離:庫房內按類分垛,每垛佔地面積不宜大於100m2,垛與垛之間的距離不少於1m,垛與牆之間的距離不少於0.5m,垛與梁、柱的間距不小於0.m,貨垛與水暖取暖通道、散熱器間距不小於0.3m,庫內主要通道的寬度不小於2m。
(8)貨物防火保管
(9)及時處理易燃雜物
(10)危險品消防處理
6、滅火措施
(1)根據危廢易燃、自燃的特性,暫存庫必須配置相應的消防設備、設施和滅火劑。並配備經過培訓的兼職和專職的消防人員。
(2)安裝自動監測和火災報警系統。
(3)安裝滅火自動噴淋系統(遇水燃燒危險化學品,不可用水撲救的火災除外)。
(4)危廢暫存庫的消防栓、滅火器統一安裝在庫房外圍,以保證發生火災時能及時滅火,避免消防人員進入有毒環境中去滅火。可以在庫房外圍安裝消防炮,在牆面開洞,火災時將消防炮推入牆洞中對火災進行噴淋滅火。
危廢倉庫建設標準
四、危廢貯存設施設計原則
1. 地板和裙角應採用與危險廢物相容的堅固和不滲透材料建造。
2. 必須有洩漏液體收集裝置、氣體出口和氣體淨化裝置。
3.設施內應設有安全照明設施和觀察窗。
4. 液體、半固態危險廢物容器的存放場所,必須具有耐腐蝕硬化地面,表面無裂縫。
5. 裙角的設計應能防止滲漏。地板和裙角的容積應不小於最大儲藏量或最大容器總儲藏量的五分之一,以防止滲漏。
6. 不相容的危險廢物必須隔離存放,並用隔離室隔開。
結語
根據他們的特徵,類型的危險廢物和危險的危險廢物網站設置相應的監測、控制、通風、防曬、空調、防火、火災、爆炸、壓力、氣體、中和、防潮、防雷、防靜電、防腐、洩漏和保護圍堰或隔離操作等安全設施、設備, 並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者國家有關規定對危險廢物進行安全貯存,對相關設施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
目前危險廢物管理存在兩大問題:一是危險廢物收集儲存不規範;二是處理利用不規範。危險廢物的處理和利用問題已經被政府嚴格監管, 而在收集貯存方面,由於政府各個部門發布的規範文件因職責範圍的問題只關注各自領域的重點。不同行業和50類危險廢物,如何收集和儲存,企業對此的了解是千差萬別。危匯網在收集資料時發現,完全達標的危險廢物倉庫很少,甚至不到1%。而且對相關標準一無所知,政府各部門的要求增加了危險廢物倉庫建設的難度。因此,危匯網認為,雖然迫切需要加強危險廢物的環境安全教育,但市場迫切需要一個統一、明確的危險廢物倉庫設計標準,使環境保護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