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於美國馬裡蘭州的一座偏僻小鎮,從小就具有敏銳的做生意的頭腦。做第一筆生意的時候,他只有五歲,在棒球場邊撿可樂瓶來賺錢。
他一度是華爾街的風雲人物,與「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合夥的「量子基金」曾經創下連續十年輝煌的戰績。
37歲時,他開始實踐自己環遊世界的夢想。第一次騎著摩託車橫跨六大洲,第二次開車環遊116個國家,名字被吉尼斯世界記錄記載。
出於對亞洲前景的看好,他如今和家人定居在新加坡。而於中國經濟的前景,他抱有極其樂觀的態度,並相信21世紀將是「屬於中國的世紀」。
他就是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有人說,他是手握水晶球的魔法師;有人說,他在中國的頻頻亮相讓人視覺疲勞;有人說,他去年高調開戶B股的動作是「作秀」……
不過,無論外界如何評說,他依然自得其樂地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堅持自己的判斷、投資、陪女兒、走遍世界,嘗遍天下美食,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不在乎人們是怎麼想我的。」
高調買入B股,是作秀?
2008年以前逐步買入的B股,為羅傑斯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去年,羅傑斯來到溫州,高調地在營業廳再次開了B股帳戶,但此舉被懷疑是一場「作秀」。 今年,羅傑斯再次來到中國。不過,較高的出鏡率即使消除了人們對這位「投資大師」的神秘感,也沒有阻擋人們的熱情。
6月的杭州本就炎熱,而羅傑斯的到來,更給當地的空氣加添了幾分熱度。一場論壇,因為吉姆-羅傑斯的到來,使得可以容納上千人的大廳裡,座無虛席。無數的民營企業家蜂擁而至,希望一睹大師的風採,從羅傑斯那裡獲得投資經驗。
面對聽眾,羅傑斯在講臺上侃侃而談。觀眾的問題,他來者不拒。在連續兩個小時的演講、並與觀眾多次互動後,主持人想讓他休息一下,婉轉地想打斷他的講話。而羅傑斯第一個反應是「我說錯什麼了嗎?」
他說服中國企業家投資海外,「如果你擁有良好的產品和服務,那就一直都是對外投資的合適時機。即使現在的經濟形勢不好,也是出手的良機,因為如果你有好的產品和服務,就能贏過情況不佳的競爭對手。」
他看好和政府政策相關的股票,「當政府投入資金去扶持這個行業時,這個行業將能帶來良好的回報。所以,政府投資什麼,你也應該投資什麼,因為這將帶來回報。」
他再次強調對中國的堅定看好,「中國將在21世紀成為最重要的國家。19世紀是英國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的世紀,21世紀將成為中國的世紀,無論是經濟還是其他方面,中國在未來100年將更加重要和成功。我的孩子們都會說中文,他們不說印地語、不說德語,他們說中文。」
雖然已經將近80歲,但羅傑斯依然充滿活力與幽默感,他的眼神和頭腦靈敏,並且精力充沛。「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並且至今沒有看夠。」
天生的生意頭腦
如果生意頭腦真的是可以天生的,那麼毫無疑問,羅傑斯就天生具備這樣的頭腦。5歲的時候,當父母把他送到外婆家去度過暑假的時候,原本只是讓他可以在被人照顧的情況下自由玩耍,因為當地正在舉行一場重要的棒球賽。
吸引羅傑斯的,與其說是棒球賽本身,倒不如說是賽場邊的「商機」:幾個比他大一點的孩子,通過賣出撿來的可樂瓶在賺錢。說是大膽也好,說是好奇也罷,總之,5歲的羅傑斯主動向隔壁鄰居提出,要加入這些比他大一點的撿可樂瓶的孩子隊列中,而且鄰居也被他的執著所說服了。
撿可樂瓶所帶來的收入當然是微薄的,但足以讓羅傑斯從中發現樂趣,並且願意在這一次的嘗試之後,更多地找尋不同的小生意來做。
如果說這段經歷還只是初次試水的話,那麼一年後,當小羅傑斯推著用從父親那裡借到的100美元買來的賣飲料和零食的小推車再次來到棒球場邊時,他已經算是真正的「創業」了。後來,他還僱了自己的弟弟做幫手,把這小小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創業當然有成功也有失敗,不過失敗如果來得早,那麼可以從中學到的經驗也會早早來到。對於羅傑斯而言,第一次比較大的「創業失敗」發生在他11歲的時候。 當時,受到戰爭的影響,牛肉價格飛速上漲,那一年春天,已經是五年級的學生的羅傑斯,和支持他的父親買了好幾頭牛犢,準備在牛肉價格上升的過程中賺得利潤。沒想到,隨著戰爭的結束,牛肉價格遭遇滑鐵盧。
不過,這次失敗讓羅傑斯意識到,在做生意之前應當對市場有一個深入的調查和研究。他也在讀書的同時繼續自己的打工生活,包括去雜貨店和建築公司裡幫工,甚至在體育場現場解說美式足球比賽。
現在,距離當初在棒球場邊撿可樂瓶子的時候,已經70多年過去了,如今的羅傑斯,對想成功的年輕人說的話是:「專注於你所熱愛的事業。一定要保持對你喜愛事業的激情。如果你的父母想讓你成為醫生,而你想做園丁的話,就努力去做一個園丁。」
羅傑斯的意思是,如果園藝真正是你的內心興趣與熱情之所在,那麼儘管去做,因為這樣的話,你的每一天都不是工作,而是在享受快樂。「也許你的專注,會讓你有朝一日在中國開遍園藝連鎖店,會讓你成為中國最富有的人。」
在說這段話的時候,不知他是否會想起當初年幼的自己,跟著大孩子們,一起撿可樂瓶的場景。
華爾街的風雲歲月
兒時的商業探索固然重要,羅傑斯也成了從自己所生長的小鎮裡面,第一個就讀於耶魯大學的學生,但這一切如果不能為他將來的在華爾街的成功作鋪墊,或許也不會被人們所津津樂道。
羅傑斯第一次在華爾街一展身手,是在從耶魯大學畢業之後,等待牛津大學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的時刻。他以兼職的形式,在一家證券公司撰寫上市研究報告。這份工作不僅讓主修歷史的羅傑斯對於股票和投資有所了解,他也因此被投資所吸引,在華爾街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個股票帳戶。 時勢造英雄。真正讓羅傑斯在華爾街嶄露頭角的是在1970年華爾街股市大崩盤的時候,在前一年的冬天,羅傑斯就以敏銳的判斷力感知到了股市熊市即將來臨。他用所有的錢購買了辛辛那提銑削工具公司的看跌期權,這一投資讓羅傑斯在許多公司損失慘重的時候,自己的淨利潤卻翻了三番。
階段性的成功給他的事業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在機會湧現的華爾街,羅傑斯多次辭去原有的工作,在一個新的平臺上鍛鍊自己。他曾擔任被譽為「美國開放式基金之父」的羅伊-紐伯格的助理,並且投資風格深受紐伯格的影響。例如,堅持己見,不隨大流,並發展多元化的投資。
不過,身處風雲激蕩的華爾街,可能上一分鐘是判斷正確帶來的成功,而下一分鐘就是投資失利所帶來的慘痛教訓。這對於羅傑斯而言也不例外。他曾在一夜之間變得一文不名,但他仍然會將除了基本開銷之外的錢全部用於做投資。
毫無疑問,與「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共同創立的量子基金,是羅傑斯在華爾街投資事業的巔峰。在1970年至1980年的「輝煌十年裡」,量子基金的複合收益率高達37%,連有「股神」之稱的巴菲特,以及「股市傳奇」彼得-林奇也無法比肩。但觀念上的差異,讓羅傑斯與索羅斯最終分道揚鑣。
羅傑斯曾說過,與其去讀一個MBA學位,不如去學習歷史、哲學,甚至去當服務員或者去遠東旅行,並且從這些息息相關的事件背後做出自己的判斷。
在被問及如今的投資組合是什麼,羅傑斯的判斷基於對西方經濟整體悲觀的前景預測之上。他預計,不僅是即將來臨的秋天或冬天,而在明年和後年,西方經濟也將有更多的問題湧現。
「當經濟出現問題時,各國政府就會印刷貨幣。雖然這是錯誤的,但各國政府一定會那麼做。」因此,羅傑斯的做法是,通過持有白銀、大米、麥子、銅等實物來保護自己。除此之外,他還持有人民幣和日元等貨幣。
兩次遊遍世界還不夠
站在演講臺上,羅傑斯身後的大屏幕上所播放的幻燈片,記錄了他幾次環遊世界的線路,有照片,有自己所配旁白的視頻影像。談及環遊世界的經歷,羅傑斯興高採烈。
從美國南部的小鎮走出,他到過精英匯集的耶魯大學,到過大洋彼岸的牛津大學,再來到全球經濟的中心——華爾街,但他想要更多地走出去、看世界的想法一直沒有改變。
「當我積累了一定的財富之後,我問我自己:接下來我要做什麼?我可以繼續工作,你知道,那樣的話,有一天當我醒來的時候,會發現自己已經75歲了,但我仍然坐在電腦前。我並不想這樣,我想看看世界,一直以來就很想,所以我出發了。」
37歲時,羅傑斯走出原有的生活,在詳細的計劃後,帶著女友開始了環遊世界之旅。第一次,他花了兩年,騎著摩託車從愛爾蘭的西海岸出發,穿越了歐洲、亞洲、非洲、澳洲、南美洲的52個國家和地區。第二次,他花了三年,開車去了更多地方,包括116個國家。
如今,距離第一次出發已經40多年過去,他仍然意猶未盡。「我還覺得不夠,我仍想看得更多。」 旅行,不僅沒有讓羅傑斯淡出原有的投資事業,反而能讓他更好地做自己所喜愛的投資。因為很多地方,只有親眼見過了,才能更好地挖掘潛在的機會,做出更合理的投資判斷。
「你不能僅僅通過閱讀報紙、看電視、上網來了解這些,你需要親身到那些地方去,看看發生了什麼,這樣你才能發現機會。你通過新聞獲取的信息可能是錯誤的,而當你親眼過去看了之後,你才能知道如何挖掘好的投資機會,這會給你帶來成功。」羅傑斯說。
而羅傑斯自己,就是通過到訪中國,做出了投資中國股票市場B股的決定。自1999年在上海開設了B股帳戶之後,2005年又大量買入B股,上證指數在2008年以前的一路上揚,為羅傑斯積累了不少財富。
那麼,無論在風雲變化的華爾街時代,還是周遊列國「瀟灑走一回」時代,什麼是羅傑斯自己認為的最重要的投資呢?羅傑斯給出的答案是:他的兩個女兒。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自己所持有的股票,未來都是留給他的孩子以及孫輩的。
「讓我告訴你為什麼她們是我最成功的投資,」羅傑斯說,「因為她們說中文,並且很了解亞洲以及中國。如果我們在50年之後回頭來看,你會看到,我最成功的投資就是我這兩個女兒。」
言談中,既表達了一個父親的溫情,又透露出一個投資者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