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1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期,申城迎來了最美落葉季,道路上的懸鈴木、銀杏葉片紛紛掉落。落葉增添了城市的詩意,從滿地紅黃中感知城市的深秋。你知道為何有的落葉變黃,而有的變紅嗎?這些秋天的落葉,你都能認出來嗎?
秋葉是城市的「寵兒」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古人若想知秋意,一般從木葉和雲天中感知。落葉,是秋天最美的詩。落葉景觀道,成了城市裡「秋天的童話」。
「落葉不掃」,顧名思義是不破壞落葉形成的自然風景,為市民留出五彩繽紛的賞葉帶。近年上海秋冬季氣候偏暖,色葉樹變色、落葉樹種落葉的時間都有所推遲,落葉景觀有規模、有看頭,往往要到11月底、12月初。
當一座城市紅葉染樹、黃葉鋪地時,人們在金秋時節收穫了這一自然色彩的極致之美。從古至今,秋葉一向是人們的寵兒,古人為此留下感秋的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落葉都是哪種樹葉
葉落而知秋,落葉是大自然濃烈的表達。但你知道,腳下的落葉都是哪種樹葉嗎?
每到秋天,銀杏樹成了滬上許多人家門口的風景。葉片如扇形,雅致而輕巧。銀杏樹形優美,春、夏季葉色嫩綠,而秋季變成黃色,頗為美觀。郭沫若曾這樣描述銀杏:「秋天到來,蝴蝶已經死了的時候,你的碧葉要翻成金黃,而且又會飛出滿園的蝴蝶。」泛著金黃色光芒的銀杏葉搖曳撒落,正像翩翩起舞的金色蝴蝶。
作為上海最常見的行道樹種之一,懸鈴木每逢秋天落葉,已成為城市的標誌景觀。說起懸鈴木,其實它還有一個更家喻戶曉的名字——法國梧桐。它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王」之稱。在南方的城市常見,葉片較大,呈三角卵形,尖端較尖。入秋後,葉片顏色由綠變黃。
懸鈴木(法國梧桐)樹葉
這些「懸鈴木」實際上是懸鈴木科的二球懸鈴木。它們的果子就像小鈴鐺一樣掛在樹梢,整個冬天都如此。17世紀,在英國牛津,人們用一球懸鈴木和三球懸鈴木雜交成二球懸鈴木。因為是雜交,沒有原產地。在歐洲廣泛栽培後,法國人把它帶到上海,栽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一帶)作為行道樹,人們就叫它「法國梧桐」。
鵝掌楸和無患子,也是上海落葉景觀道的常見樹種。鵝掌楸葉形很奇特,如鵝掌,因此得名。也有人覺得葉片的形狀像古人穿的馬褂,尤其是到了秋天,樹葉變黃,就成了黃馬褂。所以,鵝掌楸也叫馬褂木。無患子又稱為洗手果、肥皂樹,果皮可代肥皂,多生在南方。葉子呈長橢圓狀,到了秋天,變成明媚的黃色,而且葉片輕薄,黃黃綠綠,陽光下透亮,甚是好看。
鵝掌楸樹葉
古人的賞秋和紅葉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如今,紅葉仍然是秋天的「網紅」。許多人會誤以為,紅葉就是楓葉,其實不然。全國最著名的紅葉是北京郊外的香山紅葉,紅得比花朵還嬌豔。這種紅葉,其實叫黃櫨,它是我國重要的觀賞紅葉樹種,葉片圓潤,呈卵圓形。入秋後,黃櫨葉逐漸變紅,鮮豔奪目。
葉片如何「上色」
枝頭的樹葉是大自然更替的感應器。一到秋天,為什麼楓葉會變紅,銀杏、楊樹等葉子卻變黃了呢?
植物專家解釋道,主要是由於葉綠素降解和合引起葉子變色。葉綠素降解,露出了葉黃素和胡蘿蔔素,這是葉子變黃的主要原因。冬天以後,植物停止光合作用,會用一個夏天積蓄的能量過冬,植物裡的葉綠素被降解了,露出了植物裡其他色素的顏色。於是我們就看到了黃色或者橙色。
「霜葉紅於二月花」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比喻。有些霜葉內的成分與花朵是一樣的,那就是花青素。花青素實際上是一種起保護作用的色素,因為在低溫下,過多的陽光會對葉綠素有傷害,所以植物需要合成一些花青素來抵擋一部分光照,這就是紅葉變紅的原因。
通常來說,當葉綠素的含量高於60%時,葉片顯示出綠色;當花青素含量為60%—80%時,顯示出彩色。只有當葉綠素和花青素都沒有足夠含量的時候,胡蘿蔔素才會顯現出來,讓樹葉呈現出黃色或者橙黃色。正因為如此,秋天的葉子才顯得五彩繽紛。
說起落葉,植物學家通常會這樣比喻:植物並不會像動物一樣排洩自己身上的廢物、廢氣。它們通常在代謝過程中,將沉積物聚集於葉片裡,同時將營養回流到樹幹或樹根,以備來日蓄用。
不少落葉為何最終變為褐色?是因為,在樹葉落地後,葉子中的葉黃素、胡蘿蔔素、花青素等色素逐漸降解,這時殘留於葉子中的褐色反倒呈現出來,使得落葉最終變成褐色。
除了綠容君提到的這些
你還知道哪些關於落葉的小知識
來留言區分享給大家吧!
綠容君碎碎念:
百日植樹抽獎活動火熱進行中,每天參與活動,不僅可以獲得獎品,還有機會認養一棵樹哦。
素材來源:市綠化管理指導站
@上觀新聞
歷史閱讀 即點即讀
《》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這些落葉景觀裡的「門道」,你都了解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